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上枝头 第13节
绿宝笑道,“世子温润如玉、皎若明月,区区十个美人,世子当得起。”
穆二熙对她的拍马行为颇为无奈,浅笑着拧了拧自己的眉心。
站在旁边的羽涅已经得了顾天纯离开的消息,无不苦恼地问,“四姑娘,现在门口那十个醉生楼的姑娘怎么办?”
“自然不能让你们世子都纳了进来。”绿宝侧头看了一眼淡定的穆二熙,吩咐羽涅道,“你出去同她们说——”
羽涅威风凛凛往王府门口一站,扬声说,“世子爷说谢过各位姑娘厚爱,但他发过誓,这辈子永不纳妾。各位姑娘都散了吧。”
哇——
门口看客无不惊讶,齐齐赞叹镇北王世子的专一。
但羽涅严重怀疑这是四姑娘公器私用,有了这句话在前,以后世子爷若是想纳妾可不容易了。
奇怪的是世子爷居然也没有阻止,可见爷也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这还没进门呢,就妻管严了,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这个时候羽涅就觉得自己被派给四姑娘前途不可限量了。
他立刻收拾了包袱准备跟着姜绿宝去姜府。但是绿宝同他说,“我不包住,但是管饭,你每日辰时正来姜府上班,酉时正下班,有没有问题?”
羽涅第一次听到上班、下班的说法,但惊奇的是他居然听懂了。他摇摇头,响亮地回答,“没问题!”
四姑娘也是奇怪,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能有什么问题?
倒是穆二熙,若有所思看了一眼绿宝。羽涅每日往返姜府和镇北王府之间,一定会时时和他通气,姜四姑娘这是用了羽涅还打算顺便用一下他呢。
敢用镇北王世子,姜四姑娘胆子不小。
并且,穆二熙受到了和羽涅一样的待遇。绿宝扭头来问他,“世子有问题吗?”
穆二熙微微摇头,反问她,“四姑娘可有问题?”
“有。”他只是礼尚往来,不料绿宝毫不客气,露出一个狡黠的笑来,“听说世子有个郡主姐姐,敢问郡主闺名?”
羽涅已经咧嘴笑起来。
穆二熙大约也知道自己的名字时常叫人诟病,只是他这样的地位,很少有人似绿宝这般直接了。他的嘴角隐隐现出一点笑意来,如实说道,“我的姐姐名唤……穆大漂。”
穆大漂,大漂亮。
绿宝忍住了没有笑,沉默半晌后,严肃地告诉穆二熙,“比较起来,还是世子的名字好听一点。”
穆二熙,“……谢四姑娘夸奖。”
绿宝弯了弯眼角,冲穆二熙行了一个福礼,愉快地结束了今天的谈话。
她去邹大夫那里接了姜橙宝。姜橙宝好不容易进一趟镇北王府,却困在屏风后面叫一个老头子把了整个下午的脉,真是憋屈死了,心里不免埋怨绿宝丢下她不管不顾。这会子她也算是看明白了,姜四哪怕攀了高枝儿,也不会愿意拉自家姐妹一把。这个大腿,不抱也罢。
但是很快,姜橙宝就改变了主意。
顾天纯在街市上闹腾的事情不知怎么传进了宫里。顾天纯说了什么,姜四姑娘说了什么,姜四姑娘的二姐姐又说了什么,宫里的小太监小宫女唠嗑的时候事无巨细,被嘉和帝听了个正着。帝王龙心大悦,觉着姜家这两位姑娘真是会说话,回头再见进京述职的那几位封疆大吏时,嘉和帝顿时心不虚了,嗓子不咳了,腰板都挺直了。
看吧,虽然姜四姑娘她家世不显、才华一般,还进过牢狱、声名有损,我也不想把她指给镇北王世子啊。但架不住这孩子他喜欢啊,这孩子跪在我跟前说这辈子非姜四姑娘不娶,若是我不答应,他就长跪不起。那我有什么办法呢?
嘉和帝出了一口鸟气,心情好了,大手一挥,赏了两匣子新得的南海夜明珠去了姜府,一匣子赐给姜四,一匣子赐给姜二。
姜橙宝不是没有见过南海夜明珠,但这种足有鸽子蛋大小、光华温润如玉的夜明珠,她却是第一次见到,且满满一匣子,颗颗一般大小,又更难得了。姜橙宝捧着匣子,激动得不能自已,是陛下啊,日理万机的陛下不仅知道了她这个小人物,还赏了她夜明珠!
