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但他们所担心的事情,最有可能去做的人现在却根本没有精力分出来。
……
自从决定全村都要留下来之后,小赵村就全力开始了清理附近村庄丧尸的行动。
除了留守保护村子里老弱妇孺的人,其他稍微有点力气的青壮年都加入了清理丧尸的队伍。就连之前从b市过来的人也被赵文和赵武分批安插进了队伍里。
但即使如此,人数依然不够,清理进度依然缓慢。
用新鲜的血肉吸引丧尸、开车从丧尸身上压过去都是很简单的事情,难就难在要如何善后。
为了不让血腥味吸引来更多的丧尸,也担心发生疫病导致“丧尸病毒”进一步传播,倒下的尸体必须要集中拉走处理焚烧,单拉走尸体这一步,就是很大的工程了。
所以,即使用工程车清理丧尸的速度很快,他们也不敢太过冒进,因此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刚把大赵村清理了个差不多。
但是要想把往外走的路给修通,只靠着清理大赵村一个村子是绝对不够的,后面的村子里或许会面对更多的艰难险阻。
赵文在会议室里看着附近几个村子的地图,叹了口气。
“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啊!”
这几天,他们清理大赵村的时候倒是也从村里救出来了不少人,但对于行动需要的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旁边的村老也愁,抽了一口烟之后建议道,“要不现在派人去机场那边瞧瞧,要是那边还有人来他们肯定也要出去的,这些都是能用的人力。”
赵文点了点头,他也想着等列车回来去看看情况,看能不能再拉一些人回来。
“我也这么想,但这车早上出发,现在应该还没回来吧?”
按照他们昨天回来的大概时间,列车载人回来应该在下午两点多钟,现在才刚过中午,还得两个小时呢!
却不想话音刚过,门外就有人一边喊着一边冲进来。
“文哥,机场那边过来一大批人!”
……
而就在赵文为新到来的人吃惊的同时,一辆军用越野和一辆军卡从a市临时驻扎的营地驶出,消失在通向东南方的道路上。
而百里之遥的另一边,三架直升机也从b市东南方向着西南方飞去。
……
b市火车站。
列车早已经离开,但因为人流汇聚而来的丧尸依旧没有散去。
附近小区的居民楼上,有两人躲在阳台的窗帘后面悄悄窥视着外面。
“外面怎么样了?”
女人垫着脚尖,企图越过男人的肩膀看到外面的景象,“丧尸都走了没?现在还剩下多少?”
被他询问的男人依旧看着外面,“你别着急啊!那么多丧尸呢,哪里能那么快散开!”
知道外面依旧是遍地丧尸之后,女人也没心情看了,抱怨着回到了沙发上坐着。
“早知道这样,咱们就该跟别人一样,早点下楼,现在说不定早就坐车走了!也不需要为如今的情况担心!”
女人说着,想到如今的情况,心里越说越气,“现在可好了,外面被引来了那么多丧尸,别说出去了,咱们家什么时候说不定就被丧尸破门而入了!当初就不该听你的!”
男人听了这话,合上窗帘,也来沙发这边坐下,安抚妻子道,“秀凤,你别生气。就是现在走不了,只要这车一直停在咱们这儿,咱们迟早有机会走的,也不差在这一时,是不是?”
“那你说得迟到什么时候?”
女人的话像火力全开的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那车第一天来的时候,咱们都看见了,但因为是第一天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所以让等等,我听了。”
“第二天的时候,我们亲眼看着车来了,也亲眼看到有人从车上下来,也看到附近有人上车了,我提议说咱们要不要跟着走,你说再等等,我也听了。”
“包括今天,我们都提前从网上知道会有很多人过去,你还是说不急不急,先看看。现在好了,那群人过来的时候引来了一大波儿丧尸,咱们彻底出不去了,确实不需要着急了!”
“人家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可是你呢?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把握,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它溜走了!”
