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巅峰学霸 第474节

巅峰学霸 第474节

  这帮数学家在抛出论点后是给了详尽的数学证明过程来佐证这一观点的。
  而且拿到过菲尔兹奖的这些数学,并不会直接否定反对者的观点。
  但如果想要证明人工智能发展到终极肯定会毁灭人类文明,请拿出经得起推敲的数学证明过程,指出数学意识的未来不确定性到底在哪。
  如果能有严谨的证明过程一切都好说,这些大佬们不但不介意改弦易辙,赞同这些想法,甚至还愿意推荐其去拿菲尔兹奖。
  但如果证明不了,只是用哲学辩论那一套,又或者拿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来当论据,那对不起,不但不会引起重视,更是会被直接击的。
  高端的文化人损起人来说的话可以不带脏字,但往往比脏话要更脏,能治好低血压那种。
  就好像网上反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欢的某个学者,陶轩之直接在博客上把这人的教育经历、职业经历跟获奖履历放了出来,然后非常仔细的剖析了那些名校前缀后面跟着xx学院中的猫腻。
  最后给出了一个八字评语一一不学无术,坑蒙拐骗。
  还真就是极为有理有据的评价,就跟数学家做证明题一样论据清晰。
  但又比数学证明过程要清晰明了的多,普通吃瓜群众都能轻易看懂。
  没办法,数学家给出的那些数学意识无害论的证明过程太复杂了。
  别说一般吃瓜群众看不懂了,就连绝大多数专门研究数学的教授跟博士们同样看不太懂。
  更别提那些反对者了。
  而陶轩之博客上的内容虽然同样采用了数学向证明的方式,但只要是个人又识字的话都能看懂。
  就这样,所谓的意见领袖开始渐渐不敢在这件事上发言了。
  毕竟全球主流学界都认可了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只会帮助人类文明快速发展。
  这个时候跳出来,就是跟主流学界做对抗。
  而且现在看来与世无争的数学家较真起来,是真会深挖人的底子偏偏太多喜欢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公知型人物,底子是经不起深挖的。
  毕竟真正有能力的要不然做的工作被学界认可,真拿到了大奖了,要不然真就埋头在第一线苦干,为获得认可做准备,哪有时间天天当什么意见领袖?
  至于那些的确也有真材实料,甚至也拿到过菲尔兹奖或者诺贝尔奖,同样反对继续推进研究通用人工智能的学者自然也是有的。
  但这样的人在跟自身齐平的学者们抛出论点跟论证过程之后,不会即刻直接发声。
  而是开始闷头去学习元数学,并寄希望从这些论证过程中找出漏洞,然后才会开口辩驳。
  毕竟这才是数学家正常的辩论方式。
  显然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工作。
  总之自从陶轩之的发了那篇长博客,直接让一位网上挺知名的学者灰头土脸之后,学界就已经听不到什么反对意见。
  但对于这件事情陶轩之其实有苦难言其实那篇博客根本就不是他发的,当时只是被乔喻借去用了下,他甚至怀疑是博客内容其实是七月准备的。
  起码以他目前对乔喻的了解,这家伙可没那个耐心去刨一个不知所谓的人那些老底。
  但不管怎么说,这篇博客对于整个项目组而言是件好事情。起码能让国际数学联盟负责学术道德伦理的部门认可这项研究。
  这种普遍性的认可对于研究本身来说不重要,但对于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推广还是很重要的。
  毕竟按照乔喻的构思,七月成熟之后是要为人类文明服务的,而且将用在各行各业,
  尤其是太空探索领域。
  而不是只做为一个辅助的数学研究工具。
  跟这个世界打交道久了,乔喻很清楚一个人是不可能跟世界对抗的。
  不管想做任何事情,都得先获得一批人的支持,然后去影响更多的人。
  要的就是人多势众,才能形成碾压优势。
  一小撮人直接硬着头皮去撼动大批人的利益,那才是真蠢。
  换句话说,乔喻的想法其实跟许多所谓的公知差不多。
  无非是公知们往往用似是而非的道理去拼命洗脑自己的粉丝,然后再喊出独立思考的口号。
  乔喻则是走的上层路线,用严谨的数学证明过程,让一众掌控话语权的学界大佬站在自家这边,然后躲在后面,让这些大佬为他摇旗呐喊。
  显然后者更具说服力。
  毕竟这些数学大佬不但本身的影响力摆在那里,他们的徒子徒孙也都是学术界的中坚力量。
  对于华清跟燕北来说,这种情况更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尤其是华清跟燕北数学院的两位院长,这段时间见了谁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不吹牛逼的说,当乔喻用元数学跟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将这些顶级数学家都拉过来后,
  华清跟燕北已经成了世界数学研究中心。
  起码几十年内,这个地位无可撼动!
