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元春以为苦尽甘来,入宫这么多年,她第一次失态,但也只敢私底下搂着抱琴哭了一场。
元春封妃后,政宁帝再没有召见过她。年末,诰命入宫朝贺,连位份在她之下的??娥、宝林都获准与家中女眷见上一面。唯独她未获圣旨,无法与家人相聚。
元春明白皇上此举是在敲打自己,敲打贾家,不免思虑过重,整日惶惶不安。
哪知,惊天噩耗接连而至。元宵节过后,突然传来贾家犯事的消息。大房的伯父,堂哥、堂嫂,以及自己的父母,全都被捕入狱。凤藻宫被封,所有珠宝衣裳被太监搜走,整个宫殿空荡荡的。
政宁帝念着元春是自己的女人,并未下旨褫夺元春的封号,但现在的凤藻宫门与冷宫无异。
门口有殿前司的武功太监看守,原来伺候她的宫女和太监都被遣散,只剩下从贾府带来的抱琴,恩准留在凤藻宫伺候。
元春不由得急火攻心,一下子病倒了。朱永鸿得知她病了,多少有些不忍,派了太医去为她治病。
抱琴看元春今天的脸色好了不少,能从床上坐起来了。不似前几日浑身无力,只能躺在床上,吃饭喝药都得让她扶起来。
自从贾家出事以来,抱琴一直愁眉不展。如今见主子稍微好转,她总算稍微松了口气,原本紧锁的眉头难得舒展了片刻。
元春看看抱琴,声音沙哑道:把窗户打开吧。
抱琴闻言一怔,随即赔笑道:娘娘,您的病刚好,还不能吹风。等过几日您全好了,咱们多穿几件衣服,奴婢陪您在院子里散步。
抱琴见元春身体如此虚弱,实在不敢让她受凉。
元春微微张了张嘴,似有千言万语想说,最终只是一叹,苦涩道:我自己的身体我最清楚,明天恐怕就起不来了。趁着我还能动,你把窗户打开,扶我到窗边坐坐。
抱琴听了主子的话,顿时泪如泉涌,哽咽道:娘娘,您别这么说,昨天孙太医说过了,再过几天您就会痊愈了。
元春苦笑着摇摇头道:不过是走个过场,糊弄一下,好不了了。
太医院里的太医也有品级高低,所穿服饰与文官相同。元春在宫中六七年了,对百官的服饰了如指掌,看孙太医的官服便知其品级低微。
元春心中清楚,政宁帝命太医院为她治病,太医院不敢抗旨,但稍微有点头脸太医的都不愿同凤藻宫扯上关系,只能找了个品级最低的倒霉蛋来。
元春见孙太医每次行色匆匆,就知他不上心,这样能治好病实在是奇迹。
注1:李白《侠客行》
第50章 贾家宣判
抱琴看元春面色蜡黄, 唇无血色,目光死气沉沉,头发干黄如枯草, 整个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手腕比竹竿还细。
抱琴知道元春怕是大限将至,心中悲痛难忍, 以手掩面大哭起来。
元春微微一笑, 干裂的嘴唇裂出一道口子,血珠渗了出来。
她平静道:傻孩子, 别哭了。宫里本来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我走了反而解脱了, 你该为我欢喜才是。
抱琴哭了几声, 抹干了眼泪。
她心中暗道:娘娘命不久矣, 吹不吹风又有什么关系,何苦让她走的不开心。
抱琴一咬牙, 推开了窗户,把凤藻宫里仅剩的两三件衣裳全都披在元春身上。
抱琴道:娘娘, 奴婢扶您去窗户旁坐坐。
元春轻声自语道:别叫娘娘了,以后都叫我大姑娘。
她最怀念的还是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光, 无忧无虑, 有家人陪伴。可惜进宫后, 连梦里都不曾梦到过那段幸福的日子。
抱琴本想说于礼不合, 但转念一想,凤藻宫里除了她们主仆二人,再没有别人了, 合不合规矩又有谁知道呢?而且看元春的样子也没几天了, 何必让她临走前再生不快。
抱琴含泪叫了声:大姑娘。
元春听了这称呼, 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仿佛真的回到了贾府,回到了念念不忘的少女时代。
抱琴扶着元春坐到了窗边,元春把身子探出窗外,深吸了一口气,道:宫里的花开了,你闻,空气里都是甜丝丝的花香。
抱琴道:奴婢待会去院子的花坛里摘几朵花回来。
凤藻宫里的花瓶都被内侍府的太监给收走了,摘回来也没地方插,不过是让元春看上一眼。
元春没有说话,她抬头看看天,碧空蔚蓝,不见一丝云彩。
元春怔怔地看了许久,神色突然冷了下来,喃喃自语道:果然是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注1.)
