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詹姆斯.克劳瑟身为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席,影评风格偏向中庸保守,对大部分影片都会努力挖掘优点,检讨弱点,不会出现太过尖酸刻薄的文字。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之一,他的影评对公众观影选择和奥斯卡评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在所有出席的成员中,李朔留给他的时间是最长的。
——同样一部影片,影评人紧抓bug不放、大肆嘲笑和轻轻一笔带过,产生的效果会大不相同。
尤其是他们这种冲奥片,影评人给出的态度至关重要。
当然,比起李朔和西格妮这两位拥有超高知名度、不得不满场交际的大忙人,苏灵溪这边要清闲得多。
她还没有在美国大规模上映几部片子,北美大部分影评人和她私下都不熟悉,也就只有常年混迹于欧洲电影节的皮特.布拉德跟她是旧识。
“可恶的季节性流感,假如没有它,或许法斯宾塞这会儿能跟我一起站在你面前假笑着打招呼。”皮特正了正领带,可惜地感叹道,“妮可,你大概还不清楚,那家伙可是你的忠实影迷。”
“那真是太可惜了,我之后会想办法向制片方提议,在巴黎也安排一场点映。”苏灵溪热情地笑了笑,“希望到了那个时候,法斯宾塞先生的流感能够痊愈。”
“噢,用不着那么久,说实话,他的身体素质其实还算不错……”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寒暄过后,放映厅的大门伴随着音乐声打开,皮特.布拉德朝她做了个手势,转身跟着其他嘉宾缓缓入场。
……
片头华美独特的公司logo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宽广无垠的黄土公路,远处层层的山峦,还有节奏悠扬平缓的配乐。
结合了乡村音乐和爵士乐风格的音乐声及时响起,充斥着浓厚的西部摇摆风,只一瞬间就把观众带入了这场危机四伏的旅途。
“果然,还是李惯用的老一套……”皮特看着电影中不断出现的交叉蒙太奇手法,略感无趣地撇了撇嘴角,“没有任何新意,还比不上妮可的新造型来得有冲击力。”
哪怕言辞犀利,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位亚裔美人外貌上的欣赏,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风格转变,妮可的长相比一开始多了几分成熟女人的魅力——看腻了那些金发碧眼儿,皮特反倒觉得一头黑发的古典美人更有韵味。
“哇哦,刺激的旅途要开始了。”似乎是为了应和两位主人公开车出游的喜悦心情,配乐转变为轻快俏皮的小调歌曲。
阳光、晃动的绿荫、飞驰中的敞篷车,还有女孩们兴奋的尖叫声……毫无疑问,这是一幅极具光影美感的画面,让皮特也情不自禁跟着勾起了唇角。
“不错,看来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顽固,妮可在这部电影里的进步的确很明显……”
如果说此时皮特还在为妮可和上一部电影截然相反的角色形象而感叹,那么二十分钟后,他则彻底被西格妮老练的演技所折服。
“奥斯卡影后级别的演技,简直是脱胎换骨……”皮特托着下巴,认真注视着银幕上怯生生的伊芙琳,“这么个蠢蛋似的人物也能演得出神入化,她到底怎么做到的?看起来她的演技好像比前年那部片子里更游刃有余了,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不是他第一次看西格妮的作品,但无论何时,她总能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演——也许这就是她当初能够在一众实力超群的女演员中脱颖而出拿到小金人的原因。
奥斯卡大年的影后果然比冷门年份的影后要有含金量得多。
假如夏洛特的人设没有这么抓眼,恐怕妮可在开头就会被西格妮的气场压制住。
在皮特的思绪中,电影已经上演到了两人因为偶遇到的帅小伙d.j而产生意见分歧的那一幕。
“雷鸟”沿着风景如画的公路行驶,路边一侧是松树林,一侧是无边无际的绿色田野。
大面积的棕色、褐色、茵绿色和黄沙,占满了屏幕,能让观众感到视野的开阔,以及西部牛仔般的狂野潇洒。
一个长焦镜头远拍,接着又是一个从远到近的推轨镜头,画面呈现出伊芙琳和夏洛特交谈时的面部特写。
第381章 《自由之路》(上)
“真可惜没带上刚才那个小伙子……你看见了么?他臀部的影子简直大到可以停下一辆车。”伊芙琳肆意地扬了扬眉,坏笑着调侃道。
