第11章

  气候、磁场、大气、特殊计时法以及天敌——原生种的存在,由此让人类的平均寿命骤然缩减到四十五岁。
  虽然依旧约等于原地球计时法六十多岁,可已经离人类曾经的期望平均寿命值太远,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退步。
  清晨,天还没亮透,街头四处弥漫着浓重的湿气。
  春季到秋季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最为慵懒的月份,几乎没有人会一大清早就出现在街头。
  不过,也有例外。
  一位有着深棕色长发,身着军医制服的女士就在这样潮湿的清晨,独自出现在了寇司城以北的普通民众居住区域——北部居住区。
  位处距离市中心近300英里的半径之外的建筑依旧以钢材为主,可惜却不是价格高昂的防锈合成钢,每年雨季都会充斥着金属的腐烂味。而从北部一般民众居住区的更北面向外延伸约数十英里的位置起,直到治安和管制都更严格的要塞都市厚重防御外墙内壁五百英尺之间的这块大约数平方百英尺的范围,有着数十年前人类与精灵尚处于结盟时遗留下的建筑群。可惜材料多为天然的木材和石料,在卡朵尔严酷的气候里早已沦为残垣断瓦满布的废墟。
  根据卡俄斯户籍统计数据,这个区域目前已经没有任何人居住。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甚至被定性为寇司城治安协调部队最难管理的“类贫民窟”区域。
  以卡俄斯现行的法律会保障每个人获取最低限度的饮食、居住配给的制度下,是不应该存在有这样的区域,毕竟仅仅平均45岁的寿命年龄,早就促使政府完善了福利、教育以及医疗等系统,以此来保障每一份可用的人力资源的存活率。
  也就是说,按照常规认知,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样放任自流的“贫民”区域。但即便是卡俄斯如此全面的法律与福利也无法消除所有不法之徒,所以在官方统计中“不存在贫民区域”的前提下,依旧出现了底层民众与不法分子聚集的“类贫民窟区域”。
  不过,聚集在该区域里最多的其实并非是不法分子,而是完全没有被政府记录在案的“特殊孤儿”。
  这些孩子不是因为原生种事件被卷入的普通民众所遗留下的孩子,也并非是政府和军方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去妥善安置的孩子,而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就连评议会也不愿意承认这些孩子的存在。
  因为他们都是自愿或非自愿前提下与非人类结合后生出的混血。
  当然,也不乏有慈善界人士会定期到该区域搜罗一些孩子收养。
  可这毕竟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完全无法缓解这片废墟里寄居“特殊孤儿”的千分之一总数。
  女军医独自一人在“类贫民区”前行,脚步声惊动了藏身于废墟里的孤儿。但他们没有发出发任何声音,更不敢露面,只敢躲在角落里。因为相比留在这里,他们更害怕被带走。毕竟被收养的那些孩子再也没有回到过这里。所以躲在残垣当中苟且偷生直到学龄年纪,再去申请入读卡俄斯政府订制的基础教育课程,从中为自己寻找一条活路才是他们唯一可以冀望的未来。
  女军医余光扫过那些颓垣阴暗角落里的瘦小轮廓,从透光的间隙当中能看到属于孩子们怯懦的圆眸。
  很美的眼睛。
  即便只是一瞥而过,也能在人心底留下奇异的痕迹。
  可这些孩子的眼睛无论如何美丽,也无法像纯血精灵那样变成价值连城的瑰丽宝石。因为他们只有一部分精灵的血脉。原生种的血脉也是同样。
  精灵与原生种有生殖隔离,而人类却与他们二者均没有生殖隔离的事实一度让科学界哗然。哗然过后却因为十多年都研究不出成因,逐渐沦落为一种大家都不屑于谈论的无聊话题——就像精灵之眼。
  同情或怜悯都不是这些异族混血孩子需要的帮助,女军医也没有能力帮助这数以万计的孩子。
  她来贫民窟另有目的。
  她很快就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一片尖顶形残骸群落。
  她步入其中,伸手逐一剥落上面附着的苔藓和泥土,勉强循着躺在角落里的弧形支柱以及支柱上雕刻的花朵或其他繁复图案,找到了位于支柱的下方那块能勉强辨别出形状的石板。
