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那个矩字还没有说出来,燕姒就见曹大德伸出手扶她,袖口的折纸半隐于掌间要递于她,大总管关切劝慰道:还请小夫人此刻务必不要推辞。
  燕姒飞快捏住折纸藏进自己的袖袋中,随即反手把了曹大德的腕,皱眉朗声道:公公,我有些不适,先去行个方便再回马车。
  曹大德左右看看候在外围的金羽卫,扭头对两个宫婢使眼色。
  还不过来伺候小夫人。
  那两个宫婢忙不迭走上前,陪同燕姒往新坟外边的草丛去。
  这四周布满神机营和金羽卫的士卒,自然不会有人担心她潜逃,燕姒钻进草丛,蹲下身,命两个宫婢背朝自己,随即埋头展开折纸来看。
  纸上如此写道:中毒案有老太妃和太医院院判可为您作人证,若愿追查,二十四衙门随时恭候驱使。
  燕姒微怔,心头狂风刮过,激动不已,如同在绝望的深渊里看到了头顶稀薄的天光,那点光少得可怜,却让她在极尽苦楚里顽强。
  反正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
  她这样想着,当即将一指长的小折纸塞嘴里嚼碎吞进腹中。
  片刻后,雨点滴滴答答地降下来,燕姒在众目睽睽下猫腰钻进摄政王的马车,引来一直低声唏嘘。
  有言官不忿道:瞧见没,于侯刚落葬,这便急着另攀高枝儿了!
  随即又有人附和道:人家死了亲长,可是半点泪都不曾流,当初坊间传闻乡野丫头难登大雅*之堂,足见其粗鄙!
  更甚还有人道:称一句狼心狗肺也不为过吧!听说她现下住在东宫里,摄政王妃都还下落不明
  旁侧的人一听此言,马上堵住对方的嘴,慌张道:莫叫有心人听去!
  这些声音不大,护在唐亦马车前的杜铅华一字不漏地听着,随即皱眉沉思。
  同样,言官们的议论多多少少钻进了燕姒的耳朵。
  她充耳不闻,进马车之后,就在唐亦对面坐了下来。
  唐亦抱手瞧着她,眼神里带着探究和玩味。
  可还受得住?
  燕姒淡漠道:骂声和颂赞,皆从他人口出,与我何干。
  唐亦很是赞赏地道:姒妹妹能这般想,我心甚慰。
  他也不怕别人戳着脊梁骨骂他,母妃罗氏一党曾为叛贼又能怎么样?将来迎娶曾经的二嫂又如何?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写成离经叛道还是美名佳话,还不是由他高兴。
  夏日的雨是及时雨,噼里啪啦敲打尘世,时停时起,没什么道理可言。
  马车车轮转动,就往山脚下去。
  喻山行宫离这里不远,唐亦侧首问:要不要去探望昭太妃娘娘?
  刚过一处颠簸,路面不平,燕姒掌住车壁,抬起了眉。
  昭太妃性子古怪,我与她不怎么亲近,王爷若作为晚辈要去探望,非要叫我陪同,我也没得选。
  唐亦面露诧异,没想她会这般说,心里又不免多了些期盼,但尚且半信半疑,问说:你对唐绮的母妃
  燕姒自嘲般道:王爷不是都知道?何须再问我。
  唐绮同于家女的婚事是利用,是计谋。
  于家女自打同帝姬成婚后,除了必要的会面几乎没有进过元福宫。
  杨昭的脾气,的确出了名的差劲。
  马车内没有宫婢,只有他们两个人,唐亦靠坐着,把玩腰间的白玉司南佩,目光悠然落在燕姒的脸上。
  今日,姒妹妹的话比昨日多。
  他一边想,一边好奇地问:你记不记得,那年你在百花春日宴上说过的话。
  燕姒收回盯着那枚玉佩的目光,看向唐亦道:嗯?
  他又往下说:那日我跪在父皇面前,表明心意,求娶你为妻,不想周氏也想从中插一手,让周昀出来同我抢,父皇当着满御花园的人面问你,是喜欢我还是他。你说我好。
  的确说过三殿下好。
  燕姒在心里讽笑,可后半句您就贵人多忘事儿了。
  酒后失言,少不经事,多有冒犯
  望我海涵?唐亦打断她的话,兀自剖析道:你在乡野长大,性子柔弱,回到椋都之后谨小慎微,终身大事全凭家中长辈做主,而你同他们本不亲厚,唐绮风流成性,惯会各种手段,她能笼络你,我并不诧异,只恨当时我母妃出事,罗氏一族气数已尽,我初丧母,无力同她争抢。可是姒妹妹,你瞧瞧,我比她要好得多。
  燕姒垂着睫问:是么?
