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七零后妈,养娃御夫有一手> 七零后妈,养娃御夫有一手 第187节

七零后妈,养娃御夫有一手 第187节

  顾秋雁搓的就要差些,有些粗,每一股的粗细还能不太均匀,跟小姑姑和幺妈的一起摆在桌上,差别还挺大。
  “秋雁,你看看你小姑姑和幺妈搓的麻花,再看看你搓的,你这技术还得练。”顾河没上手,对着桌上的麻花指指点点。
  顾秋雁将手里的麻花一扭,放在桌上摆着,“别看我做得不好看,等会儿炸出来的味道,也跟我幺妈和小姑姑做的味道一样。”
  顾河:“那是,毕竟面是你幺妈和的,味道也是她调的。”
  这味道肯定是没法变的。
  “妈妈你看。”顾西西献宝似的把摊在手心里的东西给妈妈看。
  余惠低头一看,沉吟道:“是小猪吗?”
  顾西西嘴巴一噘,“是小狗啦~”
  西西捏得那么像小狗,妈妈怎么都看不出来?
  “哦~”余惠拖了个长音,“原来是小狗啊,简直一模一样。”
  顾西西瞪大眼睛看着妈妈,漆黑的眼珠子里,有一闪一闪的光。
  顾秋雁冲余惠竖起大拇指,还是她会哄孩子,为了哄孩子,啥瞎话都能说得出口。
  要不是西西自己说是小狗,她反正是认不出来,他手里那一坨是个啥。
  “妈妈你看。”顾南也不甘落后地把自己捏的东西给妈妈看。
  这个余惠一眼就认出来了,“是自行车。”
  “嗯。”被认出来的顾南十分高兴,用力点头,“就是自行车。”
  顾东:“妈妈你看我的。”
  余惠:“小汽车。”
  “是的。”顾东点头,“小李哥哥开着接送爸爸的小汽车。”
  果然不管什么时代男孩子都爱车。
  说起车,余惠觉得她也应该买一辆自行车了。
  去大集买菜,或者进城办什么事儿,买什么东西也方便。
  改天让顾淮给她弄一张自行车票。
  这年头买自行车,可不是有钱就能买,是需要票的,而且也不便宜,要一百五六呢,有自行车的家庭都不多。
  麻花搓了三分之二,余惠和顾秋雁就先去厨房炸了,顾红梅继续在院子里搓。
  麻花刚炸第一锅,钱兰一家就回来了,于建设两兄弟直接跑进了顾家的院子。
  “顾东,你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回力鞋。”于立新一进院子,就跟顾东三兄弟炫耀自己脚上的新鞋。
  这新鞋于立新试穿后,就没脱,直接穿上了。
  “我哥哥也有。”于立新指着于建设手上抱着的用纸包着的鞋。
  “哇,真好看。”捧场王顾西西一如既往地捧场。
  顾东则是把自己的脚往前一伸,“跟我妈妈给我买的一样诶。”
  于立新笑着说:“我就是照着你的鞋的款式选的。”
  “新鞋穿着就是舒服,你看穿着新鞋跳起来可轻松了,我都比以前跳得更高了。”于立新一边说一边朝上跳。
  顾东三兄弟:“……”
  这还真没看出来。
  于建设:“……”
  没眼看。
  第253章 是她不配吗?
  “顾东,你们家在做什么?”于立新闻到了炸麻花的香味,咽了咽口水。
  顾东回头朝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在炸麻花呢,麻花炸完了,还要炸小鱼。”
  “真好。”于立新羡慕道。
  顾淮看着于建设两兄弟说:“你们就别回去了,留下来,等会儿麻花炸好了吃麻花。”
  于立新:“好哇。”
  “妈妈都回去煮面了。”于建设扯了弟弟的袖子一下。
  煮面?
