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回到车里后,伊芙琳从包里取出手枪,一脸不安地把它递给夏洛特,“我想了想,还是应该由你来保管这支手枪……”
原本正在反复翻看拍立得照片的夏洛特一下子惊住了,下意识闪开身子,“god,为什么你老随身带着这玩意儿?”
“现在到处都有变态、杀人犯,山里还会有野兽……带把枪防身不是很有必要吗?”伊芙琳一本正经地解释道,眼底闪着灵动的光——看得出来,她对于这次度假出行很是期待。“而且我又不会用,还是你拿着吧。”
“god…”夏洛特做了个快要晕倒的无语表情,“把它放进我的提包里吧,别总想着用它了。”
“wow,excellent。”卡莉挑起一边眉毛,轻声夸了一句,但并没有像两个演员以为的那样喊cut,反而用眼神示意两个人继续往下演。
按照剧本,夏洛特摸了摸裤子口袋,随手掏出一支“香烟”夹在指间——抽烟对于常年在餐厅忙活打工的她来说,是排遣压力的最佳方法,就像吃饭喝水那样平常。
第345章 无实物表演
尽管手里的烟并不是什么名贵牌子,但夏洛特的表情却惬意而享受,甚至有些飘飘欲仙——当然,她出众的外表也为这一幕增色不少,不仅不让人觉得低俗或潦倒,反而颇具感染力,莫名有种神秘迷人的性感魅力。
伊芙琳扭头看了一眼喷烟吐雾的女友,也从那包香烟里拿出一支没点燃的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装出抽烟的样子,时不时还用好奇的眼神从镜子里打量自己。
“伊芙琳,你在干什么?你可是从来不抽烟的……”夏洛特惊讶极了。
伊芙琳的嘴角撇了下来,孩子气地说道:“现在我自由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剧本里,伊芙琳一开始是以比较女性化比较柔弱的形象出现的,此时她故意假装抽烟,其实象征着她内心对男权社会的一丁点反叛心理,也象征着一种女性觉醒的萌芽。
所以伊芙琳在做这些时的举动是很陌生、很不熟练的。
“so good!”卡莉笑着鼓了鼓掌,苏灵溪和西格妮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结束了刚才那段无实物表演——她们两个谁都没有把烟带在身上,排练排到一半又不能主动喊停,就只能假装手里有烟,用无实物表演的方式进行演绎。
“不得不承认,这种表演方式有点难熬。”西格妮摊了摊手,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然后才恢复平静,“但效果也很显著——我想我已经找到饰演伊芙琳的感觉了。”
“的确,成效斐然。”卡莉赞许地看了苏灵溪一眼,“西格妮,说真的,我总算明白为什么你会一力坚持要求李把妮可签下来了。你们俩配戏的化学反应非常好,这是个很棒的好消息——伊芙琳和夏洛特之间难能可贵的友谊,也是我们这部电影的最大卖点之一。”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友谊永远是人们亘古不变关心的话题。
没有人不向往灵魂相吸、牢不可破的友谊——哪怕在艺术世界里,这也是珍贵且少有的设定。
“你知道的,我从来不拿工作开玩笑。”排练结束后,西格妮的心情显然非常不错,连语气里都透露着愉悦,“妮可演戏超棒的,简直就是天赋异禀——我真羡慕talia能教出这样优秀的学生。”
西格妮略显夸张的感叹声引起了卡莉毫不留情的嗤笑,“哦,别开玩笑了,我敢肯定,你可没有那个教导学生的耐心,更何况比起教书育人,你更爱表演,不是吗?否则是什么驱动着你坐凌晨早班机赶来片场?”
“呃,事实上我坐的是前一天晚上的晚班机。”西格妮撇撇嘴,迫不得已为自己辩护了一句,“亲爱的卡莉,麻烦在妮可面前给我留点面子好吗?”
