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74节
“哪个村没有二道贩子。”
“你说找就找?”
“现在是八月底,马上门头沟葡萄跟昌平梨就上来,我小姨婆就嫁的门头沟,宏民他大嫂就是昌平人,这两样先办着。”
……
罗鸿看自己问一个发小答一个,说:“不是,你盘算这事多久了?”
能有多久,周维方:“我就今早刚想到的。”
罗鸿:“那我看行,做了试试呗。”
两个人说起更多的细节,听到脚步声齐齐停住。
罗雁看自己一进来他们就不说话,狐疑道:“你们又要干嘛?”
看看这不信任的小眼神,罗鸿:“你自己解释,我干活去。”
周维方给她洗俩无花果,说:“您坐,我慢慢交代。”
他事情还没办成,能说的部分也不多。
罗雁刚吃一个半就听完了,咽下嘴里的东西:“我觉得挺好的。”
她是做生意的外行,能说出这句话叫周维方大受鼓舞,问:“哪里好?”
罗雁:“以后就有很多新鲜水果可以吃了。”
周维方似笑非笑地看她:“嗯,最甜的肯定留给你。”
轻佻!罗雁瞪着他:“好好说话。”
周维方心想这已经是自己好好说了,赶紧收敛,说:“我接下来可能有点忙,没法去图书馆。“
罗雁虽然觉得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也知道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说:“没事,你忙吧,开学跟不上我给你补。”
又反应过来问:“那你今年还上课吗?”
周维方一时没办法坚定地点头,罗雁知道意思,更知道他的犹豫显然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摊开手:“我可以教你,但是要收学费的。”
周维方真要给她钱,她就一躲:“我开玩笑的,你这人好较真,讨厌。”
怎么就讨厌了,周维方哄她:“那等店开了,拿水果抵。”
这倒可以,罗雁兴致勃勃:“现在是好季节,杏子枣子梨子马上都能吃了。”
周维方其实对哪些东西应不应季不太清楚,问:“市里还有什么?”
罗雁:“核桃和板栗,不过它俩算水果吗?”
只是年年都见在水果店卖而已。
她都不确定,周维方更不知道,说:“如果让卖,那就算。”
也是,规定说了算,
罗雁点点头:“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还真有,周维方:“到时候进货请你来尝尝,我吃不出好坏。”
只要吃了不进医院的东西,在他这都算好的。
罗雁自觉没人比自己更适合这个事情:“我最会挑好吃的。”
说到这,她看眼手表:“该吃晚饭了。”
周维方自觉起身:“晚上想吃什么?”
罗雁还没答,罗鸿就说:“热得很,我吃凉面。”
三个人简单吃一顿,周维方就要去出摊。
罗雁叫住他:“你忘啦,今天七月半。”
周维方自己是没有这种忌讳的,但被她这么一提醒,倒觉得应该让店里的人早点下班,说:“那你们也要回去了?”
罗雁点着头,拿起书包背好,使唤哥哥拎水果。
还别说,拎着挺有分量的,罗鸿嘟嘟囔囔:“喂猪呢在这。”
说谁是猪,罗雁转身对哥哥怒目而视。
罗鸿伸出手把她的脑袋“扭”回去:“走路看路。”
罗雁拍掉哥哥的爪子,跨坐上自行车,莫名欢快地拨弄着喇叭。
看样子她今天心情不错,周维方:“作业写好了?”
罗雁抓一把空气,得意洋洋道:“手拿把掐。”
大概是她一整个假期都在为这份报告忙碌,因此精神上十分地重视,此时此刻总算能松一口气。
周维方:“那是,你肯定是最优秀的。”
罗雁从不谦虚。
她也认为自己很厉害,骄傲地昂着头,见天色又暗几分,催促:“快走快走,不然妈要骂人了。”
罗鸿刚锁上门:“反正也不会骂你,只会骂我。”
这话说得十分有道理,罗雁手往前一伸:“那您慢慢来。”
罗鸿身手敏捷地骑上车一马当先,头也不回道:“但要是你比我晚点,骂的就是你了。”
什么人啊,罗雁不带脏字地骂哥哥两句,觉得迎面吹来的风也变得阴森森的,说:“我们快点追上他。”
这个我们里,包括了周维方。
他趁着只有两个人在,说:“雁雁。”
罗雁偏过一点头看他:“怎么了?”
