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甄嫣然闭上眼,只希望一切顺利。
甄嫣然父亲得知自己沉冤得雪时,仿若梦中,不敢相信会有这一天。
他本是三品的礼部尚书,科举舞弊案他深陷陷阱,无法自辨。
此时,朝廷起复文书已下达,他能以三品规格,从这苦寒之地回到京城,重回官场,继续任职礼部尚书一职。
一路的忐忑慌张,他与他的家人都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
甄府也归还于甄家。
甄嫣然却没有提前回甄府,依旧住在自己的院子里。
知道父亲进京,她与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一同站在路边。
余蓓在她身边,怀里抱着婵婵,对婵婵说:“是姥姥和姥爷他们回来了呢。”
婵婵靠在余蓓肩膀,声音稚嫩:“他们是好人吗?”
余蓓看向甄嫣然。
甄嫣然眸光微闪:“我也不知。”
甄家的马车。
甄老爷的马车行驶在京城宽大的街上,他已经满头白发,满脸沧桑,只是那双眼睛却明亮异常。
他看着自己的老妻,满脸皱纹,悄悄掀开车帘一角,看向熟悉的京城,眼底一片赤红。
忽然,甄老夫人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她抬手捂住嘴,泪水从眼底落下:“是嫣然,嫣然怎么……”
怎么一副妇人打扮。
甄老爷也掀开车帘看去,眼眶霎时一片通红。
甄嫣然也看到自己的父母,看到他们眼底的疼惜和念想。
她眼泪潸然落下,目送着马车离去。
“我们回去吧。”甄嫣然对余蓓说。
她要回去等着,等着父母的决断。
余蓓张了张嘴,却也不知道甄嫣然的父母对甄嫣然究竟如何,不敢妄下断言。
她与甄嫣然往回走,看着甄嫣然萧瑟的身影,知道这是她的心结,她依旧渴望着一个完美且充满爱意的家庭。
余蓓在婵婵背上拍了拍,这是她无法给甄嫣然的吧。
恋人的爱,能弥补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吗?
余蓓这一次有些茫然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一直陪着她,陪着她等待甄家的决断。
一个时辰后,小厮来报:“姑娘!甄姑娘!甄家来人啦,他们来接姑娘你回家啦!”
第79章
此时,甄嫣然的父亲已经进了宫,他冤屈洗白、回京复职,需要进宫面见皇帝。
离家之前,他便告知自己的妻子,让她一定要打听女儿如今的住处,派人将女儿接回来。
甄夫人送丈夫出门后,立刻派自己身边的老嬷嬷去打听。
她以为自己会听到让她心痛难耐的故事,她以为女儿独自一人在京城,也不比他们流放好得了多少。
最初听闻女儿在教坊司过的那些日子,甄夫人确实满心疼惜。
她更是厌恶极了宁靖峰,听闻那人把女儿从教坊司接走后,四年不曾帮女儿脱了奴籍,她便知道那个宁靖峰是个什么脏污的货色。
事情的转折点在余蓓隔离之时。
“听闻宁夫人和离之初,大家都以为是宁靖峰想要将小姐接回宁府,却不想,这次和离乃是余娘子一力促成,甚至不惜和她的父母产生矛盾。
“和离当日夜里,她便让当铺的掌柜将她的嫁妆尽数拖走。”
每一个听到这一段故事的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震惊:“她为何要让当铺的掌柜将她的嫁妆拖走?”
打听的嬷嬷说:“老奴当时也疑惑,后来大家才知晓,她用这钱给咱家小姐脱了奴籍。”
嬷嬷的眼角也红了:“脱奴籍当日,便将小姐的女儿接回府中,如今便是她与小姐一同教养着家里的小小姐,没有将小小姐送回宁府。”
甄夫人想不通,为何宁靖峰先前的正妻会这般对自己的女儿?
