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19节
又道:“能跟妈妈说为什么吗?”
要讲的话,罗雁不知怎么的有点疲惫了。
刘银凤看着都心疼,说:“我不问我不问,你洗洗睡去吧。”
罗雁这一天的情绪太多,求助性地喊一句“哥”。
罗鸿:“行了,你去洗澡吧,我来说。”
澡堂快关门,罗雁抱着脸盆就跑。
那背影还看得到,罗新民就问:“怎么回事?”
罗鸿解释了一遍,最后说:“事是小事,但也看得出来,小周不适合妹妹。”
到底是女人心细,刘银凤:“人这一辈子哪有什么大事,我告诉你,将来你结婚就知道,过日子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
罗鸿:“那更好了,没到结婚雁雁就发现了,好在他们认识不久,感情还没那么深。”
这要是再往后一年,他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话是这么说,刘银凤:“在你那哭得厉害吗?”
厉不厉害的,这不一看就知道吗。罗鸿:“反正你们当没看见。”
为人父母,有时候也是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罗新民:“你看着她点,有事得说啊。”
罗鸿点头答应,一家三口面对妹妹/女儿的时候尽量装作若无其事。
这种刻意的淡化让罗雁好受许多,只是回房间后看到桌上的铁盒子,忍不住又鼻酸。
那里面装的都是周修和给她写的信,两个人认识的短短几个月里居然有七十六封。
罗雁又数了一遍,想要撕掉觉得下不去手,索性把盒子塞进床底,抖抖被子钻进去。
另一边,周修和也在看信。
他出去一趟又回来后就脸色沉沉,舍友们都面面相觑没人敢问,最后还是有一位跟他比较要好的做代表,问:“没和好吗?”
周修和捏着信纸的手收紧:“彻底吹了。”
他不想在所有人面前显得太丢脸,强撑道:“没事,熄灯吧。”
大家当然也看得出来不全是实话,但还是把灯关上。
眼前陷入一片漆黑,周修和却怎么都睡不着,睁着眼到天亮。
--
隔天,罗雁起床的时候先照镜子,捏着自己的眼皮左右看,不甚满意地出房间,看到妈妈还是笑一笑。
可怜见的,刘银凤:“早上我买了好多吃的。”
罗雁知道这是妈妈的安慰,洗漱后坐下来高高兴兴地吃,吃到一半想起来,喊道:“哥,起床!”
刘银凤:“你爸你哥都不在,吴太爷没了。”
罗雁有时候形容胡同就是个小小的村子,一旦有什么红白喜事大家都得参与进来。
她道:“半夜吗?我没听见。”
刘银凤:“天擦亮那会。”
那会罗雁估摸自己刚睡熟,说:“那我要等他一起走吗?”
刘银凤:“等等肯定回来,你不是九点才上课。”
全家就数她背女儿的课表最清楚。
罗雁今天尤其不想早到学校,说:“那我补会作业。”
她昨晚真没什么心思写。
刘银凤帮女儿把两缕碎发往后撩,忽然说:“妈觉得你做得对,有的人就像不合脚的鞋,硬套进去也行,但没必要。”
正因为从家里人身上得到的都是这样的支持,罗雁才更觉得不该为周修和压下心里的那一点不舒服。
她道:“妈,我觉得您特别会比喻,要是好好学习的话,说不准能成为文豪。”
这孩子,谁跟她说学习的事了。
刘银凤拍她一下:“自己好好学去吧。”
是该好好学,罗雁又想起昨天周修和的那几句话,伤春悲秋的情绪淡化。她现在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分开难过,还是为自己好像没有了解过他的真实想法。
又或者,这两种兼而有之。
但无论如何,过去的事情就是过去了,罗雁不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
然而经历过的事情却仍旧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短期之内,她大概都会为此叹息和辗转反侧,甚至连在学校遇见周修和要摆出什么表情都需要提前演练。
罗鸿来叫妹妹去上学就看她对着镜子不知道在干嘛,说:“知道你漂亮,再照就要迟到了。”
迟到两个字把罗雁的所有心神都拉回,她忙不迭地收拾书包,急哄哄地穿上鞋,推着哥哥朝外走。
这样一看,倒有点平常的样子了。
-
作者有话说:本来下午写好了,但感觉有点奇怪,想想又改了一版。
晚安~
第85章
罗雁是踩着上课铃声进的教室, 坐下来之后习惯性地看眼走廊。
她说不清自己到底是期待着能见到周修和,还是逃避的心理,只跟随着本能翻开书。
一看, 她才发现自己居然带错课本。
偏偏今天她左右都是不太熟的同学,要跟人合看一本也怕人家多有不便,因此只能勉勉强强上完一小节再换位置, 去找还算熟悉的季宁说明情况。
季宁往里挪一点,给她让出椅子,说:“我上回也带错了。”
罗雁想起自己早上出门前在干什么, 淡淡笑笑,不知怎么的有点想叹气。
这样一看, 她今天有点不在状态啊。季宁:“你是不是来事了?”
