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178节

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178节

  沈令月蹿上二楼包厢,燕宜和董兰猗听到动静齐齐望来,异口同声问她:“卖得怎么样?”
  “那可真是——”沈令月张开双手比划了一个放烟花的动作,笑容灿烂,“卖爆了!”
  男色消费,果然诚不欺我~
  她给自己灌了一大杯茶水,哼道:“那什么潇湘公子,只敢遮遮掩掩戴面具示人,哪像我们这边,请来的可都是严选真帅哥!”
  董兰猗起初是很高兴的,可是又欲言又止,“二表嫂,那她们买我的书,究竟是冲着故事精彩,还是冲着姜探花和齐编修来的?”
  沈令月愣了一下,随即认真道:“表妹你别多想,酒香还怕巷子深呢,只要这些读者买了书带回家看,就一定会被你的故事吸引的——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们得把书卖出去,不管用什么办法,对吧?”
  董兰猗也没钻牛角尖,点头应下,“你们说的对,是我一时想偏了。”
  三人正坐在包厢里休息说话,何融突然跑上楼,神色有些焦急。
  “小姐,我刚刚听到下面有人在故意起哄,说《玉堂钗》的作者分明是个女子,却因为自己不敢露面,故意找了……”
  他吞吞吐吐,看了董兰猗一眼,不知道该不该说下去。
  沈令月皱起眉头。
  燕宜握住董兰猗的手,镇定看向何融:“说下去。”
  何融硬着头皮道:“那人说,姜探花和齐编修都是作者‘兰君’的姘头……”
  第85章
  何融脸色涨红, 尽力用自己能想到最委婉的词语复述出来。
  其实外面那人说的原话比这难听百倍,甚至还在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香艳桥段,什么三个人大被同眠, 齐编修和姜探花私下里也有一腿?
  偏偏这种下三路的烂俗桥段最受市井百姓青睐, 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围过去津津有味地议论起来, 就连书里正儿八经的剧情,都被他们无端臆想, 比如女主进入考场前要如何被官差搜身……
  何融也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虽然不太懂这些学问的东西,但也知道《玉堂钗》是正经讲故事的,怎么从那些猥琐小人嘴里一说出来, 就成了艳情禁书一般?
  本朝虽然不禁话本刊印,市井文学也颇为繁荣,但这不代表某些小黄书就能明晃晃摆出来卖了,轻则没收烧毁,重则闭店查封。
  沈令月从他含糊其辞的解释中听明白了, 一拍桌子, “好歹毒的商战!是哪家书肆要搞我们?”
  再看董兰猗, 已经被气得小脸煞白,身子打颤,“我什么时候写过这些东西了?!”
  还说什么她和姜探花、齐编修有私情……苍天呐,她压根就没见过他们几次好吗?
  燕宜一手拉一个安抚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 我们得赶紧下去控制局面,不能让谣言越演越烈, 影响《玉堂钗》乃至琅嬛馆的口碑。”
  三人正要跟着何融下楼,裴玉珍却从门口挤进来,满脸兴奋。
  “女儿, 你的终身大事有着落了!”
  董兰猗愣住,“娘,你说什么呢?”
  裴玉珍眉飞色舞,“我刚刚在楼下都听见了,人家都说你和姜探花、齐编修有一腿……呸呸呸,那姜探花是个克妻命就算了,齐编修可是年轻有为,尚未婚配啊!”
  她为自己的小心思而沾沾自喜,“虽然娘本来不想再让你嫁个穷进士的,但齐编修可是二甲第十,比你那个死鬼爹有出息多了,说不定将来能直接留任京城,不用外放出去吃苦头。我看咱们不如将错就错认下来,让他对你负责,改天找媒人上门提亲……”
  “娘!”
  董兰猗气坏了,原本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直接喷涌而出,不管不顾冲她喊:“我是什么急着低价甩卖的赔钱货吗,你就非要把我胡乱许出去才高兴?”
  裴玉珍被她一吼也恼了,“小没良心的,我这不都是为了你?齐编修多好的人才啊,你对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董兰猗倔劲儿上来了,眼眶红红地瞪着她:“我,我宁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要这么死皮赖脸地缠上去!”
