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是吗?我看瓣组还挺多人夸他呢。”张可欣随口道,顺势拆开一包薯片。
  她对没有女角色的纯男人戏一向没什么兴趣,所以并没有陪谢嘉莉一起“审判”这部片子,只在网上看了两眼评价。
  “得了吧,那群人就是想借他踩溪溪一脚,平时没见他一个德国人在瓣组有几个粉,这种时候倒是都跑出来了。”谢嘉莉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一脸不屑。
  瓣组粉圈的那些小技巧她心里都门儿清,某些下家粉按捺不住眼红的心思,专门挑这种时候搅浑水。
  要不然瓣组唱衰的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那么多?真路人才懒得在这长篇大论地发表意见呢。
  “说不定他们都没几个人看过《危速激情》的原片,还在这跳得比谁都欢。”
  就连她都是翻墙到外网才找到片源看的,那些黑子哪有这个时间精力。
  “哎,网友不都是这样的吗?听风就是雨,没必要放在心上的。”张可欣温和地说,把薯片往她那递了递:“你先吃点东西吧,我估计溪溪走红毯的顺序不会在这么前面。”
  谢嘉莉摇摇头,婉拒了她的好意,“没事,我减肥呢,晚上本来就不能吃东西。”
  “真想知道她今晚会穿什么样的礼服,希望nicole能快点出场。”谢嘉莉双手托腮,视线随之落到了电脑屏幕里的红毯上——“可欣!你快看!灵溪她们剧组一起来了!”
  “什么?在哪在哪?”
  “这边这边,角落里……啊,现在导播把镜头切过去了!”
  显然,导播也意识到了这会儿应该把镜头从访问区切回下车区——毕竟比起并未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剧组,人们无疑更好奇那几个有机会拿奖的热门剧组。
  “天呐,nicole今晚是不是美得太超过了……”哪怕是对自家正主这张脸十分熟悉的谢嘉莉都在看清她造型的那一刻呆滞了好几秒。
  苏灵溪今晚的礼服颇具巴洛克时期的繁复之美,银灰色露背宽摆纱裙,前后长短不一;前裙摆为真丝薄纱质地,后裙摆上宛如花瓣又似海水波纹的网纱层层而叠,并饰以大量水钻、小亮片以及羽毛型珠母片,仿佛阳光下海浪激起的闪亮白色泡沫,华美梦幻,每一片羽毛都无比闪耀。
  不止礼服别出心裁,她的妆容也似乎比以往更加明艳,选择了高饱和度的正红色唇彩,整个人气场全开,美得锋芒毕露。
  “今晚这身dior高定实在太适合她了,看起来漂亮又凌厉,真的好迷人!”谢嘉莉兴奋极了,一直在粉丝群里跟其他同担一起用各种尖叫表情包疯狂刷屏。
  张可欣倒没有她那么夸张的反应——事实上,她还是更喜欢苏灵溪穿elie saab的仙女裙,那种清纯又带有一丝神性的美在她看来是最迷人的。
  两个人的想法虽然略有不同,但在花粉粉圈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很常见的。
  哪怕喜欢的是同一个人,粉丝之间也偶尔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就像粉丝和路人对一个明星的观感也不会永远停留在最初印象。
  苏灵溪这几年一路走来,一直在暴风式成长着——就比如葛采玲这个角色已经与最初那个小妞电影里形象略显扁平的关明月有了很大差别;还有《红色野心家》里雷厉风行却引起争议的童妍,未播剧里的打女角色……等等,不论气质还是荧幕形象,都在不断突破观众对她的设想。
  粉丝、影迷还有好感她的路人粉,都能从中感受到她的戏路变化和演技提升。
  她是有自己追求的演员,也是有主见和想法的演员。
  每一部新戏,不管播出前反响好坏,最后她都能交出一份满分答卷;每一次都能以全新的角色形象带给她们惊喜,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所以即便张可欣有些意外于她今晚的造型变化,也能调整好心态欣然接受。
  永远走一成不变的“仙气路线”的确容易令人乏味,偶尔去尝试一些新鲜造型也挺好的。
  这就是正主实力强、作品佳带给粉丝的底气——她们相信她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考虑过后才做出的,也愿意无条件信任支持她。
  “亲爱的su,你今晚实在太美了。”主持人先简单同唐婉华寒暄了几句,然后才把话题扯到苏灵溪身上,“这应该是你的第二次柏林之旅?哇哦,听起来你似乎已经在这里拥有了不少拥护者。”
  人群中骤然增大的欢呼声仿佛在呼应主持人的调侃,苏灵溪笑了笑,“谢谢你,布伦特,这样的说法真让人感到开心——不过我还是更习惯于称呼他们为粉丝。”