卡莉大笑,“真难得,我还以为你早就不需要面子这玩意儿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开着玩笑,言谈间不难看出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
光看卡莉.斯科特的履历,半点都不比李朔差,她之所以愿意以制片人身份加盟《自由之路》剧组,恐怕也有西格妮劝说的因素在里面。
毕竟,卡莉的制片成绩颇为不俗,被多家媒体称为“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制片人”,她的加盟对剧组本身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对她自己而言却是一种负担——同时担任编剧和制片人两项重要的职位,意味着她需要为这部戏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卡莉肩上的责任担子或许比导演李朔更重。
和两人道别后,苏灵溪走在回房间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默默想道。
作为sunrise电影公司最主要的话事人之一,她在制片领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尽管没办法挤出更多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但她完全可以把拍摄之余的空闲时间高效利用起来。
就比如此时此刻。
如果跳出演员身份看待卡莉.斯科特的每一个选择,其实是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
突兀的电话铃声响起,硬生生打断了苏灵溪的思绪。
“嘿,凯文。”她打招呼的语气很热情,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是项目有什么新进展了么?”
“嗯,你猜得不错。”光听这几个词,苏灵溪都能想象到凯文在电话那头慢条斯理的模样,“《浪漫》的成片我已经看过了,效果不错,至少你的第一笔生意现在不太可能亏本了。还有,我建议你最好抽时间把成片看一遍,以此避免在首映礼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这是来自合作伙伴的忠告。”
“wow,真没想到,罗斯完成工作的效率会这么高。”苏灵溪这回惊讶的语气不是装的,而是真的有些吃惊于《浪漫主义之死》整个剧组高效的工作效率——去年9月才正式签订完主角和配角们的相关合同,10月初立刻开机,历经三个月,今年1月底准时拍完,现在还不到7月就已经完成了配音、剪辑等等一系列后期工作。
相较之下,几乎和《浪漫主义之死》同步开启选角流程的《自由之路》就显得不是那么有效率了。
“这很正常,埃文.罗斯虽然只是个三流导演,但在我们为他提供的基础条件之上,当然也能发挥出好莱坞普通导演的水平。”凯文一针见血地点评道:“在很多时候,名气并不完全能跟一个人的能力画等号,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哪些是真正的金子,哪些只是贴上金箔的破铜烂铁。”
“好吧,不过你的说法是不是有些太伤人了?”苏灵溪忍不住笑了起来,一边刷开房门往里走,一边把房卡放好,“三流导演?我记得罗斯先生好像很崇拜你,如果听见这些话,他恐怕又要伤心得失眠一整夜了。”
“妮可,别说这种肉麻的话。”凯文没好气地说,“作为一个身体机能健全的成年男性,罗斯先生不会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也不会连一点抗压能力都没有。”
第346章 边缘化
“听起来你似乎精力很足?那么我想你应该还有时间回纽约签署几份合约?无论如何,你和乔伊才是公司的话事人,《浪漫》相关的发行事宜只能由你们两个签字决定。”
为了避免苏灵溪再提起自己不爱听的话题,凯文决定先发制人。
“等等,你的意思是,你觉得sunrise应该直接买断《浪漫主义之死》的发行权?”苏灵溪不自觉提高了音调,“你很看好这部影片?”
凯文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当然,这部影片的成品就和它的名字一样一目了然,一个煽情动人的爱情故事,尽管有些情节难免落于俗套,但剪辑节奏很好,画面拍得够美,我想会有很多年轻人愿意为这样一部影片买单。”
“所以,你觉得它可以作为我们尝试发行的第一部 作品?”
“是的,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有利可图,而且风险足够小。”凯文不慌不忙道,“如果你想要把sunrise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影视公司而不是皮包公司,那么就必须要尝试这一步。”
“在好莱坞,打造一个影视公司并不算难事,和大公司合作投资是第一步,现在我们已经搞定了,独立发行则是我们第二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
“之后还有独资制作,以及周边运营等一系列需要我们完善的公司业务。”
凯文说得轻巧,但苏灵溪也了解过相关资料,很清楚公司每往后一步,要投入的成本资金都会比之前更多,面对的困难也会更多。
“那我们现在应该要开始招聘发行部的员工了。”苏灵溪想了想,提出另一个问题,“我记得这件事是交给——”
“乔伊两周前就办好了这件事。”听得出来,凯文声音里蕴藏着几分微不可察的自豪——就好像望子成龙的老父亲那样。“值得一提的是,他已经以四百万的价格买断了版权,接下来我们只需要想办法建立属于sunrise在全美的发行体系……”
《浪漫主义之死》的优势在于导演能力、画面构图和剪辑逻辑,没有大牌明星,也没有著名ip,所以谈判难度不会很大——这是苏灵溪早有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