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巅峰学霸 第231节

巅峰学霸 第231节

  说实话,如果可以选的话,陈卓阳其实更想继续跟着乔喻做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更深入的研究。
  怎么说呢陈卓阳属于那种对物质并没有太高要求的人。
  跟物质比起来,他更享受那种做出了数学成果,被万众瞩目的感觉。
  也不是说陈卓对钱完全没兴趣。
  主要还是他并不觉得自己能赚到什么大钱。这也是他想在高校任职的原因。
  只要能评上教授,这辈子大富大贵很难,但生活总不会过不下去。
  不过转念一想,他去了南大之后,就是副教授了。人生的目的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南大看重的大概就是他跟乔喻的关系……
  于是哪怕并不太看好,陈卓阳还是一口应了下来:“那个,小师弟,你说的这些能不能成我现在不知道。不过你需要我做什么,直接说就行了。只要我能完成,肯定不会拖你后腿。”
  “我就知道关键时刻,还是师兄你靠得住。那行,等会我会把你推给燕北化学院的刘浩师兄。你先跟他签一份保密协议。
  然后你就去查收邮件就行了,我会给你写一份说明,你按照我的说明去处理那些数据。对了,记得找刘浩要超算账号。
  帮他们做事情,你可不能自己贴钱。另外,只要这次能把他们的结果做出来,你也别一直把工资给我了,自己收着吧。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联系,行,就这样了,我先挂了啊!”
  说完,对面压根不等他再说话,就直接挂了电话。是真的雷厉风行,让他连客气两句的话都没说出来。
  陈卓阳愣了愣,然后抬起双手揉了揉脸。他有种感觉,能让乔喻这么激动的项目,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不会太轻松……
  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小师弟的性子他还算了解的。估计跟邮件一起来的,大概还有能用缸装的鸡汤。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现在挺喜欢喝乔喻的鸡汤。
  ……
  当然乔喻从来不会觉得他说的那些话是鸡汤的,因为他就是那么想的。
  研究素数是为了赚钱,搞出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是为了尽快攻破素数问题的难关。
  所以现在发现他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推向应用化,也有赚钱的潜力,自然要尝试一下。
  能成功的话,他就可以拉上老薛一起弄。老薛手底下还有好几个博士生,完全可以组个团为一些找不到方向的实验室提供优质的顾问服务。
  如果顾问生意很好的话,真有利润的话,说不定还能成立个公司,直接雇佣一些数学博士,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就能直接上岗。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乔喻发现这个商机之后,脑子再次开始了飞速的运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天体运动、还是粒子运动,又或者各种各样的变化,其数学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个世界绝对的随机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无非是有些藏的深,有些藏的浅。
  所以他的思维应该更加开阔一些,不能局限于现在手头上这一点点事情上。
  一位知名的年轻数学家只是一个身份而已,这个身份可以为他提供许多便利,但不能因为这个身份而局限了思维……
  虽然脑子里转的很快,但其实乔喻手上没停下半点。
  先是直接把陈卓阳的微信推给了刘浩,让他们去交流那些关于实验室数据保密协议的事宜。
  然后飞快的写了一份说明,顺手跟其他材料打包在了一起,用邮箱发给了陈师兄。
  当然实验室数据乔喻并没有给陈卓阳发过去。那是刘浩跟陈卓阳商量好之后再决定的事情,他不会越俎代庖。
  ……
  当人有了追求,时间往往过的飞快。至少对于乔喻来说,简直是没什么感觉,十一月就过完了。
  十二月的燕北不但天气变得愈发冷了,校园内的气氛也愈加紧张起来。
  没办法,期末考试季又到了。
  对于绝大多数高考发挥优秀,考入燕北大学的同学来说,燕北大学的生活是梦想的开端。
  但每年总有一部人,踏入燕北大学的校园后,却只感觉这是噩梦的开始。
  身边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当大家放到一起拼成绩的时候,那种压力是一般普通大学根本无法感受到的。
  尤其是能考上燕北大学的,大都还是心高气傲的主儿,从重点班上被老师哄着的佼佼者,到大学里沦落为路人甲乙丙丁……
  那种心理上的落差,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有人熬过来了,涅槃重生,也有人熬不过去,然后收到一张警告函,乃至一张冷冰冰的劝退通知。
  很多人说考上名校被劝退是因为沉溺游戏,其实这么说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其中原本很优秀的学生沉溺游戏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想要逃避现实。
  很多人信心崩塌之后总是需要一个寄托的,无非是游戏是最不伤人伤己的方法之一而已。
  当然,那些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不会觉得很轻松。
  毕竟如果想能有个更好的未来还要拼绩点,六十分万岁这种心态从来不属于这里。
  就在这种稍显紧张的气氛下,乔喻终于收到了陈师兄的消息,化学实验室那边第一阶段的数据终于处理的差不多了……
  第161章 这是数学基操
  每个人都会得病,在乔喻看来身体上偶尔出点小毛病没什么,最怕是脑子突然犯病。
