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谢莺眠:……
  青凰能吃她是知道的。
  但能吃到让出身世族大家的师兄放弃收徒,出乎她的意料。
  “师兄,我正好找你有事。”谢莺眠简单说了说要考核闻歌的事。
  崔太医拍着胸脯保证:“这个好说。”
  “正好我手上有许多病号,让闻歌跟我一起把脉。”
  崔太医将闻歌带到诊室。
  闻歌紧张。
  崔太医笑道:“别紧张,第一次出诊都这样,习惯了就好了。”
  病人进来的时候,崔太医让闻歌先把脉。
  原本紧张无比的闻歌,在触摸到病人的脉搏后,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她一改怯懦和畏缩,眼中带着光,认认真真给病人把脉,又通过纸张写下几个问题。
  病人正好识字,一一回答了。
  闻歌思考了片刻,在纸上写下病人的病症,用药。
  比起闻歌,崔太医就轻松多了。
  他几乎和闻歌同时写完的药方。
  崔太医看到闻歌写下的病症和用药后,非常惊讶。
  从药方上能看出来闻歌没怎么给人看过病,下药非常小心,把脉手法也很生涩。
  但,病症也好,药方也好,全对。
  甚至,闻歌开的药比他开的药更便宜更适合病人。
  崔太医啧啧感叹:“小师妹,这丫头可以啊。”
  “要不是她那么紧张,把脉姿势那么生涩,我都以为你们是来踢馆的。”
  有了崔太医的夸奖,闻歌有了信心。
  接下来的几个病人,闻歌的速度快了不少。
  “可以可以。”崔太医看了闻歌开的方子连连点头,“真的很不错,非常不错。”
  “这丫头的用药习惯甚至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人。”
  “说来也巧,丫头的问诊方式也与故人相似。”
  “小师妹,你这丫头可以来医馆坐诊了,正好咱们医馆还没女大夫,男女有别,我跟老黄都是男的,一些女病人总是藏着掖着不肯多说,白白耽误了病情,有个女大夫来坐诊会方便很多。”
  说到这里,崔太医很遗憾。
  他刚才还想着,小师妹能亲自带人来,说明这丫头有些天赋在身的。
  小师妹看好的人,他也看好。
  只要这丫头基础不差,他就收这丫头为徒。
  结果呢。
  这丫头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什么,她完全可以出师,甚至比一大部分大夫要强。
  他的收徒计划只能再次搁置。
  谢莺眠也是这个意思。
  闻歌是个非常内敛的性子,加上她之前聋哑,谢莺眠根本不知道闻歌会医术的事。
  知道了闻歌医术不错,再让她当丫鬟就太浪费人才了。
  她特意让崔太医来考核闻歌,就是给闻歌信心,让闻歌有信心来坐诊。
  “接下来是针灸。”谢莺眠说,
  “针灸和开药方不同,咱们不能用真人。”
  “我之前让青凰准备了一些假人,我们就在假人下针。”
  闻歌比最开始淡定了许多。
  她按照谢莺眠的指挥下针。
  一开始手法比较生疏,熟悉后,手法慢慢变得熟稔。
  谢莺眠很满意。
  崔太医则是一脸见鬼的样子:“不对啊,时间对不上,那老家伙早死了。”
  “丫头,你这针灸手法是跟谁学的?”
  “你师父是谁?”
  闻歌摇头。
  她不知道师父的名字,只知道别人喊他丁大夫或者丁老头。
  “你摇头是什么意思?”崔太医道,
  “你别告诉我你是自学的,这不可能。”
  “你刚才那套针法是我一个友人独创的,他独创的针法不可能外传。”
  “师兄,你先冷静一下。”谢莺眠说,“闻歌声带还没恢复,说话很慢。”
  “闻歌,你用笔写下来。”
  闻歌刷刷写好了答案,递给崔太医。
  崔太医看到她师父姓丁时,瞪大眼睛:“他是不是叫丁维?”
  “不,不对,那老头早就死了,我还去给他上过坟。”
  “我记得丁维有个儿子,好像叫丁陵游,对,是这个名字,你师父是不是叫丁陵游?”
  闻歌想到了什么,点点头。
  “哈哈哈。”崔太医哈哈一笑,“这不就巧了么!”
