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现在他会烧我喜欢吃的菜,说我喜欢听的话,还会辅导我的数学,我也觉得他最适合我啦。”
别看楚丹言笑晏晏,心里都把自己男人骂了个半死,人才回来呢,这烂桃花就上门了。
幸好前些年,闲着的时候,听二姐说多了各种白莲花的事,她心里可喜欢白莲花了。
现在他前妻上门,也算是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这么一想,心里莫名还有些兴奋激动啊。
宋母听到楚丹这话,反而忍不住笑了出来:“楚丹你说的对,他大你这么多,就该好好照顾你。”
又对沈玉莲严肃的道:“你只能共富贵不能同患难,我不怪你,但是现在东峥已经娶了媳妇,有了两个儿子,以后你别打搅他们的生活了。”
“要不然,我就只能让工会领导来找你谈话了。”
别说现在儿子已经娶了媳妇,就算是儿子还没娶媳妇,她也不愿再接受沈玉莲。
现在申城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她莫民奇妙就被安排进厂里后勤部门,明显有猫腻。
而且她也听说了,沈玉莲后来没结婚,有时候晚上却又能听到她屋里有男人的声音。
这明显不正常,背后其实已经议论纷纷了。
这些年,他们老两口也受了太多的罪,以后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自然是不愿接受她。
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出来,那沈玉莲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宋母是个厚道人,最后还是劝了她一句:“你别惦记我儿子了,另外找个男人好好过日子。”
好言难劝该死鬼,沈玉莲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是像仇人似的瞪着楚丹:“你胡说,你骗我。”
哪怕当初出事的时候,她立刻和宋东峥划清界限。
可是后来这十年里,她也无数次想起两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
宋东峥自己长得清俊温雅,工作单位也好,自然是不可能太体贴。
和她在一起那几年里,他也从没下过厨房,也没洗过衣裳。
她觉得楚丹是在骗她。
她都想象不出来,宋东峥做饭的样子。
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候,宋东峥抱着小儿子,牵着大儿子的手回家了。
宋明耀虽然已经八岁了,却还是不大会看人眼色,没察觉到屋里气氛不对,反而是扬起手里的油纸包,很兴奋的喊:“妈,爸给你买了肉饼,还热乎着呢,你快来吃啊。”
沈玉莲听到声音,转身看着进来的父子三人,红了眼眶,泪水止不住落下,哽咽道:“东峥!”
他眉目依旧,原先白净的肌肤变成了小麦色,却依旧不显老,反而添了几分男人味。
仿佛这十年岁月,没在他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宋东峥下意识的拉住想跑过去的大儿子,警惕的看着她:“你来做什么?”
说完又立马看了楚丹一眼,自己拉着大儿子越过她,把小儿子放在边上,就很坦诚的对楚丹道:“这位是我前妻沈玉莲,她现在也在厂里后勤部上班。”
他深怕楚丹误会自己和她的关系:“这么
多年,我也是第一次见她。”
又对沈玉莲道:“不过以后我们也没必要再见面。”
庆幸厂子够大,也不是住在同一片地方,想避开不难。
楚丹也没有咄咄逼人,毕竟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知道他已经结过婚了。
现在也是他前妻主动上门,楚丹就算是有意见也先憋着。
既然是她自己上门找虐,楚丹当然要成全她,冲他笑了笑:“知道你不是三心两意的人,咱妈买了块豆腐,午饭我想吃腊肉豆腐,你去煎豆腐吧?”
