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八十年代胡同里>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220节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220节

  罗雁:“你以为做好学生容易吗!”
  罗鸿:“别瞎扣帽子,我一直觉得读书是最难的事。”
  知道就好,罗雁重重哼一声,把垂在身前的辫子往后一扔。
  罗鸿看到她的辫子就想起来件事:“入冬了,你这得去剪剪。”
  一到冬天,让头发干就变得十分费事。
  罗雁年年就进这么一回理发店,说:“那我星期六下午去,剪完回家帮忙。”
  父母看好的黄道吉日就是这周日,老黄历上写的是宜搬迁。
  不过一天时间肯定是搬不空这个住了二十几年的房子,肯定得提前一天收拾。
  要她帮什么忙,罗鸿:“中午跟同学吃完饭就跟同学玩一会,你这瘦巴巴的也不顶用。”
  罗雁:“全班吃饭不就是一起玩了,还要玩什么?”
  她对集体活动是很热心的,从来不缺席。
  罗鸿最近一逮到机会就说她:“是,只有跟某人在一起才算玩。”
  什么某人,谁是某人。
  罗雁装作不知道,但也说:“他说他会过去帮忙。”
  罗鸿忽然想起来在陕北插队的时候,说:“这要是在农村,他得年年到咱家打谷子。”
  罗雁还不至于什么都不懂:“人家那是定了亲的才去,我们又……”
  又什么又,罗鸿:“没毕业,想都不要想。”
  发小归发小,他也有底线的:“最少他得有套像样的房子。”
  罗雁眼睛转转:“这你得跟他说,又不是我去挣钱。”
  罗鸿手指在桌上一点一点的:“我是警告你别学人家犯傻。”
  傻姑娘总是多得是。
  罗雁不服气:“我哪里傻了。”
  她有一套很能说服自己的逻辑:“我在家都住最好的房间,将来结婚肯定要比这条件更好,不然怎么对得起你跟爸妈。”
  也没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罗鸿住没有窗的房间全凭自愿,但对于妹妹能这么想也十分欣慰,说:“就是这个道理。”
  罗雁一挑眉:“现在还说我傻吗?”
  行行行,罗鸿认个错,把剩下的几块肉全倒进她碗里:“都给你啊。”
  罗雁也不跟他孔融让梨,就是全吃完撑得有些走不动道,在店里来回踱步。
  可地方太小,她几乎是往前走五步就得掉头,实在施展不开,索性早点去学校,想着在操场消消食。
  结果操场的风太大了,吹得她的辫子都快散开,只能躲进教室里。
  她是第一个来的,可以在室内边绕圈边背单词,时不时看看门口有没有人来——倒不是人多就不好意思学习,是怕自己胆小有一惊一乍的毛病反而吓到别人。
  看着看着,几个男同学从前门蹿进来。
  他们大概是刚打完篮球,坐下来边喝水边大声说话。
  忽然的声音低下去了,安静得像是没有人。
  罗雁察觉到一丝异常,朝着几个男生的方向看一眼,其中有个人被其他同学暗地里推搡着,鼓起所有勇气问:“罗雁,我下午看你在看舞会的公告,你是想参加吗?”
  罗雁微微摇头:“我不参加,只是好奇。”
  男生大概是尴尬,说一句“这样啊”就没了下文。
  罗雁轻轻舒口气。
  诚然她有很多拒绝别人的经验,但每次说完总是有些坐立不安,好在很快就到上课时间,渐渐的教室坐满人。
  这一堂是大课,整个专业两个班一起上的。
  罗雁在这种热闹里得到很多安定,但一放学仍旧立刻就走。
  车行里正有客人,罗鸿在补车胎,看到妹妹来就打发她:“你去对面买个饼,我饿了。”
  我去?罗雁倒不是不愿意跑腿,只是奇怪,因为一般这个点哥哥是不太会叫自己在外面蹿的。
  但出于兄妹俩多年来的默契,她不仅买了饼,还刻意磨蹭好一会,远远看见这位客人走才回店里。
  罗鸿吃着饼跟妹妹解释:“这男的,一礼拜补三回胎,自己扎的还是路边磕的我还是分得出来的。”
  他这店里能有什么宝贝值当人家这么做?不用脑子想都知道。
  罗雁也知道了,跟哥哥说几个小时前的事。
  喜欢来喜欢去的,那都是人之常情。
  罗鸿觉得无所谓,只是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说:“这一阵放学就过来,别在学校落单了。”
  罗雁在这种事上从不跟哥哥顶嘴,因为她自己本来就是最讲安全的人。
  她点点头表示知道,咬一口自己的饼:“要回家了吗?”
