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虞凌夜摇头:“未曾。”
偃青:……
他耳朵不聋,他还在这听着呢。
怎么不直接问他啊?
问啊!
谢莺眠看着偃青一脸“你们快来问我”的表情,问道:“偃管家好事将近?”
“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
偃青笑眯眯的:“八字还没一撇呢。”
“我就是觉得,我好像要老树开花了。”
谢莺眠:自己说自己是老树开花,看来是真要开花了。
偃青自顾自说:“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学习偃家机关术的第一条就是心如止水,这些年我也一直心如止水。”
“我年轻时,一直在寻找父亲,除了寻找父亲和研究机关术之外,对其他的事务毫无兴趣。”
“加上偃家祖传头疾,我对于男女之情看得极淡。”
“直到,遇见了她。”
偃青无法形容他的心情。
头疾折磨下,他早就失去了那种世俗的想法。
不管多漂亮多有本事的女子,他都毫无感觉。
唯独看到梧桐姑娘。
他的身体,他的心,他的人,全都被什么东西点燃。
偃青脸霎时变得通红,整个耳朵都红了。
谢莺眠对虞凌夜说:“看得出来,偃青确实是陷进去了,就是不知道是哪家姑娘。”
虞凌夜:“我猜,应该是那位梧桐姑娘。”
谢莺眠:?
偃青不是跟梧桐姑娘第一天见面吗?
第589章 :昨夜出了大事
谢莺眠试探着问了一下。
看着偃青支支吾吾说话颠三倒四的样子,确认了。
偃青看上的女子,确实是梧桐姑娘。
确切地说,是偃青对梧桐姑娘一见钟情了,就是不知道梧桐是怎么想的。
梧桐听不见,说不了话,文字与他们也不通,沟通极为困难。
谢莺眠找过能够读懂梧桐所使用的文字的季云舒。
因秋闱结束的缘故,季云舒非常非常忙。
她递给季云舒的帖子全都石沉大海。
谢莺眠也知晓,秋闱大案正在关键时候,季云舒一时半会儿无法分心,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九月中旬,第二茬桂花盛开。
冲天香味透过上京城的大街小巷时,
老上京人就知道,秋闱放榜的日子到了。
放榜当天,整个上京都处于人声鼎沸中。
高中的学子或仰天大笑,或痛哭失声,或者平静无波,姿态各种各样。
落榜的学子则无一例外捶胸顿足,垂头丧气。
押注和下注的人们也是,有人赚的盆满钵满,有人倾家荡产。
有人嚎啕,有人大笑,有人愤怒,有人哀愁……
人生百态,仿佛如往常一样。
入夜后。
沸腾的上京终于安静下来。
谁也不知道的是,
三更鼓声一过,上京府衙,刑部,大理寺,六刑司,四司的高手以及皇宫守卫紫猊卫全部汇集在皇宫前殿。
子时。
行动的信号发出。
四司之人手持皇印,闯到各处,抓捕了许多人。
这些人是在睡梦中被薅起来的,衣衫不整,跑也跑不掉。
天微微亮时,所有人都被抓捕到牢狱中。
府衙的牢狱不够用,还借用了刑部,大理寺和六刑司的。
第二天。
百姓们才知道昨夜出大事了。
穆国府参与秋闱作弊案,全家被抓到牢狱之中。
敦国府与穆国府是连枝,但因敦国府与穆国府已分家,敦国府那边暂时只贴了封条。
除了穆国府,还有负责监考的几个重臣以及数十个中举的考生一并被抓。
罪名是科举作弊案。
一时间,上京沸沸扬扬,全都是讨论这件事的。
案子是皇帝命令季云舒亲自督办的。
季云舒布局了多年,早就获取了整个作案链条,抓捕了链条上的所有人。
案件清晰,物证齐全,受害者和人证全部到齐。
犯案者百口莫辩。
判决很快就下来了。
穆国府不仅参与案件作弊,收取巨额财产,还谋杀了许多原本该考中的学子,性质极为恶劣。
皇帝下令收回穆国府的丹书铁券。
穆国府男丁全部斩首示众,女眷流放三千里,下人们被收回卖身契,重新发卖到各处。
敦国府也受到了牵连。
虽不至于斩首,但也判了流放之刑。
因敦国府的老太君明夷郡主过世,崔家三兄弟和一大部分主子送明夷郡主的棺椁回老家,需要将他们召唤回京再流放。
