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在她看来,两千万美元,买的不只是一个角色,更是一个机会——一个和格蕾塔还有马丁.库布里克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的机会。
要知道,平日里多得是想靠阿谀奉承和格蕾塔打好关系的人,人一多,自然也就显不出她们的特殊来。
这次恰好是个绝佳的表现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你知道库布里克正在筹备中的新项目是什么题材的类型片吗?科幻?动作?还是传记?”苏灵溪好奇地问,“我记得他以前还拍过战争片,那应该也算是他拿手的题材。”
“动作片吧,伊娃打听来的小道消息是这么说的,但目前也不能肯定,毕竟这个项目现在还只是初具雏形,真正有用的信息只在他们那个内部的小圈子里流通。”杨茜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们前两天商量了一下,把你在《玩家自救指南》里的一段高光打戏发过去了,格蕾塔的回复很快,看起来好像还挺满意的。”
苏灵溪仔细回想了一遍自己在那部剧里的表现,一招一式都是她自己练的,没有替身,没有太多镜头剪切,动作也比较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还算符合动作片挑选女角色的要求。
被誉为“几十年一遇的天才导演”、一向眼高于顶的马丁.库布里克会因此而选中她吗?
思考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苏灵溪不自觉有些忐忑。
第325章 辩证与矛盾
在伊娃和阮棠忙着为公司事务各处奔走的同时,《春树暮云》的拍摄也进行到了剧情中后期。
“事实上,毕业后,我更想尝试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
静谧严肃的办公室内,穿着制式套装的女孩和秃头男人各自占据桌面一角,前者面容恬静,以落落大方的姿态和面前人谈论着自己的毕业去向。
“这样啊。”秃头男人双手交握,面上揣着和蔼可亲的笑容,话里却显然藏有潜台词,“小胡,你是个好学生,我一直也非常看好你。但我作为师长,不得不奉劝你一句,一个人在还没学会走路前,最好不要急着跑。”
男人顿了顿,小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继续道:“也许文学院里很多师兄师姐取得的成就让你忍不住心生向往,但你也知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好几代人精益求精的结果。”
“事物的量变并不难,量变是一种渐进且不显著的变化,只需要积累即可。但要想做到质的跨越却很难——这需要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才能做到。”
胡月云镇定的表情僵在了脸上,音量随之骤然减弱,“吴书记,我……”
吴书记大手一挥,安抚似地接过她手上那几页纸,“我明白你想要谋取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的心情,这样,之后根据你的毕业论文,我会想办法为你推荐几场考试,我记得你是穂城人吧?回到家乡教书也许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原先那副虚伪至极的和蔼假面就被他自己撕碎得彻底。
胡月云看着他张口“期望”闭口“祝愿”的伪善模样,胃里直犯恶心。
她勤勤恳恳苦学多年,从山沟沟里的溪源镇,到穂城,再到繁华的沪城,为的就是毕业后能投身于自己理想的工作,可校领导的话犹如当头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对未来所有的期待。
因为她没有良好的家庭出身,没有坚实的家族背景,所以她根本不配被允许留校,而如吴书记一流的人,自我定位为大城市的知识阶层,更是瞧不上她这个来自落后小镇的乡村土妞。
在沪城大学念书的四年就像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梦,现在,梦醒了,她必须继续面对现实。
胡月云闭上眼,轻轻长出一口气,而后又慢慢睁开。
此刻,她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清醒地感知到了顽固却又畅行于世的阶级意识,清醒地感受到了和其他同学之间存在的阶级鸿沟,并且——清醒地意识到了,她想留在这座城市的心情有多么迫切。
难怪阿树常说,沪城,是一个大多数人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原来竟是真的。
女孩细密的眼睫颤了颤,抬眸望向对方的眼神再次恢复了一开始的平静从容,“打扰了,吴书记,谢谢您今天关于职业规划的指导。”
她的声音淡淡,目光中却荡起一圈圈激烈的涟漪,尖锐而不逊,像是燃烧着一团火。
“cut!好,这条可以过了。”宋平满意地朝苏灵溪比了个大拇指,“小苏不错嘛,这段时间状态很好,继续保持!”