  石板上有三个类似花瓣又类似叶片的纹饰。宽的那端聚集到了木板中心的位置,三个尖角则向外分开对应间隔出均等的角度,最外围有一个水滴状的椭圆型线条轮廓把它们围住,近看不知道是什么,退后两步再去看会发现它既像羽毛又像眼睛。
  人类没有在建筑物上留下这种繁复的花纹装饰的习惯,这是属于精灵族的完整纹章。
  几乎在看清章纹的刹那,空气就变得相当压抑,让女军医无法抬头。
  她维持着站定的姿势,怔怔地盯着那块纹饰看了许久,然后才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取出了发绳,双手撸起了自己深棕色的长发,把它们高高束在脑后一丝不乱的扎好,这才郑重地蹲下,伸出手指轻轻拂去纹章周围的每一丝苔藓。
  待这一连串动作结束后,她又垂首亲吻了它,接着就果断起身,循着原路返回。
  越靠近寇司城中心街道路上的行人逐渐越多了起来。
  此时的天已经比女军医来时要亮了许多,四周的建筑也跟“类贫民区”和普通居住区不同,大多经过精心的维护和装饰,无一不是布满太阳能光伏板的钢造建筑。
  女军医抬起头,看了看其中一面有着温度、湿度与电子时钟的屏幕。
  “差不多到时间了。”
  她自言自语着前往坐落于街道核心地段的阿若斯公司的拍卖会。
  除了身着栗色斗篷的精灵猎人可以使用专门通道免检入场,其余的人,哪怕是贵宾,都必须从规定通道进入,以便阿若斯的安保对大家进行检查。
  扎着马尾的女军医因为抵达得很早,便在大多数人刚开始排队的时候已经顺利通过了安检。
  可是,她入场的过程并不顺利。
  急切的人潮把女军医向前推入会场内,而她身前的那些人流又没办法立刻从窄小的出口处移动到宽阔的大厅里,使得她被夹在两道人流之间,在推搡间很快失去了重心,踉跄着向旁侧跌了出去。
  这时候,一只手扶住了她。
  “谢……”
  女军医来不及表达感激,面前就只剩下一道披着栗色斗篷的精灵猎人的背影。
  喧闹的精灵售卖会场并没有给她太多遗憾的时间,她很快就被又一波人流推向其中一个展区。
  这里围观的大多是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则站在较远的疏松区域,等待孩子挑选他们喜爱的“商品”。
  在孩子们充满着好奇的视线中,由细钢条编织起来的笼子出现在明亮的照明灯下,被关在笼子里小精灵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熠熠生辉。
  正如卖场官方估计的那样,这些闪闪发光的小生物们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
  它们背上生长着三对半透明的翅膀,光线穿透蝉翼般的薄翅映出精妙的细小花纹。正是这些花纹使得它们能够发出光亮。衔接着翅膀的是不足孩童手掌大小的身躯,无比纤细的颈项、绢丝般的头发,在指甲盖大小的脸孔范围内有着被认真刻画出来的五官。尤其是那对小巧的眼睛,嵌得非常漂亮。
  这种宛如神造的小生物,仿佛可以把父母能赠与孩子的所有惊喜都浓缩在一个精致的盒匣里,是特殊且充满灵性的生物,肯定要比饲养一只普通的宠物要来得有趣。父母们看见孩子们期待的小脸都很高兴,慷慨解囊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科学的局限性,关在这些笼子里的小精灵们目前尚未被科学家分类。这对科学家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好比人种只能被粗归为黑、白、黄三大种类,但是复杂的民族与血统之说却是永远解不完的谜团,更何况这仅仅是做为宠物来饲养的生物,科学家们都认为没有必要为这种不值一提的东西浪费精力。
  等孩子们开心地提着装着发光小精灵的小笼子经过女军医身边,与父母一起准备离开拍卖会场时,她的目光也跟随着那些笼子里的小生物离开了展台,却碰巧再度看见了入场时帮助过她的那位精灵猎人。可惜后者的目光完全专注于展台上,并没有注意到她。
  为了道谢,她主动上前,友善的伸出手。
  然而,就在她指尖即将碰触到那件栗色斗篷时,对方却侧转过身,彻底躲过了她的动作。
  面对如此不友善的举动,她的手僵在了半空中,尴尬地收回手,慌张看着精灵猎人,只得解释伸手的意图。
  “刚才在入口的事,谢谢你了。”
  精灵猎人那件几乎遮盖自己大半张脸的斗篷帽子没有任何脱下来的征兆,只是在听完她的话后轻得几乎不可见的点了下头。
  这种冷漠的态度让女军医觉得自己是在自讨无趣,原本因为精灵买卖大会而激动的心情也跌落了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