  她的英文很流利也很正宗,主持人惊讶地眨了眨眼,称赞道:“su,你的口语非常棒,我想你的语言天赋一定非同凡响。”
  “语言不通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我刚好是个不太喜欢麻烦的人。”苏灵溪的笑容还是那么亲切,以得体又不失幽默的语气回应了她的大力夸奖。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主持人的态度十分友好,没有刻意问一些吸引眼球的辛辣话题——毕竟对方是外国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触碰到某些“敏感话题”,而柏林电影节一向又对社会议题方面非常重视,所以谁都怕说多错多。
  第175章 另有渊源
  简短的采访结束后,一行人走进会场,苏灵溪和梁至谦跟在唐婉华身后,时不时同往来的熟面孔寒暄、交际,并借此机会结交人脉:这也是唐婉华向其他导演发出的信号,能够被她亲自带着交际,说明双方合作愉快,且两位演员能力不俗。
  “阿瑛,好久不见。”同样是评审团成员之一的港城演员周佳明笑着走过来,跟何瑛热情地打起了招呼,“电影成品非常惊艳,看得出来你下了不少功夫。”
  “哪里的话,我无非希望能拍出一部符合故事原貌的电影,要说下功夫,唐导付出的精力可比我多得多。”顺着这个话题,何瑛朝他介绍起唐婉华来:“婉华对故事的理解很到位,还有镜头方面的掌控力……”
  其实这未尝不是一种另类的示好——唐婉华愿意带着梁至谦结交人脉,何瑛自然也就愿意把自己的港资人脉介绍给她。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双方合作愉快的基础之上。
  周佳明同唐婉华客气地交流了几句,然后才把目光转向她身后的苏灵溪。
  港城和内地娱乐圈之间时常隔着一层信息差,哪怕苏灵溪在内娱新生代小花里的知名度已经算是最高的那一批,放在港城,依然只有二线艺人的热度而已。
  这还是在她拿过亚洲电影大奖的最佳新人奖的情况之下,才有这么一点热度。
  在受邀担任柏林评委之前,周佳明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一年前《蔷薇刺》刚刚开拍的新闻里。
  原本他是不看好她饰演葛采玲这个角色的——年轻的演员大多阅历浅,想演出葛采玲后期那种历经沧桑后的疲惫感其实很难。
  然而看完了电影全片后,他的想法完全被她的出彩表现扭转了。
  顺带着打破了他对年轻演员的刻板印象。
  “苏小姐,你在电影里的表演实在精彩,很高兴能认识你。”周佳明主动上前,跟她握了握手。
  苏灵溪回以微笑:“周老师客气了,您在电影方面的造诣晚辈望尘莫及,能认识您应该是我的荣幸才对。”
  周佳明眼底的笑闪动了一下,“我这话可不是恭维你,实话实说而已。charlie的风采差不多迷倒了我们近半数的评委,尤其是藤田导演,他不止一次在我们面前盛赞这部影片有多优秀。”
  欧三奖项的评选并非学院投票制,而是评审团讨论制。顾名思义,评委对于奖项评选的话语权非常大。
  而藤田陵作为戛纳金棕榈得主,虽然只是评审团评委中的一员,但地位很高,几乎仅次于评审团主席玛伦.布洛肯佩。
  从银熊奖最佳导演奖的评选开始,藤田陵就一直是《蔷薇刺》这部影片的力挺者,但主席玛伦更钟爱美国女导演自编自导的独立剧情片《感受爱的存在》,并且力保这部影片在第二轮获得了最高票。
  最出乎周佳明意料的是,在最佳主角奖的选择上,藤田陵又一次极力推荐《蔷薇刺》里饰演女主角的苏灵溪。
  虽说亚洲电影人在参加电影节时大多会抱团撕奖,但周佳明还是惊讶于藤田陵甚至比他更卖力的撕奖行为——就算今年没有日本电影入围主竞赛,那也还有一部韩国爱情片,藤田陵为什么偏偏看重《蔷薇刺》这部华语片?
  是因为偏爱这一类表演形式还是拍摄风格?
  周佳明认定这其中必定另有渊源。
  这也是他主动来结交苏灵溪的原因之一——如果藤田陵确实是她不为人知的人脉之一,那么朝她示好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藤田陵的导演风格很对欧洲人的胃口,金棕榈和金狮奖都曾被他收入囊中,周佳明拿过柏林影帝,现在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冲击戛纳影帝。
  戛纳的冲奖片他也不是没拍过,两部片子都出师未捷身先死,最后只勉勉强强混了个入围主竞赛的履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