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七零甜蜜蜜> 七零甜蜜蜜 第41节

七零甜蜜蜜 第41节

  高贤玉显然也听到了,还小声的跟田孝慈田米解释,“打脸就是落面子。”
  田四谷:“就是,要我说,这些人可真没眼光,这段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还不够说明我们小妹有多优秀吗?他们怎么还是往枪杆上撞呢!”
  “要不怎么一直都没进步呢?你看看跟着小妹走的人家,进了油井,当了工人,学习做生意的也走出了家门,听说上次和田孝慈比赛烙饼的那个寡妇,都跑了镇上好几次了,还跟木匠打听修房子的事儿呢。今天这些看田米笑话的人,就是那些不愿意改变,还见不得人好的人。”
  田米知道,这叫固步自封。
  不过,在这个年代,想要不故步自封,还是比较难得。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很难迈出第一步。
  自己不迈出去,也就见不得别人的好,巴不得迈出步子的人碰壁倒霉,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姨父姨妈,其实我才是最应该高兴的人,本来我还以为自己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去读书呢,这下好了,有田米跟我一起,我们也能互相照应,我突然也就不那么害怕了。”高贤玉还是一贯的温文尔雅。
  田米一直都认为,如果能够发自内心的去赞美欣赏一个人,是一个人非常珍贵的品质,她反思自己她能做得到是因为她已经超然物外。她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又不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员,所以能够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观看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因此对于利益得失,自然就不会太计较,因为这些东西,即使现在握在手中,可能也并不真正的属于自己。
  但高贤玉不是穿越者,她有这样的高风亮节,就是很不同凡响的。
  即使在夜里,田孝慈挨着田米睡的时候,还在心里面不断的回忆:“小米,你说高贤玉这人是不是很假?本来她一个市中赚足了面子,但你也考上了市中,就显得她没那么优秀,没那么遥遥领先了,她应该很失落吧,可是她又一副完全不在意,还替你高兴的样子,你说她是不是装的呢?
  田米不带感情的回答田孝慈:“但愿不是。”
  田孝慈整顿精神。“不过你俩过去市中的确是能互相照应,她要是有什么对你不好的地方,你就告诉姐姐,姐姐冲到市里来也要给你做主。俗话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米,你从小也没去过市里,这市里的人怎么样?会发生什么?咱谁也不知道,你这性格,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万一到时候……”
  田米摸摸姐姐的头,掐掐她的脸。
  田孝慈正说得来劲呢,被田米这么一摸,娇嗔了一句,“田米,干嘛呢?跟你说正事儿呢!”
  “姐姐呀,我知道你担心我,但我是谁呀?我是田米。你都说了,我天不怕地不怕,还怕遇上什么事儿呢,再说了就算遇上天大的事儿,我不都能化险为夷。姐姐,这一路你都是陪着我过来的,所有的事情你不都看在眼里的吗?你的妹妹不仅胆子大,运气也特别好。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吧。”
  被田米这么哄着哄着,田孝慈总算是睡着了。
  田米坐起来,跑到窗前。把窗子推开了一个小缝。
  今天的月亮也特别明亮呢。
  只是没有人再拿石子儿敲打她的窗子,喊他出去了,而此时此刻,她是多么想只要向外扔一颗石子,就能敲打中某一只耳朵。她很想把今天发生的事儿,她即将去市里读书的消息分享给那只耳朵听。她觉得那只耳朵应该会想听吧。
  第二天一大早,田米起床,迎门却撞上了何仕山,这才发现她把他给忘了,何仕山昨天兴冲冲的跟着邮递员来到村里,就是为了报告给田米那个好消息,但是没料到,除了录取通知书,田米还收了另外一封信。
  正是另外的这封信,全场的氛围焦点重心都转移了。有一瞬间,田米似乎看见何仕山的失落,但当时也顾不上管他,再后来到了晚上田家开家庭大会,何仕山也只是默默的坐在角落。
  田米看了看,三哥正从房间出来倒水,她推测何仕山昨天应该是在三哥房里挤着睡了。他过来一趟的确不容易。
  “何仕山,早啊。”田米尴尬的说,至于为什么会尴尬,大概就是不愿意看到一个跟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剃头挑子一头热。但是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去阻止他的这种热情。
  “小米啊,你起了。”三哥说,“好好跟小何聊聊天儿,本来你们俩都去县里,还可以有个照应,这下你跑市里去了,好多话也没时间聊了,这两天我让小何在家里住着,娘拿了很多扣肉出来,大家一起吃,热闹热闹。”
  哥哥说完话就出发上工去了,田米顺手拿起了扣在门口的簸箕。“何仕山,走,咱俩喂鸡去。”
  正好是个机会,跟何仕山聊聊。
  天气很好,阳光刚升,一片金黄撒在鸡窝顶棚上,田米想,有些话是该说清楚了。
  “昨天到今天 ,你好像都不是很开心?”
