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205节
刘银凤嗔道:“你还好意思说他。”
罗雁小幅度地点头:“好意思,我特别好意思。”
这俩孩子,真是没一天消停的。
刘银凤:“那罚他中午少吃一个螃蟹。”
今天有螃蟹啊,罗雁蹲在厨房里看它们张牙舞爪的样子,拿着根筷子戳两下。
罗鸿起床就看到这一幕,在旁边滋哇乱叫:“咬你了咬你了。”
罗雁最不经吓,一屁股坐地上,愣愣眨两下眼大喊:“罗鸿,我跟你没完!”
罗鸿撒腿就跑,跟妹妹满院子绕着转。
旺财来福还以为是玩,跟他俩后面使劲追。
罗雁哪有哥哥的腿脚,最后还是他自己不跑了才打上人。
罗鸿后背连挨三掌,手想往后够一够摸一摸,结果差点闪到腰也没够着,龇牙咧嘴道:“你够下狠手的。”
罗雁其实手也疼,自己搓来搓去说:“你活该。”
昂着下巴往家里走。
罗鸿洗漱之后进去,看厨房的架势说:“今儿是打算做满汉全席?要我干点啥?”
别在这凑热闹了,刘银凤:“你爸在新家呢,你去那边。”
不是,罗鸿:“怎么还有偷偷干活的,都不带叫人的啊。”
刘银凤:“这不想着让你今天多睡会。”
又道:“你急什么,早饭先吃了。”
罗鸿拿起桌上的包子,囫囵吞着,含糊不清道:“你去不去?”
罗雁知道是问自己的,左看右看说:“我在这择菜。”
择吧,罗鸿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午饭不好吃就赖你。”
罗雁跟斗鸡似的:“赖你赖你赖你。”
生生把哥哥“啄”出家门。
一大早的,鸡飞狗跳。
刘银凤真是哭笑不得,越想越觉得好玩,无奈道:“加起来也五十岁的人了。”
罗雁听见了,说:“妈,哪有这么算岁数的。”
行行行,没有没有。
刘银凤使唤她:“你去摘几颗葱洗了,我包饺子用。”
罗雁是个较真儿的人:“具体是几颗?”
刘银凤:“七八九,都成。”
罗雁择中取一个八,在家门口的花盆里数着数,冷不丁又听到好大的礼花声,心底默默说一句:国庆节快乐。
这句,她是想说给周维方听的。
-
作者有话说:祝大家国庆节快乐,紧急制作二更中。
第145章
午饭, 刘银凤做了三荤三素一个汤。
罗家父子忙活回来一看,开玩笑:“这顿吃完咱家日子不过啦?”
刘银凤摆上碗筷:“吃不完明天吃,不然你买的冰箱不就派不上用场了。
一提冰箱, 罗鸿都有些害怕,说:“妈,您今年年夜饭不会仗着有冰箱就变本加厉吧。”
刘银凤敲他一下:“你妈是不识字, 也听得懂好赖话,那年夜饭就是要做得多多的,不然还叫过年吗?”
