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胤禛一手撑腮,慵懒瞥一眼契书。
“去通知爷名下庄子,让他们雇请灾民秋收,条件参照那拉氏这座庄子,女丁不限老幼,一日供两顿粥。”
“再密令刑部严查烟花柳巷之地,若胆敢趁机购买灾民逼良为娼,立即歇业,主事者下狱治罪。罚银一万两,此后不得再招纳官妓经营。”
胤禛凤眸微敛,他开年初涉朝堂,如今在刑部轮值主事,若在他眼皮底下闹出逼良为娼的丑闻,他罪无可恕。
幸而今日发现及时,否则汗阿玛定会震怒。
“嗻,奴才这就去办。”
苏培盛咋舌,忙不迭扭身去竹林寻藏匿的护卫们,四爷名下三十六座京城附近的庄子与赐下的五座皇庄,都需连夜嘱咐下去。
林纾这丫头精明能干,若今后能协助他打理四阿哥的产业,定能如虎添翼。
只可惜..苏培盛忍不住唉声叹气。
只可惜林纾是那拉氏的奴婢,四爷绝不会信任她。
第二日一早,楚娴照旧准备粥米馒头与鸡蛋前往潭柘寺施粥。
今日来潭柘寺乞食的灾民果不其然锐减大半。
“姐姐。”
昨日被楚娴救济过的小姑娘怯生生跑到她面前。
“小妹妹,今日有番薯粥。”
楚娴待要盛粥,小姑娘却摆摆手。
“我已吃过早膳,潭柘寺南边好几个大庄子在招灾民秋收,我回来与姐姐说一声,您把粥给别的灾民吧,多谢姐姐救命之恩。”
“真的呀,那你得选个条件最好的庄子,吃饱些。”楚娴眉眼弯弯,伸手轻抚小姑娘乱蓬蓬的脑袋。
“你等等,我帮你梳头。”
楚娴赶忙用手指梳开小姑娘的乱发,从衣襟取下帕子当发带,为小姑娘梳出齐整的辫子。
“别洗脸,我涂抹在你脸上的香灰,掺进潭柘寺里最为灵验的平安符,洗去就无法保平安,绝不可洗去,记得吗?”
“我记住了,多谢姐姐。”
目送小姑娘与祖母离去,楚娴继续施粥。
“当家的,三里外的庄子给包子吃,还有草庐暂住呢,咱快去报名。”
“哎呀你吃什么番薯粥,那边庄子还给半个咸鸭蛋和黄面馒头。”
面黄肌瘦的妇人拽着自家男人急急离去,正眼都不瞧楚娴递来的稀粥。
楚娴哭笑不得,没想到她熬的番薯稀粥竟会被嫌弃,挺好。
直到午正,粥桶里还剩下大半稀粥尚未送出去。
“林纾,你瞧瞧这些灾民都开始挑肥拣瘦,亏得我担心他们挨饿,天不亮起身熬粥。”
“方才还有灾民嫌弃我们的粥熬得不够浓稠,立不住筷子,还嫌弃我没给咸鸭蛋,岂有此理,真是升米恩斗米仇。”
穗青拎着沉甸甸粥桶,气呼呼跑到姑娘跟前告状。
楚娴笑而不语,坐在长阶之上,兀自盛满一碗番薯粥喝。
“灾民挑肥拣瘦是好事儿,若天下万民都能挑肥拣瘦,而非饥不择食,才真是太平盛世。”
“咱明儿就不必再来当善人啦。”楚娴仰头将稀番薯粥喝光。
待要再装一碗稀粥解渴,池峥长身玉立,款步而来,撩袍端坐在她身侧,二人相视而笑,一道喝粥。
暮色四合之时,户部紧急调拨来赈灾粮食,在潭柘寺山脚下搭建粥棚,可翘首以待许久,只零星赶来几十名老弱病残。
为防止有宵小之徒冒充灾民冒名赈灾粮,朝廷粥棚熬煮的米粥比楚娴桶里被嫌弃的番薯粥还清澈稀薄。
根据过往赈灾的经验,甚至还往粥锅里撒入粗糙麦麸,所剩无几的灾民逃走大半。
剩下的灾民早已饿急,哪还管什么麦麸噎嗓子,
户部赈灾的官员面面相觑,灾民呢?为何一夕之间灾民都凭空消失了?
