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巅峰学霸 第165节

巅峰学霸 第165节

  毫无疑问,这次绝对是他学术这条路上最大的打击,一时间他竟然没回过神来,下意识的问了句很蠢的话:「等等,我不太明白,出局是什么意思?」
  「弗兰克,你这个问题真的很愚蠢。就是字面的意思,不过是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又或者ambidexterity定理的推广都跟你不再有太多的关系,当然你的团队可能会感谢你们在这个问题上的付出。
  比如在他们的论文上,对你跟山姆表达一下感谢。但也仅此而已了。我希望你能振作起来,要知道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的目标没变的话,那就需要在下一个问题上更加努力了。」
  老人略微有些不耐的回答道。
  没办法,聪明人大都会对这种愚蠢的问题很敏感以及反感。
  弗兰克也终于从这不耐的语气中清醒了过来,一句「这不公平」被他卡在了嗓子眼里,终于还是没说出来。但巨大的失落还是瞬间席卷了他的心神。
  整整五年的时间..五年啊..在差不多就要有丰硕果实的时候,突然被人抢了?!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抢夺他胜利果实的竟然很可能跟他有著血缘关系?!
  偏偏这些话,他此时显然不能跟电话里的老人说,他只能强自收敛了心神,闷声答道:「对不起,grandpa,我太著急了。我想你能理解,前一秒钟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后一秒却听到这么一个消息,甚至不是从丹尼斯口中听到的..」
  「没事,我明白,弗兰克,你这个时候肯定不好受。但没办法,这就是数学。对了,我建议你可以跟乔喻多联系,跟他处理好关系,因为哪怕是在数学联盟委员会里也有许多人很看好他。
  你应该明白,这种看好并不是那种出于一些复杂原因的看好,甚至跟他所谓的导师无关。只因为他才十六岁,未来有很多的可能。你们都是华夏人,应该能有一些共同语言。
  对了,德里尼今天见过了他,还跟我说他有些像你年轻时候。不过你知道的,那个老家伙看谁都觉得像。我觉得他根本分不清亚洲人的样子。」老人语气开始放缓,甚至开了句很美式的玩笑,却让弗兰克感觉到额头渗出了冷汗。
  一时间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句话。主动去跟乔喻接触吗?
  「我明白了,谢谢你,grandpa。」
  「好了,我就是通知你一声,接下来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你应该知道临时换开场报告人是件多麻烦的事情。对了,如果你决定来参加这次会议,现在出发的话还能赶上明天早上的开场报告。我挂了。」
  听著电话里传来的忙音,愣了大概三秒后,弗兰克打开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看了看自己的。
  岁月果然像是催肥剂,他的脸整个胖了一圈,已经看不出太多十几二十岁时那风华正茂的痕迹。回头想想华夏年轻时身份证会设很短的有效期,隔几年就要换张照片的确是有道理的。
  看过了自己的照片之后,弗兰克已经打开手机开始订机票。从加州到巴黎很远,只能选择直飞航班才能赶上这次会议,但这是卢卡斯·艾森的建议。虽然只是一个建议,但除非是实在订不到票,否则的话弗兰克最好还是听取这个建议。
  老人虽然平时说话很儒雅,也很少会强行要求身边的人一定要做到如何,如何,只是会在一些时候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可以不听,看似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无非是以后那些美好的事情,也会悄悄的不再青睐那些不听从老人建议的人。
  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老人依然是学术界的大佬,且声誉极好。许多学生都把老人家当成偶像,至于一些乱七八糟的嘈杂声音....呵,哪位成功者身后不会有几个黑子呢?他们不过是嫉妒、污蔑、诋毁罢了..
  挺好的,距离他家只有半小时车程的旧金山国际机场正好有一班联合航空直达巴黎戴高乐机场的飞机,两个小时后起飞。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飞机就能在起飞后十个半小时后抵达戴高乐机场,从戴高乐机场到莫奈酒店,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在会议开始前,他甚至还能休息两、三个小时。
  「你在干什么?」身边的妻子坐了起来。
  「grandpa让我去一趟巴黎参加会议,他正在巴黎。」「巴黎?天啊,现在几点了?」
  「刚刚七点,巴黎现在应该是……嗯,已经是下午三点。距离明天巴黎的代数几何会议开始还有十八个小时。我得抓紧时间了。」说著,弗兰克已经从床上爬了起来。
  「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嘛?弗兰克。」
  正在穿著衣服的弗兰克微笑著看著坐在床上的妻子说道:「没什么,你知道的,grandpa就是这样的性格,他觉得明天的开场报告我有必要去听听,而我决定听从一位老人的建议。」
  「下次家庭聚餐的时候,我要跟他说,不能总是这样给出让人为难的建议。」
  「谢谢,但没必要,亲爱的,毕竟他也是为了我好。」说著,男人俯下身亲了一下自己的妻子,然后匆匆的走进了洗漱间…….…….