  “哎呀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别吵了。”
  沈令月一个头两个大,拦在中间左右安抚,对裴玉珍道:“姑母,事情不是这么办的。姜、齐二位大人是因为喜欢表妹写的故事,才愿意主动来帮忙宣传,咱们不能恩将仇报啊。”
  裴玉珍瞪她:“怎么就恩将仇报了?你表妹难道配不上齐修远?我还没嫌他家里穷的响叮当呢。”
  “姑母,这不是配不配的问题。”燕宜柔声劝道,“如今是有人故意造谣中伤表妹与二位大人的清誉,若我们就此认下,那表妹在外人眼中成什么样子了?她堂堂正正写书,清清白白做人,为何要让自己卷入这种不体面的风流韵事中?”
  沈令月连连点头,“要是以后有人再提起《玉堂钗》,聊的不是剧情不是文笔,而是作者的风流八卦,那表妹的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这年头可不兴黑红炒作啊,董兰猗一个未婚姑娘,沾上这种名声,那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想到这儿沈令月就忍不住握紧拳头,散播这种谣言的幕后黑手简直是可恶可恨!这不是要逼死人吗?
  裴玉珍不服气还想反驳,董兰猗突然推开她,蹬蹬蹬冲了下去。
  她憋着一口气跑到楼下,恰好和从房间休息出来的姜云霖打了个照面。
  “董小姐,你这是怎么了?”
  姜云霖早上过来时已经和她见过面,因为她也好奇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写出这样的故事。
  而她今日之所以卖力为《玉堂钗》宣传推销,其实也存了几分私心。
  ——如果这本书卖得越多越好,看过谢姑娘的故事,共情过她遭遇的人越多,假如将来有朝一日自己的身份被揭穿,朝廷会不会考虑到民间物议,减轻对她的罪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谢姑娘其实就是姜云霖在书中世界的代言和寄托。她希望她一路登青云,踏金阶,位极人臣,站得高高的,仿佛这样就能穿透雪白簇新的纸面,遥遥向她伸来一只手。
  这几日姜云霖梦里都是谢姑娘的模样,恨不能以身代之,或是与她并肩而立,携手对抗泱泱朝堂。
  爱屋及乌,她再见到董兰猗时难免多了几分爱护与欣赏,见她如今眼眶红红,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下意识地放轻声音,“出了什么事?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姜探花,我……”
  董兰猗本就对他的倾力相助感激不已,如今却想到裴玉珍一口一个“克妻命”地说人家,而外面的人还要强行把二人凑对意淫,一时间又羞又愧,连忙后退两步,与他拉开距离。
  她攥紧拳头,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冲姜云霖挤出个笑脸,“姜探花,今天辛苦你了,兰猗无以为报,但决不能让你清白有损。”
  说完,董兰猗快步朝酒楼大门口走去,姜云霖迟疑了下,也连忙跟上。
  这时外面的流言已经传得有鼻子有眼了,更有大胆的年轻夫人堵在齐修远面前,誓要问出个结果。
  “齐编修,这本书的作者与你和姜探花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过了这么久也不见他本人露面,难道真如别人所说,‘兰君’是一个女子?”
  “就是啊,为什么作者一直不露面,反而要让你们二位留下来吆喝?”
  齐修远硬着头皮解释:“各位,你们看书看的是故事是否精彩,作者是谁……很重要吗?我们每天都吃鸡蛋,也不会去探究下蛋的母鸡是哪一只吧?”
  “这怎么能混为一谈?”有人持反对意见,“一本书的价格能买一篮子鸡蛋了,我买了这么多本书,要见一见作者不过分吧?”
  说话之人似乎是姜云霖的爱慕者,自从谣言蔓延开来就反应格外激烈,“我花了银子,总不能给自己找不痛快吧?”
  小姑娘气呼呼的,瓜子脸都气成小圆脸了,不高兴地小声嘟囔,“姜探花是大家的,凭什么让她一个人占了便宜?”
