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般温声细语,上一次见到还是在吕不韦在世时,被相父压制的秦王常以温和无害的一面示人。
微生雪自是不会有什么感觉,嬴政待她一直都是这个态度,只是这次人格外多写罢了。
“不必,暂时还没去考察过。”她制止道,系统说会给出最适合的地址,那就让它上,反正她去走一圈也是要靠它选址。
随后她看下嬴政,“道友,能一次纺五十个纱锭的纺纱机了解一下。”
嬴政对织造之事没什么概念,只知道这产量应当比大秦现有的多很多,于是他看向下面站着的少府,他手底下的东织令丞就是管这块。
少府已经被那个产量砸晕了脑袋,只凭借专业本能还在计算。
五十个纱锭?
大秦是多少个来着?
哦,一次一个。
“仙人,请传授纺纱仙法!”
过于激动的少府没有看到君王递过来的眼色,但只看他这反应就知道,这一定是堪称奇迹的技术。
系统任务与功德收入双重加身,微生雪没有任何私藏的意思,更何况这图纸都是系统扒拉出来的,星际只有考古得到的外形图,内里架构全靠星际科技补上,那种纺纱机这里可造不出来。
“准备好木匠,或许还需要铁匠,明日到长生殿取图纸。”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多准备几个,好友织布机也要建造。”
水力纺纱机也要配上适合的织布机才能发挥出最佳的优势,不然纱纺了一堆,织布效率没跟上,只能像杂物一样堆在角落里腐烂。
正事说完了,微生雪想到大秦这高得恐怖的文盲率,张了张嘴还是没继续说。
这文盲率,也不像是能挑出专业人才的样子。
但她不说,这里却有问题急需解决。
“仙人。”群臣中有人站出来行礼。
微生雪看过去,是一个有些陌生的男人,从他身上的官服来看……她凭借缺失严重的常识简单判断,比李斯地位低一些,比赵高地位高一些。
有些陌生是指之前见过,但没说过话,也没听嬴政提起过。
她转头看向嬴政,以目光询问:这是谁?
“管学宫的。”嬴政这样解释,没说官职,说了她也不认识。
这个解释非常适合微生雪,她一听就明白了,大概类似星际的教育部部长。
她结合今天遇到的事情,想了想问道:“你是想问我关于扩大教育群体的事吗?”
大秦版教育部长卡壳了,原本即将出口的话都被堵在了嘴边,他不是想问这件事,但这听起来比他要说的事更重要,也更难。
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转进如风,“是的,没错,下官就是要问这件事。”
其实说起来,纸被造出来后,咸阳城的文风就比之前昌盛不少,便于书写传送的纸张在书籍传播上起到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作用。
原本需要几辆牛车拉动的竹简,现在只需几本稍厚的书。
许多朝臣也是在纸出来后才有了深刻的意识,原来自己家中的书这么少,连一格书架都放不满。
为了填满书架,不至于让来访的客人看到那光秃秃的书房,他们不得不与其他人互通有无,倒也意外推进了书籍的备份和传播。
此时雕版印刷术还没有传出去,嬴政安排了匠作处的人制作,但被要求严格保密,参与制作的匠人连院子的大门都不准出去。
所以这些朝臣都还不知道一项与造纸术配套的技术正在诞生。
微生雪对扩大教育之事,能说的也不多,她现在只是想着给妇幼院的扫盲。
“配合拼音,多印刷几本识字书籍,简单认字后就开始专业分流。”她的目标还是更多的技术。
拼音?
这是什么?
听仙人的意思,应当是辅助认字的东西。
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纽四声法、反切法等古代初学的注音方法,除了譬况法,其他都还没出现,所以这时候的人是真的不知道要给字注音来辅助认字。
微生雪在学习这里的文字时,差点被那些没断句、没注音的大篇文章逼得撕书。最后压榨系统,让它运算出与后世元音辅音相似的注音表才算解脱。
不得不说,真好用。
微生雪抬手直接用灵力在半空中描画,把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列了一遍,再展示了几次使用方法。
“好!”