女孩子嘛, 有时候不用特意找就有现成的理由可以用,罗雁轻轻点点头 。
季宁忽的高兴起来, 往她旁边挤一挤:“我传传好运, 这个月还不来,烦死我了。”
罗雁虽然觉得这种东西不像是感冒发烧能相互传,但还是伸出手让她摸摸。
明明是成年人,季宁却觉得她这样做来有几分可爱,说:“你别觉得不可能, 你要是住过宿就知道,来一个能带五个。”
罗雁只有哥哥, 还真不知道女孩子们同住一屋檐下有这种效果,半信半疑:“真的吗?”
季宁拉过边上的舍友帮她佐证,两个人你一眼我一语的,话题一拐绕到食堂的烧猪蹄上。
周一食堂的菜色最好,但罗雁今天不太想去, 因为以往她总是会偶遇周修和。
她道:“我就不去了,我要去找我哥。”
说起她哥,季宁:“你中午都在吗?一班的xx想买车,我跟她去。”
她人缘是真的好,整个专业估计就没有她不认识的人。
哪像罗雁,听着人家的名字连是男是女都没印象,但不妨碍她十分热情道:“我在的。”
周修和此刻恰好和同学一起“路过”,看到她满面笑容,表情僵住,心想她为什么能这么若无其事的样子。
同学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调侃一句:“看美女呢?”
周修和嘴硬:“也不是很漂亮。”
同学也没放在心上,搭着他的肩:“是是是,你揽镜自照就行,哪还看得到什么美女。”
周修和被他带着走,心里却在说:我是很看得到她的。
本来他彻夜未眠,把怎么求和的话反复思量好几遍,但看罗雁好似不受影响的样子又说不出来。他实在没办法把自己放到太低三下四的位置,拳头不自觉地捏紧。
等罗雁想起来要看一眼走廊的时候,他已经不见了。她没有看到熟悉的人,心想:人和人之间本来应该是没有那么多巧遇的。
她有点松口气,又不由自主地惆怅,手托腮发会呆,听到铃响慢慢地回过神,一早上就这么过去了。
放学后,罗雁去找哥哥。
罗鸿刚打完饭回来,看到她说:“你有口福了,今天是大菜。”
马路对面那家小饭馆,学生们吃得最多,菜色自然得便宜实惠才行,论味道倒是一般。
罗雁心想再好难道还能比得过食堂的烧猪蹄,但鼻子动动闻见熟悉的味道,说:“这附近还卖烤鸭?”
想得美,罗鸿:“人家给送我的。”
其实是周维方刚刚拿过来的,还特意叮嘱他别说是谁。
但罗雁要问:“谁啊?”
罗鸿:“赵钱孙李,你猜?”
哥哥一天到晚在走人情,别人回半只烤鸭也不叫什么罕见事。
罗雁毫无心理负担坐下来吃,一边跟哥哥提起季宁。
罗鸿:“就是上次在三方店里买车那个同学?”
罗雁没想到哥哥还能记得,嗯嗯两声。
有单生意是好事,更好在于妹妹起码在班里过得不错,有人肯卖她的面子。
罗鸿:“她不是本地人吧?快端午了,记得给人家拿几个粽子。”
啊,听上去是比自己想的明天给季宁带饼干好一些。
不过罗雁对农历不太熟悉,问:“是玉瑶姐先结婚,还是先端午?”
罗鸿:“先结婚。”
又道:“差点忘了,你到百货大楼挑点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十块钱左右,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