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宋玥华风姿平平,为人向来刚正不阿,脸上十年如一日的不苟言笑。
  她掀起官袍,跪下去叩拜皇帝,稳重道:陛下万岁。微臣要参二公主。
  成兴帝睨眼过去,见她自袖袋中取了一道奏折,恭敬托至额前。
  曹大德看一看成兴帝的意思,便跟着过去,将折子拿回来,交到成兴帝手里。
  今日长巷中发生的事儿,过于耗神,成兴帝显得有一点疲倦,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翻看折子。
  宋玥华就跪在原处,开始禀明。
  二公主自任职御林军以来,前后仗势妄为,有失皇家体统的事,一道折子都写不完。臣身为督察院御史,有责纠察百官,皇嗣更慎重对待,原本臣想着,若无大事,弹劾上书,等陛下规劝,引二公主走正道便可。但请陛下知悉,如今二公主,犯下了不可再轻放的事。
  成兴帝见她在折子里提到了失手杀人,拔剑冷对新科状元,以及暗购军用轻弩的事,便抬首问:证据在你手里?
  宋玥华起先低着头,闻言稍扬下巴,正对上成兴帝一道锐利视线,那目光里,竟暗隐杀机!
  可宋玥华为官这许多年,并不畏生死。
  陛下该有明断。她迎着成兴帝的目光,丝毫没有半点退意,只正色道:今日御林军玩忽职守,乃二公主刻意为之。她将御林军副统领东方槐留在大白桥,反而轻慢长巷一线防守,贼寇出现时,也大呼是为她效劳,她
  你是怎么知晓的?成兴帝掐住她话中重点发问。
  宋玥华不慌不忙地道:今日文武百官休沐,微臣也在安乐大街沿岸观龙舟啊。但微臣畏热,见陛下的銮驾往长巷去了,就想着也先往小白桥等结果,走的是长巷相邻的小巷,一听贼寇喊话,微臣心中甚为惶恐,与同行的几位大人们商议后,就没过去添乱。
  成兴帝听后,面色慈和下来,微微笑道:与宋卿同行的,还有哪几位?
  宋玥华早就知晓成兴帝会有此一问,跪直了答:吏部尚书大人、户部尚书大人、姜国公、翰林院李院首、国子监学究等。
  她说的这几人,全都上了点年纪,而且在朝中皆任要职。
  成兴帝将手中奏折扔回御案,面上还端看不出什么,心中已不由得去想,大多的文臣,意味着唐绮的事儿,是无法隐瞒的了。
  此事要有突破,还得看唐峻如何应对,从眼前人先着手。
  成兴帝想了一小会儿,便叹息后,拖长声音道:宋卿啊
  第145章 利弊
  ◎是我。◎
  离了平翠,周皇后遇事,只能自己拿主意。
  小宫女就跪等在跟前,寝殿里一片死寂。
  周皇后靠坐圈椅,脑海里反复在回顾这半年以来发生的所有事。
  皇帝纵容女儿已许久,宋玥华来得太快了,进勤政殿之后过去大半个时辰,人却没出来。
  里头到底如何,周皇后拿不准。
  她猜不透自己的夫君,数十年夫妻,如今越来越难以琢磨这位一国之君。
  平翠离开前的话,在警醒她,把握住这个机会,痛打唐绮。
  先前她不想这么做,是因她觉得时候还未到。
  但小宫女来禀了,说谷允修为救唐峻死在了长巷,这无疑是周皇后最开始所谋的,她让线人把唐绮私购轻弩的事透露给督察院的宋玥华,又收买一窝子土匪,为的就是迎头痛击唐峻,达到让这两兄妹反复成仇的效果。
  到底要不要听平翠的?
  周皇后双目放空,视线里是模糊的寝殿布局,脑中则有千丝万缕。
  成兴帝迟迟不放宋玥华走,也不宣姜国公等人入宫,目的无外乎是还要护唐绮一手。
  她这个夫君,爱子如命。
  若违背成兴帝的意愿,她教唆刑部咬死唐绮不放,唐绮今日就得受三法司秘密会审,这样做,胜算有多少?
