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于此,新的、更严峻的考验已经悄然降临凛冬将至。
  西北的冬天,其严酷远非中原可比。寒风如刀,刮得人脸生疼;冰雪封冻,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囚禁。在这个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的时代,人们抵御严寒最主要的手段,便是家家戶户盘起的土炕。可烧炕需要燃料。往年,零星散居的百姓尚可依赖荒漠上有限的枯枝败叶,或是自家收割后剩下的麦秆秸秆勉强支撑。
  但今年不同了。温洒部族的数万人,加上陆续安置的黃巾军和中原流民,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激增了十余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过冬所需的燃料,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雪上加霜的是,大西北本就植被稀疏,树木更是珍贵。为了给新来的人口建造最基本的遮蔽屋舍,谢乔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木材。
  燃料缺口大得惊人。指望种树?树木的生长周期以年计算,就算她把【背包】里所有的高级神奇土壤都用上那玩意儿直到现在,她签到加起来也没凑够三百份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没有柴火,这个冬天怎么过?总不能让十几万人活活冻死。谢乔眉头紧锁,焦虑的情绪几乎要溢出来。就在这时,她脑中灵光一闪,猛地想起了被遗忘在【背包】角落里许久的那张符[煤矿勘探符]!
  煤!这个黑色的、不起眼的石头,是工业革命的基石,也是眼下最现实、最有效的燃料来源!谢乔记得清楚,考古发现证明,至少在东汉时期,煤炭已经被用于冶铁等领域,说明其作为燃料的价值已被认知。
  [煤矿勘探符]的使用方法,想必和之前的[铁矿勘探符]大同小异,关键是,在哪里开采?谢乔的目光投向舆图。中亚地区煤田储量丰富,但路途遥远,运输艰难,途中变数太多,一个不慎就可能为人作嫁。思来想去,还是先从关内,在自己能牢牢掌控的地盘上开采最为稳妥。至于资源枯竭?谢乔忍不住在心里小小地吐槽了一下,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就算她铆足了劲挖上几十年,消耗的煤炭恐怕还不够后世工业时代一天的用量。
  决定了,就先在关内找煤!
  温洒部族的三百人手,对于谢乔即将展开的大工程而言,显然只是杯水车薪。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再次落在了玉门关外那群数量庞大的黄巾军残部身上。
  与之前招募温洒部族时还需要费心考量、小心试探不同,这次面向黄巾军的招募,
  顺利得让谢乔都有些意外。自从完成了沟渠挖掘的工作,这批黄巾军便一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黄意虽每日按时供给食物,但也仅仅是吊着他们一口气,饿不死罢了。这些人,早已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了太久。向西深入沙漠是自寻死路,回头攻打玉门关更是痴人说梦。他们唯一的念想,就是城关上那位谢中尉的善意能持续得再久一些。
  因此,当谢乔的招工文书贴出来时,无异于在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文书上的条件清晰明了:管吃管住,按时发放酬劳。而最令人心动,甚至可以说是震动的一条是:在此处劳作满一年者,可获得敦煌郡户籍!
  入籍敦煌!这四个字的分量,对于这些曾经的反贼、如今的流民来说,不啻于天籁之音。他们中不少人的亲友,之前幸运地被挑选编入了军户,早已将那边的安稳生活传了出来。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重新做人、堂堂正正活下去的机会!