  只是男人的脑子里,此时想的却是,是不是该让那个乔喻知道,其实他还有个父亲存在……..……
  当然只是私下里。
  因为他还没做好让身边的人都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存在的准备。
  至于造成他错误判断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一些巧合。
  发现了乔喻的存在之后,弗兰克在登陆了华夏的网际网路搜索了许多关于乔喻的信息。
  恰好乔喻之前上热搜之后,许多本来只在铁一中公众号上的信息也被有心人放到了网上。
  比如乔喻一次模拟考被老师定为范文的作文。
  那篇作文里,乔喻用细腻的文字讲述了清明节他如同往常一样跟妈妈去陵园祭祀他的父亲,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跟缅怀,感情极为真挚。
  真的,当时弗兰克都被浅浅的感动了…………当然也有愤怒。
  他认为是乔曦欺骗了乔喻,告诉乔喻他已经死了,那个女人甚至明知道他还活著,却给他立了个碑。
  是的,弗兰克根本没想到那篇作文还有最后一段,只不过太过欧亨利,老师怕教坏其他同学,在公众号里给删去了…………
  以至于他看到乔喻微博中说他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走了,也跟其他网友一样,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已经死了………………
  看吧,很多时候,信息就是在传播过程中,这样逐渐变得残缺,并带给人们诸多可怕的误解。
  网络上的信息也许不全是假的,但最可怕的地方也在于,这些信息不全是假的...
  巴黎,皇家莫奈酒店,乔喻跟舒尔茨很愉快的聊了一整个下午。
  他提出了一些问题,也从舒尔茨教授口中得到了回答,既包含了关于完备空间理论的问题,也包含了现在舒尔茨正在做的事情。这次交谈也让乔喻大开眼界,得知了许多关于舒尔茨最近研究的第一手信息,也就是液态张量实验的具体信息。
  针对这一项目,舒尔茨提出了液体同调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藉助完备空间,构造一个更进一步高度抽象的框架,涉及大量的高度抽象的代数和几何构造,以至于传统的手工验证难以保证其严格的正确性。所以必须通过液态张量实验,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形式化证明,来验证这些构造的正确性跟一致性。
  这个项目让乔喻很感兴趣,除了因为很赚钱外,更让乔喻看到了诸多可能。让人工智慧辅佐数学家对进行数学定理的证明,这著实是太抽象了。
  然而这个让乔喻兴奋不已的项目,带给他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因为数学家在这个项目中需要做的事情是把诸多的数学定理和命题进行细致的分解,让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同时,还要确保每个步骤在形式化过程中都是准确的..
  再给乔喻解释这件工作该如何做的时候,舒尔茨随口举的几个例子,都让乔喻意识到他数学层面的基础知识,似乎还极为匮乏....哪怕是目前他最擅长的代数几何领域。
  其基础知识的匮乏程度一度让舒尔茨都不敢相信..
  「这不可能,乔喻这就是bourbaki的完全性定理,涉及到代数几何中完全对象的性质,你难道没接触过!」
  「额...最近一段时间书还没看那么多,我都是挑著看的...那个这个定理好像跟代数簇的嵌入跟结构没有关系吧?」「神呐...所以你还没系统学习过这些,然后解决了几何朗兰兹猜想?」
  「也不能算解决吧?我就是改了改..」
  「呼....乔喻,你是我见过最奇怪的数学生,也许....好吧,你先好好准备明天的报告!该死的,我都开始羡慕你了!真的!」真的,乔喻第一次无法肯定对方是不是在夸他..
  第132章 我要感谢生命中每一位应该感谢的人!
  舒尔茨的确是在衷心的夸奖乔喻。
  事实上这句话是夸奖还是在惋惜,是要看年龄段的。
  如果乔喻此时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那么舒尔茨大概会惋惜,乔喻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基础还不稳。这将会导致乔喻在独立研究一些基础性的难题又或者开发一种新的数学框架时,会非常吃力,甚至功亏于溃。
  但乔喻只有十六岁。
  这意味著乔喻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并补足他薄弱的基础,在未来去冲击那些世界级的难题,甚至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数学。就好像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年龄优势的恐怖就在于此,舒尔茨甚至觉得乔喻再浪费两年都没关系,反正还这么年轻。
  乔喻只觉得很羞愧。
  他已经大概明白为什么他不喜欢跟那些留给他邮箱的数学家交流了。单纯就是基础薄弱,太菜。没有那些神来之笔的灵感,他大概啥也不是..