  就在齐修远招架不住,四下张望寻找救兵之际,董兰猗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一步步来到人前。
  她眼角还有未干的残留泪痕,嗓音微哑,却语声坚定。
  “不用找了,我就是《玉堂钗》的作者兰君。”
  声音不高,周围却瞬间静默,无数双眼睛探究地打量过来。
  有位小姐哎了一声,指着她:“你,你不是昌宁侯府的表小姐,董姑娘吗?”
  董兰猗循声望去,有些面熟,估计是在从前哪家的宴会上打过照面。
  她点头承认,“没错,就是我。”
  人群中有一阵小小的骚动,众人交头接耳。
  “是裴家那位表姑娘?听说她在侯府住了十年,原本是要被说给裴大公子的,被圣旨赐婚截了胡?”
  “我记得她,她母亲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听说眼光高的很,一心想让她嫁入高门呢?”
  “我姨母还想把她说给家中庶子,结果被裴夫人当场下了面子,气得胃疼了好几天呢……”
  “哎呀,你们说这些有的没的作甚?现在重点是她和姜探花、齐编修的关系啊。”
  董兰猗被当面议论婚嫁不顺还能强撑,但听到这句话立刻抬高声音澄清。
  “苍天可鉴,我与二位大人之间清清白白,绝无私情。如有虚言,就让我写的书这辈子都卖不出去!”
  她斩钉截铁地发誓,一时震住了不少人。
  姜云霖此时也从齐修远口中得知来龙去脉,上前一步皱眉道:“是谁在散播谣言,污人名声?我是受裴家二少夫人所托,为《玉堂钗》作序宣传,若说我与董姑娘唯一的关联……便是我真心倾慕《玉堂钗》中的谢姑娘,难道还要说我与书中之人有私情吗?”
  姜云霖轻笑一声,语气恢复了几分诙谐:“这样想想似乎也不错?至少谢姑娘肯定不会被我克到了。”
  紧绷的气氛因为探花郎的巧妙化解,瞬间一松。
  下一秒,买到书的读者们齐刷刷地翻开第一页,想要看看这位谢姑娘究竟是何等风姿,竟然能迷倒她们的探花郎?
  难道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不看还好,这一看起来就忘情了,入迷了,停不下来了。
  直到人群中站出来一位黄裙少女,带了几分炫耀地高昂起头,“我刚刚就看完了,我说这故事好看你们还不信,非要排队抢什么探花郎书签……这不是买椟还珠吗?”
  她拨开身边人,费力挤到董兰猗面前,一把抓住她的手,“兰君姐姐,你写的故事精彩极了!我一定会继续买第二卷、第三卷的,你千万要坚持写下去啊!”
  这是董兰猗第一次收到来自家人之外的支持和鼓励,一时有些无措,她张了张口,刚想解释自己不叫兰君,紧接着便有第二个、第三个人站了出来。
  “对不起啊,我们刚刚不该听风就是雨,误会你了。”
  “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多精彩故事的?”
  “我想知道谢姑娘拒绝圣上赐婚了吗?她这么做会不会得罪公主呀?”
  “兰君……”
  “谢姑娘……”
  很快,董兰猗就被一群女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这一刻她不再是寄居侯府的表姑娘,宴会上无人问津,只能躲在角落顾影自怜的小透明,而是被众人喜爱着,期待着,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剧情的话本作者。
  微红的眼眶逐渐亮起光芒,董兰猗心中被她们的包容和喜爱填得满满的,整个人看起来越发自信坚定,一一回应起她们的问题。
  有人将董兰猗拉到齐修远放在的位置上,往她手里塞了支笔。
  “你是《玉堂钗》作者,扉页上合该有你的名字和钤印才对。”
  “我也要我也要,堂姐,我们快来重新排队!”
  齐修远和姜云霖不知不觉间就被挤到了屏风边上,看着董兰猗成为人群簇拥的唯一焦点,接替了二人的“画押”工作。
  “哎,早知道还不如让董姑娘自己来了。”
  齐修远甩着酸胀的手腕,带了几分委屈对姜云霖抱怨:“姜兄,我这可是替你受过,你今晚得请我吃顿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