  “我收拾收拾。”
  罗鸿把放在店门口的几辆自行车扛进来,锁上门之后领着妹妹回家。
  黄来顺这两天越发的活泼开朗,门没开呢就跳过来。
  罗鸿门一推把小狗砸出去,一家人里有三个都叫唤:“呀呀呀,小点心。”
  倒是黄来顺自己生龙活虎的,还以为是在玩游戏,爪子在门上刨来刨去,看上去一点事都没有。
  罗雁也就越过它走,进屋里去拿衣服。
  她晚上洗了头,从澡堂回来后坐在厨房里靠着炉子烘干。
  父母在看电视,从刘银凤的角度可以看到女儿长长的头发垂着:“雁雁,是不是该剪一点了。”
  罗雁大声道:“我星期六吃完午饭就去。”
  刘银凤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问起:“就在校门口吃吗?”
  一整个班的人,去哪里都浩浩荡荡不方便。
  罗雁嗯一声:“学校门口的店最经济了。”
  学生们虽然都有奖学金,但京市的物价也比旁的高出许多,哪怕成日里吃食堂,加上平常买学习资料、买生活用品之后也所剩无几。
  考虑到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一样,这种聚餐的人均标准势必不能太高的。
  刘银凤这一阵也没怎么给女儿拿钱花,问她:“还有钱不?”
  罗雁自打上大学,每个月都有十块钱的补贴。但她日常所需自己花的部分其实很少,要不怎么能在家里买房的时候掏出八百块。
  她道:“有,这个月的十块我还剩了八块。”
  一个花得少,自然是另一个花得多的缘故。
  刘银凤扭头看向逗着黄来顺的儿子:“还钱的事有我跟你爸,你该吃吃该喝喝。”
  罗鸿现在每个月给家里交一百块,自己兜里还能剩五十。这钱要是计算得当一家四口都能养活了,更何况就兄妹两个用。
  他道:“我也没吃喝上,倒是你姑娘小日子滋润的。”
  罗雁理直气壮:“我就是要大吃大喝。”
  又生怕自己不够“野蛮”,伸着手说:“给我五块钱。”
  罗鸿:“你们吃饭一人交五毛,到我这就要五块,你哥的钱像是大风刮来的?”
  他要这么说的话,罗雁承认了:“我就是大风。”
  她从哥哥口袋里“抢”钱的时候没发现零钱,只能“勉为其难”地揣上十块钱:“凑合花吧。”
  罗鸿气不过,给她一脑瓜崩:“还给你委屈坏了。”
  罗雁才不委屈,喜滋滋地回房间。
  大概怕哥哥不够跳脚,星期六这天吃完早饭的时候特意强调:“我要去大吃大喝啦。”
  罗鸿今天要在家帮忙收拾东西,指着门说:“快走,不然揍你了。”
  罗雁早上还有四小节的课,跟哥哥拌几句嘴就要出门。
  她刚打开门往外走几步就退回来,说:“周维方来了。”
  这么早,够勤快的。
  剩下的三口人面面相觑,又齐齐把目光落在客人身上。
  周维方从小到大都是罗家的常客,对两位长辈再熟悉不过。但他这会也算是如履薄冰,带着三分拘谨打招呼。
  有点好玩,罗雁看着他笑:“你吃早饭没有?”
  周维方:“吃过了。”
  哦,那就……
  罗雁回头看一眼在场的所有人,捏着拳头鼓劲:“都好好干,我走啦。”
  她路过周维方的时候专门给他一个眼神,小声说一句:“加油。”
  众目睽睽之下,周维方只能正儿八经道:“慢点骑车。”
  他今天既然是来干活的,人一走撸起袖子就问:“婶儿,我从哪开始。”
  来都来了,刘银凤也不跟他客气,说:“一样一样往外挪,先从餐桌开始。”
  周维方抬前边,罗鸿抬后边,两个人边走边说话。
  一个问:“店里今天不忙吗?”
  一个答:“歇业一天我都得来。”
  罗鸿倒没说什么不来也行的话,因为人人都知道理解和不会扣分是两码事。
  他道:“就是没想到你这么早。”
  周维方:“五点上货,我刚摆完就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