宋东峥应了一声:“好啊,你先吃个肉饼垫垫肚子,我这就去煎豆腐。”
在乡下这些年,有喜欢吃,还喜欢提意见的岳母和她们姐妹三,宋东峥的厨艺算是练出来了。
因此他把小儿子塞给亲妈:“妈你看着点小宇。”
还不忘叮嘱大儿子:“你别抢你妈的肉饼吃。”
说完就去厨房忙活了。
他当然知道,今儿沈玉莲上门,会让楚丹心里不痛快,那他就要对她千依百顺,让她心里痛快点。
而沈玉莲就看着楚丹开始坐在那吃肉饼,还使唤大点孩子给她倒水喝。
沈玉莲再也待不下去了,转身就冲出宋家。
他要是怒目以待,或者是恶言相对,那还能说明他没忘记自己。
可现在他对自己像是陌生人,连一个眼神都不愿给自己,说明是真的不想再见自己。
那她再纠缠下去,也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不过没关系,原本她也只是把宋东峥当成救命稻草,他不成,自己还能去找别人。
无非是比他年纪大十几二十岁,没他长得俊而已。
第0章 番外楚红
楚红在大学里过得如鱼得水。
就是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太浓郁,让她有点不习惯。
医生是好,救死扶伤,可太辛苦,因此楚红压根没想再选医学专业。
反倒是她英语好,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很轻松。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财经,师范,都会需要专门英语老师。
外贸公司也会越来越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大。
有外资企业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多出来。
还有专业的翻译服务需求也在增长。
最好的当然是政府涉外部门,肯定需要外语进行国际交流。
最要紧的是,现在大都人都对外语敬而远之,深怕上面又追究起国外关系。
这就让楚红占了便宜,矮个子里拔高个,也算是教授的得意门生兼一员大将了。
现在对大学生也没要求一定要住校,而且楚爷爷奶奶又都被聘回大学当教授。
老夫妻也特意各自申请了一间宿舍。
大学里建的早的宿舍,都是在门口放个炉子做饭,里面也能隔成两间和一个小厅。
正好把多出来那间屋子,隔成两间,给顾辞和楚红,还有楚宴住。
巧的是,宋东峥家离大学不远,就三里多路,骑快点都不用十分钟,因此宋东峥都是骑车回家住。
而楚家的小洋房离大学得有十来里路,来回一趟起码得四五十分钟,因此大都时间都住在学校里。
楚红家大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小儿子也上了托儿所,小学离楚舅舅家近一些,因此孩子们平时都是住在小洋房那边的。
反正不管是父母还是儿子们,都在上学,自然是等星期六星期天才能见面。
现在大学生,都恨不得把一寸光阴一寸金刻在心里,别人不上课的时候,也是认真学习。
楚红不上课的时候,就喜欢骑着车出去四处溜达去找房管所。
可惜现在房子紧张,大都人都是十几口挤在两三间屋子里。
就算是有卖房子的,也是僧多粥少,等楚红听到消息的时候,屋子早就被别人买去了。
楚红只能让亲朋好友替自己多留意。
对同学们就是另外一个说辞,说是自家大姐想买房子,要是谁有消息和她说一声,要是能成,自然重谢。
其实现在的人,对于房子没什么执念。
厂里有宿舍不说,像他们这些大学生,以后去工作了,也会分配到单元楼,何必花钱去买房子呢?
只是听楚红说她大姐家人多,孩子多,家里住不下,才只能买房子。
因此都答应替她打探消息。
等到大学快放寒假的时候,有热心的同学和楚红道:“你大姐先前不是想买房子吗?我先前去买凉席,听人说就咱们学校对面那平安街边上,就有房子要卖,你可以过去看看。”
“那可太好了,等成了我们请你吃饭啊。”楚红听到这个好消息,也是喜出望外。
等到下课后,就去找顾辞,让他陪着自己去打听。
其实申城的大学,也不是在市中心,而是在东城边上,这边也不算是很热闹,大都是青砖房,很少能看到红砖房。
等他们打听到地方后,才知道这边八间房子原先的主人从乡下回来了,上面也把原本是改做收购站的八间屋子还给他们了。
只不过他们住到厂里分的屋子里去了,准备把这些房子都卖掉。
房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房东是不想分开买,一口价:“临街的八间屋子,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总共六千块钱。”
顾辞是真心觉得不划算:“这边地方偏,你这房子也太旧,现在也不能做买卖,临街的房子出了灰尘大,别的也没什么好处。”
他没说出口的是,要是在乡下,这样的屋子自己就能建,八间崭新的青砖瓦房,最多也就五百块钱。
他这一开口就是六千块,怀疑自己被当成冤大头了。
他还劝楚红:“回头咱们慢慢找,最好是市中心的,这边也实在是太偏了些。”
楚红围着屋子转了一圈,心里却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