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军工大院女儿奴[年代]> 军工大院女儿奴[年代] 第276节

军工大院女儿奴[年代] 第276节

  有小将痛哭流渧,大声说:“我还不想走,我还可以继续干!”
  另有人虽然也激动,但更清醒,把这个架上火车,挥手说:“我们以后还会回来看望你们的。”
  魏摧云他们还在敬礼,陈苟他们隔着车窗挥手送行。
  几乎所有申城小将都在激动的喊:“放心吧,等明年,我们会送来更多的小将来援助大西北的。”
  陈棉棉转身四顾,可惜唐天佑不在,没有看到小将们被她哄开心的场面。
  当然,他就是个笨蛋,看了他也不懂。
  而虽然邹衍暂时离开了,但陈棉棉跟他商量过,过几天他还得回来。
  因为想把核基地的下放工作也搞得漂漂亮亮的,就需要用到一个关键人物,邹衍。
  且不说他,回头,陈棉棉伸手说:“谢谢你,魏科长。”
  魏摧云向来不跟女人握手的,而且虽然他为了给红小将们送行,是专门赶回来的。
  但他说话恶声恶气的:“不需要。”
  肩负三个基地的运输调度,他工作很忙的,转身就走。
  陈棉棉撵了两步追上来,先问:“你的马呢,就一直养在房子里,没放出来过?”
  马是不可能一直憋着的,它跟人一样,长期不出门精神会出问题。
  魏摧云每天晚上都会骑出来,让它到戈壁滩溜一圈。
  而且他能处到对象,其实也是因为枣红马。
  去年冬天枣红马只能躲在窑洞里,险些就要冻死了。
  他听说东风基地的飞行员在冬天,野外训练时,会有特制的大型保温毯。
  他于是问了当时唯一值勤的赵慧,看有没有办法帮他搞一张,不然枣红马熬不过冬天。
  赵慧让姜瑶给他送的保温毯,然后俩人就瞅对眼了。
  对了,想起马,魏摧云就又想到一件事情。
  他止步说:“刚才我看到赵总工,他人去哪了,我有事要跟他讲。”
  陈棉棉说:“你告诉我就好,我转告他。”
  魏摧云脸上浮现几分得意,冷嗤一声说:“不,我必须亲自跟他讲。”
  姜瑶是个特别好的女同志,不但不嫌弃跟着他只有窝窝头吃,也准备正式跟他扯证结婚。
  魏摧云可以不告诉别人,但必须亲自告诉赵凌成。
  因为那家伙见了他就总是瞪眼,搞的好像魏摧云找不到媳妇,非要抢他媳妇一样。
  西北汉子的自尊心,魏摧云要告诉赵凌成,他能找到媳妇。
  而且还不像陈棉棉那么昂贵,彩礼就要500块。
  姜瑶不但是大学生,而且她说了,一分钱的彩礼都不要。
  但明明刚才还看到赵凌成的,他跑哪去了?
  ……
  妞妞原来出门只带一个玩具,宇航员加加林。
  她很擅长保护自己的物品,所以抱着玩了好几年,宇航员都没被玩破。
  现在就连睡觉时都要抱的,是那颗天顶号卫星的模型。
  她虽然每天都跟着妈妈一起出门,但并不关注妈妈在做什么,只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
  赵凌成就在货运站,只不过是在墙角,和妞妞一起蹲在地上。
  妞妞一手捧着只撕开的七星瓢虫,一手捧着卫星:“爸爸,遮光板可以,收起来吗?”
  赵凌成接过小瓢虫:“你认为卫星的遮光板,可以像翅膀一样折起来?”
  妞妞点头,双手比划说:“它就可以变得更大喔。”
  天顶号是间谍卫星,专门用来拍摄的,为了阻挡太阳光,所以会有两块遮光板。
  但目前的制造技术,它的遮光板能阻挡住的阳光并不多。
  赵凌成的专业也并非卫星研究,但捧过小卫星模型,就发现女儿讲的非常有道理。
  遮光板不够大,那么像虫子翅膀一样,采用折叠工艺呢?