  曾经听信大贤良师的蛊惑,落得如今下场,能保住性命已是侥幸。现在,竟然还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和住所,甚至有机会重新成为大汉的子民?许多人几乎是立刻就涌向了报名点,生怕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也有人依旧保持着警惕和观望,多年的动荡让他们不敢轻易相信任何承诺。但这无关紧要,谢乔的目的已经达到希望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
  两日后的清晨,朝阳为玉门关外的沙丘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橙红色。
  谢乔站在一处高高的沙丘上,身后是黑压压一片的人群,粗略看去,怕不下万余人。这些人衣衫各异,神情也各不相同,有麻木,有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期待。
  她手里捏着那张[煤矿勘测符],触感微凉。随着她心念一动,低声念出指令,符纸无声无息地化作点点金光,融入了脚下的沙地。紧接着,一股无形的波动以她为中心扩散开去,方圆五十里的地层结构,如同三维立体图般清晰地呈现在她的脑海中。
  她很快发现,这片区域的煤炭储量确实不少,但大多埋藏不深,呈片状分布,就像老天爷随手撒了一把黑芝麻在沙土里。谢乔的眉头微微蹙起,仔细筛选着。深层矿脉虽然储量更诱人,但以目前的工具和技术水平,贸然深挖无异于自掘坟墓。矿难的可怕,她可是在纪录片里见过不少。
  就这儿了。她最终锁定了一处距离地表最近、范围也相对集中的浅层煤矿。露天开采,安全第一。
  人员集结完毕,万余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沙丘上的谢乔。没有过多的动员,谢乔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从今天起,挖煤。挖出来的煤,能让我们所有人,还有玉门关里的百姓,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里管饭,管住。干满一年,你们就是敦煌郡的人。我谢乔说话算话。
  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最实在的承诺。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随即又安静下来。
  数千把崭新的镐头在晨光下闪着寒光,这些都是谢乔提前让[工坊]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看着这些远比他们手中破旧武器更精良的工具,不少人眼中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工具都发下去。谢乔挥了挥手,我把你们分成三班,每班干四个时辰,轮流休息。开采区域划定了警戒线,有专门的监工巡视。记住,安全第一!发现任何不对劲,立刻上报,不准逞强!
  随着一声令下,万余劳动力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干劲,涌向了指定的区域。镐头落下,与黑色的煤层碰撞,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这声音,仿佛是新生活的序曲。
  在矿场旁,谢乔指挥着另一批人手,开始用最快的速度修筑简易的营房食堂和宿舍。条件自然比不上关内百姓的屋舍,只能追求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保证基本遮蔽和休息。
  她定下规矩:每做工五天,可得一日休假。这一天,矿工可以自由安排,进城逛逛,或者回临时的家看看都行,但第二天必须准时归队。
  第一个休假日到来,三百名温洒部族的青年几乎都选择了返回营地。而当第二天他们返回矿场时,谢乔惊讶地发现,队伍后面竟然又跟来了黑压压一片,足足多了四百多个壮实的温洒汉子。
  带队的温洒青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谢乔解释:谢中尉,我们回去说了这里的情况,吃得饱,有地方住,还不挨打阿爸和族人们都觉得这是个好活计,就让更多人来了。
  谢乔看着眼前这新增的四百生力军,以及那些因为看到同伴安然归来而更加卖力的黄巾矿工,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很好,这雪球,开始滚起来了。这个冬天,或许真的能安稳度过。
  谢乔并不急着返回梁国,眼下还有一项十万火急的任务压在心头:日夜不停地建造[屋舍]!
  只有经她之手,才能造出那些坚固耐用、还能随时维护修缮的系统建筑。
  但这带来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她一旦离开西凉,所有的建筑任务都会立刻停摆。每个任务都需要她本人在现场选址确认,并且同时进行的任务数量还有上限。这意味着大批涌入的百姓和军户,在这个冬天到来前,很可能只能继续窝在简陋的帐篷里。西北的寒风可不是闹着玩的,那风雪刮起来,帐篷根本扛不住。
  不行,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冻死在我眼皮子底下。谢乔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案,几乎要把自己逼到墙角。就在她一筹莫展,几乎要薅光自己头发时,一道熟悉又意外的光幕毫无征兆地弹到眼前:
  【观看此广告,你将获得[子系统x1]】
  【是否观看?】
  子系统?谢乔盯着这三个字,足足愣了十几秒,脑子飞速运转,试图理解这玩意的用途。眼看倒计时快要结束,她几乎是凭着直觉,猛地选择了是。
  光幕切换,广告开始了。内容是推销房产,西南某地,号称什么黄金海拔线的康养圣地,仙境大平层。谢乔面无表情地看着,心里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不好意思,魔都静安五套房,谢谢,不感兴趣。
  销售唾沫横飞,从地理位置吹到人文关怀,再到未来升值潜力。谢乔全程神游天外,内心只有一个念头:快点结束,快点结束!这几个小时简直比当初在比都骨部落谈判还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