  两所学校甚至已经开始商量着,再共同筹建一个国际数理研究中心。
  一下子多了近百位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声誉,做出了极大成就的数学家跟教授,
  这要是不好好利用起来,简直就是犯罪。
  虽然其中大部分人签订的协议中是不需要给本科生上课的。
  但人都已经来了,带些研究生问题不大吧?更别提这些数学家做相关研究本身就需要助手。
  至于合同中约定的那些待遇—
  别说乔喻的元数学项目本身经费就很多,华清跟燕北这些年更是不差钱。
  毕竟这些年华夏经济本就过热,科研跟教育这块的投入更是水涨船高。
  更别提华清跟燕北还是亲儿子总之在乔喻的操作之下,元数学项目是真不缺人了。
  尤其是基础数学理论研究这块,这些签完了合同的数学家,在用了几个月时间安顿好各自的事情之后,便非常自觉地开始坐在一起,将元数学的基础理论整合,然后细分与之相应的,七月的能力也开始越来越强大再次作为总指挥的乔喻也终于可以理所当然的把大部分事情都推了出去。
  毕竟他是真的充分相信这些数学家的智商跟能力,这些人缺的无非就是一个火种而已。
  当然也不是没有烦恼比如这么多有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研究同一个项目,动不动相互之间的理念就会碰撞得厉害,为了某个问题吵成一团的事情经常发生。
  吵得厉害了,最后肯定是找到他这边,而且情绪上头了,往往不会管他多忙总之,想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甚至很多时候乔喻觉得这些投奔过来的数学家背后有人给他们支损招不然哪里会三天两头就有那么多的争议?让他长假里想好好修整几天都难?
  只能说人心太复杂了学坏太简单了!
  第356章 十年(上)
  对于生命只有区区百八十年的人类来说,十年从来都是一个极大的跨度,
  只是人到了年近五十的时候,募然回首,总会不自觉的发出时间流逝太快的感慨。
  起码理查德觉得是这样。
  对于他来说,这十年仿佛真就是弹指一挥间,甚至就像做梦一样。
  每天当他从位于哈里斯堡市市中心的豪华州长府邸里醒来时,都会有类似的感慨。
  是的,理查德的一家已经从费城搬到了宾州的首府哈里斯堡市,这还是九年前的事情。
  当时他竞选州议员成功之后,就搬了过来。
  不过费城菲什镇的房子还保留看。
  自从他成功竞选州议员之后就已经不缺钱了,足以负担得起那点房产税。
  更别提菲什镇乃至整个费城的房产在未来可都是优质资产。继续持有只会更赚钱。
  别问他怎么知道的。
  对于一个本就立志要成为州长,乃至于未来要住进白色房子里的人,这些信息是板上钉钉的。
  当然这十年理查德可不是混上来的。
  事实上,能以无党派人士竞选州长成功,可以说直接开创了新世纪的历史。
  毕竟上一次以独立身份竞选还成功拿下州长身份,还是上个世纪。
  即便把西大整个历史翻一遍,也不过寥蓼三人有过这种成就。
  其中一位还成为了西大历史上第一位大统领。甚至首都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不过说实话,理查德很清楚他能成功,除了他个人努力之外好吧,他的个人努力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原因。
  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华夏那边的支持。
  尤其是八年前,他担任参议员的时候,乔喻主动跟他联系,并让人给他送来了一套电子设备。
  电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还有n套可供换洗的智能内衣”
  理查德本以为这些产品是用于监控他用的,但后来发现他还把对方想的太下作了。
  给他送来的这套产品上有同一个人工智能产品一一七月。
  虽然这个名字有些奇怪,但是真的很好用。
  自从七月被送来之后,理查德发现这东西是真能抵一个幕僚团队。
  它是真可以说什么都懂。
  经济、政治、法律,对外关系,选民诉求、态度,甚至是该如何作秀,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多数选民好感·
  乃至于到了现在,每天需要签署的文件,他都会让七月先看看,有没有什么纰漏。
  最开始他对于七月这种人工智能还抱有一定的警惕跟抵触心理。
  但经过这八年的磨合,他已经习惯性的将一切都交给七月预处理。
  比如每天要签署的文件,都会让七月先过一遍。
  因为只要这么做了,他就能保证手底下没有人可以欺骗到他真的,七月可以在几分钟内就知道宾州最偏远一座小镇上,新修建的一个公厕的真实造价,以及具体相关经手人有哪些,他们又通过合法手段在这个项目上赚了多少捅进自己的腰包—.
  同样如果他愿意甚至能知道某个选民为什么突然对他的工作不再满意了当然理查德并没有完全杜绝一些现象,只是在七月的建议下,给合法赚钱划了一条红线。
  不管州内一个工程经多少道手,只要额外的花费不超过原本核定的工程造价百分之二十,都可以接受。
  一旦超过,那就对不起了,肯定有人会丢饭碗除此之外,自从有了七月的辅助之后,只要是宾州州内的情况,大到各种经济情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