话是如此, 罗鸿:“那也没有四口人做十二道菜的道理。”
他还敢说,刘银凤没好气:“再过十年, 咱家兴许还是就这四个, 你也是指望不上了。”
罗鸿把妹妹推出来:“这不有罗雁嘛。”
刘银凤:“你妹妹结婚就有婆家了,得, 还少一个。”
怎么会少一个呢, 罗雁:“我要一直在家过年。”
她想到以后要跟陌生人成为一家子,逢年过节要坐在别人家的客厅都开始害怕了,说:“要去婆家我就不结婚了。”
不结婚?做父母的固然疼孩子,但心底并不认同这句话,也许是他们在婚姻和家庭里都有很好的体验, 又害怕将来落下孩子们独留人世间,希望他们都能过得热闹点。
两口子对视一眼, 有心劝一句,但心里又十分愿意女儿一辈子都在跟前,一时半会竟然说不出话。
倒是罗鸿帮发小说话:“放心,你要是跟三方结婚,以后什么节都在自家过。”
真的吗?罗雁眼睛一亮。
不过刘银凤不太信:“你还替人家拿主意了。”
罗鸿用手拎起一个饺子丢嘴里:“反正他自己也不想在家过。”
老周家的事, 自然是人人都知道,但这胡同里比这乱七八糟的有的是,人人都觉得不至于此。不过刘银凤冷眼看着,觉得周维方是个重感情的孩子。
就是因为他太在乎,才更失望。
可对他来说不好,对将来的岳父母……
算了算了,还八字没一撇的事,刘银凤不去想这些,说:“只要你愿意,就一辈子跟着爸妈住。”
罗雁特别愿意,拍掉哥哥又去拿饺子的手:“把他赶出去。”
哟呵,罗鸿油乎乎的手去拽妹妹:“来来来,看咱俩谁先出这个门。”
怎么又开始闹腾,不会打到七八十岁还不消停吧。
刘银凤现在不怕将来老两口进棺材的时候儿女孤单,说:“这桌子要是给我掀了,你俩今天都完蛋。”
罗雁把手放在身后冲哥哥龇牙咧嘴,罗鸿形容她为:“刚满月的小狗。”
乍一听还挺可爱的,罗雁:“等我周岁你等着瞧。”
罗鸿敷衍地嗯嗯啊啊,坐下来拿起筷子,吃一口说:“妈,喝点?”
下午还要出门,母子俩就分一瓶啤酒尝个味。罗雁光是凑近闻闻都觉得自己要醉了,捏着鼻子:“好晕好晕。”
罗新民比女儿是强上许多的,但也只抿一杯就摆摆手。
一家四口边吃边喝边说,吃过饭收拾好桌子出门去坐地铁。
这可是件新鲜事,离家最近的出入口人头攒动,排队的都挤到两条街开外。
罗雁被家里人围在中间都东倒西歪的,揪着爸爸的手说:“您千万看好我。”
这话其实是反过来的。
罗新民就剩一只胳膊,脚也十分的不方便,但都知道他要强,儿女当然要往另一个方向讲。他领这份情,笑着说:“丢了谁也不会丢了你。”
罗雁小鸡崽子似的跟在爸爸边上走,好不容易进站后发现这队伍还没到尽头,因为一趟列车只有四节车厢,发车间隔时间是五分钟。
这样一来,一趟车能坐的人就不多,好些人是被生生推上车的。
起码罗雁觉得自己就是,她有种被吊起来的错觉,下车出站后说:“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怎么坐个地铁还坐出了人生新感悟,刘银凤帮女儿顺顺头发:“过一阵人不多再来坐。”
罗雁:“人肯定一直都多,这比公交好,一点不堵车。”
话是如此,刘银凤:“线路太少,光往这一个方向跑。”
罗雁:“二期已经开工了。”
还不知道要建到哪年哪月,刘银凤:“我看又要个十年八载。”
毕竟跟专业多少沾边,罗雁知道一些:“现在有的零件可以国产了,一期的时候是没经验,技术和经济都跟不上,肯定会越来越快的。”
一说这个,罗新民就要附和:“国家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他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期待着这一天。
刘银凤当然也盼着,不过说:“先看看晚上吃什么要紧。”
家里最近开支大,罗鸿左右张望着,提建议:“一人一碗面条吧,我是不怎么饿。”
午饭确实吃得太饱,罗雁这个点连一碗面条都吃不下,还匀给哥哥一半。
把罗鸿给撑的,仰着脑袋说话:“不行,我得走回去消消食。”
走就走,怎么这个姿势。
罗雁:“你抻到脖子了?”
罗鸿:“我怕我一低头吐出来。”
咦,罗雁往后退两步:“别吐我身上。”
就是她问题,还好意思说。
罗鸿拽着她:“你必须和我一块走。”
从这回去得有三四里地,罗新民的腿可撑不住,说:“那我跟你妈先回去了,厂里有晚会看。”
一家四口分两路走,兄妹俩看着父母上公交才往前。
走出几步路,罗鸿发现:“拐过去就是侨生家,去不去?”
罗雁也是吃饱了撑的,说:“行啊,我也很久没看到东东了。”
何家三口人正在看电视,看到客人来纷纷起身招呼。
小朋友的反应最为直接,东东只随意地说声“叔叔好”,就兴奋地跟姨姨说:“我有好多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