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六零军婚:那两口子嘴都挺毒> 六零军婚:那两口子嘴都挺毒 第163节

六零军婚:那两口子嘴都挺毒 第163节

  厉嵘感觉像听天书一样,骆欣欣说他家的石库门房子价值几千万,刘家和骆家的花园洋房也值几千万,而且是稀缺品,卖一幢少一幢,好多人抢着买。
  “当然,还有京城的四合院,上亿一幢呢,以后我们囤点。”
  骆欣欣也不贪心,京城沪城都囤几套房子就够了,太多了也没用。
  “不用囤太多,太多了打眼。”
  厉嵘也是一样的想法,他有工资,足够维持生活了。
  下午,他们去了红旗农场,主要是两件事。
  一是给厉林送离婚证。
  二是告诉吕秋芳,厉森快要吃花生米了。
  再顺便看看这一家子的凄惨,肯定会让人心情很愉悦。
  现在是冬天,不是农忙季,但农场的活依然不少,厉宗平父子和吕秋芳,都被安排去开垦荒地,才干了几天,他们就累得没了人样。
  厉嵘远远看着这一家子有气无力地干活,嘴角不由上扬,心情好极了。
  他穿着军装,英姿焕发,骆欣欣美丽张扬,两人在灰扑扑的农场里特别打眼,很多干活的人都看了过来。
  厉家人也看到了,都欢喜起来,他们还以为厉嵘是来救他们的。
  “阿嵘,你是不是来带我走的?”
  厉宗平激动地跑了过来,他可是亲爹啊,儿子不会不管他的。
  “好好改造,你满身坏毛病,思想严重腐败,必须艰苦的劳动才能改造好,别偷懒!”
  厉嵘无情地推开他,看也不看厉宗平惊诧的表情,大步朝厉林走去。
  “恭喜,你成孤家寡人了!”
  厉嵘拿出离婚证,非常诚恳地道了喜。
  厉林颤抖着手接过,打开一看,确实是他和文英的离婚证,眼前一黑,晕死了过去。
  吕秋芳管都没管大儿子,跑过来急切地问:“阿嵘,你是来接我的吧?妈知道你不会那么狠心……”
  “特意过来和你说个好消息,厉森犯流氓罪,被公安抓捕,开春就会公开审判,然后执行枪决。”厉嵘冷声道。
  吕秋芳眼前黑了黑,身体晃了几下,差点摔倒。
  虽然厉森让她寒心,可到底是疼了二十几年的儿子啊!
  “阿嵘,救救你二哥好不好?他以后肯定会改的,你们可是一起出生的亲兄弟啊!”
  吕秋芳苦苦哀求。
  “早就不是了,他吃了我的大黄,还是你亲手打死的,也是你亲手炖的,你们是杀死大黄的刽子手,今天的结局就是你们的报应!”
  厉嵘语气里多了些恨,他永远都不会原谅这些人,哪怕他们一个是他的亲妈,一个是他的亲兄弟。
  吕秋芳愣住了,过了许久她才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你就是为了一只狗,记恨我和你二哥?”
  她觉得好滑稽,不过是一头畜生,小儿子脑子怕不是有大病吧?
  “大黄比你们所有人都重要,还有,是你气死了爷爷,你在农场改造到死吧!”
  厉嵘冷笑了声,转身就走。
  厉宗平冲过来拦住他,“阿嵘,我没害大黄,我一直都心疼你的,你不能不管我。”
  “就是你的纵容,吕秋芳才敢虐待爷爷,在农场好好忏悔吧,还有个事,房子我已经过户了,这是爷爷的遗愿。”
  厉嵘拿出新房契,在厉宗平面前晃了下,确定他看清了户主名,这才收回。
  “你……你大逆不道,畜生不……噗!”
  厉宗平没骂完,因为他气吐血了,吐完血就晕了。
  看到厉家三口的凄惨,厉嵘的心情前所未有地好,果然还是骆欣欣说的对,仇人过得不好,就是最开心的事。
  厉宗平他们一家,就是他的仇人。
  本来他们中午就能回城,但骆欣欣在农场看到了不少野荠菜,嫩嫩的芽,看着就诱人,便拽着厉嵘一起挖荠菜,一口气挖了两袋,要不是厉嵘拽走,她还能再挖两小时。
  “难怪王宝钏那么喜欢挖野菜,我有点理解她了。”
  回去路上,骆欣欣忍不住感慨。
  “你天天吃水煮野菜,再来挖野菜看看。”
  厉嵘怼了句,骆欣欣哑了。
  天天吃水煮野菜她还不如弄根裤腰带直接上吊,去奈何桥排队都比吃水煮野菜有前途些。
  下午三点多,他们回了刘家,刘家有两个面容严肃的工作人员,刘教授和刘太太都拘束地坐着,内心忐忑不安。
  “刘敬源认识吗?”工作人员问。
  “是……是我大儿子。”刘教授回答。
  “刘敬源给你们汇了一笔钱,还给沪城外汇局也汇了钱,你们知道这事吗?”
