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赵珺拍摄这部电影一共就花了一百万,后面补拍了些片段稍微又多花了点钱,但总拍摄成本还是不到一百五十万。
不过这只是电影制作的成本,营销上面花掉的钱远大于拍摄,但好在有万启飞自己经纪公司也在努力给他洗地,舒晴借他的东风,顺便推了一下左丹雪新演的电影,最后还是把电影总制作成本控制在了五百万以内。
赵珺在美国还有最后一场戏要拍,只能拍完以后回国再营销电影。
和亨利吃完散伙饭以后这边剧组放假休息了两天,就等到了男主角那边的剧组来汇合。
fbi终于靠着赵珺逃跑成功带去的线索追上了在全国乱窜的恐怖分子一行人,双方开始了大决战。
大决战没有赵珺这个平民的戏,她最后几场戏是跑路成功以后找到fbi透露情报的。
还是那身运动服的妆造,还好衣服是做旧的,其实有好几套换着穿,要不然赵珺可能得一套服装没得洗穿好多天。
最后这一段属于文戏,台词比较多。
倒霉留学生在加油站逃跑以后,就被加油站的员工们送到了警局,之后又被送到了fbi那边接受保护,fbi有点担心赵珺一个二十年没见过枪的外国人一下被恐怖分子绑架容易记忆错乱,问不出来太多东西,所以特意选择了年龄比较接近的阳光帅哥丹尼尔来问话。
其实这种情况更应该选一个女警的。
丹尼尔一脸感同身受的担忧,拿着纸笔坐在赵珺边上,听她断断续续地回忆自己看到的东西。
“他们最少有两辆车,都是大卡车,关押我们的那辆车里坐了十五个人,另一辆车里应该也差不多。”赵珺比警察们想象的要镇定一些,她都自己逃出来了,那更没什么怕的了。
“他们带了很多武器,有枪,还有很大一把的枪,好像还有那种扛在肩膀上发射的炮。”赵珺绘声绘色地比划着描述。
快进入到结尾的时候,电影氛围已经从沉重转向轻松了,所以这一段剧情是有点淡淡的幽默的。
赵珺是真不认识那些枪,她就只知道小的是手枪,大的是步枪,扛在肩上的那个可能是榴弹炮,所以演起来超自然。
丹尼尔一开始还表现的有点担心受害者的精神状况,但是看赵珺没什么压力的样子,他也改变了问话的态度,像聊天一样和赵珺聊了起来,还找几张图片给她确认一下是不是这种武器。
赵珺也不太懂型号,看见长的差不多就指认了大致数量。
她接着又回忆了一些恐怖分子的各种信息,以及最重要的——他们没加上油,估计跑不远了,所以一定会在附近的加油站再出现。
于是fbi在赵珺逃离的加油站方圆几百里内布下天罗地网,最终把恐怖分子截获在一条通往一个犄角旮旯的加油站的路上。
然后就没有赵珺的戏了,她不参与枪战,拍完就准备要走了。
丹尼尔也结束了今天的拍摄,过来跟赵珺搭话:“你是明天走吗?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请你吃个饭吧,还没祝贺你拿下戛纳最佳女演员。”
“凌晨就要走了。”赵珺微微摇头想拒绝,但丹尼尔又补充了句话让她改变了主意。
“可以喊狗仔来拍拍,前两天你和亨利一起吃饭被拍了?好莱坞的狗仔真是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我们俩也可以传点吃饭的照片出来混水摸鱼,还可以帮你解释一下,之前的那个绯闻是假的。”
丹尼尔的意思是瓜多了就得挑着吃了,很明显,赵珺跟同组男演员拍完戏一起约个饭是不怎么甜的瓜,这类事件多了,以后狗仔都不会跟了,观众不爱看,没啥意义。
赵珺略略思索,觉得这样也许可以减少一些狗仔的跟车,就答应了:“行,不过其实我和亨利那个新闻是制片人安排的啦,为了炒作电影,带上你更好,多来几条消息轰炸一下。说不定狗仔会以为之前只是为了这次打掩护呢!”