  赵凌成赫然发现,妻子要去核基地搞革命或者是个机会,让妞妞增长见识的机会。
  因为核基地的几位大牛,也正是主导卫星研发的工程师。
  第95章 结扎
  金满仓, 银满仓,在西北都不如粮满仓。
  陈棉棉捧着厚厚一封,贴满邮票的信,正盯着警卫员在往革委会发电报。
  又是一封长达上千字的电报, 警卫员的手指都按麻了。
  陈棉棉圆满完成了小麦增产30%的任务。
  河西各个供销社的粮库主任和民兵队长, 市领导外加地委书记的签字, 装在厚厚的挂号信信封中, 随后就会寄出去。
  发完信,她还得回家写文章。
  因为下一步将是登上《人民日报》。
  那事儿可不能被动等待。
  她得自己写好报道稿并寄到总革委去。
  报社当然不会照她的稿子刊登。
  但她提供的原始资料多,登报也就能更快, 而等她登上人民日报, 一般人谁还敢整她?
  妞妞现在基本不坐婴儿车,因为她更喜欢跑来跑去。
  她特别迷恋电报机,站在电报室门口, 一眼不眨的看着, 直到妈妈说:“妞儿, 该回家啦。”
  妞妞恋恋不舍的转身, 来牵妈妈的手。
  但娘俩才要走, 邮递员来了, 笑着说:“陈主任,有您家的包裹。”
  翻开绿色的邮政大包裹, 从中翻出个绳子紧绑的大布袋
  见是首都寄的,陈棉棉以为是赵军发来的东西, 嫌太沉, 遂让个勤务兵先送回去。
  勤务兵会放到门口,她或者赵凌成回家,就搬进屋了。
  今天百货商店发西瓜和杏子, 现在也是难得的,戈壁滩可以吃冰的季节,因为太阳太晒懒得多走路,再加上家里有了新冰箱,陈棉棉一次性买了整整二十支冰棍儿。
  因为要吃冰棍,妞妞就又坐回了婴儿车里。
  妈妈还在她膝盖上罩个手绢防弄脏。
  妞妞穿着雪白的裙裙,黑色小皮鞋,专注对付那支冰棍。
  她当然意识不到,但大院里所有小屁孩对她既好奇,也无比的羡慕。
  她爸爸是全基地最凶的男人,可不但从来不骂她,还经常会把她架在脖子上出门。
  她妈妈超级会赚钱,让她家拥有了基地第一台电冰箱。
  别的孩子要吃根冰棍,先得跟妈妈闹钱,然后才跑去百货商店。
  妞妞妈妈会买一大堆,拿回家慢慢给她吃。
  在妞妞无忧无虑的意识里,这片戈壁绿洲是她的家,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她听到妈妈和别人讨论,说明年要搬到泉城去,但她并不想去,因为她只喜欢那个两室一厅,窄而温馨,又整洁的家。
  吃着冰棍,突然想起搬家,她就说:“妈妈,不要读书喔。”
  陈棉棉被孩子一句话说笑了,说:“孩子都是要读书的,但你为什么不读呀?”
  妞妞摇头:“不要离开爸爸,不要去城里。”
  她张开小手:“妞妞的家,最好啦。”
  别看基地只有黄沙和梭梭草,但妞妞出生在这儿,当然也喜欢这儿。
  陈棉棉对基地谈不上讨厌,但真心不喜欢。
  进出管理太严格,出趟门需要层层审批,火车还慢的像蜗牛。
  她已经把祁嘉礼列的名单给了邱梅,让着手调人了,她也必须搬到泉城。
  因为火车每天往返需要整整四个小时,她和妞妞都熬不住。
  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她也必须搬家。
  唯一辛苦的也就赵凌成了,他不爱做饭,以后估计得顿顿吃食堂。
  因为搬出去就不算是驻地家属了,她们很难再回来,得赵凌成出基地去看望她们。
  而且私事外出基地有纪律,要不是因病,事假一个月只有一天。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陈棉棉和赵凌成一年见面,大概总共也就半个月时间。
  说来也是麻烦,首先家务没人干。
  再,妞妞和爸爸也将很难见面,她会想爸爸的。
  但赵凌成不愧是林蕴在给赵勇的信中反复讲,说性格最像她的,令她骄傲的长子。
  所以就在陈棉棉还在苦恼两地分居时,赵凌成已经把问题给解决了。
  ……
  到单元门口妞妞就下车了。
  她一个个问候正在闲聊的妇女们:“阿姨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