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穿过好几条小巷。
路越走越陌生,灯笼也越来越少。
就在谢莺眠以为他们迷路时,从小巷里拐过去之后,一条大路陡然出现在眼前。
那条大路上挂满了红灯笼。
大红灯笼在夜空中飘飘摇摇,美不胜收。
和方才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不一样,这里人烟稀少,非常安静。
安静的有种奇怪割裂感。
“我们这是到哪里了?”谢莺眠说,“这里全是大红灯笼,倒是没多少花灯,游人也极少。”
虞凌夜道:“这里应该是老街。”
谢莺眠:“老街?”
虞凌夜解释说:“二十年前,花灯会上奇形怪状的花灯并不多,多数是大红灯笼,就像这样子的老式灯笼居多。”
“这个地方也空前热闹,后来,花灯造型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巧,颜色也越来越多,人们追求新奇,老式大红灯笼逐渐被淘汰掉。”
“这条老街曾是花灯会的中心,很是繁华,后因老街商铺的主人想保留老式大红灯笼,不肯引进新花灯,商家们逐渐转移到了新街上。”
“慢慢的人都转移到新街那边去,老街也就冷清下来。”
谢莺眠感叹:“老街商铺的主人也是犟种。”
“若是不能与时俱进,只能被淘汰掉。”
虞凌夜:“她本就不是为了与时俱进,她留这些老式灯笼,是想等女儿回来。”
谢莺眠一听这话,立马知道老街商铺主人是谁了。
“王夫人?”
虞凌夜:“是她。”
“王夫人的女儿丢了之后,她就花高价将这条街的大半商铺买了下来,在那些商铺门口,只挂老式的大红灯笼。”
“据传,她每年都会在女儿丢失的地方等女儿回来。”
谢莺眠感叹。
不管哪个时代,人贩子都该死。
他们偷走的是一个孩子,破坏的却是一个家庭。
“咱们走吧。”谢莺眠不想在这里遇见王夫人。
她要带着虞凌夜回去时,瞥见了几个熟悉的人影。
谢莺眠顿住:“虞凌夜,你看前面。”
“你有没有觉得前面那几个人有点眼熟?”
虞凌夜无语:“你的丫鬟们。”
谢莺眠:“还真是她们!”
“这几个丫头,不去前头凑热闹,跑这里来干嘛?”
一个个还鬼鬼祟祟的。
“咱们过去看看。”谢莺眠也带着虞凌夜跟上去。
“玉藻?”谢莺眠悄无声息地来到玉藻身后,轻轻喊了一声。
玉藻吓了一跳,差点叫出声来。
珠月眼疾手快地捂住玉藻的嘴。
玉藻看清楚谢莺眠和虞凌夜后,松了口气。
“原来是凌王殿下和王妃娘娘啊,可吓死奴婢了。”玉藻说。
“你们鬼鬼祟祟的,干嘛呢?”谢莺眠问。
玉藻嘘了一声:“王妃娘娘您小点声。”
“您看前面。”
谢莺眠顺着玉藻指的方向看去。
那一排大红灯笼之中,玲珑正红着眼站在大红灯笼里面。
玲珑对面,正是王夫人。
两个人谁也没开口,就那么面对面相望。
玲珑之前被狼狗们攻击过,脸上有伤,玲珑高价向谢莺眠购买了祛疤药膏。
疤痕慢慢变淡了,不仔细看的话看不出来。
王夫人经过谢莺眠这段时间的调养,身体恢复了许多,脸上也慢慢有肉,恢复了几分从前的容颜。
于是……
第257章 :二十二年,欲语泪先流
玲珑在看见王夫人的脸时,震惊住了。
王夫人在看到玲珑那张脸时,同样震惊住。
两两相望,欲语泪先流。
谢莺眠轻轻“呀”了一声。
王夫人之前因为厌食,瘦得只剩下一个骷髅架子,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面貌来。
她也根本没注意到,玲珑的样貌与王夫人竟有五六分相似。
玉藻悄悄说道:“我们跟玲珑一起看花灯,花灯那么好看,街上那么热闹,玲珑却总是心不在焉的。”
“她一直心事重重,四处张望着,不知在找什么东西,我们带她去了不少地方,她都没什么兴致,我跟珠月就问她是不是有要去的地方。”
“玲珑这才告诉我们,她想去一个挂满大红灯笼的地方,很多很多红灯笼,一大片灯笼,人非常非常多,也很热闹。”
“我跟珠月觉得奇怪,大红灯笼都是老式灯笼了,早就被淘汰掉了。”
“珠月对这一片熟悉,说老街那边可能保留了老式的大红灯笼,或许玲珑要找的地方在老街,于是我们就来到了老街。”
玉藻深深地叹了口气。
