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还好他有丰富的野外睡眠经验。
  当天夜里,他睡了这一个月以来最安稳的一个觉。
  从那一夜之后,屠不凡每夜都来光顾季云章的屋顶。
  睡饱的屠不凡终于不再掉头发,也从灰蒙蒙变成光鲜亮丽。
  他接了沈听肆的单子,易容成说书人进酒楼,讲述二十年前封家灭门案真凶落网的全过程。
  屠不凡说书很有感染力,也有很多书迷。
  加上沈听肆秘密派人推波助澜,很快就火爆到一发不可收拾。
  第561章 :燃爆舆论,慕家倒台
  屠不凡说书的内容,是沈听肆编写的。
  沈听肆很知道如何吸引人。
  比如,真实事件是:二十年前,钱大夫在暴雨夜看到的人是慕虎带队灭了封家。
  这短短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经沈听肆改编,屠不凡极有感染力的讲述,就变成了:
  “二十年前的暴雨之夜,钱大夫接到了急症病人,病人性命垂危。”
  “钱大夫冒雨去了病人家里,将病人救活后已是后半夜。”
  “大雨哗啦啦如倾盆瀑布一样往下泼,电闪雷鸣,这样的天气下,主家想让钱大夫留宿。”
  “因担心家中即将临盆的妻子,钱大夫婉拒了主家的邀请,冒雨往回赶。
  “钱大夫路过主街时,闻到了混杂在暴雨中的血腥味,还听到了杂乱的马蹄声。”
  “钱大夫听过许多民间故事,最为有名的民间故事便是阴兵借道。”
  “诸位,不知您们有没有听过阴兵借道?”
  屠不凡细细为听众讲述何为阴兵借道,还讲了好几个阴兵借道的例子。
  光这几个例子就讲了大约两刻钟时间。
  鬼神一说,向来有致命的吸引力。
  屠不凡的讲述,让吸引力更上升了几个层次。
  听众们的吸引力很快就被吸引进故事里,也越来越多听众加进来。
  等听众越来越多,火候差不多到了。
  屠不凡再话锋一转:“咱们回归正题。”
  “阴兵借道的条件全部符合,钱大夫惊骇不已,以为见到了阴兵借道,吓得赶紧躲在草垛里。”
  “等了好一会儿,伴随着电闪雷鸣,前方有无数阴影靠近,你们猜,钱大夫看到了什么?”
  众人的胃口全都被吊起来。
  他们纷纷等着屠不凡往下说。
  屠不凡重重一拍案木:“钱大夫看到了好几匹马,马上坐着好几个身着将军衣裳的男人,他们如从地狱中走来的,带着血腥气味和浓烈杀气。”
  “雨帘模糊视线,钱大夫模模糊糊看到这一幕后,更加笃定他是遇见了阴兵借道,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等这队阴兵走到钱大夫附近时,忽然,一阵狂风吹过。”
  “狂风吹动了那位将军身后的旗帜,旗帜上赫然写着一个硕大的慕字。”
  “雷电闪过,那些人的影子清晰地映照在街上,这一刻,钱大夫突然意识到,他们不是阴兵,而是某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归属不言而喻。”
  就这样,听众彻底记住了“慕家军”。
  再往后,屠不凡讲述到钱大夫因高烧失忆,讲述到封家灭门,讲述到钱大夫偶然认出了二十年雨夜出现在主街上的某位将军。
  这位将军还姓慕。
  句句不提慕家,句句指向慕家。
  于是,慕家军灭封家满门的事,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上京城的大街小巷。
  等慕家和太后反应过来的时候,舆论已爆。
  慕家慌忙去制止。
  然而,他们越控制,情况越糟糕。
  在百姓们眼里,他们这是做贼心虚。
  一个人的言论容易掐灭。
  十个人的言论也容易处理。
  但,上京几十万人的言论齐爆发,就算慕家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平息掉。
  慕家越用武力镇压,百姓们越一身反骨。
  到了最后,都不用沈听肆和虞凌夜的人继续去引导,慕家就已人人喊打。
  慕家一向嚣张惯了,不肯用软和的方法对付百姓。
  还虐杀了几个跳得最欢的百姓杀鸡儆猴。
  慕家杀人,将舆论推向制高点。
  百姓们民愤也达到了顶峰。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百姓们自发集结起来围到皇城附近,齐声要求皇帝严惩慕家,彻查封家灭门案。
  等时机差不多了之后。
  沈听肆带着慕虎的供词,证人钱大夫面圣。
  证据确凿,民愤激烈。
  激烈的民愤已影响到了朝廷的公信力。
  作为上位者,皇帝最懂人心。
  他知道这件事幕后有人推波助澜,但,民愤已燎原,慕家是非除不可了。
  皇帝下令,收回慕家兵权。
  慕家男丁斩立决,女眷流放三千里。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不可一世的慕家就这么倒了。
  慕家男丁被砍头时,全城百姓围观叫好。
  菜市口的血清理了一遍又一遍,每天都有新鲜的血来覆盖。
  一直到半个月之后才彻底砍完。
  等半个月之后,这场声势浩荡的口诛笔伐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等事情结束后。
  沈听肆秘密派人给死掉的那几个百姓的家属送去了银子。
  死掉的那几个人不是什么无名无姓的百姓,他们都是曾受过封家恩惠的人。
  他们知道,这场舆论想要达到顶峰,必须要死人。
  只有死人,才能彻底燃爆人们心中的愤怒,才能真正为封家报仇。
  他们几个主动赴死,用性命,用鲜血,将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拉到顶峰。
  他们,以蚍蜉之力,扳倒了慕家这棵大树!
