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只是蒋倩没想到,新增加的这一节豪华车厢虽然吸引来了不少人的注视,但也引起了一点点小风波。
第155章 顺水推舟 现在有瓦塔沙主动提出来,他……
在列车重组之后,像是钱三和齐珍珍这些人,大部分都留在了一号线,毕竟一号线站点的周边地区大多已经被清理过一段时间,相对安全。而二号线经过的这些站点所在的地方,各个方面的建设都还很有限。
之前夏天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听说过江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疫病,后续虽然从新闻上听说已经控制住了,但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影响。
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沿海建设的二号线,兴趣并不大。只有陈景安,因为想来沿海地区见他五哥一面,在听说二号线开通之后,就积极地带着保镖上了车。
李二这个小尾巴虽然已经跟自家父母派来的保镖接上了头,但听说陈景安要来,就也跟着一起来了。
但是,陈景安虽然上了沿海二号线的列车,想要见到陈景明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陈景明虽然早就来了这边,作为医生却不一定就在列车站点所在的基地。
至于陈景安想下车找人,先不说能否幸运地成功找到人,随身跟着他的保镖们都不会同意他下车的。因此,他也只能跟着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往返,祈祷着能幸运地能在接下来的站点见自己五哥一面。
但陈景安和李二等人平时虽然大多数时间就在二号线的列车上活动,偶尔两条线路的列车在g市交汇,他们也会下车和朋友们聚一聚。
二号线上新增加的豪华车厢就这么从二号线传到了一号线。
钱三见到朋友本来很开心,但听说二号线上有了个他们都没见过的豪华车厢,就有点不满意了。
“怎么那个大胡子一来就有这么好的车厢?为什么我们没有?是看不起我们吗?”
钱三越想越气,回去就跟同住一号线的朋友们都说了,“你说列车是不是看不起我们?怎么?难道是觉得我们的晶核没有那个外国佬多吗?”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各个基地要跟列车换粮食等各种物资,所以之前征集各家物资时商量好的按月分给他们的晶核确实少了些,但是也不能这么看扁他们吧?
听钱三这么说过之后,其他的二代三代们也很不服气。
他们这些人,几乎从小都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没有被人这么区别对待过,根本接受不了“别人有我没有”这件事。
尤其是连外国人都住上了,而他们这些老乘客还连见识的机会都没有,想想就更气了。
但是即使他们这么蛐蛐,一号线的列车上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心心念念的豪华车厢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原因无它,列车收益的余额是有数的。现在二号线也快到终点了,因为想跟之前的一号线一样能安排多辆列车同时行驶,所以在三号线的各个站点确定下来之前,至少得攒够兑换一整列列车的晶核。
至于钱三他们的“抱怨”,蒋倩早就已经通过“列车银行”查询到了他们的魔晶余额,知道他们并没有单独住豪华车厢的实力,自然不会理会他们的话,全当没有听到。
钱三他们如何郁闷暂且不知,倒是另一件事,蒋倩觉得可以提上日程了。
这段时间因为天气原因,有能力洗澡的人渐渐地少了。
天气暖和的时候,三五十度的水就可以冲凉,但天冷了之后,即使一百度的水凉的也很快。
干净的水源难得,冬天的燃料更难得,更何况现在这么低的气温,大多数人都怕冷,不到万不得已,连睡觉都是穿着衣服的,就怕晚上不知不觉地被低温带去另一个世界。毕竟跟命比起来,脱衣服洗澡这种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因此,自从十一月中旬天气冷下来以后,好多人就再也没有洗过澡。
一天不洗,两天不洗……一个月不洗……
直到现在,距离下第一场雪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即使列车自备优秀的空气过滤系统,即使乘客密集,车厢里并没有很明显的味道,但偶尔有乘客从身边经过的时候,那股子异常的味道还是会很突出。
