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反正去之前,他们也都想不到会这么丰盛。
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份尴尬,能不被村里人欺负,就已经算是大好事了。
“对,能遇上这样大方和气的支书,也是咱们的运气。”宋东峥心里也很开心,他是知道,宋支书请他们吃饭,就是为了感谢自己。
姜明澈却若有所思的看着他:“你没打什么歪主意吧?”
宋东峥急了:“我哪有啊?我做了什么让你误会的事?”
就算是他之前确实是想过打楚彤的主意,那也只在心里想想,没付之于行动。
姜明澈就淡淡的道:“我看楚丹对你好像特别热情了点。”
其实他也不反对,宋东峥想把他自己,推销到宋支书家当上门女婿。
可就觉得宋东峥和楚丹年纪相差太大了点。
要是楚彤,他反而就不会这么担心了。
因为宋东峥和楚彤年龄相差不大,两人的经历也差不多,只要宋东峥诚心求娶,愿意当上门女婿,宋支书有可能会答应。
虽然他们成分不好,可在乡下,要是宋支书愿意护着,影响不大。
毕竟宋东峥相貌堂堂,比乡下人看着顺眼,再有就是学识和阅历这些乡下人欠缺的,他也都有。
只要他态度诚恳些,宋支书极有可能会答应。
可换成楚丹,他怕宋支书误会宋东峥故意接近年轻不懂事的楚丹,花言巧语哄骗了楚丹。
到时候棒打鸳鸯,两人不仅成不了,还会得罪宋支书,那他们以后的日子可就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宋东峥再次在心里腹议,姜明澈不愧是曾经公安里队长,眼很尖,观察的也很仔细。
他只能叹了口气:“你放心,我没哄她,以后我也会注意点。”
姜明澈听到这话,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说起晚上的菜色:“你说,为什么他们煮的猪血比咱们的好吃?咱们煮的就有腥味?”
宋东峥叹气:“用骨头汤煮的,鲜。”
“还有人家舍得放黄酒,还有生姜。”
之后的日子,年味是一天更比一天浓。
乡下也就是这几天是能歇着,还能吃饱吃好。
女人忙着做豆腐,打扫卫生,最好是家里来个大清洗。
现在农村物资匮乏,平时很难见到荤腥,酒肉和其他副食品也要凭票供应,所以男人们为了丰富一下菜色,就是去池塘里放水抓鱼挖藕。
孩子们特别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敞开吃,不会挨大人骂。
因为大人们讨个吉利,不能骂人打人,不能听到哭声。
就算不是家家户户都切米花糖,也会蹦一些爆米花和大米,当成零食吃。
顾辞也是起了好几个大早,骑着自行车去市里黑市,前后买了好几次肉,做成腊肉,准备留着明年开春吃。
他还买了不少猪下水,清洗干净后,先焯水再卤,可以留着吃到明年正月半。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楚红总算是吃上了大块红烧肉,还有土豆炖鸡。
吃饱喝足撑得慌,他们干脆跟着宋支书出门溜一圈。
今年十一月就已经下过一场大雪,没想到出门的时候,又下起来了雪粒子。
楚红立马转身往家走:“下雪粒子了,咱们先回家吧?”
楚丹立马跟着她回去,还很兴奋:“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是风调雨顺。”
顾辞陪着她们到家后,一手拿着手电筒,再拿起雨伞往外走:“我去养殖场那边看看,你先睡,别等我。”
楚红应了一声,自己也去洗漱。
到了冬天,他们家就喜欢用点滴瓶子灌了热水塞到被窝里,这样睡觉的时候,被窝就是暖暖的。
楚红晚上喝了点黄酒煮的红糖蛋花酒,现在有点微醺,钻进温暖的被窝,很快就睡的香甜。
一觉睡到大天亮,也才五点多。
听着零碎的爆竹声,顾辞又缠着她一起为了孩子努力。
等到他们起来后,已经是快七点了。
也不知道是昨晚上什么时候下的雪,到早上那鹅毛大雪还在继续下,天地间已经变成白茫茫一片,地上的雪已经是厚厚一层,一脚踩下去就陷进去。
楚彤煮了豆腐肉馅的饺子,放点自家做剁辣椒酱,再放点韭菜酱油汤,吃着就特别香。
哪怕现在是不准举行那些迷信活动,但他们乡下离市里远,都是一家子去上坟祭拜,胆子大点的还趁机放几个爆竹。
胆子小点的,也会烧一些黄纸折的元宝。
第254章 又一年2
楚红他们也去坟前祭拜,回来后,顾辞就惦记着养殖场那边:“爸,咱们今儿出不出去拜年?要是不出门,我就去养殖场那边看看。”
“雪下的太大,咱们今儿不出门。”宋支书和他一起往外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他叮嘱顾辞:“这雪太大,养殖场那边又都是茅草屋茅草棚,得及时扫雪,免
得屋顶塌了。”
顾辞点头:“我记住了。”
又忍不住低声道:“幸好兔子那边挖了几个洞,里面还塞了一些干草,不知道还能不能扛过去。”
去年冬天,兔子还是养在家里的,特意搭了个矮矮的棚,垫着厚厚稻草,棚顶上也盖了厚厚稻草,还真挺暖和的。
今年养在外面,也挖了几个洞,上面也盖了矮矮的棚,盖了厚厚的干草,就不知道会不会被冻死。
楚红对养殖场那边不感兴趣,也就在屋里喝着热水烤火,顺便和姐妹说说话。
她问吴秀:“妈,年三十的时候,爷爷奶奶说要搬回来了对吧?”