  “怎会?你考上市中,我特别开心,比任何人都开心。”
  何仕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表情没打算骗田米。
  田米眼睛直直的看着何仕山。
  不一会儿,何仕山终于讪讪地开口了:“是有点不开心。”
  田米没有出声,静静地等何仕山解释。
  “我为了去县城,努力了很久,”何仕山难掩失望。“为了这个机会。我动用了家里面所有的力量,我的爸妈哥哥也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多,但是现在……”
  田米突然出声,用一种很毅然决然且严肃的语调,硬生生的切断了何仕山渲染出来的一种悲凉氛围。“所以呢?”
  何仕山愣了一下,还没等何仕山开口,田米马上继续毅然决然的追问:“你为了去县城付出了很多,你的爸爸妈妈哥哥也付出了很多,那最后呢?你还是获得去县城的机会了。”
  “可是我去县城是为了……”
  何仕山的你还没有说出口,田米就再一次打断了他。
  “何仕山,我是为我自己的未来争取市中这个机会的,同样的你也是为了你自己的未来而去争取到县城生活的。在你决定去县城之前,你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我。在你获得去县城机会以后,也就是今年过年的时候,你到我家来拜年,告诉了我这件事,我是真的很为你高兴。我为你高兴,是因为你为你自己争取到了去县城的机会。我知道为此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动用了爸妈和哥哥,当然你还可能做了很多你没有说的事,但最后你获得了想要的结果,我很为你高兴。而且我是单纯的为你高兴。”
  “原来……”何仕山顿了顿,“你并没有因为能跟我一起去县城而高兴。可是田米,我是因为能跟你一起去县城才高兴的呀。”
  “何仕山,我想一直以来你都误会了一件事,虽然父母之间默许过把我们看成未来的夫妻,但是现在是新社会了父母那一套是不作数的,而且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从田孝慈的事情过后,父母就再也没有插手过儿女的婚事了。我承认我的父母很喜欢你,也确实说过要把我们俩凑成一对这样的话,但是这在我们之间是不管用的。我们也并没有什么婚约。我跟你认识这么长时间,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能够独处。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压根就不熟,熟悉的人不是这样子的。”
  “我想考到县城或者市里甚至首都,都是我的个人意愿,也是我的个人努力,而你想去县城市里或者首都也是你一个人的事儿。我不会把这两件事强行掺和在一起,也希望你不要,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活着的。”
  田米已经私下了解清楚了,何仕山的哥哥在外面当兵,早就已经开始把自己家的一切都转移到县里去了,他们在田家村也不参与劳动也不种地,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把户口迁到县城了。
  “何仕山,我今年才十五岁,跟谁生活在一起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村里虽然有姑娘小伙这时候已经组建家庭了,但我的人生开始的比较晚,也许我二十五三十五岁都不会有自己的家庭。说真的,不把这句话跟你说清楚,在我心里是一件很困扰的事。有时候你在我家里,你对我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也会说出一些界限不清的话,做一些界限不清的事儿。有时候我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我不想就这样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半推半就,最后陷入了维新的漩涡。所以我想是时候把这些跟你说清楚了,今天我这些话可能对你来讲有些突然,但是逻辑和道理是非常清晰的,希望我们以后不要再以目前的状态相处下去了,以后我们的关系就是朋友,或者同村的老乡,你觉得可以吗?”
  虽然结尾,田米是疑问句,但是毫无疑问的感觉,何仕山听懂了,田米说的是决定。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最坚决的决定。
  第62章
  不等到吃中饭,何仕山就向田家告辞,最后硬是被田家人留着吃了一顿过年时候存的扣肉和肘子再走。
  田米送何仕山,临行前,何仕山说:“田米,你今天说的话我都记住了,我会好好消化的。”
  消化?田米不懂,是说的还不够决绝吗?