“我现在可没空注意他的屁股。”夏洛特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红框墨镜,微卷的长发散落在肩头,没什么血色的唇瓣快速开合着,“拿着这张地图,快找找从俄克拉荷马绕到墨西哥的路——速度要快,记得避开州际公路,免得引人注意。”
不远处,火车伴随着嗡嗡的鸣笛声正从她们斜前方开过。
夏洛特警惕地望了一眼过去,很快又收回视线。伊芙琳老老实实在她身旁认真研究着地图。
“我想,81号公路正合适……咱们可以先到达拉斯,然后……”
“no,我不想经过得克萨斯。”夏洛特用力推了推墨镜,下颔明显绷紧,“找找别的路。”
此时她的反应还很平淡,撂下这句话后又扭头看向鸣笛驶来的火车,似乎对这个庞然大物很感兴趣。
“等等…what?”伊芙琳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嘴里慢半拍似地叫了起来,“你想绕过得克萨斯去墨西哥?呃,恕我直言,这似乎不太可能。”
她抬起头,眉头微微皱起,看向夏洛特时露出一副“你在开什么玩笑”的神情。
听到“得克萨斯”这个词,夏洛特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一把扯下了墨镜,那双黑亮上挑的眼睛尤为犀利,像是冷硬刺骨的冰棱。
“伊芙琳,你知道我不喜欢德州这个地方!”她粗鲁地捋了一把头发,深深吐出来一口气,满脸写着厌恶,“相信我,我们不走这条路也能到墨西哥。”
伊芙琳被她突然暴起的情绪吓了一跳,忍不住打了个磕巴,“我知道……calm down ok?但我们是在逃命,夏洛特,你就不能破例一次吗?哪怕一次?”
夏洛特依旧挺直脊背,气势十足,语速飞快,看不出一点年纪小的弱势,“我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了。如果你找不到别的路线,那就把地图给我,我来找。”
“do you understand?”
她的语气急促,每个单词都说得铿锵有力,耳边那串造型夸张的银色耳圈顺着她的动作不断晃动,不断推进的特写镜头给人以一种难言的压迫感。
“no,charlotte,i don't!”伊芙琳甩了甩头发,毫不客气地回怼道,“为什么你从来没告诉过我,你究竟在得克萨斯出了什么事?”
火车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狂风把两个人的头发都吹得乱糟糟的,丝毫不复最初的时髦模样。
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夏洛特嘴角轻微地抽动了两下,眉毛紧紧拧起,仿佛被人打了一拳似的,唇瓣张开又抿住,眼神犹疑着往四处乱瞟,就是不肯跟女友对视。
“look。”过了大约半分钟,她才重新把头扭了回来,神情重新变得冷淡,就好像一块坚不可摧的顽石,“还记得吗?我们枪杀了那个想强暴你的男人,得克萨斯州绝对不该是咱们落到警察手里的地方。”
“trust me。”
伊芙琳还是用疑惑不解的眼神望着她,似乎看出了她的强装镇定,又似乎没有。
“不对劲,夏洛特一定在德州经历过什么。”皮特一边暗自琢磨着导演留下的“疑点”,一边不自觉把坐姿调整成更加正经的姿势,“不过李的确有着培养华国演员的天分,妮可在他的镜头里完全展现出了十二分的魅力,抛弃了那些无用的内敛和婉约——她刚刚风轻云淡的一瞥,简直像极了《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一样随风飘散的黑发,野性十足的眼神……”
他心下止不住地惊叹了起来,“oh my god!这真的是妮可.苏吗?她居然还能被挖掘出如此有力鲜明的一面?她已经入行快六年了吧?这实在是…惊世骇俗……”
此时电影剧情展开了大约三分之一,两位主角的人物形象已经完全立住,核心故事之一枪杀案也已经发生,影片一开始采用单视点讲述两个女性的故事,在犯罪事件发生后才逐渐加入警察视点。
交叉蒙太奇的叙事结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点——毫无疑问,一部非典型公路片。
对皮特来说,新鲜有趣的剧情固然具有吸引力,但还是比不过剖析演员本身来得有意思。
尤其妮可还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很熟悉的一位演员。可以说,他几乎是一路看着她从《蔷薇刺》里的交际花、《夜梦巴黎》里的重病少女,一步步成长到现在。
身为影评人,他见识过很多女演员为了体现演技,不惜扮丑扮老。但从有魅力变得没魅力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像妮可这样——从一种魅力转变成另一种魅力,而两种魅力同样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