留在敦国府里的人,嫁进来的女眷们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收到了和离书。
比如,崔固的大儿媳。
当初崔固的大儿媳收到和离书时,人差点崩了。
她不敢相信,一向对自己体贴的丈夫,会因为她不愿去给明夷郡主守孝就跟她和离。
她哭过,闹过。
她狠狠地撕碎了和离书,将和离书扔到相公脸上。
当时相公也没说什么,只是用一种很无奈的眼神看着她。
她以为相公不会再提和离了。
谁知,就在前几天,管家再次拿来和离书,要求她到官府备案。
她非常愤怒。
管家只执行主子的命令,等着她去和离。
她一怒之下去了府衙,备案了和离书。
管家在她和离后,将她的全部嫁妆奉还。
甚至,还送来了她院子里的下人卖身契,说是补偿。
她以为这是崔府对她的侮辱,气得吐血昏迷,卧床不起。
直到————
穆国府被抄家斩首,敦国府被抄家流放的消息传来,她才知晓相公的良苦用心。
相公不是在逼她和离,而是在给她找后路。
大裕王朝可以立女户。
她的嫁妆非常丰厚,崔家全部返还,能保证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同样经历的还有崔敢的夫人。
崔敢中年学道出家,崔夫人守了大半辈子的活寡。
她争过,闹过,逐渐心如止水。
就在她以为她会守活寡守到死的时候,崔敢给了她和离书。
她没有闹,立马拿着和离书去备案,彻底与崔家断绝关系。
她年岁已大,娘家父母和兄弟都死了,娘家侄子们与她不亲近。
无娘家可去,她就住在自己的小宅子里。
管家在第二天将她的嫁妆奉还,还送来了她院子里下人的卖身契,她痛快收下。
形同陌路的夫妻各自分道扬镳,这是最好的结果。
崔夫人一直是这么想的。
可,当敦国府被抄家的消息传来时,她握着那份和离书,泪流满面。
第590章 :舞弊案尘埃落定
和离的女眷不再受牵连。
出嫁的女儿也不在追究范围之内。
但有几个崔家男儿与妻子感情极好,他们并不知道崔家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他们明面上答应了明夷郡主要给妻子和离书,暗地里将和离书撕毁。
尚未出嫁的女儿和崔家的儿子孙儿以及这些没和离的妇人,全都逃不过流放的命运。
好在,敦国府只是受牵连,流放的目的地也不算苦寒。
加上谢莺眠和虞凌夜特意派了两个人暗中保护他们,也不至于受太多苦。
另一边。
刑部派人去捉拿回骆青县的崔毅等人时,意外调查到,崔毅等人在进骆青县的山道上被匪徒劫走。
根据当地县令的说辞,
骆青县附近多山脉,大山连绵,里面盘踞着一群穷凶极恶的匪徒。
匪徒经常劫持过路的富商和官员。
县衙多次剿匪,但因山脉过于庞大,山路非常难走,山上野兽出没,匪徒盘踞之地易守难攻,每次剿匪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伙匪徒盯上了一看就非富即贵的崔家,在距离骆青县三十公里的地方对崔家动手。
县令在得知敦国府崔家众人被劫后,急得起了满嘴的燎泡。
那可是世族八大家的崔家。
上面追究起来,把他拆了他也赔不起。
就在他准备向驻扎军求助剿匪的时候,崔家出事了。
县令嘴里的燎泡没消反而更多了,喝再多的降火茶也无济于事。
崔家在出事的关头被匪徒劫走,这太巧了。
他怕上面怀疑他故意包庇犯罪。
为了头顶的乌纱帽,他几乎用了浑身解数来证明真的是匪徒劫走了崔家。
消息很快传回上京。
皇帝得知此事后,没有追究,更没有剿匪的意思。
他的目的已达成。
世族八大家里,崔家已被除名。
就算崔毅等人活着也只能以逃犯的身份活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若他们没死,迟早会被人抓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