在场的谁不是靠死记硬背,硬生生熬过了认字阶段,虽说结果没差,但其中耗费是时日精力不可相提并论。
若是他们识字时用的是这个方法……
“陛下,此法可先行在学宫中推行!”
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教育学大佬儒家,而是法家领头羊李斯。
大秦学宫都快成法家大本营了,先在学宫中推行,跟直接把拼音送给法家有什么区别!
法家的死对头儒家立刻坐不住了,以淳于越为代表,以朝中其他儒家弟子为辅助,新一轮的儒法口水战又开始了。
第50章
这等涉及到大秦以后的大事,自然不是一次就能吵出结果的,而且今日仙人在场,吵成一团着实丢脸。所以在嬴政下令暂且推后时,双方都默契地收了声,只不过眼神交流间,火花四溅。
微生雪离开正殿时都不知道她到这里有什么必要,好像只说了让木匠造织布机和纺纱机的事情,但这明明可以直接吩咐。哦,还有拼音。
这确实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但这真的纯属临时起意,她本来只是想解决妇幼院的就业问题来着。
不过既然已经这样了,拼音得配套的基础课本来学吧。
说到基础课本,微生雪脑中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当然是她小学时用的教科书,但学习字音字形都是依托课文,具有非常浓厚的时代特征,还伴随着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思想钢印。
总之,非常不适合这个世界使用。
不然某天嬴政想起来去学校检查,问一句:你们最近学了什么?
学生答:如何推翻皇帝。
当时的场面恐怕不会太好看。
思来想去,这种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
“你们这儿开蒙用的什么书?”
嬴政答得也干脆:“家中有什么书就用什么书,当年我用的是赵国的律法书籍。”
他开蒙的年纪正好是父亲赢异人随吕不韦逃回秦国的时候,作为仅剩的秦国王族人,他被母亲赵姬带着躲躲藏藏没多久,就被抓回去严加看管。日日夜夜都有人在身旁盯着,白天还有人不断在耳边读赵国律,时间久了就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读,哪句话怎么断句。
可以说他认字全靠自学成才。
一个秦国的君王开蒙用的是别国的律法,短短一句话就隐藏着惊心动魄的信息。
微生雪不好意思地抿抿嘴,她好像不小心揭人伤疤了。
于是她换了一种问法:“你们这里有没有开蒙时的专用书籍?”不是说只有开蒙时能用,但一般用于读书认字的第一阶段。
有没有?
嬴政看向蒙毅,与他这个野路子比,蒙毅受到的教育更近似本时代贵族子弟的普遍情况。
微生雪也看向他。
被两双眼睛盯着,蒙毅表示压力很大。
他费力地回忆自己幼时学习的模样,他好像是大兄蒙恬带着读兵书学的认字。
“兵书?”
这个答案在嬴政的意料范围内,却让微生雪眼睛冒出了糊涂的圈圈。
一个律法,一个兵书,听起来差别就很大。
结论,没有统一的开蒙书籍。
此时就要看小伙伴的了。
“出来吧,统妹!”
教育,永远的大事。
这一把成了,功德好不哗啦啦来。
系统只是想想就美得冒泡泡,从宿主提到这件事开始,就已经在庞大的资料库中开始搜索,《xx地理三字经》、《今古贤文》、《农村杂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扫盲课本》……一系列基础教材从资料库中调取出来。
再把时代风格和思想内容过于明显的《xx地理三字经》、《扫盲课本》等排除;
《百家姓》,现在只有贵族才有姓,排除;
《三字经》,里面引用的典故太多,而且许多与儒家相关,不适合现在,排除。
……
经过一系列筛选,最后留下了《今古贤文》、《农村杂学》、《千字文》三本供宿主选择。
微生雪看到直接投影在面前的三本书,分别用意识点开翻阅,各有各的好。
《古今贤文》收录了名言熟语,仿造传统的贤文格式,编写成韵文,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最重要的是,有很多话她都熟悉,比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种理解不了但就是知道的句子,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种时不时挂在嘴边的话。
在陌生的世界看到熟悉的事物,让她舍不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