  比如总有人会突然觉得自己行了,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并开始放弃理智,坚定的想要去执行。
  比如觉得不需要学习,靠打游戏,靠拳头,靠很多偏门的东西,未来也能有一片天下……
  又或者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总觉得某个异性或者同性会是自己一生的幸福。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早期,这种病会比较频繁的出现,尤其是十几岁的时候,解决方案就是揍,狠揍!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古人总结的经典语录,自有其道理的。用爱去感化一个十多岁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是教育专家的超能力。
  乔喻没有经历过棍棒教育。
  因为乔曦从来没察觉到乔喻有不理智的时候。甚至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来说,乔喻理智的过于可怕了。
  众所周知,人太过理智,而且完全抛开了感性,就很难获取幸福。
  这也是乔曦一直很担心乔喻,甚至半点不介意自家孩子早恋的原因。
  毕竟谁家十多岁的孩子能理性到这种程度?做任何选择题的时候,都能下意识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这就显得很不可爱。
  但巧的是对于科学而言,这种理智恰好就很重要。毕竟科学不相信感性,其实任何实验室里的玄学,可能都隐藏着人类还没掌握的规律。
  众多实验室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寻找并发现那些隐藏在深处,一般情况根本看不见的规律。
  乔喻则感觉他找到了一个方法,能够帮助许多实验室,尽快找到那些规律。
  当陈卓阳告知他已经把超算分析的结果发到邮箱之后,乔喻第一时间便把所有结果下载到了电脑上。
  分析出的结果整整有五页,不过乔喻没仔细看那些数据报告,注意力都被最后总结的图表所吸引。
  左边是二维热点图,代表的是模态密度。右边是路径图,蓝线代表着降维之后的模态路径。
  如果他的这套方法没错的话,那么就代表着根据现有的数据大概能够判断,在α=30min和β=23.5 kj/mol附近出现性能跳跃,并指向关键的分子作用转折区域。
  模态密度最高的区域则在α=35min,β=25 kj/mol附近。也就是说,根据目前的实验室给出的数据,在这个区域内生产出的材料断裂强度恢复最好。
  反应到具体实验室上,首先要找到当β值在25kj/mol附近,单体与交联剂的具体比例。
  另一张图则是断裂强度恢复和动态应力变化趋势图:
  虽然结果有些麻烦,但起码展现出了叠加的周期性震荡。
  动态应力初期达到峰值后,快速衰减,并趋于平稳。强度恢复的过程呈现出指数增长特性,并在 20和40分钟附近达到关键修复点。
  接下来就是丢给实验室检测了,如果多次重复的结果能稳定下来的话,就能引入新的参数了。
  大概分析了一通之后,乔喻直接给刘浩打了个电话。
  “喂,刘师兄,在实验室吗?”
  “在啊!怎么?有结果了?”
  “嗯,有初步分析结果了,需要去测试一下,你们实验室有现成的实验材料吗?还是要先等你们备料?”
  “有,有,有,备料很充足。现在项目抓得紧,你直接过来还是我去接你?”
  “我直接过去就行了。大概十五分钟后到。”
  “行,我在楼下等你。”
  ……
  化学楼,刘浩接了电话,就急匆匆的出了实验室。
  有时候压力真不是来自于自家,而是未知。
  上周刘浩又跟导师张左琳教授碰了个头,大概聊了下目前课题的进展。
  从老板口中得知,怀柔所那边虽然前期比他们慢一些,但现在可能进度已经赶上来了。
  跟他们采用的动态共价键技术不同,对方采用的嵌段共聚物相分离跟纳米颗粒填充来实现同样的功能,难度大都集中在前半段。
  其中柔性嵌段能够提供柔韧性和伸展性,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刚性嵌段则提供力学强度和耐久性,确保材料不易破损。
  在材料中加入光热纳米颗粒来实现对材料的温度响应控制。同时还可以用这些纳米颗粒调控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使得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这就导致对方的技术前期难度很高,主要集中在合成技术和结构表征阶段。
  而自家技术主要难点则集中在化学设计和优化阶段,但合成和表征过程已经很成熟,前期实验可快速推进。
  就好像他们之前一切顺利,但目前卡在了优化阶段。
  但对方如果一旦攻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跟纳米颗粒填充对性能的贡献定量化这一阶段,后期就会相对简单了。
  所以在得知了怀柔所,已经攻克了好几个技术难点之后,老板的意思是,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
  实在争不过对方,项目跟资料就先封存。反正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还有其他的优缺点。
  哪怕这次竞争不过对方,这些研究也是有价值的,说不定以后还会有重启的机会,也不能算是浪费了资源。
  说实话,这个项目对于导师的影响并不大。大佬们都是见多识广的,这种选择不同思路的重要项目没拼过人家的情况多了去了。
  前期的投入又都是甲方给的,竞争不过对面,也是常有的事情。再接其他项目也就是了。
  但对于课题组成员来说,意味着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属于白干了,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虽然老板人是挺不错,但课题组没出成绩肯定也没什么奖励。可以想象对于大家的士气打击有多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