楚娴将苏盛与穗青唤去厘清灾民收采柿子的工钱,与池峥蹙足于官府粥棚外观望许久,这才如释重负。
已是月上中天,虫声繁密。
楚娴与池峥二人迤逦闲走于潭柘山林荫小道。
忽地一阵凉风掠过,鹅黄小花簌簌而下。
胤禛伫立,拈起无端落花,抬衣袖拂开肩头落花,转过面来,恰与林纾瞧个正着。
楚娴正偷眼打量池峥,未料他竟转头看她,突如其来地,他挨近,楚娴羞红了脸。
“看什么?”她抢先开口,先发制人。
“你头上有落花。”胤禛抬手,以指腹捻起落花,怕她不信,捧到她面前。
楚娴接过那朵不知名野花,随意轻握于掌心。
“后日一早,郑嬷嬷即将回府。”
池峥是庄子管事,自是要提前与他知会一声。
自那夜遇险,楚娴趁机说服郑嬷嬷回府养老,她允诺从潭柘寺请一尊开光的观音像,让郑嬷嬷在府里诵经祈福。
老嬷嬷心疼她,终是含泪松口答应。
今后潭柘寺南麓这座庄子,将交给池峥与苏盛打理。
“好。”闲人而已,胤禛浑然不在意,只要林纾不离去...
兀地,胤禛面色一沉。
第17章
胤禛不知为何会冒出如此荒谬念想。
收回杂乱思绪,胤禛将目光落在林纾白皙手腕,她正百无聊赖用帕子穿过皓腕上绞丝银镯把玩。
“池峥。”
“恩?”胤禛抬眸凝向她。
她伸手揉着眼皮,眼皮发红,荷色胭脂洇在眼尾。
“下个月初,你需做庄子账目,姑娘十月末从盛京城归来,我得代表咱庄子,到姑娘跟前报账。”
“你还需提前做好庄子明年的开支预账,误差不得超过二成,否则姑娘会扣月钱。”
楚娴絮絮叨叨嘱咐池峥,池峥是她选定的管事之才,她对池峥的要求比别的管事严苛。
若池峥能盘活这座庄子,她会逐渐放权于他。
二人闲步回到庄子,鼻息间满是柿子的清甜果香,廊下通风处悬满一串串柿子,一眼望不到尽头。
穗青捧来账本交与姑娘过目。
“林纾,南边柿子林共采集三千二百六十八斤柿子,今年的柿子采收得过早,依照你的吩咐,只能将未熟的柿子做成柿饼。”
“这帐册记录今日发出的工钱明细,上头有短工画押支取银钱的细项。”
“交给池峥核验。”楚娴开始当甩手掌柜。
“四斤柿子方能出一斤柿饼,今年柿子采摘过早还需刨除大量品相差的劣果,估摸着顶多能出六百斤。”
穗青心疼咕哝道。
“穗青,若我们不解决灾民问题,连六斤柿子都保不住,他们饿急了才不管什么京畿城内,迟早将柿子抢光,这六百斤已是意外之喜。”
“明儿庄子底下二十六户佃农来交租,池峥,明日我与你一道处理。”
楚娴抻抻懒腰,秋收在即,她名下十七处私庄还需亲自打理,她必须尽快将这些琐事丢给池峥处理。
回到西厢内,胤禛将手中帐册丢给苏培盛处理。
苏培盛挠头,拧身将帐册丢出窗外,自有人连夜处理妥当。
“爷,林纾这丫头着实不错,奴才就没见过这般有胆有识的奴婢,”苏培盛对林纾不吝夸赞。
胤禛唇角不经意微扬:“尚可。”
“去告诉林纾,后日开始,每日辰时学骑射两个时辰。”
“明日庄子底下佃农要来,也不知又该闹出什么岔子来。”苏培盛躬身侍立在桌案边,满眼不耐烦。
“奴才总觉得林纾在故意考验您。”
“且静观其变。”
胤禛将轻巧竹木弓绷紧弦,两指捻紧弦调节力道。
以她的力道,勉强能拉开四力半的弓,用竹木软弓正好。
调试妥当弓弦后,胤禛用指腹摩挲竹木箭身,不悦蹙眉:“取锉草来。”
“嗻。”苏培盛心底叫苦不迭,拧身抹黑到后山找寻能去除木材表面毛刺的锉草。
东厢烛火亦彻夜通明,此时楚娴正独坐窗前打磨鹿角盘骨,赶制一对武扳指。
扳指并非只有装饰之用,而是射箭必备工具。
扳指正下方有一拉槽,用以扣住弓弦以便拉箭。
射箭时需将扳指套在右手拇指用以钩弦。扳指正下方有拉槽,以此扣紧弓弦以便挽弓,防止放箭时回弹的弓弦擦伤手指,
扳指有文武之分,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雕细琢诗句或旖丽花纹,武扳指则为素面,尤以用鹿角盘骨制作的扳指最为透气排汗。
鹿角扳指虽不值钱,但若长久佩戴,汗液沁黑扳指,形成黑眼轮廓,能成为名品黑璋,价值不菲。
她的身份是丫鬟林纾,若贸然取出名贵扳指,定会被敏锐的池峥察觉异常,这鹿角扳指最适合她的身份。
“林纾..”穗青欲言又止,盯着姑娘埋头打磨一对儿扳指。
“林纾,我觉得你送池峥扳指,不大合适。”
“哪里不合适?”楚娴仰头看向穗青,她涨红脸攥紧双手,显得局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