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习惯了这种气味,但是对于像是蒋倩一样在列车上常住有机会经常洗澡的人来说这味道就很明显了。
但列车只有家庭单间、家庭套房和豪华车厢有浴室,且这些车厢的浴室只对该车厢的住客提供,没办法惠及到所有人。
于是,思来想去之后,为了自己的鼻子,也考虑到防疫的需求,蒋倩决定在每辆列车上都搞一个公共浴室,也就是大众俗称的澡堂子。
开办澡堂子最要紧的就是设备和水。设备和车厢都是现成的,系统可以提供,至于最重要的水,之前搞生态车厢的时候系统也已经解决了车厢大规模的用水问题。
现在两者皆备,蒋倩直接就在每辆列车上都增加了两节分别用来做男女浴室的车厢。
除了必不可少的洗浴区和换衣区以外,她还搞了按摩区和休闲区。
没错,即使是个澡堂子,她也不准备随便糊弄,一切比照着异变之前的洗浴中心来。
她准备招聘一些搓澡工和有丰富按摩经验的技师,既能丰富一下澡堂子服务,多一些收费项目,也能帮助更多人度过这个有些难熬的冬天。
……
而这个时候,已经在列车上住了快一周要乐不思蜀的瓦塔沙也终于收到了来自首都的消息。
两天前,首都的救援指挥中心的会议上,瓦塔沙的事情第三次被拿出来讨论。
对于瓦塔沙所提的合作,与李长河和高哲所想象的不同的是,参会人员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很积极地同意,反而有不少人都持反对意见,以至于这场讨论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三天。
诚然,他们国家的各类资源不够充足,自从异变发生,与各国的联系和交易中段,国内可以使用的资源已经捉襟见肘。
按说在这个时候,瓦塔沙带着大批量的石油前来交易,应该很容易达成合作,但是……
“这个提议我们不能同意。”
会议桌前,白头发老头皱着眉头,满脸都是不赞同。
“如果只是凭借着这批送来的石油让瓦塔沙及其家人在我们国内落脚也就罢了,但是他所说的交易却不止于此。能有丰富的石油当然好,但他不仅想要粮食,作为交换的石油还要让我们负责运输,这跟让我们去帮他稳定他们国内的局势有什么区别?”
“就是啊,我们自己国内现在都还一摊子事儿呢!我认为,与其和瓦塔沙做石油交易,不如早点把列车的站点设置到西部,我们自己也有油田,并不是非得从国外进口!”
“但是我们国内的资源毕竟有限,既然有机会能从国外进口,为什么不去做呢?自家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啊!”
“但是对方给出的酬劳确实丰厚,错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有人犹豫不决。
“现在最重要的资源是粮食,是人口。我不太赞同现在用粮食去换取别的资源。虽然预言说这个冬天会持续半年,但我们并不能确定这预言是否准确,万一这个冬天比预言所说的更漫长呢?我们自己现在都还在缺粮,这个时候把粮食交易出去,我认为这不是明智的做法!”
“我是觉得现在外面不太安稳,派人出去太危险了!在有能力自给自足的条件下,我认为没有必要跟瓦塔沙做这单生意。坏处比好处多。”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安稳国内,别的都等以后再说!”
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倒是觉得这生意可以做。其实现在我们国内的情况已经安稳下来了,粮食种植已经走上了正轨,只要持续下去,这个冬天应该能安稳度过。
之前西北研究所那边的实验结果也已经出来了,列车给的真菌真的有很好的净化病菌的效果。现在只差疫苗的研究了。
我觉得现在的我们可以把一部分的视线放到国外去,毕竟我们所处的土地是一颗球,如果外部环境一直这么恶劣的话,只靠我们国内的安稳是没办法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的!”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沉默了。
确实,想要恢复以前的生活不能只他们在国内使劲儿。
自从末世以来,他们就在不停地倡导和督促国际社会互帮互助,携手努力,共克时艰,他们这半年来所有的举措以及研究成果都没有瞒着,在国内公布的同时也同步在向外传播。
他们一直希望能有别的国家和人能和他们一起携手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挑战,但是……
国外的环境实在是太复杂了,真正如他们这样参与进来抗灾的成规模的政权或组织几乎是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