她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朝着皇宫的方向五体投地磕了个头。
激动过后,橙宝陷入了沉思:姜四的大腿,该抱的时候还是得抱,这效果立竿见影啊。
至于顾天纯,嘉和帝说,“既然她那么喜欢做妾,那就去做妾吧。”
御史台年过半百的张御史,自打十年前死了老婆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娶,嘉和帝念他平日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把顾天纯赐给他做妾了。
这个张御史,绿宝经常听她爹提起过,知道这是一个刺头儿,处处和嘉和帝对着干,仿佛不这样显不出他的刚正不阿。所以,嘉和帝把顾天纯赐给他,也不奇怪了。
那绿宝就祝顾天纯和张爷爷百年好合了、早生贵子了。
第17章 绑架(一)
第一期绝渣报纸,上榜者三人。
一号选手:重视贞操名声,放着落水女子身死也不允男子下水救人的东望侯府,其府宋六公子。
二号选手:年过半百,急着续娶给病重的老母亲冲喜的张御史。
而三号,则是绿宝的前任未婚夫,曾经来退过婚的吴非……
作为“绝渣”报纸第一期的主打人物,东望侯府的宋六公子并没有什么槽点。
他容貌端正,品行良好,肯读书,偶尔还乐于助人。在盛京的公侯之家,他虽不是那种叫人印象深刻的鲜衣怒马的少年,但也绝不是那种花天酒地、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可是在绿宝看来,宋六公子不是良配。这个时代的女子,她们嫁人,不是单单嫁给一个男子,是真正儿嫁给一个家庭。
东望侯府的大家长宋老夫人,一生推崇女德女训,尤其重视贞操名声,近乎到了严苛的地步。当初那句评判绿宝“还不如死在狱中,全个贞烈的名声”,就是出自宋老夫人之口。
他们府上的姑娘,当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嫁之前别说外男了,便是表兄弟,五岁之后,都极少单独见面。
东望侯曾经有位庶女,因在二门处与送东西的小厮多说了几句话,旁边又恰好没有丫鬟婆子近身跟着,被宋老夫人知晓后,以私相授受的罪名关进了家庙中。就在去年,这位青灯古佛了三年的庶女,再也受不了庙中死水一般枯寂的生活,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将将才十九岁的生命。
在东望侯府,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
他们家已故的二奶奶,宋二公子的第一任妻子,冬日里赏雪不慎落水的时候,身边一群人中,唯一会水的是一个刚刚及冠了的小叔子。宋老夫人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禁止小叔子下水救人。这位宋老夫人,就站在岸上,冷漠无情地看着年轻的新妇在水里绝望挣扎。等到寻来了会凫水的粗使婆子把人拖上来,二奶奶已经不中用了。
这一条条消失的性命是东望侯府的女眷三贞九烈的证明,宋老夫人向来以此为荣,所以这些事情并不难打听,也算不得什么隐秘。故此,绿宝将其编写在白版,警示那些有意和东望侯府结亲的人家。
这一期报纸,有三个人物。
宋六公子之后,是张御史。
没错,就是那个奉命收了顾天纯为妾的张御史。
年过半百的张御史自十年前死了发妻之后,就再也没有续娶,走的是深情老男人的人设。
今年年初,张御史的老母亲病重,一直缠绵病榻没有好转。张御史救母心切,便使上了冲喜的法子。
怎么办呢?他的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业已娶妻,底下的孙子孙女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年纪。所以,身为鳏夫的张御史只好怀着对亡妻的愧疚之情去前头冲锋陷阵了。
深情、孝顺,又是官身,除了年纪大点,其他似乎都没毛病。对于这个时代年过二十的大龄剩女来说,张御史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来给张御史说亲的媒人不在少数。
但是绿宝始终相信,如果不是没有办法,没有女子愿意嫁给大自己三十多岁的老头子。
况且,张御史也并不是那么深情。这十年来,他虽没有续娶,但女人也没少睡,他的房里,除了早年纳进府里的两个姨娘,还有后来添置的三五个通房和七八个美婢。
然而世人眼里,没有续娶,就是男人对亡妻最大的忠贞了。
关于张御史,绿宝除了写下了这些年他和他的红颜知已二三事,还着重描写了他的外貌。上了年纪的张御史肉松皮皱头发少,牙齿焦黄有口臭,三天才洗一次澡,说话的时候唾沫星子还乱喷。
这样的形象,不会是女子心中的如意郎君,但或许会是某个走投无路的姑娘安度余生的庇护所。毕竟张御史当爷爷还是不错的。
最后一个人物,绿宝写了吴非,那个曾经同她退婚的吴非。
