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也一直恪守着他的教诲。”
“在庄子上时,人员简单,关系简单,病症也多是一些头疼脑热什么的,用不着我出手,庄子上的诸位也不知道我会医术这些事。”
“嫁进凌王府就不同了。”谢莺眠苦笑一声,“崔太医,我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在这里,我想藏拙也没办法。”
“就拿林嬷嬷那事儿来说,那豌豆蛊若是不处理,咱们都得给她陪葬。”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在这王府里,我实在有太多身不由己。”
崔太医见谢莺眠对他用尊称,心里更加熨帖。
瞧瞧。
只要不与王妃娘娘交恶,王妃娘娘多有礼貌。
以后谁再说王妃娘娘蛮横无礼他就跟谁急!
崔太医劝慰道:
“王妃娘娘您别嫌我啰嗦,实在是老夫与您投缘,老夫才敢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这人呐,多是踩低捧高,您身处皇家这个漩涡,蛊圣传人这个身份对您来说是好事。”
“您不需要再藏拙,您的医术要大大方方亮出来。”
“至于有些不长眼的怀疑您的医术来源,您也不用理会,老夫自会为您正名。”
谢莺眠要的就是这个目的。
目的达成,她做出虚心受教的样子。
“多谢崔太医提点,我明白了。”
崔太医心里更高兴了。
多通透的孩子。
谢莺眠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该说正事了。
“崔太医,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崔太医:“王妃娘娘尽管说。”
谢莺眠道:“是这样的,我想在上京开一家医馆。”
“我对上京不熟悉,像开医馆流程,药材供应,还有坐堂大夫之类的,我都没有好渠道和人脉。”
“崔太医德高望重,又是太医院的太医,肯定比我有门路。”
“我想请崔太医帮忙搭个桥,牵个线。”
崔太医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谢莺眠的不情之请是开医馆。
皇亲国戚做生意的不少。
开医馆的也不少。
上京的知名大医馆背后的主子几乎都位高权重。
大医馆垄断了上京的好大夫和好药材,价格也极昂贵,以至于普通百姓看病困难。
崔太医对此非常反感。
奈何他人微言轻,什么都做不到。
听谢莺眠说要开医馆,崔太医的语气顿时凉了不少:“您要开医馆?”
“嗯。”谢莺眠说,
“我想开一家平价医馆,让那些穷苦百姓也看得起病的那种。”
“崔太医,我是在庄子上长大的,知道诊费和药费有多贵。”
“小医馆贵,大医馆更贵,许多人因看不起病只能承受病痛,或者活活等死。”
谢莺眠没有乱说。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朝代的大夫看病贵,抓药更贵。
普通医馆,普通的小病要几百文。
复杂一点的病要几两银子。
再复杂的病,多半庄户人家宁可等死也不去治。
至于那些知名大医馆,价格极高昂,普通百姓进都不敢进。
可以说,知名医馆和知名大夫,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是这个时代的约定俗成。
“之前我不知道老头的身份如此惊人,也不知道他这份衣钵的分量。”
“既然我知道了我可能是蛊圣传人这件事,我自不能浪费了老头的本事。”
“我想开的这医馆,不为盈利,就是单纯治病,能回个药材本就好。”
“如此,也不算辱没了老头的一世英名。”
崔太医怔了一下。
他听说谢莺眠要开医馆,下意识以为她也跟那些人一样敛财。
听到“平价”医馆二字。
崔太医肃然起敬。
蛊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
只要蛊圣传人的称号传出去,谁敢对王妃娘娘不敬?
王妃娘娘并没有借这个名号去宣扬自己的名声,而是心系百姓,想用蛊圣的医术为百姓做点实事。
难怪蛊圣能选中王妃娘娘做传人!
这心性,这品行,他自愧不如。
“平价医馆。”
“哈哈,平价医馆,好,好,好!”
