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想到生态车厢那些种植箱里几天时间就已经长得很强壮的苗苗,聂教授越发觉得自己来这列车上来对了。
这些天,在根据种植手册教导队伍里的人种植要点的时候,聂教授也在不停地学习。这些发现当然也和他如饥似渴、处处留心的学习精神分不开。也正是因为这些发现,聂教授更决定要留在车上继续观察。
年轻人却没想那么长远,他已经被眼前的大饼给冲昏了头脑,“我现在就去汇报!”
说完之后,年轻人立马挂断了电话,把消息告诉了会议室里早就注意到这边情况的同事。接下来,整个小组会议室都沸腾了。
当晚,聂教授的发现就被拿到了晚间的全国会议上,国内所有参加了会议的基地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一直关注着消息的农学专家们也欢天喜地。
结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蒋倩就听到了系统说收到了各大基地的合作邀约。
对此,蒋倩虽然觉得突然,但也早有准备。
关于能分解生命七号的真菌,虽然是星际特有的物种,但培养条件并不严苛,因此蒋倩让系统向星际打了申请,可以直接把菌种和培养方法分享给他们。
倒是营养液和营养粉,因为用到了一些星际特有的植物和物质,即使给了方法和生产线在这个星球上也没办法生产出来,所以只能用晶石购买兑换,而且可以换取的量并不多。
但是星际那边也说可以给一些他们在离开地球之前进行基因改造优选优育之后的种子,虽然可能比不上使用了营养液和营养土的作物,但比他们现在的作物种子,成熟时间已经缩短很多,且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蒋倩直接让系统把早就商量准备好的回答发送了过去,而基地那边显然一直在等待,也很快给了回复。
虽然没有拿到营养液和营养土有些失望,但是能拿到比现在更好的种子,也是意外收获了,各位专家教授们也很知足。
更别说在本次交易中最重要、在他们心中也最重要的能分解致病菌改善土壤和水质的真菌竟然这么轻易就拿到了手,再有不满意就说不过去了。
甚至消息刚刚传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真的吗?真的同意了吗?”
“竟然还可以给我们菌种和培养方式,实在是太好了!”
“如果这真菌真的那么好用,那我们是不是就能恢复到以前正常安稳的生活了?”
“肯定能的,咱们可以一边清理丧尸,一边持续净化水源和土壤,之前聂教授说种植手册上说完全净化需要五十年左右,我们不一定看得到了,但孩子们将来肯定能看到!”
“对,我们要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干净的星球!”
“可惜这种真菌只针对土壤和水源,如果能用在人体上,就更好了!”一直从事着防疫学的一位老教授想到久久没有进展的疫苗研发,叹了口气。
但也有人很乐观,“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改善周围的环境,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疫苗,疫苗迟早能研究出来的!”
……
各大基地都喜气洋洋,为了能早日拿到菌种和改良过得种子以及营养液等,当下就在国家救援指挥中心的安排下开始筹备晶核。
虽然不知道能兑换多少种子和营养液,但是各地的大棚已经准备好要播种了,听说营养液和营养土要提前掺和进种植的土壤里,种子的重要性就更不必说了,眼前正是关键时刻,能多兑换一点当然要多兑换一点。
于是,第二天,各个基地就把各自筹集的晶核给陆续送上了车。
因为列车最近经常帮救援队运送物资,所以这几次的交易地点都放在了救援队专用的货运车厢里。
随着列车回程的时候在各个站点经过和停留,各个基地也在之前放置晶石的车厢里看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种子和营养液营养土。
系统做事很周全,不仅把东西都准备齐全了,还贴心地给每个基地都准备了好几本种植手册。
东西都拿回去以后,各个基地的基地长翻看着种植手册,都热血沸腾地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接下来就按照这个上面写的做,为明年做好准备!”
