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南瓜产量竟比其他良种加起来都多!
  四千多斤!
  “道友未曾说过它产量如此惊人,倒是吓我一跳。”
  微生雪也为这产量震惊,这已经是接近她们时代的亩产,要知道那可是加持了各种科技化肥料和各种科学种植方法。而在这里连肥料都还是她教的绿肥,照料纵使精细却称不上多准确,尚且还在摸索阶段。
  “应当是前两日国运加持之效,寻常种植没有这产量。”微生雪估算了一下,“大概要减去两成左右。”
  减去两成……治粟内史刚跑近就听到这句,飞快心算。
  “三千四百斤。”
  那也比现在大秦的粮食亩产高多了,他们连零头都没有。
  加上仙人赐福后的冬小麦,两轮合计才勉强能达到千斤。
  现在它单独一种就有三千多斤……
  很多人恍恍惚惚地伸手掐了自己一把,不疼,果然是做梦吧。
  边上同僚伸手掐住他,一拧一旋,剧烈的疼痛传来,“疼吧,刚才你掐的是我。”
  不是做梦。
  嬴政已经坐下,面容恢复平静,只是手指轻轻点在座椅扶手上,快速而凌乱的频率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
  春夏种南瓜,秋冬种冬小麦,来年换一种粮食种植。
  大秦现在粮食种类多,豪横!
  被产量震惊的还有负责采摘的农人,在这惊人的刺激下,他们以比刚才更快的速度摘下了第二亩地的南瓜。
  “四千六百斤!”
  比刚才更多了!
  多了足足五十斤!相当于大秦以前一亩下等田的产量。
  听到这数字,在场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微生雪在旁边看着,也跟着倒吸一口气。
  不是震惊产量,是惊讶他们的表现。
  或许这就是另类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开始只是农官在统计,这眼看着越来越多,空地上堆积的南瓜从一堆变成一大堆,又变成南瓜小山,连李斯等人都忍不住下场,亲自执笔计算起来。
  他们一次次核对清点,最终确定了大概亩产。
  四千五百多斤。
  亩产有多有少,但平均下来还能维持在这个数量。
  这是让所有人都目眩神迷的数字。
  “这么多南瓜,要如何储存?”
  微生雪:“通风、阴凉、防潮湿,可以放在地窖中。南瓜本为菜蔬,储存时间最长也只有八个月,这还是我家乡湿度、温度都能保证的情况下。在大秦,储存时间大概会下降到半年左右。”
  半年!
  众人都慌了。
  这么多南瓜,半年怎么吃得完呢。
  万万没想到,他们有一天还会有粮食太多吃不完的烦恼。
  本想以后推广了代替麦黍作为主粮,但这储存时间,显然是不可能了。
  “晒干了……”这是常见的保存方法。
  微生雪立刻反问:“切成片还是切成块?”
  不管是哪一种,这工程量都非常大,他们可以召集人手做,但寻常黔首却没有这么多时间和地方晾晒。
  如此高产的南瓜放在这里,万万没有因储存问题不推广的道理。
  且不说大秦君臣绞尽脑汁要延长南瓜的储存时间,有今年集体增产的粮食支持,嬴政也能下决心发兵会稽郡。
  对,是会稽郡,不是百越。
  人数也不是历史上的数十万,而是几万,驻扎在会稽郡,一来稳定局势,二来协助完成粮种迭代更新,三来也是收集百越的信息。
  这支军队不是征战之军,而是一支大型的斥候军。
  前往会稽郡的人也确定了,军中统领自然是屠雎,负责那边那摊子事的人就是刘季。
  对的,他回咸阳了,微生雪亲自操控飞剑,把他一路吊回来,让他也体会了一把飞一般的感觉。
  ……
  刘季在路上领兵剿匪,展现了自己并不弱的领兵能力,顺利地得到了屠雎这等纯粹武将的认可,连连拍着他肩膀说,定要将他引荐给皇帝陛下,到时候把他要到麾下来,两人并肩作战。
  刘季自认早就在仙人和始皇面前挂了号,以后多半也是走文职的路子,跟屠雎也只能遗憾作别,但面上却一点不显,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一副恨不得扯着人当场插香结拜的模样,连带着屠雎手底下的兵也与他关系极好。
  才走了大半路程,他们对刘季的态度已经从“那个空降来的麻烦东西”转变成“未来会成为财神爷的自己人”,排斥防备丝滑过渡到亲近殷切。
  这对于他以后在会稽郡开展的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力支持。
  他们一行只需要带上路途中的食物,等到了那边,自有微生雪搭建好的传送阵运送物资。这样一来,虽难免损耗巨大,却也能称得上轻车简行,连赶路速度都快了不少,比预计的日期早了半个月到达。
