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堂坐落在正中,月台上设有大鼓,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大堂左侧是承发房,书吏们在此办公。右侧则是架阁库,存放着证物和赃物。
  进入屏门,左侧是银局,是县丞衙的小金库,右侧则是巡检衙。巡检姓李,本应由县令管辖,但裘智分管司法、刑狱,便将巡检划分到县丞衙署办公了。
  二堂在院子中间,东西两侧厢房为签押房,县丞可以在此办公。
  最后进了内宅门,便是三堂了,属于县丞私人空间。后衙左边为师爷居所,右侧为县丞住所。还有一间小厨房,可以自己开火,不用吃大锅饭。院中种了些花草,算是个小花园。(注1.)
  虽不如方才县令衙署那般气派,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倒也够住了。
  巡检和典史二人官职虽小,但皆为朝廷命官,有吏部的任命文书。属于我是国家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似书吏、衙役多是本地人,在当地有居所。
  小官的俸禄有限,为了节省开支,多住在衙门里。他们正房办公,厢房居住。县丞衙里裘智官最大,所以住的地方也最大。
  裘智打了盆水,和广闻一起动手,收拾起屋子来。环境虽然不如京城,但在宛平县已经算不错了。
  裘智属于乐天派,一边打扫,一边美滋滋地想:'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读得好,房间都比别人大一圈。'
  上午祭祀,下午一到衙署就开始干活,广闻干了一会就觉腰酸背痛。但看裘智干得热火朝天,主人都没喊累,他一个仆人哪好意思叫苦。
  广闻眼珠滴溜溜转了几转,凑到裘智身旁,劝道:大爷不是在宛平城里有个别苑吗,说咱们到了可以过去住,肯定比这强上百倍。
  裘智严肃地摇摇头,拒绝道:师兄还没来呢,咱们直接登门,鸠占鹊巢,太过失礼,先在这将就几日。我估摸师兄也快到了,等他来了再商量要不要搬过去住。
  裘智说的师兄姓朱名永贤,是当今圣上一母同胞的幼弟,封为燕王。二人都是现代人,在国子监里机缘巧合认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后来发现对方是弯的,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
  朱永贤拜侍讲学士赵泉意为师,裘智当然没那个身份正式拜赵泉意为师,只是在国子监听他讲过几次课,是以朱永贤和裘智在外便以师兄弟相称。
  广闻心想:那就是专门给你建的,你不去不是白瞎了。嘴上嘟囔道:你不是常说他的就是你的吗。
  二人的亲密关系自是瞒不过身边的人。皇家早就知晓,朱永贤一哭二闹三上吊,以死相逼,让皇上捏着鼻子认下了俩人的关系。
  裘智好言解释道: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王府里的奴仆呢。有道是奴大欺主,咱俩过去,搞不好还得受气,倒不如县丞衙里住的舒服。
  裘智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朱永贤身边的人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家王爷,看他有些不顺眼,双方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广闻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不再啰嗦,继续和裘智收拾起来。
  裘智知道广闻奔波劳碌,于是道:你要是累了,就先歇会,一会再干。
  广闻不敢让主子动手,自己歇着,连称不累。裘智有言在先,等宛平这边都收拾好了,就让自己回京,和张叔一起看守老宅。广闻想自己吃苦最多就几个月的事,忍忍便过去,心里不免有了干劲。
  裘智一边收拾,一边语重心长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那房子再好也是人家的。你说回头吵架了,不能露宿街头,总得有个地住吧。
  广闻眨巴眨巴眼睛,暗道:王爷对你千依百顺,哪会和你吵架啊。
  只听屋外传来一个男声,你要和谁吵架啊。
  裘智听到声音,激动地手中的抹布都忘了放下,急急跑出屋。果然看到朱永贤站在门外,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