列车事务工作小组所在的景明山,也收到了列车送来的一小箱子菌种和培养方式。
此次交易的负责人冒着风雪,从列车上拿到东西后,一路来到了景明山游客中心后面被改造成研究所的办公楼。几位知道消息提前到来的生物专家们早已经等在了这里,翘首以盼。
看到人进来,这些头发半白或全白的专家学者们几乎是不顾年龄地快步跑了过来,眼睛里满是热切的光芒,“快快,给我看看!”
第144章 列车直通南北 【太好啦,列车可以升到……
自从发现晶核中的生命物质是一种真菌,人们和动物发生的各种异变全都是由这种真菌引起的之后,各地还能正常工作的研究院研究所都参与了相关的研究。
但因为有西北研究院的前车之鉴,他们没敢再次切开晶核,只是在刚被感染的丧尸身体里寻找这种真菌,提取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
对于这种他们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真菌,参与研究的各位专家们分别采用了自己觉得可行的各种不同的方法想要压制或者消灭它,但是最终没有一项实验是成功的。
这种真菌不仅生命力顽强,在很多极端条件下都能生存,保持活性,还像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堡垒,不管是什么方法都没办法打破它。
为了找到攻破它的方法,研究人员们想了各种妙招,没有一个成功。因此这次听说有了对付这种真菌的现成的解决方案后,离得比较近的几个研究所的专家全来了。
中间的老教授看着贴在箱子上面的关于这种真菌的储存和培养方法,眼睛发光,顾不得身后其他想看一眼的人,直接抱起箱子向研究室跑去。
……
接下来的一周,大雪依旧没停。
天寒地冻,冰雪一下子把大江南北全部冰封,每一寸土地都覆盖了皑皑的白雪,每一条河流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几乎看不到冰下的水还在流动。
这样的天气里,之前室外的建筑活动早已经被全部叫停。基地提前按照人数分发了部分过冬的物资,为了更多的人能安稳度过这个冬天,一些年老体弱的人更是提前被救援队安置在了改造过的地下车库里。
居民楼上没有供暖,有些小区的一楼和二二楼甚至已经被雪埋了,寒风呼啸之下,地面上的建筑里远不如做好了封闭措施的地下暖和。所以渐渐地,其他原本住在楼上的居民也都搬到了地下车库来。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了。
此时,虽然很多人已经不再出门,但狂风暴雪中,救援队却一点都没有停下救援的脚步。
异变之后,在与丧尸和恶劣环境的搏斗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
有些人力气比以前大了,有些人身上的伤口愈合的快了,也有些人听觉或者嗅觉这些五感变强了,也有人的体质变好了,原本病怏怏的身体慢慢变得强健精壮……
这些变化很细微,虽然不至于让人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的能力,但在这个处处危机的世界,却帮助他们争取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在这些异能被发现以及研究院对这些异能的研究结果公开之后,各个基地就从救援队和民众里,挑出了这些拥有特殊能力的人,组成了特别救援行动小队。
这支救援小队的成员因为觉醒了各种能力,相比于普通人来说体质也更好,身体更强健。
因此,在异能小队成功组建以后,就更多的承担了外出救援的任务。而普通的救援队员,大多数时候则被安排留在基地承担一些防护和保卫的工作。天气冷下来之后就更是如此。
因为危险区里或许依然有民众在艰难求生,在等待救援,也因为冬天是丧尸难得不那么活跃、救援行动风险也不是那么大的时候,所以尽管漫天飞雪,救援的难度很大,但是各处的救援队伍依旧在行动。
这个冬天如此漫长和寒冷,如果能早一点救援,或许就能多一个人活下来,就会少一个人无声无息地消逝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
风雪中,勇者在前行,安全区的外围也在不断地往外扩大。而这个时候,列车也终于来到了祖国最南边的这片土地。
蒋倩看着列车飞过广阔无垠的大海,落在这座位于国家最南边的小岛上。
说是小岛,但它的面积却一点都不小,跟a市差不多大。这海岛虽然远离大陆,但是因为岛上有驻军,所以在异变之后海岛上虽然发生了些乱子,但是很快就在驻军、群众和到来的救援队的共同努力下稳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