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重燃2003> 重燃2003 第1274节

重燃2003 第1274节

  项目专项资金的落实意味着银行贷款的稳定,项目可以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转阶段,而属于他们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朱宝麟清了清嗓子,开始做着总结,他面向卿云和调研小组,语气中带着感激,
  “感谢调研组的指导,小卿总的提问振聋发聩,让我们对项目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一定会按照调研组的建议,进一步完善项目,确保其顺利推进……”
  那边的苏宗祥闻言情不自禁的翻了个白眼。
  真是睁眼说瞎话!
  有建议么?
  特么的有建议么?!
  桌上的卿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朱董太客气了,我们这次来,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项目,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南方汇通世华项目在半导体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重大项目推进小组有责任也有义务确保其健康发展。”
  季克良笑眯眯的接着话,“卿组长的话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调研组和领导们的期望。”
  会议室内的气氛终于彻底放松了下来,一片祥和。
  卿云站起了身,笑了笑,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宁静,“呦,都12点了,我们也该走了。”
  他的话音刚落,马保才长出了一口气,也跟着站了起来。
  紧张的会议终于结束,他正准备顺着卿云的话说些客套话,比如邀请大家吃个便饭之类的。
  但就在这时,卿云突然拍了拍额头,露出一副歉意的表情,望向马保才,
  “马厅,项目资料什么的都很齐备,但你们科技口需要补一个材料,以达到形式要件具备,我们推动小组才能签字。”
  ‘补一个材料?’
  马保才心里一个咯噔,连忙问着,“什么材料?”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没法子,这个套路他太熟悉了。
  一般情况下,遇见他不想办的事情,他也会这么说。
  卿云云淡风轻地回答着,“不是什么大的资料,就是缺一个黔省这边的法律尽职调查报告。”
  马保才闻言脸色大变。
  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绝不想听见的。
  云帝人畜无害地继续絮絮叨叨着,“跟企业没啥关系,就是马厅你们这边缺的,毕竟这是国有资本投资。
  投资建议报告你们有,评估报告也有,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也有,所有的材料都是齐的,就差律所的尽职调查报告。
  马厅,你们是忘了,还是没做?这我就不管了,赶紧补一个,也就几十万的事,别耽误我们朱董企业的发展。”
  朱宝麟一听这话,脸都绿了。
  这份报告是永远不会有,也不敢有的。
  律所做尽职调查,在产权明晰方面会对专利等方面进行审查。
  他们的项目包含阿美莉卡的公司,按要求是需要至少证券资格律所甚至稳妥点需要红圈所来出报告的。
  这根本禁不起查,一查就会发现专利纠纷的事情。
  此时,站在一边的朱宝麟突然抢了白,大声说道,“我的小卿总呐,您这不是在为难人吗,项目都……这也太……”
  语无伦次间他的脸色由苍白转为铁青,他的情绪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爆发。
  他咆哮了起来,“小卿总,您这未免太苛刻了!项目已经圆满竣工,现在却要追溯什么法律尽职调查报告,这简直是!”
  朱宝麟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手指在空中挥舞,加强着他话语中的力度,
  “这简直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如果国内的办事效率都这么低下,这么纠缠于形式,那还谈什么发展?!”
  ……
  第176章 这个先人板板……似乎,很有点意思啊
  ‘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朱宝麟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但语气中的尖锐并未减少分毫,
  “您也是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行业的竞争是以秒计的!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而我们现在,却要因为这些不知所谓的繁文缛节,耽误整个项目商业化运作的宝贵时间!
  我觉得这是在犯罪!是对整个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犯罪!
  这太让我们这些心系国内经济发展、民族产业振兴的海外侨胞寒心了!”
