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会面的地点选在榆安城西南侧一里地外的沙地。
  谢乔跨上马背,驱马缓行。梁汾随同,西凉弓骑也跟随助威。
  背后箭楼上的强弩上弦,城墙上埋伏了两队西凉弓手。一旦事情有变,谢乔回撤时他们能提供足够的火力掩护。
  一刻钟之后,极支辽领着十来人的斥候骑兵赶来赴约,勒节陪同。
  看到谢乔旁边的梁汾后,极支辽浑身不自觉震了一下,但他快速强作镇定。两军对阵,最忌未战先怯,,勺夏男人岂能畏汉人!
  在距离约两丈远的位置,双方都勒马停住,对视。
  足下可是代全城人出降?勒节出声问。
  非也。谢乔摇摇头,淡定地看向勒节旁边精神略有些恍惚的极支辽。因为他穿着服饰不同,更华贵,一看就是这支匈奴武装的话事人。
  我们做个交易。谢乔开门见山。
  一听不是奔着出降来的,极支辽脸色微变,要降便降,我与你们汉人不共戴天,没有什么交易可做!
  谢乔回头示意,看到城墙和箭楼了吗?城墙坚不可摧,箭楼上配有两架强弩,还有信心拿下城池吗?如果能拿下,考虑过你们会损失多少兄弟吗?
  极支辽鞭指向梁汾,嗓音激动:那又如此,此人欺我太甚,不杀此人,难消我心头之恨!
  所以,为了消你的心头之恨,你就拉着你部族的儿郎陪你白白送命?谢乔声音沉下来,眼神犀利,逼视着极支辽。
  你是部族的首领,他们追随你,拥护你,听命于你,你却视其为草芥,他们的命当真就如此不值钱?
  话音入耳,极支辽神色一震,显然被戳到了痛处。
  他虽是部族首领,地位高高在上,但实际上,他是被父亲弃养的孩子,从小跟着牧民放牧,吃百家饭,体会过人情冷暖。勺夏只是荒原上的小部落,每一家基本都沾亲带故,上至部落长老、将领,下至普通的士兵,他都视为出生入死的兄弟。南下入侵汉境是万不得已的,看着昔日曾经一起骑马一起角力的兄弟死在面前,他也痛心。
  但战争意味着必然会有牺牲,抢夺粮食,保证种族延续永远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极支辽望了一眼旁边面黄肌瘦的骑兵,一时竟哑然无言。
  谢乔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你们粮草所剩无几,而我城中却颇有余粮,不信的话,大可以试着再拖拖时间。但倘若你们攻城,城破之时,我必会一把火全部烧个一干二净,除了满城灰烬,你们什么都得不到!
  在极支辽和勒节惊恐的目光中,谢乔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我可以直接给你粮食,你们南下入侵汉境,为的也是抢回过冬的粮食,我也可以给你们,而且管够。
  此话一出,极支辽整个人愣住了,他严重怀疑因为饿太久,自己耳朵出问题了,下意识看向勒节,勒节此时脸上也同样震惊,证明他没有听错。
  主动给他们粮食,汉人还能如此好心?
  思虑片刻,极支辽得出了结论,言之凿凿:我不信你们汉人的鬼话,定是你使诈!
  他少年放牧时与汉人打交道,拿肉和奶同汉人换粮,没少被坑骗宰称。
  人无信不立,我说到做到,绝不食言。说着,谢乔示意弓骑兵从马背上放下了两大袋东西,这是先给你们的定钱。
  何为定钱?极支辽诧异道。
  勒节回:汉人购买或租赁时预先给的成交凭证。
  抱着万分怀疑的态度,勒节跳下马,打开袋子往里一看,全部是雪□□细的上佳面粉。他捻起一小点放进嘴里尝,确认无误,但由此更纳闷了,交易自然是相互的,所以阁下究竟意欲何为?