  “我那个老友就是丁维。”
  “丁维人品好,医术也很不错,可惜啊,被贵人们斗法牵扯进去,他性格耿直不圆滑,实在不适合皇宫这种地方,我当时想着,借机让他离开皇宫也好,像他这样医术高明的人,走到哪里都能有口饭吃。”
  “后来我还跟丁维喝过几次酒,我记得丁维家的小子娶亲了,还生了一个小孙子和一个小孙女。”
  “丁维那家伙还笑话我一把年纪了还不成亲,他已经有孙子孙女了之类的。”
  “丁陵游我也见过,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医术天分也不差,可惜,丁维死后,他们一家举家搬迁,跟我的联系也就断了。”
  “我实在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见到丁维那老家伙的小徒孙。”
  崔太医想起友人非常开心:“你师父如何?”
  “算起来,老家伙的孙子孙女早就成亲生娃了吧?时间过得真快,当年我还抱过那两个娃娃呢。”
  闻歌低下头,摇头。
  她在纸上写下:“师父已故去。”
  “师父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在师父故去之前已故去。”
  崔太医怔愣住。
  他的笑意僵在脸上:“都死了?”
  “他们一家,全都死了?”
  第381章 :命苦的女子何止一个?
  闻歌点点头。
  “怎么死的?”崔太医问,“丁维的儿媳妇是个很爽朗很健壮的女子,走路虎虎生风的,那两个孩子也粉雕玉琢可爱得很,怎么会都没了?”
  闻歌不知道。
  她认识师父时,师父就是一个人。
  因师父医术高超,在附近也算小有名气,一开始还有不少人给师父介绍对象。
  师父全都拒绝了。
  每年到了固定的时间,师父会关门三天,出一趟远门。
  三天后准时回归,重新营业。
  她问过师父,师父什么都没说,只是非常哀伤地望着远处。
  闻歌将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崔太医。
  崔太医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来。
  他嘴唇动了动,有许多话想说,话到嘴边,只剩下一声叹息。
  崔太医失去问下去的兴致。
  他摇着头,意兴阑珊,佝偻着背走出去。
  闻歌有些担心。
  谢莺眠道:“负面情绪师兄会自己消化掉的,你不必担心。”
  “闻歌,我有重要的事与你说。”
  “你,想不想再救宁国公一次?”
  闻歌不解。
  谢莺眠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告诉闻歌。
  闻歌听完后一直摇头。
  她在纸上写道:“王妃娘娘,这都是您的功劳,我怎么能霸占您的功劳?”
  谢莺眠道:“我的身份不太合适出面。”
  “这件事由你来做,是最优选。”
  闻歌还是不同意。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宁国公的恩情多有分量。
  她不能抢了王妃娘娘的功。
  谢莺眠道:“闻歌。”
  “我让你出面去救宁国公,不仅仅是让你去当宁国公的恩人,我还想让你打出名气去。”
  “先前我不知道你会医术,更不知道你的医术如此精湛。”
  “现下我知道了你的能力,自不能让你继续待在凌王府当丫鬟,我想让你以女大夫的身份来医馆坐诊,专门给妇人们看病。”
  “这个时代是男子的天下,女子寸步难行,尤其是女大夫。”
  “我想让你扬名,想让上京城的百姓都认可你,也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女子们无顾忌地来找你看病。”
  “当然,只是坐诊看病不是目的,我的目的是,等时机到了,我想通过你来培养更多的女大夫,让天下被病痛折磨的女子,都有一个看病的去处。”
  “闻歌,我希望你能勇敢一点。”
  闻歌听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是啊。
  这个时代的女子,很难很难。
  医术传男不传女,女大夫凤毛麟角。
  仅有的女大夫也不能抛头露面,只在大户人家给那些富太太们诊脉搭配药膳。
  普通女子生了病,尤其是女子隐私一些的病症无法对男大夫说出口,要么强忍着要么用土方子。
  她在庄子上,曾见过一个生育了多个孩子的妇女,因为没好好休养过,一干活子、宫就会掉出来,被一旁的妇女们嘲笑。
  那妇女决心剪掉那累赘,她给自己准备了一碗平常舍不得喝的红糖水煮鸡蛋,用剪刀剪掉后,因出血过多身亡。
  至死,她都没能喝到那碗红糖鸡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