随后嬷嬷又说道:“听闻她因和离和变卖嫁妆一事,被余家赶出了门,这才一直住在小姐家中。”
甄夫人说:“她对嫣然如此真心,住在嫣然府中又有何妨,若是这次甄家能复起,我们送她一套宅子,也无法答谢她对嫣然的恩情。”
直到嬷嬷带着人离去,甄夫人坐在自家已经荒败的堂屋,仍旧感叹着余蓓的所作所为。
在这世道,男子要做余蓓所做的那些事情尚且不易,更何况余蓓是一介女子。
余蓓对自己女儿如此,无论她从前与自家女儿是什么关系,她都会将她当作恩人对待。
余蓓和甄嫣然听闻甄夫人也希望余蓓和婵婵一同前往甄家,余蓓心中觉得意外,甚至有种不是坏事的感觉。
她看向邓苏,邓苏冲她眨了眨眼睛:正常人也想不到蓓蓓你对甄嫣然是那种心思,并且已经成功了!你只要在甄夫人面前遮掩一二,你和甄嫣然暂时不会被甄家反对和阻止。
可是……余蓓抿了抿嘴,如果甄家人好相处的话,还是早些把自己和甄嫣然的关系告诉他们吧。
古人对婚姻十分看重,若是她们不说,甄家不定什么时候就给甄嫣然定下一门婚事。
甄嫣然也意外母亲的决定,片刻后又理解了。
母亲应当知道余蓓为自己做的一切,她想要感谢余蓓吧。
但母亲不知道自己和余蓓的关系。
她们的关系,甄嫣然看向余蓓,看见余蓓冲自己甜甜一笑,她心中定下心神,她想要告诉父母她和余蓓的关系。
余蓓是她最艰难时期,给她希望和爱意的人,她从余蓓身上感受不到半点背叛,这对甄嫣然来说十分重要。
且余蓓为了自己,已经被她的家人赶出门,她的嫁妆也没剩下什么,她什么都没有了,如果再没有自己,她与从前的自己又有什么区别呢?
甄嫣然又怎么可能让余蓓成为从前的自己。
甄嫣然握住余蓓的手:“与我一同回家吧。”
余蓓眸光一闪,眼底闪过狡黠:“怎么,姐姐要带我去见父母了吗?”
话落,她凑上前看甄嫣然的神情。
甄嫣然脸颊果然染上浅浅的粉色,她撇开眼神,声音缥缈且淡然:“那你不去吗?”
余蓓道:“当然要去,刀山火海也要去,我不会和姐姐分开的。”
话落,她低头摸了摸来到两人身边的婵婵的头:“也不会和婵婵分开,我们一家三口,要永远在一起呢。”
婵婵眼睛亮晶晶地点头:“嗯!”
甄嫣然没有给余蓓肯定的答案,只道:“那就与我回家吧。”
这话又怎么能不算应承了余蓓的话呢。
一行人坐上马车,来到昔日的甄府。
此时的甄府已经荒废了好些年,即使皇帝已经派礼部早早来打扫修整了一番,但长久无人居住的府邸已经染上了腐朽的味道。
甄嫣然看到这一切却红了眼眶,这才是她记忆中的家。
那些美好的回忆再次浮现在脑海中,被家人背叛的念头越来越浅。
她甚至记了起来,家人将她一个人丢在教坊司,便是不想她跟着家人一起流放,那一路太苦太累,家人怕她无法承受。
她们走过照壁,顺着回廊走进厅堂,看见站在厅堂门口的老妇人,甄嫣然眼泪猝不及防落下来。
那妇人正是甄嫣然的母亲,却已经两鬓斑白,不再雍容。
余蓓放开甄嫣然,在她背上轻轻一推,甄嫣然冲着母亲小跑而去,纵然已经比母亲高了半个头,她还是扑进母亲的怀里,抽噎得不能自已。
甄母何尝不想念这个女儿,这可是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让她如何不心疼。
她轻轻拍着女儿的肩膀,一如从前甄嫣然还年幼时那般。
好一会儿,两人才止住泪。
甄母看向余蓓和婵婵,目光在婵婵身上停留了许久。
那个孩子,虽然她的父亲让人厌恶,可她长得和女儿小时候一模一样,让人生不出厌恶。
片刻,她才看向余蓓,放开甄嫣然后,上前一步,一个长辈,竟然对着余蓓福了福身:“余娘子,你这些日子对小女的照拂,甄家不敢忘却,从今日起,你便是甄家的恩人。”
余蓓心想恩人就算了,你家女婿我还是能做一做的。
但这话她如今却不好说出来,这母女俩这才哭过一场,自己怎么好说这样的话。
可婵婵却不懂。
婵婵不敢与甄母说话,却抬头看向余蓓。
这些日子,她与余蓓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些话不好意思对自己母亲说,却敢和余蓓说。
她的声音也不大,轻细道:“蓓姨,你要给我当爹爹,是娘亲的夫君,不是恩人,对吧?”
话音落下,好似风也被她的童言无忌惊到了,厅堂前的院落里一片寂静,听不见任何声音。
就连余蓓也没有想到,她和姐姐出柜,居然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完成,还是婵婵“助攻”的。
婵婵眨眨眼,好像感受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不妥之处,立刻低下头看自己的小绣花鞋,不敢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