去年二婶生孩子,爷爷奶奶就是去二叔家帮忙照看二婶坐月子,还有看孩子。
现在乡下女人生孩子后,可没有坐满月的说法。
有些女人躺个三五天就起来,该干嘛干嘛。
家里条件好点,对媳妇上心点的人家,就能躺个十天半个月。
但是二婶是难产,再加上她年纪也不小了,倒是坐了一个月的月子,也算是养的好了。
吴秀也喝着红糖水:“现在孩子已经半岁了,你爷爷奶奶的意思,就是他们回家住,要是你们二婶要下地挣工分,就把孩子送过来给你奶奶看着就行。”
二叔家原本是两间屋子,去年又多了一间,就算是爷爷奶奶想住,也能住的下。
但是老两口还是更习惯和老大家住一起,年三十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说好了,等过了正月半再搬回来。
楚丹听后也很高兴:“这可太好了,奶奶回来,就又能多个人煮饭扫地了。”
“有爷爷在,自留地里就不用我们去浇水施肥了。”
去年夏天雨水少,她们几乎是天天得浇水。
还有现在的肥,那可都是农家肥,是她们都想逃避的农活。
楚彤也难得悠闲吃着花生,听到这话就嗔了她一眼:“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就不能多体贴他们一下啊?”
娘几个说着闲话,很快就有村里人来串门,一时间家里就热闹起来。
大年初一来串门的人,都是顺手端些吃的,比如说自家做的炸豆腐泡,或者是蜜枣蒸糕这些。
等回去的时候,吴秀也不会让她们拿着空碗回去,都给装了碗米花糖,再给一把硬糖。
米花糖是他们自己切得,加了花生米,黄豆,吃着特别香。
更不用现在的糖,到哪儿都是好东西。
哪怕年初二还在下雪,但也不妨碍大家开始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家挨家串亲戚,最开心的估计就是小鱼儿了,到哪儿去拜年,都能得个红包。
虽然红包里的压岁钱,不是一毛就是二毛,但孩子心里特别开心满足。
就连楚红,虽然嫌弃现在吃的不够好,但也不能否认,现在过年很有年的气氛。
不过他们家亲戚不多,到了年初六都已经走完了。
大雪是从年初一下到年初二的晚上,到现在雪已经化的差不多了,因此外面黄泥路上也是一踩一脚泥。
更不用说,初六下午又下起来了雨,黄泥路就更不好走了。
楚红是特别不愿出门懒人:“明儿我要睡懒觉,你们谁都别喊我。”
“那我也要睡懒觉,”楚丹跟着道:“你们别烧我们的早饭了。”
楚彤无奈看着她们:“谁家有像你们这么懒的人?”
要是传出去这懒名声,都担心妹妹砸在手里,嫁不出去。
宋支书却不在意,反倒是看着吴秀道:“这天太冷,又下着雨,你们娘几个明儿就都睡个懒觉。”
吴秀也不是个勤快人,笑着点头。
楚彤是不习惯睡懒觉的,初七早上,也依旧是六点不到就醒来了。
这也不怪她醒来的早,昨晚上八点多睡到现在,已经睡得够够的。
再加上女儿昨晚是和楚丹去睡的,她自己一个人也不想赖床,醒来后也就起来,点了油灯去厨房。
楚彤看了眼还没大亮的天色,还有哗啦啦的大雨,就没有去开大门。