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83节

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83节

  才躺着,烧炭那几个男人呼噜声震天。
  要是平时打这么响亮的呼噜声,在场的人,得有一半以上烦的睡不着。
  可今儿累惨了。
  呼噜声好像是号角似的,一个个伴随着响亮的呼噜声,忽悠一下子就睡过去了,比催眠来的还快。
  没一会儿,大大小小的呼噜声就此起彼伏了起来。
  沈清月没睡,跟着沈梅,沈秀在后面数钱。
  三麻袋足足数出来三万多。
  沈清月把整钱三万去银行存起来。
  余下的留着找零。看了一下,蔬菜还有但也不多,饮料没有了。沈清月打算再叫人送两百箱。
  沈梅有些熬不住,沈清月道:“你跟沈秀也睡一会儿吧。晚上还有的忙呢。
  “那你呢?”沈梅被外头呼噜声弄的也有了几分困意。
  沈梅直打哈欠,打完哈欠眼睛里弥漫了一层水汽。但强忍着,不让生理性眼泪往下掉。
  沈清月道:“我出去转转,看看指挥中心那边有没有事儿要忙。”
  沈梅有些心疼,道:“你这也太辛苦了。”
  沈清月道:“不辛苦,你们在这边休息吧。”
  说完才走的,去外头转转。
  沈清月一出去,外头人头攒动。眼瞅到了下午,演出那边搭台子呢,已经有人抢占了最好的位置了。
  沈清月去了一趟指挥中心。那边的人心有余悸道:“幸亏厂长把厂里的人调走了,这人来的也太多了。”
  “你们烧烤摊一撤,很多人买不到吃的。”好几万人的吃的,准备再多也没不够用啊。
  才下午,好多摊都卖空了。
  沈清月也没想到,吃饭还成了大问题了!
  几个人还没等研究呢,厂长跟县一把手也赶过来了。
  县里的一把手又是激动又是紧张,这次来的人超过预期,成功一半了。
  正好沈清月在这边,厂长道:“你在这正好。你这不收摊啊。现在不光是内场吃的卖空了,外场也都不剩什么了。你是个有本事的,能者多劳,赶紧的。想个办法。弄点什么东西!”
  沈清月道:“要不,弄个面条?”面条最快速。炒个好吃的臊子就行。
  “行。”厂长满口答应。
  随后沈清月叫了后勤主任,买了两千斤的挂面。
  手擀来的慢,现在大家饿的凶,快速的把食物弄好才是正经。
  沈清月回食堂炒牛肉臊子。
  炒完直接在原来的烧烤摊上,支了个大锅,现煮,煮碗之后给上三片他们这特色的酸甜萝卜干咸菜!
  春杏姐,英嫂子,大花婶子他们都睡不着,沈清月这边一炒臊子,就起来了。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出来帮忙!
  虽然睡了只有半个小时,但是困倦之极的时候,睡上这半个小时非常解乏。
  煮面条这活儿都会干。
  好几口大锅在这,面条便宜三毛钱一碗。
  里面三两面外加一勺臊子至少有两块牛肉,在切上三片的萝卜干咸菜。
  大伙儿看着他们煮的。见他们煮的是快餐挂面,还有些嫌弃。
  但看在三毛钱一碗真是不贵。
  吃上的时候才知道,一碗区区三毛钱的打卤面给了他们多大的惊喜。
  浓稠的牛肉酱汁拌匀了之后满口的咸鲜味道。
  一大口面条滑溜溜的,吸着吃发出秃噜秃噜的声音吃的最爽。
  再上一口牛肉,软烂好吃,最惊喜的就是旁边那三个萝卜片。
  就是赠送的小咸菜,随随便便吃一口。
  谁知道这么脆爽,带着一种酸甜味。
  酸甜的萝卜片极好的中和了面条的咸鲜,非常的增色。
  三毛钱居然能吃到这个,就是卖五毛钱,也不贵啊?
  三两面条够半饱,但大伙儿不光是要填饱肚子,还想解馋。这下,没吃的人在排队,吃完的人在回购!
  沈清月炒了足足十锅牛肉臊子当浇头。
  萝卜片火了。
  好多人上来就要买一块钱的,区区三片吃的实在是不过瘾。
  就想豪横点吃。
  加卖面条这个事儿,是上面突然给的任务。
  根本没什么准备,这酸甜萝卜片咸菜,还是特色窗口小泡菜坛子里的库存。眼下,各个都要萝卜片那肯定是不够的。
  “煮面那小伙,给大姨多放几个萝卜片。”
  “我买三毛钱的!”
  前后的顾客还唠嗑:“你说这萝卜片是咋做的。在家不稀罕吃,在这吃不够啊?”
  “还是好吃。”
  “那可不!”
  “都说国营厂食堂好吃,我以前还没当回事儿,现在一看,一个煮挂面都这么好吃,真是不一般。”
  这边都盯着酸甜萝卜片,眼瞅不剩多少了。
  大姐沈梅找上沈清月:“咱回去取吧。家里十大缸呢。”一缸就得三百多斤的腌萝卜。
  当年沈梅人还没住进去呢,先跟云婶子买了十个大缸做腌萝卜。
  以前卖盒饭的时候,腌萝卜就有人找。
  这是个大缸的泡菜,是打算慢慢卖的。
  没想到歪打正着,这时候火了。
  沈清月叫了沈盼娣,沈秀一块回去。
  沈梅在这边主事儿。
  他们绕小路,路上没人。沈清月一路开的飞快。
  到家之后就把家里的干净做菜的大盆找出来,装满一盆往车里装。足足捞空了十个大缸,飞速开车回来。
  刚一回来。
  大姐沈梅道:“快快快,洗干净切片。”真是按照她这话来了,外头人都要萝卜片!
  沈清月一来一回四十分钟,真江湖救急了。
  这边切片送出去,立刻缓解了外头的压力。
  “小伙,刚才我买面条都没给萝卜片,现在我再买一碗,你得给我补上。”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还能这么干,也纷纷买来试试!
  煮面的几个人,一看见酸甜萝卜咸菜来了。
  一下子胸膛都挺直了,这就是他们的底气啊。
  终于可以放心的说了一句:“大家别着急啊。萝卜咸菜刚取回来,要多少有多少!”
  这话说的爽快,但很快,就迎来了热潮。
  大概是刚才缺萝卜咸菜,缺的让人不踏实,现在说萝卜可劲儿供应,那不得买点回去。当个特产也行啊!
  于是就见这萝卜干卖的飞起。
  几乎人手一份儿。
  ……
  第109章 能人有的是
  光卖面条卖了好几万份儿。
  之前买了两千斤的挂面不够,又增加了几次。
  幸亏后勤主任囤这种挂面,都是按照军需物资囤的,管够。
  最后好像是弄了六千斤,才终于让所有人吃上面条了。
  没一会儿,舞台调试好了。大伙儿,第一个就来了个时下电影流行的歌曲。文工团开场!
  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节目。
  这里头的节目单都是沈清月帮排的,有歌曲,有舞蹈,有地方戏,有小品。
  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小品。
  哪个村里都有点能逗乐的人。上台走两步栽栽愣愣的,往那一站,底下就哄堂大笑。
  说的是当地土话,表演的都是田间地头来的笑料。
  底下的人哪儿见过这样逗乐的话。
  底下的人笑点低,跟着哈哈的。场子热了起来。
  台上的乡村表演者激动了。
  以前在村里,但凡说点话引得旁人乐了,不但不挨夸,反倒容易被骂,这可好,开场开的好,后面,他说啥大伙儿都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