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带着荒田回过去>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4节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4节

  看了一眼自己丈夫杨广志。
  随后便打开了小香囊。
  “哎呦,我滴妈呀!”
  打开看了一下,王秋菊赶忙又将东西给捂严实了。
  赶忙对着刚刚进来大丫头说道:“大美,去把门拴起来!快点。”
  杨大美见状虽然奇怪,还是按照老娘的吩咐,来到堂屋将房门给关上了。
  等她回来以后,王秋菊反复问了几遍,“门栓好了没?”
  确定拴好以后,她想了一下,对着大儿子说道:“刚子,你带他们去堂屋,要是有人过来,没我通知不要开门,听到没?”
  “娘,怎么了?爷爷给你什么了?”
  杨小刚对母亲的动作一阵的奇怪,估计爷爷给了什么好东西。
  “让你去就去,听到没?”
  “哦!”
  杨小刚见状只能不情愿的带着妹妹和弟弟出去了。
  至于杨小乐,自然还在屋里。
  等人走了以后,杨广志这才奇怪的问道:“爹给你什么了?”
  听到自家男人的话,王秋菊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小荷包,将东西倒在了炕上。
  只见里面叮叮当当的掉下来4样东西。
  一个金戒指,上面镶嵌着一小块红色玉石。
  还有一个金豆子和两块银元。
  看到这东西杨广志惊讶了一下:“这……爹怎么有这东西?”
  说完,拿起戒指打量了起来。
  王秋菊见状嘀咕了一句:“还用说,肯定是吴老财家的呗,当年就他家最有钱……(应该都懂什么意思吧?)”
  杨小乐见状也是好奇的拿着一个金豆子,打量着。
  毛估估算了一下,应该是有个一两克,具体的还得称一下才行。
  目测了一下,几个加一起应该不到十克。
  现在黄金这玩意因为金银管理条例的出台,民间基本上没有明面上的黄金了。
  可以持有少量金首饰。
  但是大黄鱼,小黄鱼这些东西,可是没人敢放在明面上。
  不过为了鼓励人们拿出存起来的黄金,城里也有不记名收购。
  听张老憨说,一克3.08元。
  加一起也有十几块钱了。
  至于银元,现在的兑换比例就是一银元兑换一块钱。
  不过对于一年下来还欠着村里钱的杨家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至于母亲口中说的吴老财,当年曾经是附近出了名的乡绅,有钱人,不过不是他们庄子的,是隔壁庄子的。
  这玩意怎么来的,自然不用多说了。
  就在他要去看看父亲手里的戒指时候,门口传来的敲门的声音。
  听到这个动静,王秋菊和杨广志两人愣了一下。
  随后王秋菊赶忙将东西给收了起来。
  一边收,还一边哭:“哎呦,这日子还怎么过啊!呜呜呜……”
  打开床头的木头箱子,将东西丢了进去。
  立马锁上了。
  同时给自己丈夫使眼色。
  杨广志见状沉着脸,出去开门了。
  随后客厅便传来了说话的声音。
  杨广志看着门口的妇女,皱着眉头说道:“秀禾啊!怎么来了?老四这是又有意见了?”
  “哎呦,三哥,瞧您这话说的,怎么分,那是爹说了算,我们家广安说了又不算。”
  妇女一边说,一边走了进来:“怎么了这是?怎么大白天的还拴着门呢!”
  “四婶!”
  杨小乐见人进来,只能招呼了一下。
  分家是长辈的事情,虽然他不爽,但是他不能去说,不然传出去母亲王秋菊被人戳脊梁骨。
  说家教不好。
  孙秀禾点头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
  随后看着坐着炕前抹眼泪的王秋菊。
  她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哎呦,秋菊,你看看着怎么还哭上了,要是感觉不公平,等庄子里的老叔们过来,可以再说说嘛!”
  王秋菊见状,嗤笑了一下。
  家里事情,只要老头子不改口,谁给你做主。
  老头子要是改口了,这后半辈子的日子,那就不要过了,等着赵金花闹吧。
  见她不说话,孙秀禾四下看了一眼,笑着问道:“三嫂,爹刚刚过来干嘛?是不是给你什么东西了?”
  王秋菊听到这话,怒发冲冠。
  直接站起来了。
  “老四家的,你这是来看笑话来是吧?老头子把好的地都分给你们了,我们家养的猪也要被拉走,摸摸自己的良心,你说这话丧良心吗?”
  一边说,一边气呼呼的说道:“出去,给我出去。”
  孙秀禾见状也是一阵的狐疑。
  刚刚看自己公公回家一趟,就来了这屋子,现在自己过来房门都栓了起来。
  肯定有鬼。
  但是看着气势汹汹的三嫂,没找到证据的她还是没什么底气。
  万一挨打了,自己倒霉。
  随后笑着说道:“哎呦,三嫂,我就这么一说,您怎么就当真了呢!行了,没有就算了,我还要去田里挑水呢!就不跟你说了。”
  说完悻悻的离开了房间。
  出了大院,孙秀禾想了一下,便去了隔壁老大家的院子里。
  等人走了以后,王秋菊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又开始大声的哀嚎起来,只是这次没有眼泪。
  等了好一会,杨广志回来了对着她喊了一声:“行了,人都走了,别叫了。”
  听到这话,王秋菊这才停止了哭声。
  看了一眼自己丈夫,这才说道:“这个能换一些钱,但是和地比的话,这钱能有多大的用处。”
  杨广志听到这话没说什么。
  这点东西能换多少钱,他不知道,但是和地比,还是地重要。
  这地可是细水长流,这钱花了也就花了。
  重要的是,就算有钱,很多东西,没有票,你有钱也花不出去,就算是花出去了,那价格至少是翻倍。
  但是有了好田,每年能多收不少粮食。
  家里不至于天天稀饭了。
  但是他能说什么呢!
  杨小乐在旁边笑了笑:“娘,你别急,这金子你收着,要是有机会了,去城里换掉,放手里也不是个事情。最好能跟生产队借点钱。”
  “你这孩子是不是傻了?借钱?借了钱把你卖了还啊?亏你还是红旗高小成绩最好的学生呢!”
  王秋菊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在那里絮絮叨叨起来。
  听到这话,杨小乐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马上红旗乡就要成为红旗公社,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平账。(不能解释,有知道的可以解释一下。)
  现在粮食的产量低,家里孩子多,劳动力少的,粮食不够吃,基本上都会欠着。
  而杨家因为孩子多,特别是杨广志一家更是五个孩子。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也是吵着要分家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一家人太能吃了。
  不过等公社成立以后,村里短期之内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咕噜噜!”
  思绪间,杨小乐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
  王秋菊听到这声音,抱怨了一句;“谈到现在,吃了这么大的亏,饭都没吃!”
  说完对着门口喊了一声:“小美,菜摘了没?快去摘菜,一会我来烧饭。”
  外面的杨小美听到这话,撇撇嘴,对着旁边的八九岁的妹妹吆喝了一声:“走,烧饭去。”
  杨小乐看到这一幕习以为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