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是自行车,这是三轮车。”旁边的人显然已经在这里围观了不少的时间,说起来头头是道,“自行车可以代步,三轮车可以载物。还有那边的是独轮手推车,只需要一人之力,一次就能运送几百斤的物品。”
售卖自行车等物的地方被隔离处一条长长的过道,专门培训过的售货员在过道中一边骑一边讲解。
“牛马金贵,若用三轮车,可以省下饲养牛马的草料和人手。”
在他身后不远,另一名售货员在展示手推车的使用方法,一条麻绳绑在扶手的两侧,绕过肩膀稳定住车的平衡,车上放着三个装得圆鼓鼓的麻袋,他竟轻轻松松地将这些重物推动前行。
两人眼睛一亮,作为时长远行的商人,他们对独轮车无法拒绝。
三轮车虽好,但价格贵上许多,而且他有三个轮子,在泥泞难行的山道上,恐怕会面临与马车相似的窘境——陷进泥坑中就出不来。
再有就是它的构造更精细,一般而言,构造越是精密的东西,越需要精细的保养,越容易出问题,两相对比之下,独轮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每辆独轮车只需要配备一个力夫,就能运送几百斤的东西,在没有比这更适合远行商队的工具了。
围观群众中的商人们眼睛一亮,问道:“这独轮车价钱多少?”
售货员已经放下了独轮车,这时候他们又发现了新的妙处,底部有两根柱子支撑,只要放下来就能雯雯立在地上,不用担心倾倒,也不需要人一直扶着。
太妙了!
“此车只需要一千钱。”
一千钱!
在大秦,最便宜的马也需要一缢金,再配备上马车,那价钱就更贵了。
而这独轮车只需要一千钱,虽然运货之力更少,但它便宜啊!
三辆独轮车运送的货物就能赶上马车,但价钱却便宜了许多,只是要配备更多的运送力夫。但这时候,人力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给我来二十辆!”
“十五辆!”
“我要二十三辆!”
当微生雪听到独轮车大卖时,不由对着系统炫耀:“不愧是母星遗留下的珍贵文物,瞧瞧,换一个世界依旧是最受追捧的存在!”
便宜!皮实!实用!
谁能不爱呢。
第106章
定下一众货物之后,就是付钱。
说到这件事就让人头疼了,大秦没有纸币,全天下银矿都少,金子也多用于首饰珠宝的装饰,或用于赠礼赏赐,极少出现在市面流通。在统一货币之后,最主要的钱币还是秦半两。
划重点,铜做的。
金属,做得再轻巧重量和体积也在那里,更何况秦半两要保证购买力,里面的铜就不能少。
来往的富贵人自然是不会随身带这么重的钱,这时候就只能回家去取了。
咸阳本地的官吏倒还好,提前知道百货大楼要推出新的产品,事先就准备好钱财才过来购买,但像一些外地来的商人,本来只是来凑凑热闹,寻摸寻摸商品,并没有预料到会大批量贵重物品。
此时就只能回家取钱了。
人来人去的,等傍晚百货大楼关门的时候,秦半两已经堆积了整整两个仓库。
真应了那句话:人走进去都要被钱压死了。
钱山钱海。
百货大楼的负责人是少兰,时间过去小半年,她也回到了咸阳,还没喘几口气呢,就赶上了秋收庆典,咸阳城人流量显著增加,她自然不肯放过这个这么好的机会,紧赶慢赶催着更大工厂把货物都囤满了,这才有这几日百货大楼的繁华。
“今日营业额多少?”
少兰说起营业额已经没有像第一次那么兴奋了,看到堆积满两大仓库的钱,她的兴奋中就混入了头疼。
好多钱。
数钱好麻烦啊。
还得跟治粟内史派来的郎官核对要交的税。
更麻烦了。
她倒是不用亲自去数钱,但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她得在现场监督,更何况交税的事得她得亲自跟郎官核对交接。
一开始根本就没人提百货大楼要交税这回事。
虽然大秦对商人收了重税,但仙人的铺子能是寻常商人吗?
这是他们对神仙的上供!
就少兰知道的,很多来百货大楼买溢价商品的人就是抱着这种念头。
我接触不到仙人,还不能去仙人的铺子买点东西沾沾仙气嘛!
