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下次有机会,她一定让谢莺眠身败名裂!
谢府寿宴发生的种种,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上京整个贵族圈。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谢侯爷在寿宴当天与丫鬟白日荒唐的事。
其实海棠苑里发生的事更重要。
因为沈听肆将血书呈给圣上后,
圣上命令沈听肆彻查死人岭战役的真相。
秦傲霜和瑞安王被扣押到六刑司,迟迟没被放出来。
只是,贵门夫人都心照不宣地避讳谈论政事,免得揣错了圣意,给家族带来无妄之灾。
她们对高门内宅里的风花雪月更感兴趣,
故而,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还是谢侯爷的风流韵事。
眼看着事态扩大,谢侯夫人正着急时,接到了谢莺眠的信,
按照信上的指示,甚嚣尘上时,谢侯夫人借给儿女们说媒的由头,去拜访了陈御史的夫人。
陈夫人是出了名的大喇叭。
但凡她知道的消息,第二天定能传遍上京的大街小巷。
同样的,陈夫人也是消息最灵通的。
从她这里传出去的消息,准确率有九成。
陈夫人被人戏称“万事通”。
谢侯夫人愁眉苦脸,见了陈夫人就拉着陈夫人诉苦,让陈夫人帮忙给儿女们寻个好人家。
陈夫人好酒。
谢侯夫人专门花大价钱买了最好的酒。
谢侯夫人越说越“憋屈”,要跟陈夫人喝酒解千愁。
陈夫人早就眼馋那几坛酒,闻言当即让人打开酒坛。
谢侯夫人很快就“喝醉”了。
她“醉酒”后,开始哭诉。
哭诉谢侯爷为了给瑞安王和龙渊王妃打掩护,为了护住皇家的名声,不惜毁掉自己的名声。
哭诉谢侯爷身为臣子,如果能护住皇家名誉也值了,谁知道瑞安王和龙渊王妃会惹上人命官司,谢家没能护住皇家名声,还坏掉了自己的名声,连累了儿女们的亲事。
谢侯夫人一边说一边大哭。
她“醉”得厉害,说到委屈处,硬拉着陈夫人去谢府,让陈夫人亲身体验,从海棠苑的偏门到博雅轩只需要走几步。
陈夫人亲自走了一遍,已经信了谢侯夫人的说辞。
谢侯夫人见目的达成,拉着陈夫人“一醉方休”。
醒酒第二天。
她“意识”到昨日的醉酒,忙去给陈夫人道歉,并请求陈夫人不要外传。
陈夫人满口答应着。
然后转头就对要好的手帕交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只告诉你一个人,不要往外传。”
陈夫人要好的手帕交也是个大喇叭。
她口头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就跟关系比较近的几个姐妹分享新鲜事:
“姐妹们,我知道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我只告诉你们,你们千万不要往外传。”
那几个姐妹同样的操作,转头就分享了出去。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谢侯爷以身入局只为遮掩龙渊王妃和瑞安王的丑事一事传遍上京。
这件事越传越离谱。
没参加寿宴的人不太相信。
但,参加寿宴的人多半信了这个说辞。
毕竟,只要脑子正常,就不会在寿宴做这种荒唐事。
若是给龙渊王妃和瑞安王打掩护,倒是可以理解了。
人们又想到当时谢侯夫人的奇怪行为和奇怪言语,如此一来都解释得通了,他们越发觉得自己破解了真相。
有人去询问谢侯夫人和谢侯爷,他们全都拒绝否认,并称是谢侯夫人酒后失言,莫要当真。
他们越是这般,人们越是相信。
尤其是,谢侯爷决定纳那日的丫鬟为媵妾后,更坐实了事情的真实性。
谢侯爷能屈能伸,反而让人们对谢家高看了一眼。
谢家的风波,慢慢恢复平静。
谢侯爷和谢家的清誉也成功维护住。
可,谢侯夫人就是开心不起来。
第167章 :不仅行,还非常行
谢侯夫人不仅开心不起来,还非常堵心。
因为,这移花接木的计策,她几乎每一步都是按照谢莺眠的步骤走的。
包括重金买上好酒去找陈夫人,包括装醉吐真言等等,
一步步,一件件,都在谢莺眠的算计之中。
在执行途中,她多次怀疑谢莺眠的计策能不能行,