  当他们抵达会稽郡的时候,郡守完全没有防备,来得太快了,他都来不及掩盖和布置。
  会稽郡守与项梁有旧,他能在此依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和他的庇护脱不了关系。
  但因为秋收前抵达的特使手中有能直接联系皇城的手段,陛下命令当前,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袒护项氏。
  一边是旧友,一边是皇命,会稽郡守两相为难之下,便干脆拖延起来。
  问就是在处理了,再问就是没解决。
  就在这种私心之下,对于参与此事的黔首佃户的处理一直没下来,上头没命令,下头也不好大动,一来二去,竟像是就这么放着不管了。
  参与的黔首佃户们,就在这心惊胆战中过了一个多月,直到刘季等人抵达。
  ……
  半月后,当屠雎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依旧被刘季的所作所为而震惊。
  都说快刀斩乱麻,但那赶到当地,几天内扫匪,借着扫匪之事牵扯到会稽郡守,趁机直接刀了他。
  当血溅三尺,会稽郡守死不瞑目,睁着还带着茫然的眼睛,栽倒在地的时候,连屠雎都倒吸了一口气。
  这下手未免太利落了!
  屠雎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道:“刘老弟,这厮虽然该死,但到底是一郡之首,我大秦的官员,你这么直接杀了他,明目张胆地违反秦律,陛下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啊。”
  刘季微微一笑,随即拉平了嘴角,怒声道:“屠雎大哥,这厮干出这等骇人听闻的恶事,还敢对陛下口出恶言,小弟一时气愤……若真要拿了我回咸阳受审,我束手就擒便是。”
  他并非热血上头,冲动行事,他自有计较。
  这会稽郡守吃里扒外,哪比得上他刘季贴心贴肺。他八成得在这里待到珍珠养殖基地出成果。哦,之后以他们陛下这性子,多半会对百越下手,按大秦这缺人的状况,各项事宜可能都少不了有人周全,还能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吗?
  这样一算,他得在这里带上个五六年,久一点十来年也不是没可能。
  不把这郡守之位拿下,难道他刘季要在这里日日仰人鼻息?!
  他可受不了这鸟气!
  趁现在速战速决,仙人那里还有份香火情,赶紧把事情砸实,把好处先搂到怀里再说。
  至于那番话当然是哄屠雎的了,有他帮着说话,现下始皇又要用他,他赌此事定是雷声大雨点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一个别有用心的死人,换一个努力干活的臣子,嬴政选择哪个自不用多说。
  于是刚到会稽郡没多久的刘季就走马上任,成为这里的代郡守了。只等册封的正式旨意一到,这“代”字就能摘下。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趁乱收拢民心。
  刘季在此道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似乎天生就知道怎么获得更多人的好感,知道怎么让人听从他,追随他。
  他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就想出了对策一二三四。
  第102章
  这天,刘季正在郡守衙门奋笔疾书,屠雎怒气冲冲地闯进来,
  “这些暴民,能让他们活着就不错了,你竟然还给他们分田分钱?!”
  刘季飞快批完一本公文,递给一旁的小吏,示意他抓紧下去执行,然后起身给屠雎倒了杯茶。
  “老哥哥消消气,这也是为了咱们的以后着想。你也不想跟百越打战时,后方起乱子吧。”
  刘季转身从桌面上抽出一本公文,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屠雎看了一眼就受不了地转开了脸。他捂着脸叫道:“你说就说,拿这东西给我看做什么。拿走拿走,快拿走。”
  “这不是为了给你看看我这举动的必要行嘛。”刘季指着公文上的一行字,“这些人都是受到项氏盘剥的人群,这次忍无可忍把人推翻了,之前那个郡守以权谋私,我把他杀了,可不仅仅是出于私心。”
  屠雎抬头看他,两只铜铃大的眼睛写满了两个字:不信。
  他死了,你成了新郡守,他老屠虽然憨,但这点利益关系还是看得明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