  很简单,我只需要你们帮我做一件事。谢乔微笑说。
  帮我采集一些石料、黏土和木材。
  -----------------------
  作者有话说:极支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匈奴铁骑南下,结果跑来给汉人打工的说是
  勒节:打工人打工魂,首领动起来啊,你别出工不出力!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章
  即使謝乔看出匈奴人的粮草已经难以为继了,但双方兵力悬殊,毕竟不是一个数量級的。要真到了最后把匈奴人逼到绝境,兔子急了还咬人,真搏起命来,两千人不顾一切攻城,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结局。
  所以謝乔主动提出了这场交易。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和退敌之策。就当是破财免灾了,况且匈奴人数众多,且都是精壮的劳动力,如果能把这两千多人全部调动起来,是一股巨大的合力,将能极大地加快城池的建设速度。建造城池的全部一級建筑不会再缺材料,缺的只是建造时间。謝乔可没有定量她口中的一些到底是多少。
  或许正面击败这股匈奴武装,通过杀敌能升級获得诸多好处,但现在她真没那个本事和资本。
  既然身处凉州,基业在此,往后必然还会与匈奴人或者其他游牧民族打交代,比如拿粮食去换牧民的牛羊马,调和关系远胜过世代结仇。
  况且游牧民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上董卓、韩遂等西凉军阀与羌族关系匪浅,西凉铁骑中不乏羌族士兵;而曹操征服南匈奴、乌桓等游牧民族后,也将其精锐骑兵编入了作战序列,战斗力强悍。
  謝乔考虑着能不能与之打好关系。
  基于以上种种,谢乔做出了决定,这几天以来一直等谈判的时机。
  她計算过了,【商店】出售的面粉一公斤仅十文錢,目前,她光是账户上就有三百贯,即三十万錢,可以买下三万吨的面粉,即使分出去一万吨给匈奴人,自己手里的余錢也足够宽裕。
  帮我采集一些石料、黏土和木材。谢乔看向极支遼,嘴角还挂着轻轻的笑。
  面对谢乔的提议,极支遼暂时拿不定主意,招了招手,将勒節叫去了一边商量。
  勒節,此事你怎么看?这可是漢人的阴谋?极支遼眉头紧锁,揣测道。
  首領,不妨就先试试看,若是真的,我军粮草问题或可解决;若是假的,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只要是在荒原上,料他们也生不出什么事端。勒節冷静地说。
  只是采集石料、木材而已,轻而易举的事情。虽然他看不透对方的用意,但对他们应该是无害的,需要石块和木料大概是城内要修筑什么屋舍。
  听他这么说,极支遼认同地点点头,他也这样想的。
  当下粮草问题急迫,对方方才的话实在说到了痛处。此城城墙高大又附有箭楼,城中兵员不少,还有一员万人敌的猛将,举全军之力或许可以拿下,但过程定然极难,损失必定惨重。即使成功攻入城内,抢到过冬的粮草并返回部族,他如何向失去那么多失去丈夫、儿子的族人们交代。
  见极支辽和勒節商议后回来,谢乔出声问:怎么样?这笔交易我们谈得拢吗?
  勒节说:姑且信你,说吧,需要我们采集多少材料,什么时候交付,你拿得出来多少粮草置换。
  明天晌午之前,你们将那座石台子的石料全部移到这里,石台子周围一里的胡杨木全部伐掉,也运到这里。谢乔指着北侧的一座雅丹说,到时候,我再送你们两袋面粉。
  一袋面粉谢乔装的是二十公斤,所兑换的石料和木料并不多,因为交易要循序渐进,双方的信任得慢慢建立。
  应下谢乔提条件的后,极支辽一行带着作为定钱的两袋面粉返回焉皿山下的营帐。
  极支辽摊开麻袋袋口,嗅了嗅面粉的气味,他看着这雪白的粉末突然心生疑窦,望向一旁的勒节,勒节,漢人会不会在面粉内下毒?
  应该不会。
  勒节摇摇头,无奈地想:首領少年时候在边境放牧,是被漢人骗出心理阴影了。
  如果首領不信,我先试试。
  说着,勒节从两袋面粉里各抓出来一把,然后放入盆中混合搅拌。随后往盆中加入温水,一边倒水,一边用筷子搅动,直到搅成絮状,最后再撸起袖子动手揉面团。
  他揉地得心应手,相当熟练,这是他当年在漢境生活学到的技能,食物的口味也因此改变,后来回部族时一下子不适应,在部族里吃不到汉人的食物,他还常常想念。
  面团表面很快揉搓光滑了,勒节将面团一分为二,盖上盖子等它们自然发酵。随后着手生火,将水烧开后,再把发酵得差不多的面团放进蒸锅里。
  当勒节揭开盖子时,热腾腾的蒸汽扑在臉上,伴随着一阵馒头的清香。
  他太饿了,顾不得馒头的烫,直接伸手从蒸锅里抓了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