  “田米,你说的对,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我就算是靠父母靠哥哥,也都是为了我自己。”
  这话乍一听很奇怪,仔细想想也没毛病。
  “你说你去市里读书是为了自己有个光明的未来,对吧?其实我去县里也是抱着跟你一样共同进步的目的。田家村的情况其实你也差不多知道,我们家的人都干不了农活,一直处于被别人看不起的边缘,只有我自己努力,才能改善我们的家庭情况,将来好孝顺我的父母。”
  何仕山这是突然开悟了?田米欣慰的说:“你能这么想,当然是最好的!”
  “田米,你去了市里好好努力,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找我,”何仕山拿出手里一直存着的纸条,“这是我的地址,你也可以写信给我!”
  再不收就不好意思了。
  田米觉得自己已经说的够清楚,何仕山如果的还有什么奇怪的温水煮青蛙行为,反正他去县里当军需后勤,两个人今后也不见,生活领域没有重合,也就无所谓了。
  送走了何仕山,全家上上下下都在为田米和高贤玉去读书做准备,田家并不富裕,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想把最好的给田米。
  田米收到一条妈妈给她的毛巾,崭新崭新,上面还印着大红的喜字,妈妈说:“这是结婚的时候,娘家给备的。”
  “那么久远的东西,妈妈你一直舍不得用……”田米很心疼。
  妈妈说:“唉,毛巾这东西有的用就好了嘛。小米呀,你这次去市里读书,拿块新毛巾去,免得叫别人笑话。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你本来的毛巾正好用来洗脚,要不然你跟田孝慈一起用的擦脚毛巾,你走了她就没了。”
  田米看着妈妈使用的那块旧毛巾,再想想她为了让自己拿新毛巾,说了这么多的理由,心里各种不是滋味。
  看来只有等田家生活水平彻底好起来,妈妈才会舍得换一下那块毛巾,田米在心里默默念叨着,一定要努力让家里富裕起来,让全家人没有后顾之忧。
  这时候妈妈又说:“小米啊,你在外读书,该吃的吃,该用的用,要是生活有困难,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光想着替我们省钱而委屈了自己。你看咱们家现在的情况,已经很好啦。外债都还清了,孝慈干事业干得风风火火,你四哥也有正经的油田工作,再加上咱们去年辛苦劳动,你赚了不少东西,现在咱们家的生活你是一点也不用担心。你就只顾你好好学习,明白了吗?”
  世界上的妈妈总是有那么多种的方法让人感动。
  大嫂送了田米香皂和雪花膏,临近预产期了,大嫂的身子也一天比一天沉,但即便如此,大嫂还是想办法搞到了这些珍贵的东西。
  二嫂送了田米一件马甲,马甲不新,是用旧衣服改的,但二嫂的手很巧,走线特别漂亮,这个天气穿正合适。平时要是突然降温了,套一件马甲也很御寒。
  三哥给了田米一盒铅笔,“小米,奚队长找我了,我这大龄单身青年属于需要照顾的人群,再过三个月我就能去油井当工人了。”
  田米听到这个消息,很开心:“太好了三哥,我就知道这一批你肯定能选上。”
  用爸爸妈妈的话说,大哥二哥都成家立业了,三哥一直是被耽误的那一个,第一批招工人的时候,三哥高风亮节的让给了四哥,“老四没做错啥事,却落了个名声不好,难就业。”
  这下好了,三哥以后就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对田家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这盒铅笔,估计是三哥好不容易才买到的吧,不知道动用了他多少积蓄。
  田孝慈跟着田米一起打包,“姐姐,真不用带这么多东西。我是去读书又不是搬家,再说了,我一个小女生哪里拿得了这么多呀。而且我们这次是借住在别人家,这大包小包的,占那么多面积,没地方放,多尴尬呀。”
  田孝慈稍微想了想,觉得田米说的很有道理,“妹妹你说的没错,正是因为要借住在别人家,那我们更不能失了礼数。上个月妈晾的萝卜干,这会儿应该刚晾好,我等会儿就装一包,你拿过去给人家当下酒菜吃。”
  “噢,对了,还有去年秋收我们攒的那一大堆杏核,等会儿我就把它壳敲了,咱们的杏仁又大又饱满,在市里卖的很贵,不对不对,市里兴许根本就买不着。这好东西才能体现出咱们的诚意。”
  “姐,你不是要做枣糕杏仁饼拿出去卖吗?你不搞啦?”
