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巅峰学霸 第446节

巅峰学霸 第446节

  乔喻点了点头,笑着回道:「嗯,这是肯定的。身体没问题就行。如果理查德连这点意志力都没有,也没法指望他接下来能有什么大出息了。
  实在不行就换下一组人。不过说实话,我挺看好理查德跟那个托马斯的。我觉得他们肯定能通过考验。不如我们打个赌吧,就赌你一个月工资。我赌他们可以!」
  郑希文果断的摇了摇头,说道:「对不起,我从不跟人打赌!」
  听到这句话,乔喻莫名的叹了口气。
  「你说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当年他也是这样,当年我还挺穷的时候,他已经是富二代了。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是第一个被我盯上,结果硬是一毛钱都没从他手上赚到的富二代!之后他说要投给我四千万的时候我又不差他那点钱了!哎不过也无所谓了!你看,当年我是穷人,他是个默默无闻的富二代。现在我也是富人了,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富二代,这家伙一辈子也就这个命了。」
  郑希文没声。他当然知道乔喻说的是余伟。
  他还知道即便到现在乔喻跟余伟还是偶尔会有联系。
  其实对余伟调查过,郑希文一直觉得如果个性子孤僻的家伙没有遇到乔喻的话,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位数学家。
  毕竟余伟可以说满足成为一位成功数学家的两大重要特质!
  对数学有兴趣,家庭富裕不缺钱。
  可惜了
  第333章 如果这是奴役
  华夏有位著名歌星,如果不好好唱歌就只能回家继承千万家产那种——
  好在他的演艺生涯非常成功,显然余伟没有这么幸运。
  本科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继续考研,回家继承家产去了。
  不过好消息是他现在的家族生意非常成功。毕竟他跟乔喻也算半个朋友。
  这种人脉加上他家本就是做进出口生意,自然有着极大加成。
  唯一可惜的是余伟的性子并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有时候跟乔喻聊上几句,一些麻烦就能解决—.
  虽然以余伟的性子并不想利用这层关系牟利。但有时候人都会逐渐学会妥协。
  这些事情郑希文当然都很了解。
  事实上但凡跟乔喻有交集的任何人,郑希文手头上都有厚厚一叠资料。
  余伟的个人资料大概是这些人中第二薄的。第一薄的是乔曦—
  至于脸皮比余伟厚得多的余永俊,去年也已经从燕北大学数学院博士毕业。目前在科学院旗下的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每每想到这家伙郑希文就想笑。
  这家伙还真想报乔喻的硕博连读。可惜的是被乔喻果断拒绝了。然后帮他介绍了另外一位导师。
  不是乔喻不念旧情,又或者觉得余永俊天赋不够。
  大概是乔喻觉得两人太熟了,管的时候不好下手太狠,大师兄是这么个家伙会把他以后学生的风气带坏了。
  当然这些都是郑希文的猜测,真实情况大概只有乔喻才知道。
  他只需要照着乔喻的要求去打几个电话。郑希文的英语水平不高,但日常沟通问题不大。
  当然就算对方听不懂,也会主动找中文翻译。毕竟是乔喻身边最重要的人之一。
  很多时候郑希文的话就代表看养喻的意志。
  说实话,郑希文还有些期待这两位西方科技界的大佬会是个什么态度。
  是否愿意乖乖的把那些资料交出来。果然最高端的商战从来都不像电影里播得那么跌岩起伏,反而足够朴实。
  甚至连商业间谍都不需要请,直接开口索要就好了。
  有时候郑希文真怀疑乔喻是美国人,最起码也是接受西大教育长大的。
  这思维逻辑太像了。
  另一位西大人正每天到航空员科学研究中心每天接受着对于普通人来说堪称有点「残酷」的训练。
  除了日常的体能跟失重训练外,每天还要体验好几次另类训练。
  感觉大概就像每天都要坐几次那种最刺激的过山车。
  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其实日子很难握的。
  托马斯其实还好,年轻人对于这种事情接受程度更高,但好几次理查德是真打算放弃了。
  如果不是想到他这次登月很重要,是在为他的未来做铺垫,说不定他真的一周之后就坚持不下去了。
  中年男人了,对于许多太刺激的项目是真敬谢不敏。
  但没办法。
  想到接下来《理查德的一家》这部记录片还在继续往下拍摄,他也只能咬着牙坚持下来。
  不然能怎么办?
  因为身体原因在训练一周后,理查德不得不宣布退出这次月球之旅?
  当然,如果有华夏人配合的话,其实也可以。只要华夏人愿意对外界公布他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训练,大家大概也能理解。
  但一来理查德并不认为华夏这边会为了他而对公众说这种谎言;二来,如果他不去月球了,托马斯去不去?