  第562章 :皇后出宫见谢莺眠
  太后病了。
  病得非常严重。
  从慕家彻底倒台后,太后就一病不起。
  太医院所有的太医轮流给太后把脉诊断,开了许多药,用了很多方子都无济于事。
  太后病后没多久,皇后也病了。
  皇后的病同样来势汹汹,一度病重到了无法下床的地步。
  接近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宫两大主力却全都病倒了。
  皇后请求皇帝,将中秋节宴交给几位贵妃处理,皇帝只能答应下来。
  凌王府。
  谢莺眠午休刚醒。
  玉藻来报,皇后身边的霜降姑姑来了。
  谢莺眠忙让玉藻将人请进来。
  霜降姑姑一如往常带幕篱遮面。
  进屋后,霜降姑姑示意谢莺眠先让丫鬟们离开。
  等屋子里空下来之后。
  霜降姑姑掀开幕篱。
  幕篱下,赫然是皇后的脸。
  谢莺眠吓了一跳:“皇后娘娘?”
  皇后道:“是我。”
  谢莺眠已接到了皇后病重的消息。
  原本该卧床修养的皇后假扮成霜降姑姑出现在这里,她心下一沉。
  “您这时候出宫,是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皇后笑道:“别紧张。”
  “宫里暂时无事发生。”
  “我假扮霜降混出宫,是因为我有不得不出来的理由。”
  “一来是想去看看我哥,我哥就是楚枭,大长公主给我来信,说我哥手术成功,休养七天后已性命无碍,目前已有苏醒的迹象。”
  “我身份特殊……”
  皇后叹了口气:“哎,莺眠,我也不瞒你,皇帝对楚家向来打压,我哥哥当年落到那般地步,很难保证没有皇帝的手笔。”
  “我无法光明正大去看他,就想借着霜降来拿药的名义出宫来,偷偷去看一眼。”
  “二来。”
  “我想当面谢谢你。”
  皇后后退两步,“噗通”一声跪在谢莺眠跟前。
  “皇后娘娘,您这是做什么?”
  “您快请起。”
  谢莺眠忙去拉皇后的胳膊。
  皇后摇头,坚定地给谢莺眠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来。
  皇后眼底含着泪:“我自小与我三哥关系好,我三哥出事的时候,我心都要疼死了。”
  “我三哥年轻时顺风顺水,年少英才,长相风流倜傥,是多少上京小娘子心中的梦。”
  “我三哥与大长公主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为了能娶到大长公主,我三哥愿意放弃所有职位,只当大长公主的驸马。”
  “谁知造化弄人,大长公主被迫和亲赤勒,在赤勒吃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苦。”
  皇后想起大长公主刚刚从赤勒回归时的模样,潸然泪下。
  记忆中的大长公主那么明媚鲜活漂亮,在赤勒被折磨十年,险些连人的样子都维持不住。
  “我三哥因为大长公主远嫁萎靡不振,直到后来,大裕兵强马壮,有了一战之力,他主动请缨,请求率兵攻打赤勒。”
  “命运依旧没有放过他们,大长公主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我哥却生死不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