事实证明,谢莺眠的计策不仅行,还非常行。
就因为太行了,谢侯夫人更加堵心。
谢莺眠越行,她越领教越觉得毛骨悚然,
弄死谢莺眠这一念头,如烈火一般,越烧越旺。
谢侯夫人恨不得立马将谢莺眠给掐死。
然而,
运筹帷幄了整个事件的谢莺眠,根本不在乎谢侯夫人怎么想。
谢侯夫人想弄死她也得有本事。
没本事只会被她反杀。
……
沈听肆那边。
沈听肆带着血书进了皇宫,紧急面见皇帝。
皇帝看到血书后,大为震惊。
死人岭之战,虽然折损了三千龙渊军和一个大将军,但总体上来说,这场战役以少胜多,惨烈却大胜,非常壮烈经典,足以在历史上记上一笔。
这是他执政期间发生的战役。
封赏也是他亲手颁发的。
若真如血书上那般,整个死人岭战役从头到尾都是阴谋,那就等同于他这个皇帝就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皇帝非常愤怒。
愤怒过后,他又逐渐冷静下来。
若公布死人岭的真相,就代表着他要对天下百姓承认他的判断错误。
皇帝的第一想法是,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调查下去。
沈听肆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他如实相告,血书已经过多人之手,海棠苑审命案时也有无数人围观,此事怕是瞒不住。
皇帝更加愤怒。
他一怒之下,也只是怒了一下。
没办法。
他虽是天下之主,天下却不是他一个人的一言堂。
若他激起民愤,自会有人利用这波民愤挑起冲突。
尤其是涉及到三千龙渊军的惨死。
此案已传出去,若瞒下不处理,就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对一个帝王来说,是致命的威胁。
是以,皇帝只得下令彻查。
皇帝得知血书是萧清颜呈给虞凌夜的,得知萧清颜死在谢家,还疑似死在谢莺眠和闻觉夏手中。
他心里憋着的那股气就落到了谢莺眠和闻觉夏身上。
皇帝下令,
谢莺眠和闻觉夏幽禁凌王府,无诏不得离开凌王府半步,直到案件终结。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谢莺眠还想着修满月客栈,想着去拿原主母亲的遗物。
幽禁命令一出,她哪也去不成了,只能在凌王府猫冬。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天寒地坼,滴水成冰。
谢莺眠怕冷。
天气转寒之后,她就更不愿意出屋了。
整日窝在房间里研究各种美食。
她复刻美食出来的时刻,是澹月院最热闹的时刻。
已经恢复活力的闻觉夏,玉藻珠月闻歌三个丫鬟,以与谢莺眠合作虎虎丸为理由三天两头往凌王府跑的萧灵犀,以为寻求沈听肆能入口食物为理由的小葵,还有嗜甜如命不请自来的屠不凡……
每次谢莺眠的新菜品出锅,他们会争前恐后涌上来,争取品尝到第一口。
小葵轻功最好,人又小,每次都能夺得头筹。
屠不凡功夫也不差,只比小葵差一点,吃第二口也很满足。
其他人多少也能吃到一些。
唯独不争不抢的虞凌夜,每次到他那里的时候已是空碗。
对此,虞凌夜颇有微词。
谢莺眠一开始并不知道虞凌夜为何生气,
经过扶墨指点,
她才知道虞凌夜是因为身份问题不屑去争抢,但他对那些食物很有兴趣,每次都吃不到,才会拧拧巴巴的。
为了抱紧金主的金大腿,谢莺眠每次先给虞凌夜盛出来一部分。
从吊车尾变成万年第一名,这才把虞凌夜哄高兴了。
死人岭案件相隔久远,要调查起来并不容易。
不结案,谢莺眠和闻觉夏就不能踏出凌王府。
这么一晃,就到了冬至。
冬至这日。
厨房里准备了许多饺子。
谢莺眠则准备了各种火锅食材,还复刻了牛油锅底。
刚到下午时分,小葵就闻着味道来了。
他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沈听肆来的。
这是谢老夫人寿宴后,谢莺眠第一次见沈听肆。
萧刻寒的案件牵扯出来无数朝中大臣,还牵扯到了后宫秘辛。
案件越来越复杂,越调查越令人心惊,
重担全压在沈听肆身上,这段日子沈听肆明显憔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