  “你们还没吃午饭吗?”顾东一脸奇怪地问。
  于立新叹了口气道:“你是不知道,今天城里人可多了,国营饭店根本吃不上饭。我们就吃了几块饼干,公交车也挤不上去,我们还都是走路回来的呢。”
  闻言,顾东三兄弟对视一眼,都是“还好我们没进城。”的庆幸。
  他们上午要是进城了,估计也跟立新哥他们一样,连饭都吃不上。
  “于立新~”钱兰在隔壁院子喊了。
  “我们先回去了,等会儿再过来。”于建设把于立新拉回去了。
  两兄弟在家里吃完面条就过来了,刚好麻花都全部炸好了,正炸鱼呢。
  于建设和于立新两兄弟吃上麻花后,余惠又捡了八根麻花,让他们端回去,给他们的爸爸妈妈吃。
  炸小鲫鱼不多,就没往他们家里送了,但他们也在顾家吃了两条。
  小鲫鱼炸完都四点了,庆中秋迎国庆的晚会是七点开始,顾淮团里有节目要出,得提前去,所以这饭也得提前做。
  余惠把鸡汤炖上,就开始和面,其他人一起处理小龙虾。
  人多力量大,那一桶小龙虾处理得也快。
  五点半,顾家就开始吃晚饭了。
  鲜美的香菇炖鸡汤,配上裹满酱汁的小龙虾拌面,小龙虾肉质鲜美弹牙,第一次吃的顾红梅和顾河都被惊艳了味蕾,一吃一个不吱声。
  吃完饭,顾淮洗了把脸,便穿上军装先走了。
  余惠她们收拾完,也打扮了一下,六点半,才和于家人一起,往营区的大礼堂去。
  “小余,你看,我这双皮鞋怎么样?”走到路灯下,钱兰就把穿着新皮鞋地脚伸出来问余惠。
  余惠和顾红梅还有顾秋雁,都齐刷刷地朝她脚上看。
  新皮鞋被她用鞋油擦得噌亮,在路灯的照耀下都有些反光。
  “挺好看的。”余惠说。
  顾红梅也说:“嫂子,你这皮鞋真好看,你穿着身形看着都更挺拔了。”
  “十块钱呢。”钱兰说。
  听到余惠她们夸自己的小皮鞋好看,钱兰心里高兴,但想到花出去那十块钱,还是觉得肉痛。
  顾秋雁挑了挑眉,可真贵,还好她不爱穿皮鞋。
  “都是真皮的肯定贵。”余惠说,“你喜欢,穿着好看就行,就别去想什么钱不钱的了。”
  钱兰瞪了和顾河走在前头的于强,“于强还说我呢,说我一把年纪了,还学年轻人买什么皮鞋?纯粹是兜里有钱了烧得慌,路上一直念叨我呢。”
  她还给他买了一条八块钱的皮带呢,他都不说,她自己挣的钱,给自己买点儿东西,他就念叨个不停。
  钱兰买鞋的喜悦,都被他的念叨冲了个一干二净,总有一种,他是觉得自己不配买这么贵的鞋的感觉。
  她给他买皮带他不说,给两个孩子买新鞋,他也不说,轮到她给自己买双好鞋,他一个平时话不多的男人,嘴巴就没停过。
  余惠就说:“随他说去,你就当他是苍蝇在嗡嗡叫,咱花自己的钱,买自己需要和喜欢的东西,别人管不着。”
  钱兰:“我也这么觉得,但听见他说我,我心里就挺不痛快的。以前我不挣钱,添置东西,我都是紧着他和孩子。现在挣钱了,给他和孩子买皮带买鞋,我也是挑的好的,咋到我自己就不行了?”
  “难道我就不配拥有一双好皮鞋吗?”
  不痛快的同时,更多的其实还是委屈。
  余惠拍着钱兰的肩膀道:“你配!”
  “别说你现在挣钱了,花的是自己的钱,即便是你不挣钱了还是当家庭主妇,你也是配拥有一双好鞋的。你在家里操持养育两个儿子,你对家庭的贡献也不比于哥低。”
  “就说于哥升副营这事儿,这里头也有你一半的功劳,要不是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两个孩子养得壮壮的,他也不能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升职啊。”
  “大领导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不就是在家里顶起了半边天吗?”
  顾秋雁一个劲儿地点头,觉得她幺妈说得特别对。
  “没错。”钱兰咬着牙道,“他于强能有今天,也有我的功劳,对家庭的付出,我钱兰不比他于强少。”
  “我就是以前,啥都想着紧着他们,对自己舍不得吃好的,舍不得穿好的。他于强就觉得我就该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一样,买个鞋都念叨个不停。”
  “我就要买,我明天还要进城买丝巾,买雪花膏,再扯几尺好布,给自己做两身好衣裳。”
  余惠拍着她的肩膀说:“就是要这样,咱们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嗯。”钱兰用力点头。
  前头,于强也在跟顾河吐槽钱兰。
  “十块钱的鞋,她说买就买了,够我爸妈在乡下花两三个月了。”于强摇着头说。
  顾河:“……”
  “所以她花的是该给你爸妈的生活费?”
  “……那倒不是,是她自己挣的钱。”于强小声说,“但十块钱的鞋也太贵了,再说了她都一把年纪了,还学年轻姑娘俏什么?买什么皮鞋吗?”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看你们大院好多头发白了得老太太特穿皮鞋呢。”皮鞋在他们乡下很少见人穿,但自从他进城后,就看到不少人都穿呢,也不分什么老少的。
  “弟妹年纪也不大吧,应该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都说城里人比乡下人看着年轻些,但我看弟妹跟我们乡下三十出头的妇女,差不多。这些年,也没少操劳吧?”顾河看着于强问。
  于强摸了摸鼻子,“我们两边的家庭条件都不好,时不时的要出钱支持,家里和孩子都是她在管,她确实是比较操心。”
  顾河就说:“弟妹操劳这么多年,买双皮鞋能咋了?贵点就贵点嘛。你刚刚不还说,你这条新皮带是弟妹给你买的吗?那花的也是她挣的钱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