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平翠眸光微变,扬声道:是刑部?不是大理寺?
  小宫女见她眼神有点子凶,忙跪下去说:是,奴婢没听说,是刑部!
  平翠摆了摆手:罢了,你去回禀娘娘吧。
  是该如此的。
  本就是该如此的。
  她原本想的,便是这一箭双雕之计。
  若刺杀成功了,二公主定受满朝文武弹劾,再无缘翻动乾坤。若刺杀没成功,唐绮眼下也该被大挫锐气,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三殿下动了。
  平翠想笑,可一想到周皇后,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这宫墙太高。
  困在这里边的人,都将孤独至死。
  罗萱死得可怜,周皇后也可怜,没有谁永远承蒙圣眷,伴驾后宫之主,终究无出头之日。
  平翠踩过整齐青砖,手指摩挲着红皮墙壁,慢慢往前走。
  她的路还长,是时候该另择一位明主了。
  远处有内宦撞响宫钟,銮驾正入端门。这一朝天子一朝臣,平翠等那宫钟声歇,才轻声呢喃。
  权去生道促,忧来忧来死路长[1]
  【作者有话说】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1]:北魏孝庄帝《临终诗》
  第143章 代酒
  ◎他算什么天潢贵胄命?◎
  不到申时,碧水湖上七条龙舟竞渡事毕,掌鼓手的鼓声停歇,外头却不见消停,安乐大街两侧邻巷全面封禁,除了今日负责巡防要职的御林军之外,还新增了神机营兵士沿街驻守。
  外头大片跑步声响起来,燕姒失手打翻了天香新点的茶。
  夫人小心天香惊道,转头忙招人来擦桌。
  燕姒脸色极差,心里犹如有十五个吊桶打水[1],搓着手指侧头往外看。
  江守一坐在楼檐子上说:夫人何须惊慌,是神机营来轮值。
  听闻神机营,燕姒更觉七上八下,她道:神机营今日怎会来轮值?今日是御林军
  话及此处,自己又豁然明白了过来。
  长巷就在安乐大街后边,今日巷中刺杀,动静如此之大,七条龙舟涵盖椋都大小兵力,全搁湖上了,神机营接到命令轮值并不奇怪,因为唐绮的御林军今日分散得开。
  皇帝是此局执棋手,他连王路远找的江湖好手都不让枉伤性命,何况安乐大街周遭尽是民居,怎会再愿伤及无辜百姓。
  燕姒想明白后,神色才稍微缓和。
  此时,有人刚好踏瓦过来,脚步声偏江守一重,雅间里的人便听到银甲军的副将在外边报:小主人,长巷战止,銮驾已回宫去了。
  燕姒闻言立即快步走到窗边,隔着窗户说:有劳你,二公主呢?
  生副将道:随刑部去了办事处,要对答今日布防的事,她让卑职送小主人先行回府。
  既是让回府,那想必敌寇已尽数伏诛,燕姒先松了一口气,道:楼下相候。
  江守一抱臂靠在窗扉上,斜眼看这满头大汗的汉子,嘴角稍咧了咧。
  生副将这才想起还有旁的人在,又转朝她道:姑娘,先前多有得罪。二公主也托在下转告您一声,可先自行离去。
  自行离去?江守一诧异地问。
  生副将点头道:正是。
  话罢,他没再多说什么旁的话,而是转身跃下二楼,直接跳至道边停着的侯府马车。
  江守一低头瞧了那马车一眼,心道可怕是要出事,于是不敢再滞留原地,立即往另一侧施展轻功离去。
  片刻后,天香将燕姒送到酒楼门口,福身微笑着道:夫人慢走。
  燕姒朝她点头示意,道了句:多谢老板娘今日的凉茶。
  澄羽就候在阶下,见到自家姑娘,心弦一松,立时迎上前,小声道:姑娘无碍吧?
  燕姒摇摇头,回首看到侯府的马车,顿时又紧张起来。
  她扯了扯澄羽的衣袖,问说:怎么是侯府的马车?
