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能不能替我转告殿下,她腹中孩儿是无辜的,望殿下念在昔日之谊,能给她
青跃摇头叹息,说:姑娘,殿下早有话,说斩草,务必除根。
他大步迈过门槛,挥手示意督察院的人离开了忠义侯府。
燕姒往后猛晃去一步,脸色蓦地惨白。
泯静扶住她,小声询问:姑娘,这可该怎么办
不待燕姒答出来,有菡萏院女使匆匆忙忙到了前院,立在檐下对燕姒见礼。
小主子,六小姐请您往菡萏院去。
半个时辰之后,于延霆赶回府,进菡萏院时,于红英正阴沉着脸,低头剥一盅莲子。
何时藏的人啊?于延霆冲上前,指着跪在地上的燕姒道:你胆子也忒大了!
燕姒知自己办错了事,垂头道:孙女知罪,可是,她怀了身孕,我被罗家人掳走前,是她偷偷传信于我,否则我没有先做准备,不定能活着回来。我欠她一个恩情
于延霆扶额,天爷!这下子于家有大麻烦了!
于红英还在专心致志剥她的莲子,她没留有指甲,两手拇指的内侧因用力而挤得红肿。
于延霆看了看她,说:老夫接到公主府送来的消息,立即便赶回来了,抓着门房一问,才知是真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你怎么就半点不着急?
于红英垂着纤长的睫翼,头也不抬地道:等着您回府,才好议啊*,二公主等到罗氏的案子尘埃落定才来这么一手,又专奔着清玉院里去,她的目的还不显然?
于延霆不解:显然?
于红英道:要于家上她的船,让您把姒儿嫁过去。
于延霆目瞪口呆。
就为这?
第107章 待嫁
◎殿下重情重义。◎
不然您当她是为了什么呢?于红英专注剥莲子,说到这里顿了顿,将白白胖胖的莲子肉放进小一些的瓷皿,她先前手里只捏着御林军的权,御林军此次私自离都,皇帝素来也宠她,没同她计较,但她身边亲信升得太快了。
于延霆抄起袖,干脆在旁边一块石头上坐下来,问说:你是说一直跟在她身边那个青跃?
于红英道:岂止?那位崔漫云直接到了锦衣卫副指挥使,连一直中规中矩的王路远都被其压了一头。斩杀罗鸿夕的那位御林军副督军,也升至御林军副统领,这样大的功劳,能得唐绮重用不说,东方槐和崔漫云,同是柳阁老举荐入仕的人,朝中谁看不明白?
于延霆认同道:柳阁老是公主府幕僚,这事从今往后在椋都不算个秘密了。但公主既然大势所向,为啥还非得娶妻?官家放手让她大干这场,不是属意她登东宫之位么?
一直跪在于红英旁边的燕姒,听到这里疑了瞬息,问说:会不会是时候不到?
于红英瞄她一眼,神情看不出是否高兴,只淡淡地道:你说对了。唐绮除掉罗氏,可皇帝却病来如山倒了,皇后出来侍疾,和大皇子重归旧好,凭借周家在朝中深扎的根基,下一步就要斗唐绮。这场战打得好,获益的人却不单单只有摆在明面上的二公主。
于延霆说:那还有谁?
是皇后。燕姒想了想说:大皇子的妻,是周家女。皇后面上同唐峻和好,心里估摸着,只想借唐峻的手,去斗现下形势大好的二公主。宣贵妃这一死,二公主同三殿下彻底离心,她有御林军的权,亲信进督察院和锦衣卫,背后还有柳阁老帮手,但她只掌椋都三军之一,一两个亲信,做不了锦衣卫或督察院的主,起码,现在不能。
于红英说:你想得周全,但未免不够心狠,日前收留楚畅,是你跌的最大一个跟头,二公主她要继续积势夺权,眼下需暂避皇后锋芒,防大皇子对她起疑生猜忌,她便捏着忠义侯府的把柄,做下此局。而今于家没有再观望的利处了,因你心软而没了。
于延霆倒是又别的见解,他重声说:不至于吧!二公主之前和大皇子联手护驾,大皇子才逼死周冲多久,周皇后就跟他联起手来,反着斗二公主?
怎么不至于?大皇子现在有刑部支撑,自己捏着整个兵部,兵部其下大部分都换成了大皇子府幕僚,他这几月培养起不少亲信了。于红英不屑道:天家无情处,正在权柄,若二公主威胁了他入主东宫,他怎么就不会反咬一口?