  周皇后拿不定主意,犹豫了许久。
  身旁的大宫女终于忍不住提醒,小声道:娘娘,人还等着呢。刑部那边,估计拖延不了太久。
  八角炉中的线香烧断了,香灰扑跌,眼见最后的火星将熄灭,周皇后盯着那一点火星子,起身道:去吧,传话给大殿下,说本宫忧心他身上的伤。
  小宫女磕头后,退离了寝殿。
  这个时候端门前有锦衣卫值守,传话的人通过内官搭手,顺利混出了宫。
  刚到酉时,唐峻踏出太医院,要回大皇子府,小道边有个女子匆匆与他错身,撞着他后连连赔礼道歉。
  唐峻手臂已经被太医给接回去了,当即虚扶她一把,想说无碍,忽觉手里被塞了东西,于是不动声色让开一步,放这女子走了。
  大皇子府的轿子停在太医院大门旁的林道边,唐峻快步过去,掀帘坐进轿子,将手中纸团展开来看。
  原来是中宫递话。
  唐峻勾着一边唇哼笑,心中腹诽。
  原是把这难做的决定扔给我,好坏都要我来受着。
  他挑帘,朝抬轿子的轿夫扬声道:去刑部办事处。
  轿子颠颠往前走,刑部办事处离得不远,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轿子落地。
  唐峻抬脚下轿,又被一人抓住手腕,拉到旁边的石墩子后面了。
  是我。连易拿毛竹扇挡了一下斜阳的光。
  唐峻皱眉道:小易,你怎知晓我会来?
  他个子比连易高,挪两步就把连易讨厌的光亮挡了个严丝合缝。
  连易背靠在烫热石壁上,收回扇子说:宫里一直没传话来,父亲拖不住二公主了,我刚从里边出来,就瞧到殿下的轿子往这里走。
  唐峻说:嗯。中宫把眼下棘手的难题丢给了我,你觉得,应当怎么做?
  连易鸦睫频繁眨动,扬着下巴看着他,说:长话短说,方才在里边,父亲同我说刑部不该插手此事,他也在等殿下的消息呢。殿下来问我,我便只能说,官家不放宋大人出来,也不召见别的王公大臣,是在等殿下决断,殿下要放过二公主么?
  唐峻闻言脑子里开始打结,他父皇太疼二妹了,如果今日急功近利,搞不好反而落不着好,但谷允修死前说的话,还有那双不甘的眼睛,始终在他心里盘桓。
  连易见唐峻不说话,伸手拉了拉唐峻染血的袖子,说:殿下?若是您有顾虑,可不把事情做绝,刑部这边定御林军玩忽职守的罪,二公主有过,但不要咬死她想谋逆呢?
  唐峻茅塞顿开,拍着连易的肩说:小易确为我良友,就这么办吧。父皇那里不能开罪,至于她
  虽没点明,但连易登时就猜中了这是在说二公主。
  唐峻已不信任唐绮了,谷允修一死,唐峻只能尽信他一人。
  连易不禁得意,面上则乖顺道:殿下先去,我绕后门去寻父亲。
  唐峻点了头,转身先走了。
  -
  燕姒在忠义侯府里吃的晚膳,天快黑时,银甲军予字队传回了消息。
  宋玥华失魂落魄离宫,成兴帝传旨去刑部,旨意是二公主任职御林军统领这期间,疏离职守,以至于造成今日的长巷之乱,卸其统领一职,让呆在府中禁足一月,静思己过。
  于红英手把轮椅把手道:看来大殿下没有犯糊涂。
  于延霆坐在台阶前,搓着新冒出的胡茬,目光在灯笼薄光下显得精明。他嘿嘿一笑,侧首看向燕姒道:放心了?
  庭中起晚风,燕姒的衣裙被风撩动。
  她立在于红英身边,垂头看了看于延霆,甜笑道:爷爷和姑母接我回来,便是怕我一个人在公主府里急成热锅上的蚂蚁罢。
  于红英不说话,于延霆就道:你明白这个理就好,不管发生何事,你还有这个家呢。
  直到此时,燕姒忽而觉出背后有盾的感受,他们将能做的做了,不再如从前那般强人所难,而在这场角逐里,充分给予了二公主强硬支撑。
  在大祭司来到椋都之前,她还因拥有得比前世多出太多,内心深处埋藏着难以让人知晓的惊天大秘密,而感到困顿,缺乏真实感。
  现下那些困顿都没有了,于延霆和于红英的态度向她印证了一点。
  他们会护着她,间接也会护着于她而言很是紧要的唐绮。
  二公主让她先回侯府,又遣开江守一,想必也是早早便料到这样的结果,唯独她先前没想明白。
  燕姒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于红英斜了她一眼,在细风里适时给她浇起冷水。
  别太得意了,这事儿还没完呢。刚才不是有人来报说,今日同宋玥华一道离开大白桥的,还有姜国公等人么?翰林院接任不久的那位院首,还有国子监的学究,这些人都是酸夫子,不那么好忽悠,御林军里,唐绮的亲信多半要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