  “田米,你咋这么不开窍呢?那边角料就够我做的啦,咱们砸出来完整的就给你带上,要是砸碎了。我不正好省得再多砸一遍了吗?好了好了,我不跟你这浪费时间了,我现在就弄去。”田孝慈甩了甩手里的东西,朝后院走去,小米看着眼前的一堆东西发起了呆。
  还真是不好办呢,田米悄悄再收拾收拾,捡几件必须的日用品,除此之外都悄悄的收在角落里,免得临走之前叫家人们瞧见,又给她带上了。
  家人的爱总是这样,无微不至,让人既有些沉重,又有些温暖。
  田米收拾了一会,见姐姐还没回来,跑到厨房去,果不其然,田孝慈正在敲打杏核,数量不少,一时半会弄不完。
  田米对姐姐笑了笑,姐姐把墙边一个小凳子移动到身边:“来帮忙。”
  田米坐下来,找个小锤头,学着姐姐的样子敲杏核,一下子就连着里面的杏仁一起敲碎了。
  姐姐看的哈哈笑,田米有些不好意思,又认真的看了两遍姐姐是怎么操作的。
  第二次敲下去好多了,但也没能留住完整的杏仁,只是不像第一次那么稀碎。
  “怪不得说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干呢,姐姐你做得好好。除了用锤子敲,还有别的方法吗?有没有迅速一点的?”
  在后世机器大规模自动化的年代,这种劳动恐怕全是机器完成的吧。哦,对了,网络热梗,还有那些踩缝纫机的人,他们的工作应该能覆盖这个世界全部的杏仁去核工作。
  “田米啊,其实敲杏仁核的方法有很多,除了锤子敲,还可以把杏仁放进锅里煮,煮一段时间晾干,再去剥壳,就很轻松,特别适合于量大的情况。”
  “那姐姐我们为什么不去煮呢?”田米不理解,姐姐微微的笑了笑,“煮过一道就不能保留咱们杏仁的原汁原味了嘛,再说了,品质这么好的杏仁。咱们呀是要拿到别人家去感谢人家的,这个方法虽然笨了点儿,但能确保收到的人拿到最好的,这也是咱们的一点心意嘛。”
  “姐姐真好。”收集这些杏仁,姐姐也费了不少心力呢。布置,采摘,搬运,跟别人家一家一家的收……也花了姐姐不少钱,田米知道姐姐是要拿这杏仁去做杏仁糕,赚更多的钱,但此时她只要一想到能答谢帮助妹妹的人,竟然全然忘了自己要赚钱的事儿,田孝慈仔仔细细一颗一颗敲把每一颗杏仁都剥得完美。
  田米没有再说话,低下头,也认认真真的用锤子继续敲,敲得不完美,对她而言更好,只有杂碎的杏仁姐姐才舍得去做杏仁糕,两姐妹就这么默默无言的,一个力求完美珠圆玉润一个争取把每一颗都弄碎一点。
  为了对方,这一个敲敲打打的下午也就很快过去了。
  田米挑挑拣拣,在屋子角落里东藏西藏,终于她的包袱不那么大,可以轻装上阵去市里了,然而出发的时候却怎么也没想到,高贤玉跟她正好相反,东西多到完全拿不下。
  这日子正赶上油井开挖2号井,田家村往镇上的路新修,大嫂马上就要生孩子,家里真是腾不出一个人来为两位送行,这偏偏高贤玉还拿了这么多的东西。
  还好,田米从来不是个抱怨的人,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赶紧想想解决方案了。能想到的人都忙的抽不开身,村里面屈指可数的几辆自行车,板车,牛车那更是比拉磨的驴还要忙,人还有休息的时候,车却被三班倒的人类搞得永不停机。这下该怎么办呢?
  临走的那天,即使再忙,二哥二嫂,田孝慈还是帮着田米和高贤玉把他们一路送到了村口出来好远。
  “哥嫂,姐姐,你们快回去吧。家里也离不了人。”
  “田米,真的不要再往前走走吗?”陈银芝忧心的说。
  “是,你们两个女孩子拿这么多东西,这哪里吃得消啊,这次去市里,又不是去镇上,这路途山高水长的。”
  二哥不说话,又默默得背着行囊多走了一里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