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都自己人,放下武器。谢乔喊。
  闻声,弓箭手和轻步兵完全执行主公的命令,松掉箭支,放下刀。
  另一头的四名死士长出一口气,也放下了刀剑。对方人遠比他们多,真要动手,他们早就被射成猬鼠了。
  一开始他们警觉,是因为对方都穿着整齐统一的戎装,训练有素,现在能从戎装的颜色和款式判断,他们并非正规的汉军,大概也不是郡国兵,而是私兵。
  听见谢乔的声音,后面房间的门被轻轻打开了一些,吴立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观察。
  就在刚刚,他和孫少英带着三个孩子刚把大堆行李搬到院子里,突然察觉到氛围不对,赶忙藏进房间里躲着。
  没事了,可以出来了,谢乔示意吴立,她又对死士说,放心,这里很安全,朝廷的追兵都过不来。
  一名死士反握着剑,微微躬身,向谢乔拱手,多谢姑娘。
  不必多礼,我等也正欲搭救徐先生,只是凑巧殊途同归。谢乔回了个礼,她又朝趴在门边探看的三小孩招手,徐慎,快来。
  见状,徐慎不再彷徨,利索地从台阶上跳下来。当他看到谢乔跟他眼神示意的方向时,浑身一震,随即大喊着跑上来。
  爹!娘!
  死士搀扶着徐垣和他的夫人妻子温娴,两个人身上都带着不轻的伤。
  经过刚刚的折腾,温娴已经晕厥过去了,徐垣则半昏半醒,望着奔向他的男童,慎儿,是你吗?
  爹,是我!你徐慎瞧爹娘身上的伤口,揪心得几乎要哭
  出来。
  不疼,爹没事,徐垣忍痛宽慰他,又忽然想到什么,神情严肃地问,让你保护阿琰,阿琰人呢?
  去年阉党派人收押他们全家,徐垣趁乱将徐慎和小蔡琰从小门推出去,他千叮咛万嘱咐,让徐慎一定照顾好她。
  徐叔,我在这里。小蔡琰跑上来,留意到他的伤势,同样万分揪心。在徐邸的两三年,徐垣一家都待她极好,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可以算作她的亲人了。
  好,好,你们没事就好。徐垣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暫时放下了。
  伤势需要救治,耽搁不得,谢乔赶忙招呼兵卒过来搭把手,将两名伤者先送去医馆,交给具大夫救治。
  随着这几个月对七维医书的参悟,以及在对榆安城百姓诊治时使用医书上的知识活学活用,具大夫的医术有了不少的进步。
  徐垣与温娴多是皮外伤,因为受刑,腑脏也有些轻微的损伤,性命无虞,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理。具大夫遂将两人都暫时安顿在了医馆后院的房间中,这是专门的病房。
  谢乔安排徐慎、蔡琰以及卓兰三个孩子都留在医馆中,协助具大夫照料病人。
  医馆外面,亲眼目睹徐垣夫妇与家人团聚,四名死士的使命算是完成了。
  适才这一系列的高强度运动,他们早已累得不成样子。但刚刚情况不明,只能强作镇定,半点不敢歇,现在确认威胁解除,终于能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粗气。
  谢乔将包囊里和【背包】格子里盛放的药材都留在医馆,交给具大夫慢慢去分门别类,放进这满牆的大药柜里。
  她再从医馆后院打了一壶温开水,拿上四只碗,送到四名死士面前。
  正巧他们渴得不行,一看到有水,急忙往碗里倒,仰头一口闷。
  解了口渴,四名死士中间一位蓄着胡须、体型较为高大的死士再度朝谢乔抱拳致谢,他似乎是四人中的话事人,刚刚也是他最先对谢乔行礼。
  徐先生既已脱困,我等便告辞了。四人起身准备动身。
  诸位壮士,冒昧问一句,谁派你们营救徐先生的?谢乔好奇的问。
  恕不奉告,告辞了。男子颔首。
  谢乔不再多问,她完全能理解,这本就是机密的事情,一旦传出去,雇主的身份被公之于众,那是要掉脑袋的重罪。她能猜个七七八八,徐垣虽不是高官显位,也并非出自什么高门大族,但他是蔡邕的门下,料想应当是与蔡邕有交集的人出手的。那不重要了,人已经逃到了这里,朝廷就不可能再查出来了。
  望着四人转身离开的背影,谢乔突然反应过来,出声叫住:你们现在是打算回雒阳吗?