崔太医热血上头,直接拍板:“开医馆的流程我熟。”
“熟悉的药材商我也认识几个,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王妃娘娘等我的好消息。”
“至于坐镇大夫,如果王妃娘娘不嫌弃,老夫可以自荐。”
第79章 :请王妃娘娘收我为徒
崔太医心情非常好。
他捋着胡子:“老夫休沐时,可以去王妃娘娘的医馆免费坐诊。”
“老夫不要任何银子,王妃娘娘管顿饭就够了。”
“崔太医肯来坐诊,那可太好了。”谢莺眠真心实意感谢。
她开医馆,给普通百姓看病是其次的。
她的真实目的,是通过医馆来建立自己人脉势力。
这是以后她脱离凌王府,不攀附任何人的底气。
有崔太医这个内行帮忙张罗,她能事半功倍。
“崔太医,我不会让你白白帮忙。”谢莺眠道,
“我会抽时间将我知道的解蛊之法和解毒之法这些资料记录下来赠送于崔太医,希望崔太医能笑纳。”
崔太医大惊:“王妃娘娘,您,您在说什么?”
“您这是要……要将蛊圣的蛊术毒术教给我?”
“不可,不可。”
“此事万万不可。”
谢莺眠疑惑:“有何不可?”
崔太医摆着手:“这些东西都是不可外传的。”
“崔太医不必有心理负担,老头并没有告诉我不可外传。”谢莺眠笑道,
“我若是教给了崔太医,崔太医遇见了类似的病症便可迅速出手救人。”
“若崔太医再将这些教给别的大夫,别的大夫再教给别的大夫,如此传下去,可以多救许多人的性命,也算是做善事了。”
崔太医依旧摇头摆手:“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
“不是老夫危言耸听,实在是蛊圣身份特殊,若他的本事轻易传出去,怕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谢莺眠:“为何?”
崔太医耐心解释道:“王妃娘娘可能不知晓蛊圣的名头。”
“蛊圣的秘术,一直被多人觊觎。”
“王妃娘娘身处凌王府,有凌王府庇护,那些宵小之辈自不敢打王妃娘娘的主意。”
“故而,对王妃娘娘来说,蛊圣秘术是锦上添花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蛊圣秘术或许会引来滔天大祸。”
谢莺眠声音幽幽:“不见的吧。”
她打定主意要用蛊圣弟子这个名号的时候就考虑过,
蛊圣的名号好用是好用,引来的麻烦却不会少。
凌王妃这个身份,并不会让她绝对安全。
想要避免这些麻烦,最简单明了的办法就是搞内卷。
“崔太医,听我讲个故事如何?”
“假如,李大与张三是仇家,两人不共戴天,彼此都想杀了对方。”
“但李大和张三的功夫差不多,谁也杀不死谁。”
“李大非常想杀了张三,倾家荡产购买了一本神功秘籍,但要练神功,需先自断一臂。”
“为了能打赢仇家,李大忍痛断臂,终于练成神功。”
“张三害怕得不得了,匆忙买了一本克制神功的秘籍。”
“如此一来,李大和张三还是谁也杀不死谁,李大不仅倾家荡产,还断了一臂,成为残废。”
崔太医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好像明白了谢莺眠的意思。
“您的意思是,让蛊圣秘术成为唾手可得的东西,当这东西不再稀有时,人们不会争抢,等这些人将秘术学成后,旁人也学成了。”
谢莺眠:“是也不是。”
“崔太医所说的是蛊圣秘术。”
“我所要送出去的是只是解蛊之法和解毒之法,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如故事里的李大和张三一样,李大想尽办法才获得神功秘籍,自断一臂炼成神功,张三却轻轻松松获取了攻克神功之法。”
“若李大提前知晓这些,还会倾家荡产去寻找秘籍么?”
崔太医恍然大悟。
他彻底明白了谢莺眠的意思。
谢莺眠的意思应该是,将所知道的蛊虫和毒药以及解决之法写成手札传扬出去。
手札只是一个手札,不涉及如何下蛊如何制毒这种秘术。
说白了,王妃娘娘是直接给出答案。
试想,有人拼了命抢来了秘术,练成蛊术对仇人下蛊后,仇人随手就找到答案解开了蛊术。
那,拼命抢来的秘术有什么用?
秘术没了用处,自然就不会再有人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