  想到田导给他规划的书单才看了其中一小部分,乔喻就感觉很羞愧,他竟然还有脸跑到哲学院去跨界听课,果然是无知者无畏。终究还是过来人才是知道他最欠缺的部分。
  回去之后不能到处乱听课瞎嘚瑟了,乔喻心里暗暗警醒著。
  他都已经在某宝上订了一张「为华夏数学崛起而读书」的锦旗,虽然是为了摆摆样子,但既然样子都摆出来了,总不能以后让导师跟袁老看他的笑话。毕竟对于未来他可是有追求的。
  这么说吧,学习数学现在是他的本行工作,成为能开发一个大型小区的亿万富翁是他人生的目标。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本行工作都干不好,凭什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就好像乔喻之前想要成为一个职业游戏选手。
  试问如果他成为职业选手后连竞技游戏都玩不好,每次比赛都差了那么一点,但他的目标却是成为世界第一,享受万人敬仰...这显然不太可能。能不被骂,就已经是烧高香了,大家评价一句「菜就多练」都属于温柔的。
  所以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要在本行业里做到真正的出类拔萃。
  是的,跟彼得·舒尔茨谈过之后,乔喻在心里重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接下来一年时间里,他要完成燕北大学数学院一般本科的所有课程,夯实基础。如果让田言真跟袁正心知道了此时乔喻内心的想法,大概会很欣慰。
  当然这个时候,没人对乔喻提出这些要求。
  不管是华清还是燕北又或者其他华夏的教授们,当得知今年的世界代数几何大会开场报告换成了十六岁的少年乔喻时,除了少数人外,心情大概都是激动的。
  毕竟如果乔喻这次报告如果表现足够出色的话,无形中就是对华夏数学界话语权的增强。甚至不止是在代数几何领域,以后跟同行交流的时候,这些可都将是吹牛逼的谈资。
  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先提起,也许就会有人追著他们问:「嗨,xxx教授,我听说一个叫乔喻的在世界代数几何大会上做开场六十分钟报告?神呐,这是真的吗?」
  很多时候所谓集体荣誉感,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此时感觉激动的可不止是这次到访大会的教授们。
  事实上,许多原本都没打算报导这次大会的华夏媒体,在收到消息时,都已经开始闻风而动。尤其是一些在巴黎有常驻机构的华夏媒体。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人仔细翻看一些大型媒体就会知道,其实大家并不热衷于报导学术界方面的事情,尤其是数学。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普通人其实并不关心。
  每年除了诺奖公布的那两个月,或许会有些科普类的博主流量有上涨趋势,但其实也就那样。并没有太多人会真的去关注今年有哪些科学家获奖,他们获奖的原因又是因为什么。
  并不是大家不敬畏知识,而是根本不懂。
  哪怕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做的事情,其实跟当前热点科技息息相关其实也没多少人知道。
  是的,不管是在华夏,又或者是全世界任何地方,绝对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知道2024年诺奖得主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
  哪怕前者的研究成果是开发了一种联想记忆模型,能够存储和重构信息,模拟了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后者曾被誉为人工智慧之父,曾发明了玻尔兹曼机。真的,哪怕某个人在你面前大谈特谈人工智慧的时候,你去反问他是否知道2024的诺奖得主,大概都只会让对方一脸茫然。
  人们看得懂在研究什么的物理都是如此,就更别提数学了。
  哪怕菲尔兹奖每四年才颁发一次,哪怕是世界数学家大会颁奖年,华夏也不会有多少媒体会真的关注、报导这些东西。因为做新闻的都知道,除了数学圈内人外,没人会太过关注这些东西。
  这玩意儿没有流量。
  原因也很简单,数学研究超过这个时代的理解能力太多了。哪怕是数学中相对简单的概率论跟统计物理。比如2022年菲尔兹奖得主雨果·杜米尼尔。获奖原因是针对统计物理中的概率模型的研究,尤其是对二维和三维格子上自旋系统和渗流模型的深刻理解。
  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n多普通人根本没接触也无法理解的概念,比如什么是二维和三维格子?什么是上自旋系统?什么是渗流模型?人们对于科学最感兴趣的还是能看得见摸得著的东西。
  比如人工智慧,比如无人驾驶,比如实体机器人,比如空间站,比如太空人登月,比如移民火星,又比如空天航母.
  至于这些东西背后所涉及到的数学算法跟物理基础,普通人其实懒得关心。
  所以媒体记者针对这类科学的报导往往也就是抱著完成任务的心态,流量肯定是不敢想的,还要报导无非是不能显得对基础科学完全漠不关心。
  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尤其是在华夏。
  那就是当有国人被世界学术界肯定,并给与超规格待遇的时候。
  比如许多甚至之前不知道诺贝尔奖的人,也知道华夏有人拿了诺奖,是因为青蒿素。甚至提到青蒿素,就会记起那个人,以及她这个奖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