  唐亦道:她设计害死我母妃,害了我亲族许多人,可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动过昭太妃,我对她何其仁慈。
  你现在不动,不过是怕落人口实。摄政王德行宽厚,血脉正统,是一位仁义之主。这不就是你对外披的皮么?燕姒毫无感情地揭露他面目,你将我留在身边,又夺我良多,知晓我有理由恨你,是个不定数,如此说来,还真不明智。
  马车走得平稳了,唐亦侧首撩开车帘,瞥了一眼外头雨后初霁的林间景色。
  江山革新,老将还归。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本王登基在即,且忍一时算不得什么。唯独你,是我坚定不移的选择,谁人说什么,都左右不了。
  面上听着他说这些话,就好像在说
  你看我为了你什么都不怕,不是足以见得我心诚。
  其实,燕姒了解的唐亦,是说不来什么动听情话的,他此刻这般迫切地向燕姒诉衷肠,无非要将更多有利的东西握在自己手里。
  燕姒心里不屑憎恶,眼睫则煽动起来,仰脸故作疑惑的看着他,而后不露痕迹地放软了声音。
  你又能给我些什么,自古便没有弟娶嫂的先例,何况你还有楚可心。
  唐亦一听这放下戒备的软声,心险些化了。
  他激动间又显出些笨拙,手脚都似无处安放,动来动去,放开原本捏着的玉佩,抓紧自己膝上的袍子。
  楚可心在于徵手里边儿,她回不来。姒妹妹,你再等等我,等我登基之后,你想要有个家,我给你。我会疼你,会爱你,会给你想要的所有,我能成为你的依靠,唐绮能给你的,我能给你更多
  你眼下更应该想的,难道不是边南的归属和国库财权?燕姒还扶着车壁,儿女情长的戏码她听得腻味,又将新的问题抛掷出来,御林军可以暂充神机营,我徵姐姐你却不得不让她回来,而且还得请回来。
  唐亦被提点得来了兴致,坐直道:怎么说?
  燕姒思如泉涌道:其实你明白我的处境,我也不妨让你知道。响水郡的十七年,我和阿娘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容易,回到椋都之后我就想成为人上人,皇嗣之间选择一人去嫁,搏上前程,受制于忠义侯府。我和于家本就生疏,和辽东的堂亲们更是没有交情,除却徵姐姐,谁也没曾见过
  话及此处,她顿了顿,试探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期望。
  唐亦看在眼里,催促道:接着说下去。
  燕姒便道:徵姐姐是振东伯嫡孙,她与我不同,若她出了事,辽东军岂会善罢甘休,相较于我而言,你更不能动的,反而是她。如今于侯已经入土为安,你编造的谎言能不能称心如意,全靠你对徵姐姐的动作。
  唐亦点头附和:确实如此,我的幕僚也这般剖析过,可我当时拒了这番提议,因为她回来,楚家那里就交不了差,楚家那里交上了差,我与你便很难有可能了。
  燕姒对他的示好视若无睹,说:诚然,楚谦之任户部尚书一职以来公正廉明,从不贪赃枉法,算得上是当朝好官,可只要你拿到国库财权,他又算得什么。寒门子弟众多,户部不愁没有好的苗子培养起来,来日方长。
  接连多日,燕姒对唐亦都没有过半个好脸色。
  她此番出言为唐亦谋划着想,反倒让唐亦恍然若梦。
  实在匪夷所思。
  昨夜还强硬反抗的人,今朝为何转变如此大?
  唐亦先前的紧张都散了,留了一肚子的疑惑和猜忌。
  他稍稍向前倾身,凑近了些,这次对面的妹妹没有躲开,只是直愣愣地与他对视。
  王爷有疑问?
  唐亦笑道:你昨夜还恨我至深。
  识时务者为俊杰。燕姒漠视他,说:唐绮回不来了,于家长房垮了,阿娘在你手中,蝼蚁尚且偷生,我一介弱女子,想要在椋都生存下去,靠辽东军是不可能了,不顺着你岂不是自寻死路,谁会在意我?
  弱者,只能依附强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