吴非的母亲吴太太自觉狠狠得罪了姜家,惊闻绿宝继封为县主之后又被指给了镇北王世子,生怕绿宝荣登世子妃之位后阻扰她儿子的姻缘,于是近日,紧锣密鼓地张罗起吴非的终身大事。
吴太太这个人,精明市侩嘴巴贱,贪慕虚荣又见风使舵,她或许是一个好母亲,但绝不会是一个好婆婆。
不过瑕不掩瑜,吴非这个人却是相当不错,有责任有担当有主见有才华,对寡母恭顺却不愚孝,家中大小事都能拿主意。加之年纪轻轻就已是举人,实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潜力股。
第一期的报纸首印500份,明安书局的大掌柜特特送了两份到镇北王府。
穆二熙此前在绿宝手里大致浏览过样报,这会子仔细看下来,才注意到报纸最后是绿宝的前未婚夫吴非。
望着那一个个围绕吴非的褒义词,穆二熙的眼前浮现出绿宝澄净明亮的眼眸。
这姑娘,当真是洒脱……
他负手于窗前立了一会儿,喊道,“羽涅。”
“爷,羽涅在四姑娘那边,属下是蜚零。”
穆二熙失笑,“倒是忘了……蜚零,吩咐下去,让人把这份报纸呈给太后娘娘解解闷。”
太后自来疼爱镇北王世子,世子呈上来的报纸,仁寿宫里早有伶俐的大宫女自告奋勇地读给太后娘娘听。
原以为会同以往一样哄得太后娘娘眉开眼笑,谁知这一回太后娘娘蹙紧了眉头,戴上西洋眼镜,一脸肃穆地把报纸又看了一遍。
读报的大宫女忐忑不安跪下请罪,太后身边的金嬷嬷就低声说道,“是明安书局新出的报纸,世子爷什么事都记挂着您,也是一片孝心……”
“他哪里是记挂着哀家?这是怕报纸卖不出去,要哀家帮他宣传呢。”太后哼了一声,脸上却并无不悦之色。
金嬷嬷笑道,“这样新奇的玩意儿也只有世子爷能捣鼓得出来,奴婢听得津津有味呢,想来世子爷花了不少心血……来日报纸赚了钱,娘娘可得问世子爷要分红。”
太后摇摇头,缓缓说,“不是熙儿。女子的难处只有女子知道,只有女子才会为女子打抱不平,这报纸一定出自女子之手。”
她摩挲着报纸上的黑字,“这报纸很大胆,是女子福祉,很好……去,叫人到明安书局买三十份报纸,赏给几位太妃和后宫诸位嫔妃。”
太后扶着金嬷嬷的手站起来,幽幽叹了口气。她是先帝继后,人人都羡慕她的尊荣,可又有谁知道,彼时正值青春韶华的她对年近五十的先帝是怎样的厌恶和嫌弃?这报纸,真正儿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金嬷嬷伺候她几十年,自是知道她情绪忽然低落的原因,便笑着说,“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女子?叫世子爷巴巴得把力都使到您跟前来了。亏得您从前还说世子爷不懂讨姑娘欢心,您瞧瞧,遇着了喜欢的姑娘,世子爷就无师自通了。”
这个话题果然吸引了太后的全部心神,她立刻一脸兴奋地八卦,“没听说熙儿最近和哪个姑娘走得近啊……快快快,使人去镇北王府打听打听……哎哟,这可真是铁树开花、难得一见……”
“怎么没有?”金嬷嬷说,“不是有个姜四姑娘吗?前儿姜四姑娘还上了镇北王府喝茶,虽说是打着王妃的名义,可却是羽涅去请的,谁不知道羽涅是世子爷身边的?”
听到姜四的名头,太后的热情被扑灭了一点,凝神道,“你说熙儿对姜家四丫头……”
太后召见过姜绿宝,小姑娘爽利真诚嘴巴甜,经了那样的大祸难得不自轻自贱,甚至眼睛里一点阴霾都瞧不出来,依旧爱笑,很是讨人喜欢。
不过做孙媳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她身份上还差了一点,又损了清誉,难免叫堂堂镇北王世子惹人非议。
所以,对于嘉和帝的赐婚,太后心里是不满意的。但为了稳固那张来之不易的龙椅,她不得不摒弃个人喜恶,支持嘉和帝的决定。
“熙儿这孩子从小就不容易,说起来都怨哀家当年糊涂……他是镇北王世子,虽说不缺荣华富贵,但比起皇子到底差了点……哀家总想着要在他的婚事上补偿他,给他找个身份贵重、容貌才情样样拔尖的姑娘……谁知道陛下心里早就有了考量……”
太后面露愧色,“哀家对不住这孩子啊。”
金嬷嬷恭了恭身子道,“奴婢说句僭越的话,世子爷有您和陛下的宠爱,在这宫里,除了太子爷,连几个小皇子也是比不上的。他这样的身份地位,姑娘的家世容貌才情都只是锦上添花,难的是叫世子爷喜欢……您从前说过,有人一辈子都遇不上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不过凑合着过日子而已……遇到姜四姑娘,是世子爷的福分啊!”
太后轻轻颔首,侧身拍了拍金嬷嬷的手背,“枉哀家自诩过来人,竟不如你看得通透。圣旨已下,姜家那丫头是铁板钉钉的镇北王世子妃,恰又合了熙儿心意,真正儿是幸事……以后哀家多抬举抬举她,看谁敢说闲话,哀家拔了他舌头!”
第18章 绑架(二)
仁寿宫的女官,在明安书局大张旗鼓买了几十份报纸的事,迅速在盛京传了开来。
一时之间,不管是宗室勋贵人家还是权臣官宦人家,甚至普通百姓人家,纷纷效仿之。毕竟太后老娘娘是王朝最尊贵的女人,紧跟她老人家的步伐总是没错的。更何况一份报纸不过才十文钱,不买个十份二十份都显不出他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