  朱宝麟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近乎绝望的迫切,他的眼神紧紧锁定卿云,似乎想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对方,让对方理解他的立场和困境。
  他知道,这场博弈的胜负,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更关系到他个人的声誉和未来。
  他抢在马保才之前发言,同时以自己海外侨胞的身份发难,对卿云以及整个重大项目推进小组的调研组施加压力,试图转移焦点,将整个事件归咎于国内的体制和流程问题上。
  只有如此,才能让卿云投鼠忌器。
  因为他知道,在国内,小岛的身份很好用。
  朱宝麟很清楚,黔省公人系统里还是有人知道整个项目的风险点的。
  他们的缄默,因为项目本身在他们看来并没大的问题。
  坦率的说,作为黔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型高科技的战略抓手,微硬盘项目是非常适合的。
  它足够的前沿,反而让黔省的电子工业基础薄弱这个客观条件并不显得突出。
  因为在这上面,全国都一样,都是空白。
  而一旦黔省顺利落地这个项目,它便可以构建产业链高地,让上游企业主动的向黔省集中。
  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
  只是此时的意识形态和国有资本的管理规则,在项目投资时,是容不下知识产权纠纷存在的。
  所以,他们只能对朱宝麟的骚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如果项目一点问题都没有,怎么可能轮得到黔省这种经济全国排名倒数的省份?
  早就被燕京、华亭、鹏城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给抢走了。
  至于知识产权纠纷究竟该怎么应对,其实黔省也是清楚的。
  毕竟,学而优则仕的千年文化熏陶下,公人系统集中了全国至少半数以上的精英,该琢磨的早琢磨透了。
  只是心照不宣的打着默契球,大家都选择了保持沉默。
  但是心照不宣归心照不宣。
  要是窗户纸戳穿了来说,这就是要找背锅侠的问题了。
  到时候,公人系统是肯定没问题的。
  他们是公心,是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那么责任就会落到项目引进者,也就是朱宝麟这个科技倒爷的头上。
  朱宝麟很清楚,他必须想办法平息眼前的争端,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发完飚的他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了马保才。
  他已经将整个事件升级拔高到营商环境的高度,这无疑是撕破脸的行为。
  不过朱宝麟心里是一点都不怵的,因为他还有一层‘侨胞海外报国’的buff在。
  他相信马保才一定会出来打圆场的,这不是马保才一个科技口的主管领导能坐视旁观的情况。
  马保才感受到了朱宝麟的目光,心中暗自叫苦。
  他知道朱宝麟这是在逼他表态,逼他出面缓和局势。
  马保才作为科技口的主管领导,自然明白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也清楚朱宝麟的背景和影响力。
  他不能让这次调研变成一场灾难,更不能让朱宝麟的不满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展。
  马保才清了清嗓子,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安抚,“卿组长,朱董也是心急项目,说话直接了些,请您见谅。”
  随即他便转向朱宝麟,怒视着他,“朱董,您也是老江湖了,应该知道规矩的重要性!
  卿组长提出的要求,也是为了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长远发展!”
  他顿了顿,让语气缓和下来,继续说着,“朱董,你别心急。
  我们都知道,微硬盘项目对黔省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项目,更是一个战略项目,它关系到黔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型高科技的全局。
  我们地方上当然希望能够尽快推进项目,但卿组长说得也对,必须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
  随即马保才转过身来,对着卿云换上了笑脸,继续说道:“卿组长,朱董的心情我能理解,他的担忧也是我们的担忧。
  我们理解您的立场和规矩的重要性,也明白您的难处。
  只是这个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确实对我们来说有些突然,我们需要时间来准备。
  我们是否可以在保证项目合规性的前提下,适当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灵活性?”
  他知道,卿云的要求从规矩上讲是合理的。
  但项目已经走到这一步,如果因为一份报告而出现问题,那将对黔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在心里不断地权衡着,如何既能满足卿云的要求,又能保护项目和地方的利益。
  马保才不希望事情发展到那一步,他希望通过沟通和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所以他在言语中不断强调黔省的地方属性,其实是在向卿云再次重申,让卿云看清楚形势,不要误判黔省的决心。
  微硬盘项目对黔省来说至关重要,是地方经济转型的希望所在,任何可能破坏这一进程的行为都会受到地方力量的坚决抵制。
  此刻,他先亮明了底线,这个项目,黔省是保定了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