  如果托马斯选择一个人去的话,纪录片的拍摄会只记录托马斯一个人的月球之旅,而他这个父亲被打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如果乔喻没跟他说过之前那番话其实还无所谓。
  毕竟他只需要经营好他这一家子人就行了,不用太过理会外界怎么看他。
  但他现在可是有机会能住进白色房子里的人,如果给大众一个他就是懦夫的印象,那可就亏大了。
  虽然理查德并没有过成为候选者的经历,但他可也是选民说实话,他更喜欢有冒险者精神的领头者,而不是一个懦夫。
  当然也可以选择带着托马斯一起退出这次旅行。
  但这小子可是训练得非常认真,就期待着能赶紧通过训练登上前往月球的宇宙飞船。
  总之,当一个中年男人突然间又有了宏大的理想,再苦再难他似乎也只能选择硬挺过去。
  好在起码暂时他不需要去管他的妻子跟另外两个儿子。
  三个人已经在华夏这边安排下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华夏自由行。
  公司专门安排了一位导游带着三人去华夏大好河山到处旅行。
  纪录片的摄制组同样安排了一组人全程跟着,记录老婆跟孩子的这次旅行,来为这部纪录片丰富素材。
  根据安排,导演迈克尔·罗迪前三周会跟着理查德妻子跟两个孩子去拍摄,最后一周会回到京城记录理查德跟托马斯最后的训练情况。
  毕竟一个月的特别训练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同样的训练内容,拍摄纪录片可没必要完全拍摄这种重复的东西。
  有开始几天跟最后一周的训练内容做点缀就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这一个月的特训给理查德跟托马斯带来的改变。
  对于一位资深的纪录片导演来说,他当然知道什么样的内容跟镜头语言才能吸引观众一直看下去。
  说实话,迈克尔·罗迪对这部片子也很上心,毕竟他也沉寂好几年了。
  另一方面他相信这部片子不缺流量!毕竟现在整个互联网都掌控在华夏人手上。
  他们想宣传的内容自然会推送到大多数人面前。身为导演,迈克尔·罗迪非常清楚这一点。
  恰好相反,如果华夏人不想大家看到的东西,在世界互联网上根本就传播不起来。
  这种事情迈克尔·罗迪可以说深有体会。
  这十年里,前面几届世界各种知名电影节,比如夏纳、好莱坞,反应稍微迟钝了些,
  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去选择获奖作品。
  结果那些年评出的获奖作品现在根本看不到踪影了。奖项的评委们现在更是大都各种官司缠身。
  至于某些特别恶劣的电影主创跟主演就更惨了。
  基本上这些年基本上已经接不到任何通告。
  没办法,他们这个圈子的人非常现实。没人敢邀请这些人,甚至都不敢给他们太多帮助。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种善意是否会惹怒了华夏人。流量可是他们这些人事业的生命线。
  尤其是华夏人的网络基建已经开始走进全世界,网络越来越快捷,年轻一代人已经大都告别电视机,主要精力都放在移动网络产品上的时候。
  只能说这个世界的发展相对于华夏来说是滞后的。
  现在这个进程开始加速之后,西方的年轻人同样已经不再相信所谓的权威。
  新闻上的内容,哪里有网络上的各种消息可信?
  众所周知,那些专业媒体人最会炮制各种新闻。所谓眼见为实,但这些专业人士太懂怎么利用镜头来曲解各种真实情况。
  他们虽然吃不起饭,但起码获得了自由这种屁话已经没人相信了。
  相对而言,跟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用手机记录下的生活看上去明显更加可信。
  到了现在西大也好,欧洲也罢,普通人已经不再关注那些所谓的奖项。
  他们似乎更喜欢通过新一代的电子设备来获取快乐。
  尤其是太极系列计算机的普及,已经为虚拟屏幕投影技术愈加成熟之后,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投影技术,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一场演唱会的时候,更是让这种对娱乐媒体的控制达到了巅峰。
  毕竟想要全息直播跟录制电影也好,演唱会也罢,是要先报给华夏进行审核的。
  如果华夏这边相关部门审核不通过,得不到授权就不能使用该技术。
  就算通过各种关系用了这类技术,也不可能堂而皇之的放到网络上,不然肯定会被告到破产。
  这也是迈克尔·罗迪会如此尽心尽力去完成这个项目的原因。
  他也希望能跟华夏这边搭上线。这样才能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只能说自从白色房子上一任户主选择了开放西大三个州的基建,交给华夏来大兴土木之后,未来在哪里这些曾经的成功人士心里都很清楚。
  无非是最初还无法接受现实又或者还对西大的实力抱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当西大毫不犹豫的把屠刀开始挥向盟友来为自己续命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彻底清醒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