  老两口表情茫然,老大又汇钱了?
  不是刚刚才汇过吗?
  【三更完成啦,明天就回西北了,晚安】
  第二百一十章 一百一十万外汇,换摘帽子的机会
  刘教授夫妇心情更加忐忑,大儿子一年寄两回外汇,六月一次,年前一次,前些日子他们才刚收到大儿子寄来的钱,怎么又寄了?
  而且老大还给外汇局寄钱,怎么听都不像是真的。
  “领导,我们不知道敬源又寄钱了,不过敬源能寄给外汇局,我们很欣慰,国家现在缺少外汇,我儿子虽然人在海外,可心还在沪城,他的能力有限,寄的钱可能不多,但也是他的一点心意,希望能为国家的外汇创收锦上添花。”
  刘教授再三斟酌后,小心翼翼地说了这些话。
  两个工作人员表情缓和了不少,其中一位说道:“你儿子刘敬源先生寄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他给外汇局捐了一百万港币,给你们夫妇寄了十万港币,还有给你们的一封信。”
  工作人员拿出一封信,递给了他们。
  老两口都懵了,自从国内局势紧张后,他们就再没收到儿子的来信了,没想到政府竟然会给他们送来儿子的信,太惊喜了。
  刘太太用力捅了下丈夫,刘教授这才反应过来,双手接了信。
  信封没有贴邮票,也没有邮戳,显然信没通过邮局,而是有人特意带过来的。
  刘教授微微皱眉,三个孩子都住在米国,华国在米国没有领事馆,老大是怎么托人带信的?
  而且老大汇钱向来都是美金,怎么这回是港币?
  “领导,请问敬源是在哪里寄的钱?”刘教授小心地问。
  “港岛。”
  工作人员回答。
  刘教授心里的疑惑更深了,难道老大跑去港岛住了?
  刘太太见他磨磨蹭蹭地,急得又捅了他一下,催他赶紧拆信。
  信封口是拆开的,显然信被检查过,像这种海外来信,上面肯定要细致检查过,才会送到他们手上,刘教授一点都不意外。
  就一页信纸,老两口戴上老花镜,激动地看了起来,可只看了第一排字,他们又开始忐忑不安了。
  信上的字明显不是大儿子的字迹,笔迹很陌生,这信是谁写的?
  难道老大出了意外,是他朋友代写的?
  也不对,前些日子收到的就是美金,是从米国那边汇来的,大儿子要是真出了意外,不可能出现这么明显的纰漏。
  信上内容不多,先是给老两口问好,再诉说了兄妹仨的思念,期待一家早日团圆,后面交待给外汇局汇了一百万。
  “父亲,您从小教导我和弟弟妹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对我们兄妹影响甚远,哪怕到了海外,也依然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发展,更希望祖国能在国际上强大起来,不再被列强欺负!
  得知祖国极缺外汇,我和弟弟妹妹时刻忧心,于是我们决定,将住的大房子卖了,换了小房子,凑了一百万,我特意跑了趟港岛,托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联系上了办事处,上交了一百万,另外还有十万,是我们三兄妹的积蓄,委托办事处带给父亲母亲,希望你们在国内的生活能好一些……”
  看完了信,刘教授更加肯定这笔钱不是大儿子寄的了。
  他是教过三个孩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未必对他们有这么深远的影响,更何况以刘家的财势,凑一百万港币不至于卖房子。
  可谁会拿出一百万来冒充他儿子呢?
  刘教授百思不得其解,又不敢说不是大儿子寄的,怕再多一重海外关系,他头上的帽子更沉了。
  工作人员又拿出一张汇款单,上面是十万港币,寄给刘教授夫妇的。
  “领导,我们夫妇钱够花,这十万块我们自愿上交,为沪城外汇创收做贡献!”
  刘教授不敢收这笔来历不明的钱,决定上交。
  “你们一分都不要?这可是十万港币。”
  工作人员很意外,十万块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亚于是天文数字,这对老两口居然一分都不要。
  “不用不用,我们还有一点存款。”
  刘教授使劲摇头,他是真的怕了,宁可过清贫日子,也不敢收这十万块。
  两个工作人员又问了几遍,确定他们真想上交,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说话也客气多了。
  “两位老同志高风亮节,心系国家,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好同志,你们以后生活有困难,只管来找我们。”
  两个工作人员留下了电话号,还有他们的工号。
  一百一十万的外汇呢,刘教授夫妇值得他们特别关照。
  “我们没困难,过得很好,谢谢领导的关心。”刘教授赶紧说。
  “那你们有要求也可以提的,能解决的肯定给你们解决。”工作人员又说道。
  刘教授还想说没要求,被刘太太捅了下,还抢着问:“真的能提要求吗?”
  “当然,只要能解决的,肯定帮你们解决。”工作人员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