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鉴昭行> 鉴昭行 第379节

鉴昭行 第379节

  这般算下来,大家倒是有些亏了。
  周婆子,都是周婆子他们!
  大家心中再次升起了对周婆子一类闹事的人的怨念。
  罢了,一文钱虽然少了些,但有总比没有好。
  “谢知清小姐,知清小姐英明!”
  林知清瞥了一眼朝颜,朝颜立刻将人带了下去。
  见人都走了,林泱泱撇了撇嘴:
  “清妹妹,你还是太心善了,要我说直接取消这姜汤的供应算了,反正那些人也怪不到你头上。”
  “泱泱丫头,这一点是你没有想清楚。”林青山哈哈一笑。
  林知清也勾了勾唇角。
  林泱泱摸了摸头:“你们别光顾着笑呀,怎么没想清楚了?”
  林知清没说话。
  林青山开口了:
  “若是直接取消,下人固然会记恨周婆子那几人,但归根结底还是会怪下命令的清丫头。”
  “如今下人的月例奖赏都是清丫头直接发放的,折成现银便不用担心分配不均和中饱私囊的问题。”
  “再者,她既解决了姜汤的问题,又适时做出了补偿,那些人再怎么怪也怪不到她头上去。”
  林青山将这件事里头的利害关系剖了开来。
  林泱泱点了点头:
  “还是清妹妹想得周到,这样不仅堵住了那些不满的人的嘴,还给了那些老实的下人补偿。”
  “最重要的是,每月一文钱,算下来不过两百多文钱,花点小钱解决大问题,有何不可?”林知清开口道:
  “这次惩戒了周婆子和吴婆子,才算是敲山震虎,敲打敲打那些怀着坏心思的人。”
  第456章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清丫头做得不错,进退有度,关键时候也不手软,有武将之后的风范!”林青山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林知清笑了笑:“还要多谢祖父方才配合。”
  既然下头的人出现了让林知清还权的想法,那么林知清自然要让长宁侯出马肯定她。
  她自己无论说什么,别人都能挑理,说她握着权柄不放。
  但林青山张口,许多事情便简单多了。
  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话都是林泱泱和林青山说的,林知清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无论如何,今日的风波过去,府内心思活络的人短时间之内绝不会再生事了。
  处理这些事情,林知清还能算得上手到擒来。
  送走林泱泱和林青山以后,林知清特意叫了朝颜。
  朝颜知道自己今日没能压住那些闹事的人,心中十分愧疚:
  “小姐,都怪我,没能拦住他们。”
  林知清笑了笑:
  “朝颜,你从前并没有做过这些事,木婶教了你一些基础的东西,但现在的你与从前已经不一样了。”
  “我不是要责怪你或者训斥你,我是想告诉你以后应该怎么做。”
  听到这里,朝颜眼前一亮:
  “小姐。”
  “先别感动。”林知清微微一笑:“我可比木婶要严格不少。”
  说着,她将人拉了起来:
  “你是我身边的大丫鬟,有人打了你的脸,便是打了我的脸。”
  “今日那般情况,有人不守规矩,你让人惩戒便可。”
  “只有这样,才能镇住别人,你知道了吗?”
  朝颜用力地点了点头:“小姐,我记住了。”
  林知清点头:
  “你明日去一趟鉴心堂,将小严带过来,我听那头的人说,他最近表现得很不错。”
  “近来我无大事,正好可以看看他有没有本事,能学到多少。”
  “好,小姐。”朝颜点头:“你是要收一个关门弟子吗?”
  林知清本想摇头,因为在她心中并没有弟不弟子的说法。
  但她转念一想,这同关门弟子确实没什么区别了。
  想到这里,她点了点头:“先看看吧。”
  次日一大早,朝颜便将小严带到了舒清阁。
  乍一来到新环境,小严有些拘谨。
  “朝颜,拿些果子过来。”林知清考了小严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他对答如流。
  提到鉴心学,他身上完全没有了那种腼腆的感觉,眼睛也亮晶晶的。
  这代表他是真的喜欢鉴心学,而不是将其当成一门功课。
  这样的人,才是能成大事之人。
  “小严,待会儿你同我去个地方,我让你瞧瞧鉴心学的厉害之处。”林知清摸了摸小严的头。
  小严重重点头。
  “严鹬呢,他去鉴心堂了吗?”林知清随口问了一句。
  小严摇头:“没有。”
  林知清点点头。
  带着小严用了早膳以后,林知清便同林泱泱一起去了安置笛人的院子。
  她们要接着尝试治疗笛人。
  路过林十安的院子时,林十安身穿官服,行色匆匆地往外走,都没有注意到林知清她们。
  林泱泱捏了捏下巴:
  “也不知道十安最近在忙什么,每日都半夜才回来,今日休沐日,怎的又跑出去了?”
  林知清一时没开口。
  小严会意,开口道:“两位小姐,我先去前头花园里面等你们。”
  “早就听严鹬哥哥说过林家花园里头都是奇花异草,我好奇许久了。”
  林知清点头:“去吧。”
  这小严确实非常懂事。
  她轻声开口:“听说大梁使臣即将来朝觐见,六部上下定然会繁忙一些。”
  “大梁要来人了?”林泱泱皱眉:“怎的我从未听说这件事。”
  “礼部那头的消息,应当还没有昭告天下。”林知清轻声回答:
  “堂姐,你可别往外说,此事古怪得很。”
  “你放心,我不会同别人说的。”林泱泱点头:
  “先前我们发现那些大梁人同镇远侯府勾结,怎的上头一点动静都没有。”
  “谁知道呢?或许正是因为这件事,大梁才派使臣过来也不一定。”林知清也不知大梁的用意。
  “那这两日我们可得少出门,大梁的人麻烦得很。”林泱泱皱眉:
  “不在大梁好好待着,来这边作何?”
  “前几年还同我们打得有来有回的,近几年倒是消停一些了,不过他们时不时就骚扰边关百姓,可恨得很。”
  林知清皱眉:“不管如何,我们林家最近风头太盛,得告知大家小心一些。”
  “我问过陆淮了,到时候我们长宁侯府是要赴宴的。”
  林泱泱一下子蔫了:“宫宴上头无聊得很,东西都吃不了几口。”
  “既来之则安之,我倒是对这宫宴挺好奇的。”林知清从前没经历过这种大场面,当然是好奇的。
  她说起了正事:“堂姐,改日我让绣娘过来给大家添几套衣裳。”
  “先前林家家产不丰,那些衣物平日里穿穿可以,但到了大场合就有些不够看了。”
  林泱泱点头,兴致不高:“是该多做几套衣服。”
  “也不知那大梁使臣是什么样子,又会不会带什么大梁的物件来。”
  二人一路讨论,到了花园以后便打住了话题。
  她们带上小严,到笛人院子里,将笛人带了出来。
  “还是得多让他晒晒太阳,一直待在房间里总归不好。”林泱泱张口道。
  林知清点头,随后同小严说起了桌上的各种工具,以及那些工具的作用。
  乍一看到玉圆环、清水、银针这些东西,小严十分好奇,一动不动地听着林知清的介绍。
  林知清拿起圆环,在笛人面前重复了一遍昨日的动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