  澄羽说:老侯爷收到消息,派人到公主府寻您,得知姑娘亲身前往碧水湖,故而才叫了马车过来接,奴当时刚把小水送回宅子去,准备过来寻您,撞到一起便一道过来了。
  这会子太阳西移,天边金光未散,主仆二人倒影落在行道上,拉出两条斜长,燕姒观脚下影子,眉头又不自觉地皱起。
  那便先回侯府吧。
  今日端午,她心中尚且有惑不解,街上出了大乱子,唐绮都不在公主府,她回侯府,也能寻姑母和爷爷给分辨内情。
  澄羽先过去打帘,燕姒登上木墩子猫腰钻进去,天香酒楼里外把守的御林军就都撤了,护送马上走远。
  不远处的露天茶棚里坐着一男一女,男子书生打扮,身上雅气恍如由骨而生。
  此人细指执杯,浅饮凉茶,视线却随那侯府马车缓缓而去,似乎想从中看出些什么来。
  他身侧的女子带着纱罩,但一道半透的白纱并未遗漏他追随的目光,这女子兀自拿了果子来吃,而后随之一笑。
  您可看出什么了?
  男子答说:若当初娶她的人是我,何至于让她这般抛头露面担惊受怕。
  女子笑言:二公主已有双翅,三殿下尚为雏鸟,依臣女愚见,还当静候良机。
  唐亦收回视线,举杯笑说:以茶代酒,酬谢知己。
  女子招手叫来小厮,待小厮将两只沉甸甸的酒壶放置矮桌上,女子便当街泼茶,拎起酒壶道:既是知己,不必言谢。正所谓诗文三千章,椋都十街酒。今日端午,该喝菖蒲酒,殿下请。
  唐亦不好推辞,伸手拎起酒壶道:亦不善饮酒,但甘愿舍命相陪!
  女子爽朗笑出几声,在纱罩下把酒吃了,忽地凑近寸许,抵着唐亦的肩膀,小声道:一碗凉茶,怎能替得?天潢贵胄命,臣女又如何消受得起?
  唐亦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脸上的笑僵在了灿阳里。
  罗氏一族,乃通州苏河清贵,旧年曾与前朝鸿儒荀万森荀家一族,合称唐国南北两大儒门。
  他算什么天潢贵胄命?他本该只是个书生!
  -
  安乐大街与长盛大街相邻路口,有神机营把守,但见侯府车架,不敢出手阻拦,燕姒这一路回府可谓是畅行无阻。
  到了家门口,她一下马车就迫不及待跨过高门槛,径直往院中走。
  女使们迎上来伺候她洗手,她虽急切,但没失去礼数,双手浸泡在温凉水里时,于延霆就从正堂赶着过来了。
  宝贝大孙女儿!让老夫好好瞧瞧,没伤着哪儿吧?
  燕姒接下女使递的锦帕,把手擦干了,才由于延霆拉着,欠了一下身说:爷爷,我没事,殿下到得快,直接就将我送到天香酒楼去坐下吃茶了。
  于延霆拍着她手背道:二公主想得周到,你也真是个猢狲儿,那种地方怎能亲自去,人家打打杀杀呢。前几日,你姑母不是把杀字队交到你手上了吗?为的就是让你远离这是非。
  爷孙两个往正堂方向走,于延霆就挥手示意伺候的人退开。
  他拉燕姒说话,喋喋不休这一路,到了正堂里头,燕姒才见于红英已坐着轮椅在等了。
  姑母淑安。
  燕姒先行晚辈礼,于红英挥一下绢子,说:不知我们为何将你接回府里来吧?
  其他人都立在正堂外,女使早已奉过茶水点心,这时帮着掩了门,燕姒见没个外人,便直言道:侄儿回来的路上想了许久,还是没想出来。
  于延霆轻拍她的肩膀说:你坐下讲。
  燕姒等他坐到主位上,跟着落座。
  于红英便道:你想不出来,姑母说给你听。
  燕姒道:侄儿洗耳恭听。
  于红英面色如常,狡黠笑道:阿爹接到了消息,督察院宋玥华暗查二公主私下做生意的事儿,拿到了二公主暗购军用轻弩的把柄,方才,宋玥华往宫里去了。
  燕姒听了这番话,登时瞠目结舌,倒抽一口冷气,手不由得攥紧了衣裙。
  于延霆观着她形态,安抚道:你莫急,听你姑母往下说。
  于红英道:二公主先前托人给你身边收留的宁浩水作过保,让他免去之前的院试和乡试,送他直接参加会试,可有此事?
  燕姒愣怔瞬息,答说:确有此事,可这与今日的事有什么干系?
  于红英搅动手巾道:单看这两桩事,确实没什么干系。但不妙之处,在于这个宁浩水,他乃商籍出身。他是中了探花成了进士,虽说还未封官,已是走出公主府之人,将来仕途如何还犹未可知,这会儿二公主却立时做起了小生意,你想这层关系如何不叫官家猜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