燕姒不再吭声,她想起青跃走之前在她身侧说的那句斩草要除根,她突然对唐绮这个人有了抵触,为谋利可以心狠手辣不顾半点昔日旧情,今日唐绮杀楚畅,那来日呢?
院中静了一会儿,于延霆转看向燕姒,指着她道:还跪呢?起来吧。我看二公主不错,自身入局中,有勇也有谋。
燕姒那眼底余光瞄了瞄于红英,于红英轻易捕捉她的视线,挑眉道:你不想嫁她?为何?
真要说出个为何,燕姒却一时说不出来了,她脑子里乱糟糟的,一团乱麻。
于红英手里的莲子剥完了,定睛看着她,叹气道:于家的孩子,哪个是怕事的,她杀个楚畅就把你给唬住?你做她枕边人,她要借于家的兵马大权,自然不会卸磨杀驴。反之
这个反之,便是燕姒心烦意乱之处,她跪得更直了些,就等于红英后头的话。
于红英也没卖关子,坦言道:反之,她手里捏着于家窝藏罗氏逃犯的罪证,那就是悬在你我头上的一柄索命之剑,于家随时会大难临头。
燕姒胸腔大震,这些话落进她的耳朵里,震耳欲聋,如同响鼓重锤。
见她面色发起白,于红英把话说了死,道:你若不嫁,大皇子哪日再斗败,东宫之位落到二公主手里,第一个就要收拾忠义侯府,别说咱们,就是辽东我的伯伯,也要遭殃,于家的荣辱,全系你一人身上了!
燕姒浑浑噩噩回了清玉院,她把自己关在屋中,缩在床上,手里紧握着一个匣子,匣子里有唐绮送她的白玉簪、夜明珠,还有荀娘子每月一封家信。
她想起荀娘子温柔眉眼,想起唐绮澄澈目光。又想起荀娘子说动心忍性,想起唐绮雨夜里的狠厉双眸。
这夜,她没用晚饭,最后是枕着脑中楚畅那副落魄面容,迷迷糊糊地睡过去的。
她怎么,就喜欢上一个这样复杂的人呢。
她惴惴不安,心生畏惧,可她似乎,又不得不嫁。
-
翌日在皇帝寝宫朝议散后,唐绮在端门前,请于延霆留了一步。
于延霆站在轿子边上,抱着手行过礼,唐绮就与他闲话,说:父皇在病中,心里挂着朝里的事儿,秋猎今年是不办了,很快将入冬,侯爷那边该陆续收到四处边关奏报了吧?
唉,殿下说得极是。边南守备军经过此劫,幸好督察院的监察御史领着圣旨下去得快,否则还不知要闹出多大乱子。于延霆回说道。
唐绮抬头看向南边天际,天空漂浮有几团白云,她不知是在想什么,等后边官员都走远了,才道:侯爷留心边南鹭州,三年前,本殿就在那里栽了大跟头,此番孤注一掷扳倒罗党,为的无非就是还鹭州前守备军数以万计将士和无辜百姓,一个天理公道。
于延霆虎眼凝神,而后抬手朝唐绮行了大礼。
殿下心中有此念想,臣由衷佩服,姒儿的婚事,于家应下了。
唐绮重展浅淡笑颜,回礼时道:绮在此,谢过侯爷。明日我便向父皇请旨赐婚,娶于家妹妹进公主府,做我平妻。
于延霆闻言微微愣怔,平妻?
唐绮道:不错,想必侯爷也是知道的,绮在三年前,便已有过一桩婚事。
于延霆呆住了。
唐绮补充道:虽未同奚国和亲公主行过大婚之礼,但她是因我受罗氏害死,绮心中伤怀,也不愿于妹妹为此不快。
忠义侯有过一个妻子,两位妾室,但早年她们病故了,后来活阎罗再未续弦,是因对她们心中愧疚,他的弟弟振东伯,曾也提过为他另娶,但他入椋都,就没了那份心。
他是最知斯人已逝的痛楚。
二人在轿边沉默片刻,他便道:殿下重情重义,臣不惑了。
此事已定,唐绮如释重负,她亲自送于延霆上了轿,才打马往安乐大街的方向去。
东市,四海楼。
谷允修早摆好席。
唐绮挑帘入内,一众人手忽然抽刀发难,转眼之间她便被围了个死。
屏风后的人走出来,眼底凶光阴鸷。
唐绮看向他,没去拔腰际所藏的软剑,而是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