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极支辽抚着自己业已圆滚滚的肚皮,意犹未尽。
  谢乔刚刚教了他一个新的吃法,那就是将肉串的肉放在面饼里,再加上几片青菜,蘸上酱,最后全部裹在一起开啃。肉有青菜解腻,面的清香与酱汁结合,一个字,绝!
  谢乔饮了好些酒,她自己酿的酒,度数不高,她索性当饮料来解渴解腻。结果一不留神喝多了,酒劲还是上头了,脸上一片灼热。她起身想出去透透气。
  恰好毋格走出来,与她相与同行。红温状态下,迎面吹来的寒风清爽怡人。
  未来如何打算?毋格视线看向别处,不经意地问。
  未来想做的事就太多了。谢乔借着酒劲说:干些大事。
  毋格看向她,神色严肃,可是要称霸天下?
  你如何知道的?谢乔纳闷。酒一下子醒了三分,倒并不隐瞒什么。
  我能看得出来,你志向高远,并非等闲之辈。这段时日以来,你招兵买马,训练部曲,又大肆采掘铁矿,铸造兵器:这不难猜到的。
  谢乔默认了。
  毋格忽然朝向她行礼,面露请求之色,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成全。我弟极支辽,未来几年可跟在你帐前,听你调用。他虽性子软弱,却颇有武力,你一定用得上。
  这是为何?谢乔更纳闷了。
  毋格转过身,望着面前偌大的营寨,感慨地说:我族迁徙于此,在这边过于安宁了。这里适宜牧民安居繁衍,却不宜部族首领建功立业,会使他滋生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心思。就如你们汉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族与单于的关系已不可能弥合,终有一日,我们会回到漠北故土,直面王庭。我希望那一天,他会成为草原上真正的王。
  闻言,谢乔了然地点点头,充分理解了她用意,应下来,好,我答应你。
  由此,谢乔也能彻底对关外匈奴人放下戒心,他们将首领放在她这边,好比是主动献上人质,意味着永不入境。虽然毋格的本意肯定并非如此。
  过了年关,天气放暖,雪融花开。
  谢乔在全面发展基建、疯狂种田、操练兵卒的同时,一天一天数着日子,等待着记忆中的时间节点。
  公元184年,汉灵帝光和七年二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响彻四海。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一切准备妥当后,谢乔将[空间传送符]就贴在长城上。即使是到了现在,经过了那么多个逢五的签到,她仍有只开出了两张,足见这玩意实在是稀罕的道具。
  她手抓缰绳,驾马前驱,凭空穿入墙体消失不见,身后跟随的,是她的三百余身穿崭新甲胄、阵列严整的西凉铁骑。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空间隧洞的另一端,是司隶校尉部管辖的河南尹荥阳县城。
  好消息,端点不再是臭气熏天的茅厕了,只是荥阳城中一面普通的墙壁。謝喬先騎着马从中出来,观察周圍没有旁人,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后,隨后再命部曲全都出来。
  现在是非常时期,小街小巷几乎没有行人,也没有守城的官兵。謝喬猜测,城內官兵差役应该都被派去离县城不远的汜水关了。
  荥
  阳只是一座小城,城区面积不大,四面甚至没有立起城墙。当然除了城小的因素以外,更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勢。
  县城周圍是山丘,虽然较为低矮,但足以成为屏障。黄河支流之一的汜水河从城前流过,也能起到一定的庇护作用。
  之所以选择荥阳城作为传送的端点,謝喬是在回顾黄巾起义全过程、重要事件节点之后,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才决定的。
  原本定于三月初五发动的黄巾起义,由于雒阳城中叛徒的告密,不得不在仓促中提前到二月。
  大贤良师张角将其天下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达萬余人,小方數千人,每方设有一名渠帅统领。起义爆发伊始,黄巾军声勢浩大,如同烈火燎烧着大汉王朝这株老病的参天枯树。
  动乱爆发后,天下各地的黄巾军纷纷攻入官府,杀死官吏,焚烧官府,四海为之震动。
  黄巾军勢如破竹,从北边的冀州、東边的豫州颍川、南边的荆州南阳三个方向对雒阳形成合圍之勢。
  汉灵帝惊慌不已,连忙将时任河南尹的何进,也就是何皇后的兄长,任命为大将军,令其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稳固住京畿附近的防御,并把守住雒阳城四面的八大关隘,分置八关都尉。