“玲珑看到大红灯笼后,眼泪就没停下过,她说这里就是她要找的地方,也是她梦里的地方。”
谢莺眠想起来了。
玲珑曾经说起过,她会走丢是因为任性要去看大红灯笼。
而,王夫人的女儿,也是在二十多年前走丢的。
王夫人女儿丢失,同样与大红灯笼有关。
答案,呼之欲出。
“薇薇。”王夫人试探着喊了一声。
玲珑没有反应,只有不断往下流淌的眼泪。
王夫人觉得自己唐突了。
女儿走丢的时候才那么一点点大,肯定早就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了。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王夫人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柔和,“我不是坏人,我就是觉得……觉得……”
“我觉得你像我的女儿。”
说出这句话之后,王夫人捂着脸,眼泪簌簌往下流。
二十二年了啊。
每年的花灯会,她都会在女儿丢失的地方等待。
一年又一年。
她等了又等,从满怀希望到逐渐失望到心灰意冷。
无人能知道这个过程有多煎熬,也无人能知道,女儿丢失的二十二年里,每一天日升日落对她来说有多残酷。
女儿丢失的那天,她的心也跟着死了。
她的病,也是从那一日开始的。
好多好多人告诉她,找了那么久,寻了那么久,没有半点音讯,女儿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她不信。
作为一个母亲的直觉,她觉得女儿没死。
所以,她每年都要来,每年都要在这里等。
在这里等待女儿,成了她的执念。
即便她知道,女儿可能回不来了,女儿可能根本不记得这里,她依旧在等。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新样式的花灯取代老式的大红灯笼。
她害怕女儿找不到回家的路,几乎掏空了家产买下这条街大半铺子,每年在元宵节这天就在门口挂满老式大红灯笼。
她等啊等啊等。
等来等去,等了二十二年。
终于,终于……
“我……”王夫人眼泪哗啦啦往下流。
在梦里,她也反复无数次考虑过,如果女儿真回来了,她该怎么开口,该怎么告诉女儿真相。
她想了无数说辞,模拟了无数遍母女相见的场景。
在这一刻,她提前所做的预设全都用不上。
“我……的女儿。”一向端庄的王夫人嚎啕大哭,“我的薇薇,娘亲终于等到你了。”
“娘亲等了你二十二年,终于,终于……”
王夫人想上前抱抱玲珑。
她的手即将碰触到玲珑时,却又缩了回去。
她害怕。
害怕眼前的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一戳,梦就会醒来。
她害怕眼前一切都成空。
王夫人终究还是没有碰触到玲珑。
她哭到不能自已,哭到浑身无力,本就身体虚弱的她,连站立都无法保持,只能缓缓半跪在地上。
玲珑的眼泪早就模糊了双眼。
这些年,她无数次梦到那一片一片的大红灯笼,梦到走丢那日的场景。
她也梦到,在那片大红灯笼里,她的母亲正在等她。
做了二十二年的梦,在这一刻变成了真实。
“是我娘亲吗?”玲珑颤颤巍巍地开口。
“是。”王夫人颤抖着。
她哭得太过,声音一断一断的:“你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真的一模一样。”
“我看到你的时候,就知道你是我的女儿,错不了的。”
“二十二年前的元宵节,我带女儿来逛花灯,她看到那一排排的花灯非常兴奋,从车上溜了下去……”
玲珑接过王夫人的话:“娘想跟上来的时候,突然有无数人涌了进来,很多很多人,我年纪小,被人群挤走了,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找不到我娘亲了。”
“后来,一个人告诉我能带我去找我娘,我信了,她将我拐回家,我吵着找娘亲,一直哭一直哭,那个人烦了,将我关到地窖里……”
王夫人再也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