周维方:“我接下来都会比较忙,你要是有事,就去店里找我,或者给我打电话,我马上有空。”
他说忙是真的很忙,接下来的几天都不见踪影,但送的东西没有断过。
正是秋老虎最猛的时候,天气预报说京市的最高达即将到35度。
罗雁写完所有作业十分的悠哉,每天都在家一边吃东西一边跟妈妈看电视,直到开学的前一天。
开学对罗雁而言有个仪式感。
她一大早把书包洗干净挂上,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
刘银凤买完菜回来看女儿溜溜哒哒的,笑道:“又开始准备工作啦。”
罗雁朝气满满:“让我们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学期。”
行,迎接。
刘银凤:“来吃早饭,别饿着。”
罗鸿刚起床就听到这句,说:“她一天到晚的不是吃就是喝,我看十天不吃都顶得住。”
罗雁冷笑:“饿十天我第一个吃你。”
没什么威慑力地龇着一口白牙。
罗鸿作势要拔她的牙,兄妹俩相互扑腾的时候险些把亲妈撞了。
刘银凤赶紧躲进屋,看丈夫在喝茶看报纸,习惯性问一句:“今天有什么新闻?”
还真有一个,罗新民给她念:“9月1日起,取消肉票。”
刘银凤不敢置信:“你说取消什么?”
罗新民重复一遍,看她的表情,索性举着报纸给她看。
刘银凤要操持家务的人,副食本和粮油证整天拿在手里,对与之相关的每个字都十分熟悉。
她凑近一些看,感慨:“还真取消了。”
其实这事大家都不意外,因为今年的猪肉供应很稳定,只要去肉站跑得勤,一个月也能买着两三回不要票的肉。
但乍一说取消,大家难免觉得恍惚,毕竟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都是这么生活的。
罗新民晃荡着空空的一边袖管,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生活是真的好起来了。”
兄妹俩打打闹闹进屋,听到这问:“什么好起来?”
罗新民把报纸挪向儿女的方向,罗鸿看着立刻提出要求:“妈,我想吃饺子,一丝菜不带的那种。”
刘银凤:“行,今天就有肉,下午给你包,让妹妹送过去。”
罗雁也提要求:“妈,能不能包超级多。”
超级多?家里拢共就这么四个人,要那么多有什么用?但女儿在父母面前向来是很少遮掩的,刘银凤略一想就知道,说:“行行行,吃早饭吧。”
兄妹俩坐下来,非要拿肘子推对方,不安分地吃完这一顿饭。
吃完,罗雁要去给新学期买纸笔。
她想起自己的公交月票还没到期,进屋换身裙子,背着包到胡同口等公交。
到百货大楼的那趟车没来,会经过周维方店门口的先到了。
罗雁好像被一种力量控制,坐在车上的时候努力说服自己:反正是月票,多坐两趟划得来。
可她也知道,心事是藏不住的。
周维方大概也这么想,看到她的时候喜出望外,一着急干活的手在裤腿上擦一擦,懊恼地赶紧藏住。
罗雁笑:“我就是来跟你说,晚上有饺子吃,你要是忙的话我给你送过来。”
周维方:“不忙,一点都不忙。你别跑了,我过去吃。”
罗雁不太信:“真的吗?”
周维方先问:“你待会有事吗?”
罗雁:“就是要去百货大楼买东西,不怎么急。”
周维方洗洗手:“那要不要去看看水果店的样子?就在边上。”
罗雁一只手在裙摆上划两下,假装犹豫两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