  不错。胡须男子再回头。
  那路途可能有点远。谢乔尴尬一笑。
  另一名死士满脸无所谓地一挥手,姑娘,瞧你这话说的,再遠能有多遠啊?我等自小便是习武之人,脚程相当了得。
  当他们走出城门外时,往遠处一看,映入眼底的是苍茫茫的戈壁滩,无边无垠,黄沙漫天。
  这是什么地方?!胡须男子情绪激动地回头问。
  涼州,敦煌郡。谢乔即答。
  回短期内自然是回不去的了,谢乔将他们安排到官驿暫住。
  兵卒已经将院子里大堆的行李搬来了官驿,孫少英夫妇四下走动,惊奇地打量着驿馆里的大院和房间。
  好姐姐,今后这里就交给你们打理,跟客店一样的,谢乔放心地将大门钥匙交给她,就是目前还暂时没什么客人,不过很快了。等你们挣着钱之前,都没有租金。
  好!孫少英激动地点头,阿乔,你就是这座城的縣长吗?
  这里是榆安,是我在戈壁滩上筑的城,城里的百姓都是難民,我即将要去赴任的龙勒縣城也离这里不远。谢乔耐心地为她介绍,放心,城里都是自己人,没有坏人,都很好相与的。
  民忠度高,相应的百姓犯罪率也会降低,目前榆安的民忠值还维持在八十以上,谢乔这样说完全没问题。
  暂时没有必要再给他们安排屋舍,官驿房间多,足够宽敞,可以作为他们的屋舍,夫妻俩可以继续以官驿客店为营生,他们早先十几年来就是干这个的,谢乔也能放心把榆安的官驿交出去。
  官驿本来跟工坊和医馆一样,初始状态是需要聘请杂役和招募驿卒的,谢乔直接跳过了这一步,相当于和夫妻俩合伙了,她提供场地,他们负责经营。前期创业艰難,不需要分割那么细。
  谢乔再在官驿大院的牆边角落里放下六块[初级神奇土壤],并将麦种递给孫少英,好姐姐,这六块土壤跟别的土壤都不一样,无论什么東西,种在上面都会快速生长,而且很好养活。你们可以在上面种种粮食、瓜果之类的。
  自从上次给城内百姓各分了两块神奇土壤后,经过后续这两个多月的积累,谢乔又给每家每户增补了两块,共计四块。四块土壤种植出来的粮食基本够一户三四人口家庭的食物消耗,因为在神奇土壤上长出来的小麦产量更高,一年至少六季。往后,等榆安縣城主官谢均的技能[勤耕]再升级,一年七季也不是没这可能。
  考虑到官驿往后还要给客人提供打尖的服务,所以谢乔特意额外增加了两块。等后续客流量上来,她还会再适量增加。
  孙少英接过麦种,自然是深信不疑。
  谢乔接着说:对了,好姐姐,小麦种出来之前,你们只要饿了,都可以去那边的食肆吃饭,无需花钱,管够,吃饱为止。她手指着北侧说。
  而后又指西侧,生病,或者身体哪里不舒服,去那边的医馆找具大夫看病捡药,暂时都不花钱的。
  如此安稳的环境,如此周到的服务,孙少英和吴立夫妇自然满意。
  但让他们更满意的,是眼前这座宽敞的官驿,两层楼,足足四十二间房间。前堂、灶房、茅房、杂物房、柴房、马厩、大院子,一应俱全。比雒阳城的客店大多了,而且暂时不用焦头烂额地考虑怎么交下个月的租金。
  走到灶房里,看谢乔没跟过来,吴立才说:少英,以前我总听人说,西涼穷山恶水的,風沙大到能埋人,十个来九个死,阿乔跟我们说让我们搬来的时候,我还揪心来着,舍不得来。
  那是阿乔这孩子能干,你看看这座土城,她料理得井井有条的。孙少英赞许地说。
  阿乔待我们不薄,这座官驿都交给我们打理,我们可不能辜负她。老吴,你得卖力一点,别再像之前一样吊儿郎当的,以后碗刷干净些。孙少英认真道。
  我、我何时吊吊吊吴立激动到又结巴了。
  孙少英颇觉好笑地拍了拍他,好好好,你最勤快了,勤快人快去把行李東西都理好。
  给孙少英他们这边交代好后,谢乔再去官驿的前堂寻那四名死士。
  还没走近,就听到他们的对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