丹尼尔可能也觉得这样玩弄狗仔很有意思,笑容扩大了不少。
两人这回也没带别的演员了,其他人还有戏要拍,也不是散伙饭也不是啥的,和赵珺没有那么熟。
丹尼尔和赵珺一起出去觅食,然后把赵珺一行人送到了机场。
“谢啦~我的车就拜托你开回去了。”赵珺这句话是对丹尼尔的助理说的。
接着她转头向丹尼尔:“我们公司工作室在那边,下次有这种介绍角色的事,就可以直接联系上我们工作室,不用再麻烦你亲自飞过来了。”
“没关系,我顺路。”丹尼尔觉得这并不是个好消息。
赵珺笑笑:“明年我给你介绍个角色,包管是大片!”
第150章 20岁,你女王驾到……
赵珺这是说的《无限制游戏》第二部 ,第一部刚上映完,第二部已经在立项了,这次要加入个外国演员,扩大将来的海外票房,也继续完善世界观。
毕竟电影背景是全球灾难,只有华国演员怎么能算全球性灾难呢?
而且光有华国选手参加游戏,人设有点太单调了。
第一部 的主角团三人都比较善良、富有正义感,作为背景板的后勤团队,就是政府部门也很靠得住。
加上外国选手就可以有点靠不住的后勤了。
这是后话,现在赵珺最重要的是她导演的第一部 电影《路过》上映。
《路过》定在十月三十号上映,这天是东京电影节的开幕式。
电影制作在四五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审核速度其实也不慢,到暑假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了。
之所以拖到这么晚,是因为公司的核心制作人们在看完赵珺的成片以后,对电影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评价,对于电影到底报什么电影节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最开始,包括赵珺在内的主创团队——其实导演编剧都是她,这个团队也就是加上谷熙而已——都觉得报东京电影节足矣,因为《路过》可以算是青春电影,还带点东亚特色的原生家庭阴影,相对来说更符合亚洲人的口味,不管是入围还是拿奖,在东京电影节的概率都大一点。
但完整版成片出来以后,在公司里进行了几轮试映后,谷熙被大家的一致好评给搞膨胀了,胆大妄为想直接报三大。
他当然没想着一步登天,赵珺直接导演第一部 电影就入围三大电影节拿奖,但是三大电影节有很多竞赛单元呀!
盛高野第一部 长篇电影《昭昭》就入围戛纳国际影评人周单元,卢涵第一部电影直接斩获东京电影节,华梅第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大家都是首部电影,都算是科班出身,谷熙觉得赵珺也行。
赵珺可不敢这么胆大。
盛高野和卢涵是科班出身第一部 长篇,可他们在拍这部片子之前都拍过短篇或者在很多剧组里面当过副导演了。
赵珺大学都还没毕业,以前客串导演都是只拍几场戏。
华梅是教了好多年书,更没得比。
她自己倒没有那么强大的自信心。
当然,她倒也不是拒绝报更高的奖项,主要是很多奖项都对首映有限制,进主竞赛单元基本上都要求全球首映。
大家互斥,只能选一个。
最后经过和公司专业团队的商议,还是定下来先报东京电影节,再报柏林电影节的非主竞赛单元。
这是可以兼得的。
东京电影节对于外国电影并不要求必须在东京电影节全球首映,没有戛纳那么严格,只要求是日本首映。
柏林电影节的非主竞赛单元也有只要求欧洲首映或是更宽松的单元。
谷熙找了德国专业的影视公关人,全世界的影视圈都有这样的职业公关,最为出名的是美国的韦恩斯坦,曾经一手遮天操纵奥斯卡获奖。
谷熙找到的当然没有那么牛,不可能影响提名和获奖结果,但提供一些报名申请的建议却是很可以的。
对方的建议是报名新生代单元。
这个新生代不是新生代导演的意思,是针对青少年的意思。
好像归类也没错,《路过》确实是以学生为主角,可以当做青春片的电影。
就是比普通的青春片吓人的多。
专业人士这样建议了赵珺也就这样报名了。
从宣传的角度来说,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哪怕不是主竞赛单元,效果说不定都要比在东京电影节拿奖来的好。
因为一般路人根本不了解三大电影节的什么竞赛单元,只知道提名就是提名。
三大电影节得益于这些年百花绽放的红毯,在国内还是相当有知名度的,比东京电影节的认可度和含金量都要高得多。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pj.html" title="持营"target="_blank">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