  这件事发生在三月,也就是差不多謝喬来的这会儿。
  而后,汉朝的统治阶级稍稍镇定了一些,开始组织对黄巾军的反扑和剿灭。先是由皇甫嵩上疏,请求汉灵帝解除对清流士人的禁锢,预防黄巾与党人走向联合,否则大汉朝廷将彻底走向萬劫不复的深渊。
  汉灵帝迫于压力,采纳意见,宣布大赦天下党人,并发兵前往镇压叛乱。
  从雒阳出发剿贼的汉军共有三支:北中郎将卢植率领的北军五校,与护乌桓中郎将宗员统领的乌桓兵,共同前往河北冀州,进攻张角亲自统领的精锐主力。左中郞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儁各领一支部曲,東出京畿,先合力进攻豫州颍川一帶的黄巾军,因为这是雒阳城最大的威胁。
  五月,皇甫嵩部、朱儁部受挫,被迫入驻长社县城防守。而后皇甫嵩以火攻,出其不意,并与支援赶到的曹操部成功击败了颍川的黄巾渠帅波才,基本解除了雒阳東面的威胁。隨后,皇甫嵩部与朱儁部兵分两路。
  六月,朱儁南下,与当地兵马合力进攻占据南阳郡宛城的黄巾军,当时孙坚便在朱儁阵中。然而宛城坚城深池,朱儁部在此陷入苦战,宛城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双方互有胜负,黄巾军几易其帅,负隅顽抗。直至第二年春天,朱儁才彻底平定宛城一帶,班师回朝。
  皇甫嵩则率部北上应对東郡黄巾军。八月,其麾下护军司马傅燮大展神威,如开挂一般,生擒卜巳、张伯、梁仲宁等黄巾渠帅,位居首功,再在地方势力程昱等人的襄助下,迅速平定了东郡一帶的动乱。
  而实际上,全盘战局最艰难的要數黄河以北的冀州,卢植面对的是十余萬黄巾精锐,由张角三兄弟亲自统率,声势浩大,凝聚力极强。但卢植正是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连战连胜,并于六月,将张角本部圍困在广宗县城。刘备此时便在卢植阵中,但这会儿应当还只是说不上话的军中小吏。然而,就在卢植修筑防御工事,建造云梯准备攻城之际,汉灵帝派来的宦官左丰视察至此。身为名流大儒,卢植不愿向左丰行贿,于是被记恨污告作战不利,被囚车押往雒阳问罪。
  隨后,朝廷任命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的位置,结果仍然战事不利被免职。朝廷遂令刚刚平定东郡的皇甫嵩继续北上冀州,于十月,终于大破黄巾。后续斩杀张梁、张宝,并下令将病死的张角开棺戮尸。
  至此,轰轰烈烈持续了一年的黄巾之乱告一段落。
  纵观黄巾之乱的大事记,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朝廷军整体上是节节胜利的。是以,谢乔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的,那就是在重要的节点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立功。用通俗点的说法,叫刷存在感。
  三百骑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不指望立大功,但她必须要用最小的人力,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萬万马虎不得。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对人。
  平息这场黄巾之乱,汉末三杰皇甫嵩、朱儁、卢植可谓是各显神威,但三个人各有优劣,跟对人无疑是很关键。
  朱儁起于微末,性格上较为强势,可能会难以相与。
  卢植的话,谨慎考虑,因为他过于耿直,所以会遭到宦官的构陷,自身尚且难保。
  谢乔还比较倾向于皇甫嵩,足智多谋,有能力,善战,堪称这场平息黄巾大乱的mvp选手。而且他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不贪功,甚至还推功让功。破长社之围,大败波才部后,皇甫嵩便主动将功劳推给朱儁,使其能封侯拜将。史书上记载,皇甫嵩部进攻东郡时,麾下傅燮如开挂一般,生擒卜巳、张伯、梁仲宁等黄巾渠帅,位居首功,谢乔猜测可能也有他让功的嫌疑,毕竟傅燮此前也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总而言之一句话,皇甫嵩仁厚,隨他作战,只要有功,他不会瞒报不报,甚至还可能让功多报。皇甫嵩部先后平颍川、收东郡,最后再北上,连平三州之地,跟着他能经历更多战役,存在感刷满。实是最佳人选。
  所以谢乔选在荥阳蹲他。
  需要在这里等,因为如果主动领着部曲往雒阳投军,就身不由己了,全得听从上级的命令,说不定就地被安排在雒阳驻防,寸功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