女人胸膛剧烈起伏,抓起旁边沙发上的抱枕冲着男人扔了过去,“不急不急不急,永远都不急,你是不急,看看看,三天了,你看出个花来没有?汪志平,你能不能多为家里人尤其是你的两个女儿考虑考虑!”
“现在下面都是丧尸,我们怎么活?”
男人挡住飞来的抱枕,有些气短,但还是嘟囔道,“怎么不能活了?现在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咱们小区里大多数人都没走啊,又不是只咱们一家?”
女人又扔了一个抱枕过去,气道,“那你倒是看看咱们小区现在还住着几家人呀?”
……
他们现在住的小区,就在火车站旁边,还是当年婚前公婆买的房,房龄已经有二十年了。
早年间小区里也很热闹,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老邻居都搬走,现在小区里的实际入住率还不到原本的百分之四十。
他们现在住的这套,是六楼顶层,三室两厅一卫。
一层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上面还带着个小阁楼,虽然屋顶低了点儿,没有配套的供暖,夏天也有点热,但是面积和房间跟下面是一样的,加起来算是六室了。
这几年,随着各地高铁站建成,火车站旁边也越来越荒凉,他们不是没想过跟别的邻居一样搬到别处去,不说孩子上学,就是生活和上班也能更方便点儿。
新建的小区配套设施也更完善,不像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连个地下车库也没有,每天晚上回来找停车位都是个难题。
但是市里新开发的小区价格都不低。
汪志平和李秀凤家里除了两口子以外,还有一对现在十岁的双胞胎女儿。他俩工作忙,婚后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两个孩子都是公婆帮忙带大的。
一家六口,再加上两个女儿还想要独立的房间,要想买新房的话至少得买套一百四五十平的四室才够住,连带着装修家具家电算下来少说也得一百六七十万。
汪志平和李秀凤两人不算什么能耐人,更别说最近这两年经济下行,挣钱也变得难多了,他们俩的工资能养活他们一家四口都够呛。
第63章 救援? “那你倒是看看咱们小区现在还……
平时家里买啥大件还要让老公公的退休金贴补,于是也不敢再想搬家的事。
反正两个女儿还小,火车站附近也不是没有重点中学,两个老人身体也还行,爬的动楼梯,索性就一直在这边住下来了。
这边虽然荒凉了些,但是家里地方大,老两口也爱干净,到处都收拾的好好的。这次意外突然发生,他们能在家里安安稳稳地呆这么久,跟老两口平日里的经营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平时工作忙,家里负责做饭的主要是老两口,吃食什么的都是给了老两口生活费让他们帮忙添置的。
因为步梯上下不便,所以老两口总是习惯一次性多买点,能找超市员工送货上楼,反正家里地方大,也摆得下,因此就这么跟囤货似的,囤积了不少粮食。米面粮油还有各种可以放的腊肉和干菜,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老两口还疼孙女,光是给孩子买的各种零食大礼包都有好几大箱,公公的退休金大多数都花在这些地方了。
家里的冰箱里更是从没有空过,因此他们家一点儿也不缺吃的。
一层阳台对应的上方阁楼是一片开阔的露台,他们没有封窗,但老两口也没有浪费。
他们用泡沫箱和木箱装了不少土,沿着露台周边摆了一圈种了不少菜,平时都够他们一家六口吃了,省了不少开销。
可以说,暴雨以来,除了不能出门,他们在家过的日子其实并不比之前差。
他们该怎么过还怎么过,除了需要遮掩气息担心丧尸上来敲门,其他的跟之前没有什么不同。
但李秀凤觉得或许就是因为家里的小日子太舒适了,丈夫汪志平一直没什么上进心,就是末世到来后他心里也并没有什么危机感。
家里唯一能担事儿的男人是这个样子,李秀凤不得不多想一些,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暴躁。
或许是两人吵架太大声了,通向阁楼的木制楼梯上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两张一模一样的脸从楼梯边上探了下来。
李秀凤不想让孩子担心,强压住心里的火气,勉强对着两个女儿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