  裘智和爱人已经一个月没见了,二人一见面,眼睛就黏在对方身上,再也移不开了。
  门子见俩人互相盯着对方,也不说话,气氛有些诡异,轻咳一声,道:老爷,这人说是你的师兄。
  裘智回过神来,对门子笑笑,道:是我师兄,他姓陈,身子不好,来宛平养病。知道我在这当县丞,过来看看我。
  朱永贤这一世开局就拿了帝二代的剧本,励志做全职闲散王爷,当一世的富贵闲人。他本来就没什么正经差事,如今裘智来宛平县做县丞,自是要夫唱夫随。于是上书自称身体不好,把闲杂的差事都辞了,借口来宛平休养,实则是和裘智双宿双飞。
  门子听了心中着实纳闷,不免多看了朱永贤几眼,见他面色红润,声如洪钟,走路带风,一身腱子肉,哪似有病的。不过他一个门子,老爷怎么说就怎么是,唱了个诺就下去了。
  朱永贤幽怨地看了裘智一眼,自己在南方忙活了大半个月,才给裘智请来了个金牌师爷,他倒好居然想着搬出来住。只是有外人在,朱永贤按耐住心中的酸意,先介绍起师爷来。
  朱永贤指着身后一个老头,道:这是乔师爷,我专门给你请的刑名师爷,有他帮你,绝对是如虎添翼。
  乔师爷忙施了一礼,道:见过东家。
  裘智还礼后道:乔师爷有礼了,未曾远迎,当面赎罪。
  乔师爷见裘智待自己还算客气,脸上露出一分的笑意,不似刚才那般阴沉了。
  裘智把乔师爷请进房内说话,他初来乍到,东西都没来的及置办。广闻去膳馆借了几个杯子,给三人倒了茶水,然后拉着乔师爷的两个书童去院子里说话。
  裘智作为乔师爷的上司,自然是要关心一下下属,于是问道:乔师爷可有家眷一起过来。
  乔师爷看不上县丞衙里的粗糙器具,皱眉看了一眼,并不饮茶,缓缓道:老妻留在家中,孩子大了,成家立业了,就不跟着来了,只有个小妾在路上,过几日便到。
  裘智看他头发白了大半,还整日想着女色,心里颇为不屑。不过这是古代男人的通病,有了钱就变坏,裘智还指望乔师爷给自己出谋划策,不好说些什么,只是瞪了朱永贤一眼,警告他别学这些臭毛病。
  朱永贤用手在桌子底下轻轻摸了摸裘智的手,表示自己老实的很,对他一心一意,哪敢有半点歪心思。
  二人又寒暄片刻,乔师爷便告辞了。
  乔师爷一走,朱永贤就开始对裘智动手动脚,捏捏他的鼻子道:&你这小没良心的,我紧赶慢赶的来宛平县找你,想抛下我自己住。&
  裘智亲亲朱永贤的脸,撒娇道:&我和广闻开玩笑呢,我是想着以后要是工作太多了,加班的时候肯定要在衙门住下,先收拾好了有备无患。&
  其实裘智也觉得县丞衙的条件简陋了点,只是朱永贤没来,他不愿登门看王府下人的脸色,就想先在衙署里凑合几天。如今自己的靠山到了,肯定搬到王府别苑去享福,回头管朱永贤借点人手,帮自己好好收拾一下后衙。
  朱永贤看了裘智几眼,见他一脸真诚,不似作伪,但犹不解气,在他小臂上咬了一口,傲娇道:&下次不许再乱说。&
  裘智亲亲朱永贤的嘴,拉长音道:&知道啦,老公。&朱永贤听他叫自己老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裘智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我看乔师爷颇为老道,你从哪请来的啊。&
  朱永贤道:&大姐的公公在两江做总督,我让大姐替我找的。&
  朱永贤所说的大姐,乃是福孝长公主,朱永贤和当今一母同胞的姐姐。
  朱永贤在京中没找到合适的师爷,想着大姐嫁到了南方,许久未曾进京,便借口看望大姐去了南边,顺便给裘智找师爷。
  福孝长公主不知道弟弟是给弟婿忙活呢,只道自己这个弟弟总算有点上进心了,喜极而泣,翻遍整个绍兴,把合适的师爷都给找了出来。
  裘智一听&哦&了一声,点点头道:&两江总督介绍的便宜不了,这一年工资要多少?&
  朱永贤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笑道:&你猜。&
  裘智竖起一只手指,小心翼翼问道:&有这个数吗?&
  朱永贤摇摇头,道:&不止,一年要一千八百两。&
  裘智以为一千两就差不多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叫道:&我的天啊,我一年算上养廉银子,才一千两,他挣得比我还多八百两。&
  朱永贤拍拍胸脯道:&放心,不叫你出一个子,我早就和他结清了。&
  裘智哀怨道:&你让我出,我也出不起啊,卖了我都付不起他的工资。&
  裘智知道朱永贤是为了自己好,可这乔师爷一看就眼高于顶,而且要一千八百两的工资,八成之前伺候的都是封疆大吏。他来到宛平县,一来大材小用,二来自己就是个七品,哪使唤的了这尊大佛,不禁面露难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