苏灵溪对他回以微笑,转身接过祝含秋递来的苹果汁,径自坐回了专供她休息的躺椅上。
剧组拍戏很少能做到完全按剧本时间顺序来进行拍摄,所以刚刚这段对峙其实应该是在昨天那两场外景戏的前面,只不过为了方便,才挪来和今天其他几场棚拍戏一起拍。
苏灵溪嘴里咬着吸管,手指虚虚搭在剧本封页上,心里思考着下一场戏要怎么演。
下一场戏,又是需要她一个人在棚内发挥的独角戏。
被现实烦恼缠身的阿云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她一面急于利用同班同学赵延璋的欣赏来帮助自己在沪城站稳脚跟,一面又忍不住忆起初恋曾对她说出的鼓励之语。
和初恋在一起的日子无疑是美好的,哪怕那个时候他们俩都只是刚读大一的穷学生。
但很快,她又产生了新的自我怀疑:那些日子的美好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她在回忆中自动美化了一切?那些争执、摩擦、分歧不是也曾在他们之间出现过吗?她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想要美化这些记忆?
是因为她始终没能学会独立自主?还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其实都经不起仔细推敲?
充满矛盾和辩证的思维驱使着胡月云拿起了笔——她开始以旁观者的姿态书写起自己的故事。
……
不可否认,编剧的作用非常重要,编剧的水平决定了剧本的台词水平,甚至对一部作品的格调和内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苏灵溪默默回想着剧本上的一字一句,只觉得自己的思维都被带动得跟角色一样思辨,下意识喜欢把每件事抽丝剥茧成表和里,然后再进行思考与追问。
上一个对她影响这么深的剧本,还是两年前的《蔷薇刺》——那个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第一次独自扛票房的能力,也为了展现出比第一次和唐导合作更好的效果,她每天几乎都拼尽全力把自己掏空了演,用完完全全体验派演戏的方式,让自己变成葛采玲本人。
苏灵溪至今还记得,自己每次下戏后疲乏又虚无的感觉,空洞得仿佛行尸走肉,直到杀青了一两个月这种状态才有所缓解。
事后她也根据自己杀青每部戏的不同反应总结过,得出的结论就是:和她本人越相像的角色,对她内心情绪的影响往往越深,而这种影响如果太过深刻,很有可能会残留一辈子无法消除,甚至进而改变她本人的性格。
要是情况再严重一点,就会产生情绪障碍。
娱乐圈里,体验派演员算得上是最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的一类演员。
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一点,苏灵溪才会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表演形式,从纯粹的体验派转变成以方法派为主。
第326章 《逆位审判》
“灵溪,北川小姐刚刚打来电话,说是《逆位审判》的首映日期定下来了,就定在5月18日,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后的第三天上午。”
佳佳刻意压低的声音从耳畔处传来,就像是触发了某个关键字眼,一听到“戛纳”两个字,苏灵溪原本发散的注意力迅速回拢。
“难怪我之前问她要不要赶在柏林电影节截止日期结束前送审影片,她反而让我别着急。”苏灵溪笑着把剧本放到一边,笑容有些意味深长,“原来她一早就想好了计划。”
电影上映是大事,苏灵溪不打算在片场休息的间隙深聊这件事。
等到下戏后,几人才重新聚齐到苏灵溪那间套房的客厅里,再度聊起电影上映前需要安排的相关事宜。
“根据投资商和制片方的意见,电影名字会在上映前正式更名为《逆位审判》,另外,提醒你一句,北川小姐不久前婉拒了东宝株式会社那边给出的提议——”张文雅清了清嗓子,继续往下说,“她坚持要求直接把影片送审戛纳。”
苏灵溪闻言,嘴角笑意更甚。
北川良子性格好强,向来把藤田陵视作自己的榜样,再加上她在柏林电影节已经刷过两次履历,苏灵溪早有预料她会选择利用这次机会冲击戛纳——毕竟,对亚洲影人来说,能跟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制片的机会少之又少,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是以,对于这条消息,苏灵溪毫不惊讶,面色镇定如常,“很正常,这确实是她会干出来的事。”
“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消息是需要我了解的吗?”
张文雅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你这两天一直闭关拍戏可能不知道,今年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上个月公布了名单,主席是马丁.库布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