这是普通人的想法。
还有人抱着送好处的念头去买高价物品,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还故意抬高价钱,以隐秘送礼,被少兰借着仙人的名头狠狠整治一番才把这不妙的苗头压下去。
直到有一次少兰带着账册去找仙人汇报收入,她翻完账本后问:“怎么只有收入,没有支出?”
少兰卡壳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原来仙人不是要趁机下场玩一玩吗?
产品都是直接从工厂里拿的货,所有工厂都有仙人的分红,直接从这里头取用。
都是自家的东西,没必要分那么清楚吧。
少兰已经忘了当初自己是如何说的,只记得说完后仙人的脸色非常一言难尽。
像是听到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蠢事一般。
“亲兄弟明算账,每个账目都列清楚,不要公私不分!”
随后她又提起其他支出,“照你这做账的法子,该不会连纳税的钱都没预留出来吧?!”
“你逃税啊!!!”
接下来就是仙人一番苦口婆心,不断强调偷税漏税不可取,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少兰在仙人痛心疾首的目光中,一脸诚恳地做了深刻的检讨,并表示回去就加班核算税款,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最后一脸木然地走出长生殿。
她刚走出长生殿就被在一旁等待已久的内侍请到了章台宫,
当她踏进章台宫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她除了随同大父参加赐宴外第一次踏足章台宫,这个咸阳、乃至大秦的政治核心。
送她进来的不是大父,不是自己的才华,而是仙人。
她一五一十地向陛下汇报情况,连仙人的反应都没落下。
听完后嬴政沉默良久,直到少兰低垂的头脖子都僵硬了,头顶才传来帝王低缓的嗓音:“既如此,便如仙师所言罢。传令治粟内史,驻派郎官在百货大楼,负责缴税事宜。”
正当少兰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时,身侧传来内侍恭敬领命之声:“是。
……
从回忆中抽离,少兰面前依旧是没有少去半点的账本,打开的仓库中是小山一样罗列整齐的铜钱。
她算是知道了那郎官说的,什么叫“闻到钱味就想吐”了。
她现在也非常想掩面而去。
少兰与那郎官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郁闷。
秦半两称重能算出个大概,但钱币制作时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流通到民间后也不是没有损耗,重量多少会有偏差,想要完全无误还得是一个一个数。
钱很多,数钱数得人都麻木了。
那郎官偷偷抹了把脸,拉着少兰到角落,低声问道:“少兰小姐,您跟我透个底,这个数量的营业额,以后还会有多少?”
少兰抬起看钱看得发愣的双眼,直直地盯着他,语气飘忽:“我~也~不~知~道~啊~”
“反正,秋收庆典这段时间是少不了了。”
郎官掐指一算,顿时哀嚎出声。
秋收庆典名为庆典,实际上并无完整章程,就是秋收之后解除市集禁令半月,让大家一起热闹。
人群聚集之下,摊贩商人都越来越多。
现在才过去不到十天,从城门吏那里传过来的消息,每天进城的人只多不少。
相应的,这百货大楼的营业额也在一日日上涨。
这是好事,但如果他们是点钱的人,那就不太好了。
“仙人会有办法的吧。”郎官殷切地看向少兰。
少兰扯动嘴角,皮笑肉不笑:“你让我怎么说?”她捏着嗓子阴阳怪气,“仙人仙人,钱太多了,我数得很累,您帮我数数?”
这种事光是想想就知道很炸裂好吗。
从来只有底下人给上头的打下手,从来没人敢拿这种琐事去烦扰上位者。
等所有的钱币清点完毕,已经是弯月西斜,早过了宵禁的时间。
厨房鼓捣着整治好热腾腾的汤面送来当宵夜,半碗热汤下肚,数钱数得头昏脑胀的众人这才舒服一些。
宵禁时间回不了家,只能就近在百货大楼的房间里对付一晚上。
其他人等已经各自散了,郎官和他带过来的小吏对视几眼,搓了搓脸继续加班。
他们还得把要缴纳的税款先算出来才能休息。
郎官撑着头核算,心中盘算着:或许我该在百货大楼旁边置办个别府,这样过了宵禁还能翻墙回家,总比在百货大楼里和衣而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