元春自幼聪慧,又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不像探春和王夫人之间隔了一层。许多事,王夫人并未隐瞒过她,元春对母亲包揽诉讼的一事心知肚明。
元春抱有侥幸心理,想着自家是国公之后,圣上眷顾老臣,总能给留一分体面。何况上有祖母,自己一个晚辈如何对母亲的事指手画脚,而且日后进宫还指望娘家补贴,因此从未劝阻过。
如今看来,自己太高估了贾家的地位,忘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抱琴看主子眼神变得空洞,心也跟着揪了起来,劝道:姑娘,回床上躺着去吧,明天我再来陪您看风景。
元春点点头:明儿咱俩去院子里散散步。
话音刚落,元春突觉胸口发闷,鼻腔里充满了铁锈味。
噗。一口鲜血从元春口中喷出,溅了抱琴一脸,接着又狂吐数口鲜血。元春眼冒金星,脚下一软,昏倒在地。
抱琴绝望地叫了声:姑娘。
抱琴能陪元春进宫,自有几分胆色。她虽然心急,但做事并不慌乱,先将元春扶回了床上,然后发足狂奔,跑到凤藻宫门口。
抱琴拍门哭求道:我家主子快不行了,求小哥行行好,请个太医来给看看吧。
门外看守的太监听到抱琴的求救,道:知道了,你回去守着你家娘娘,我去请太医。
抱琴没想到这对方这么好说话,喜出望外,连声谢道:有劳小哥了。
看守的太监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应付一下抱琴,心下暗道:都快不行了,请太医有什么用。
两个太监对视一眼,太监甲道:你在这看着,我去找李公公拿个主意。
俩人就是个看门的,所有事情都得由上面的人决定。李公公若同意请太医,他俩不会从中作梗,李公公要是让他们袖手旁观,二人也不会为元春出头。
李公公得知元春病重,立刻将此事告知了关保德。关保德不敢怠慢,赶忙去向政宁帝汇报。
朱永鸿不是朱永贤那种大情圣,裘智掉根头发都当天大的事。他知道元春快不行了,并没有太多的情绪。
当初他不过是多喝了几杯,酒醉情迷,看元春模样标志,才临幸了她。事后发现她是贾家的人,便封了个婕妤,安排在凤藻宫,之后再没有召见过,如今甚至记不清元春的长相了。
元春是出嫁女,朱永鸿虽对她没什么感情,但也不想牵连她,只是先把她关在凤藻宫里,等贾家的事了结了再说。后来,朱永鸿看了刑部呈上来的供词,得知元春并非完全无辜,彻底厌弃了她。
朱永鸿眼神平静无波,吩咐小太监:去和皇后说一声,她要是有空就去凤藻宫看一眼,没空就算了。
戴权问道:陛下,贾娘娘的身后事该怎么办?
元春不得圣心,但毕竟是宫中的娘娘,丧仪自有定例。戴权不得不提前问清楚,以免宫人们办砸了,惹得圣上不快。
朱永鸿毫不犹豫道:以美人之礼下葬。
美人是嫔妃级别中最低的,戴权明白,这是要把元春降为美人了。
曹皇后听说元春病危,不由连叹数声。元春在宫中六七年,为人小心谨慎,做事极为妥当,这么多年没犯过半点的错。
因为贾家的事,政宁帝这般苛待她,多少让人感到心寒。
曹皇后坐着轿子去了凤藻宫,守门的小太监早就得了信,见皇后驾到,立刻打开了宫门。
曹皇后进入寝室,看到元春躺在床上,抱琴坐在床边抹泪。
抱琴早已擦干脸上的血,等着太医过来替元春诊治。不料等了半晌,太医没等到,只等来了曹皇后。抱琴心中顿时明了,皇上连太医都懒得替自家姑娘请了,直接让皇后来送元春最后一程。
曹皇后坐到床边,握住元春的手,温柔地说道:妹妹,我来看你了。
元春在曹皇后身边伺候了好几年,二人自有一番情谊。曹皇后见她双眼无光,一脸痛苦之色,心里也不好受。
元春已在弥留之际,听到旧主的声音,眼珠微微的动了一下,盯着曹皇后看了许久,终于认出了眼前之人。突然,元春回光返照,神智清醒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